导读:本文包含了回溯式时间记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时序,时间,时点,记忆,公众,论文,时距。
回溯式时间记忆论文文献综述
张永红,黄希庭[1](2005)在《公众时间回溯式记忆的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事后回溯设计,考察了大学生公众时间回溯式记忆的特点。研究选取1995到2001年之间发生可辨别的新闻事件14项,要求被试对新闻事件的时序、时点和时距进行回忆。结果表明:(1)公众事件回溯式时点记忆的正确率随时间的远近发生变化,较远的时间回忆正确率低,而较近的时间回忆正确率较高,存在近因效应。(2)公众事件的回溯式时距估计受真实时距的影响,短时距容易被高估,长时距容易被低估。(3)公众事件的回溯式时序回忆存在近因效应和首因效应,被试对发生较远的事件总是倾向于估计得更远,对发生较近的事件也倾向于估计得较近,而对两者中间的事件的顺序估计较为混乱。(4)本实验研究的公众事件回溯式时间记忆符合时间的重构理论和分段综合模型。(本文来源于《心理科学》期刊2005年04期)
黄希庭,邓麟,张永红[2](2004)在《回溯式时间记忆特点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实验研究在2个月的时间内探索了回溯式时间记忆的特点,实验选取15个影视片断和8个新闻事件,影视片段播放的时间和新闻事件的发生同期,要求被试回忆影视片段和新闻事件的时点、时距和时序。结果表明:(1)在时序上,影视片段时序的准确性高于新闻事件;在时距上,7分钟和15分钟的准确性高于30分钟,7分钟时距倾向于高估,30分钟时距倾向于低估;在时点上,影视片段的准确性高于新闻事件。(2)时点的回溯式记忆受到被试自我卷入程度的影响。(3)回溯式时距估计受到真实时距的长短和延迟时间长短的交互影响。(4)事件序列关系一般倾向于具有网络层次的特征,在无充足思考时间条件下,倾向于具有线形模型的特征。(本文来源于《心理与行为研究》期刊2004年04期)
张永红[3](2003)在《公众时间回溯式记忆特点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公众时间的回溯式记忆是指被试在经历公众事件时不知道以后将要进行与该公众事件有关的任务情况下的时间回忆。研究公众事件的回溯式记忆有重要的价值。首先,人们在实际生活中经历的都是回溯式的时间记忆,这种记忆对人们的行为和社会交往有重大的影响。另外,公众新闻事件组成了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影响公众生活的质量。本研究选取1995到2001年之间发生可辨别的新闻事件14项,要求被试对新闻事件的时序、时点和时距进行回忆。结果表明: 1.公众事件回溯式时点记忆的正确率随时间的远近发生变化,较远的时间回忆正确率低,而较近的时间回忆正确较高,存在近因效应,且在年、月回忆正确率存在显着差异,事件发生的年的正确率要显着优于月的正确率。 2.关注度与回忆年、月、时点、时距正确率都没有显着相关,但与高估和低估百分率存在显着相关,被试关注的事件容易低估,被试不关注的事件容易高估。 3.公众事件的回溯式时距估计受真实时距的影响,短时距容易被高估,长时距容易被低估,但对“领导人出访”叁个短时距事件均出现低估。 4.公众事件的回溯式时序回忆存在近因效应和首因效应,被试对发生较远的事件总是倾向于估计得更远,对发生较近的事件也倾向于估计得较近,而对两者中间的事件的顺序估计较为混乱。 5.在再认条件下,回忆公众事件的时点、时序和时距的正确率均优于自由回忆条件下。 6.本实验研究的公众事件回溯式时间记忆符合时间的重构理论和分段综合模型。(本文来源于《西南师范大学》期刊2003-04-01)
邓麟[4](2002)在《回溯式时间记忆特点及其机制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回溯式时间记忆是指被试在经历事件时不知道之后要进行与该事件时间有关的任务情况下的时间记忆。研究回溯式时间记忆有着重要的价值。实际生活中人们经历的多是回溯式的时间记忆,这种时间记忆对人们的行为和社会交往有着重大的影响。本实验在2个月的时间范围内探索了回溯式时间记忆的主要特点及其加工机制。实验播放15个影视片段给被试观看,并选取了8个基本与播放期同时的新闻事件,在看完影视片段后4天,要求被试对影视片段和新闻事件的时序、时距和时点进行回忆。实验结论如下: 1.回溯时序记忆的准确率高于随机猜测水平,影视片段时序的回溯回忆准确性高于新闻事件;7分钟和15分钟时距的回溯回忆准确性高于30分钟时距的准确性,7分钟时距倾向于高估,30分钟时距倾向于低估;影视片段时点的回溯回忆准确性高于新闻事件。 2.时序和时点的回溯回忆受被试的自我卷入程度的影响。自我卷入程度高的事件时序判断的准确率较高,而自我卷入程度低的事件时序判断的准确率低。自我卷入度高的事件的时点回忆误差小于自我卷入度低的事件。 3.回溯时距估计受真实时距长短和延迟时间长短的交互影响。 4.回溯时点记忆受该事件的本质属性是否包括它的发生时间的影响。 5.事件序列关系一般倾向于具有层次网络的特征,而在无充足的思考时间条件下,倾向于具有线形模型的特征。 6.本实验采用限制回答时间的方法来考察时间记忆的直觉加工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西南师范大学》期刊2002-04-01)
回溯式时间记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实验研究在2个月的时间内探索了回溯式时间记忆的特点,实验选取15个影视片断和8个新闻事件,影视片段播放的时间和新闻事件的发生同期,要求被试回忆影视片段和新闻事件的时点、时距和时序。结果表明:(1)在时序上,影视片段时序的准确性高于新闻事件;在时距上,7分钟和15分钟的准确性高于30分钟,7分钟时距倾向于高估,30分钟时距倾向于低估;在时点上,影视片段的准确性高于新闻事件。(2)时点的回溯式记忆受到被试自我卷入程度的影响。(3)回溯式时距估计受到真实时距的长短和延迟时间长短的交互影响。(4)事件序列关系一般倾向于具有网络层次的特征,在无充足思考时间条件下,倾向于具有线形模型的特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回溯式时间记忆论文参考文献
[1].张永红,黄希庭.公众时间回溯式记忆的特点[J].心理科学.2005
[2].黄希庭,邓麟,张永红.回溯式时间记忆特点的实验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
[3].张永红.公众时间回溯式记忆特点的初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
[4].邓麟.回溯式时间记忆特点及其机制的探讨[D].西南师范大学.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