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古汉语修辞格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朱祖延,《古汉语修辞例话》,修辞学,语言学
古汉语修辞格论文文献综述
杜朝晖[1](2013)在《《古汉语修辞例话》价值述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朱祖延先生《古汉语修辞例话》在中国修辞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建国以来首部文言修辞着作,也是"文革"后中国修辞学再度繁荣时期最早的着作之一。该书深受清代乾嘉考据学派的影响,采用了适宜于文言修辞的"例话"式体裁,学术上可谓是渊源有自。在辞格范畴分类与研究上,该书也颇有创见,对于修辞学、语言学、文学研究以及古籍整理均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1期)
赵克勤[2](2011)在《浅析古汉语修辞与汉语词汇的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古汉语修辞对汉语词汇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现代汉语的复音词,有很多就是由于使用了修辞手法而形成的。在各种修辞手法中,比喻对现代汉语复音词的形成影(本文来源于《秘书工作》期刊2011年01期)
兰和群[3](2006)在《古汉语修辞格式及艺术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借代、用典、比喻、委婉、双关、互文、分承、省略是古汉语中最常见的修辞方法,学习和掌握这些修辞方法,研究其规律,对我们阅读古文,传承中华文化大有裨益。(本文来源于《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06年01期)
廖志华[4](2005)在《古汉语修辞对阅读古代作品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文言文教学,适时抓住文言文中的古汉语修辞,效果非常好,学生们对古代文言文掌握、理解非常到位,可以说掌握一点古汉语修辞,一方面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古代作品的兴趣,另一方面,对学生阅读古代作品有很大的帮助。古汉语修辞目前主要有以下20种:比喻、夸张、借代、比拟(本文来源于《语文教学与研究》期刊2005年14期)
俞允海[5](2005)在《古汉语修辞特色形成的语言资源》一文中研究指出古汉语是一种富有修辞性的语言,其主要特点是重意合,修辞方式多样,表达简洁。古汉语的修辞特性并不单由修辞格式所决定,而是由汉语的文字、语法、音韵特点而决定的。(本文来源于《修辞学习》期刊2005年01期)
周建成[6](2000)在《貌同实异的古汉语修辞法:兼言与并及——兼与《管锥编》等商榷》一文中研究指出笔者在阅读古籍之时,曾蔽于两种古汉语修辞法之“貌同”,未究其“实异”,它们是:兼言和并及(杨树达先生称连及)。后来,我才发现,原来连一些学界巨擘对这两种修辞方法的认识也不甚明晰,或把握不住其实质,或被它们的“形似”所蒙蔽。如清代着名学者俞樾《古书疑义举例(本文来源于《语文学刊》期刊2000年03期)
赵运昌[7](1996)在《与古汉语修辞有关的误注误译词语》一文中研究指出按照传统的训诂学要求,修辞格是注释的重要内容之一。有的修辞格“辞面子和辞里子”之间在意思上能够密合,如明喻、排比、对偶、对比、层递、衬托等,就无须注释;有的虽不密合,一般读者理解起来并不致于发生困难,如某些隐喻、借喻、借代、委婉等,也可以不加注释。但是也有些修辞格,正如陈望道先生所说的;往往超出寻常文字、寻常文法以至寻常逻辑的新形式,“辞面子和辞里子之间”“在意思上有相当离异”,不加注释(本文来源于《修辞学习》期刊1996年03期)
曾德祥[8](1993)在《浅谈古汉语修辞与语法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修辞与语法的关系极为密切。从汉语的实际情况看,某些修辞方式往往具有一定的语法特点,而某些语法现象又往往具有一定的修辞特点。也就是说,在汉语里修辞与语法之间存在不少的共同点。再从它们的功能看,语法是遣词造句的规则,修辞则是如何运用词句来更好地表现一定内容的方法,这也说明两者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然而,这并不是认为语法和修辞属于同一学科,应该完全归并。笔者认为,修辞与语法属于不同的范畴,它们之间既(本文来源于《成都师专学报》期刊1993年02期)
李惠明[9](1993)在《古汉语修辞知识与读解古典文学作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谈谈古汉语修辞知识对读解古典文学作品的功能和意义等问题。古代汉语的修辞格有数十种之多,但如概而言之不外乎比喻、引用、对偶、夸饰和委婉几个方面,比喻类里可以包含有明喻、暗喻、借喻和"兴"、"赋"等古代说法;引用类里可以包含有引经、稽古、用典和一些更为细微的分类如"引言"、"引事"、"引文"等等;另外语法学家常提到的所谓"互文"和"并提"大略也归入对偶当中;而所谓(本文来源于《当代修辞学》期刊1993年01期)
刘文彬[10](1989)在《古汉语修辞与中学古诗文教学》一文中研究指出汉城奥运会后,中国体育界引起的反思之一,就是运动员的文化素质问题。美国着名跳水运动员洛加尼斯,从小受过正规的音乐、舞蹈、体操等训练,又是戏剧学士,所以他能体会到“跳水具有抒情性。跳水应该象一首诗。”他的表演能使观众得到美的享受,而“不至于痛苦地坐在那里为运动员担心。”具体动作背后包含着丰富的心理内涵。 我国现行中学语文教材编入了相当数(本文来源于《玉溪师专学报》期刊1989年02期)
古汉语修辞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古汉语修辞对汉语词汇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现代汉语的复音词,有很多就是由于使用了修辞手法而形成的。在各种修辞手法中,比喻对现代汉语复音词的形成影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古汉语修辞格论文参考文献
[1].杜朝晖.《古汉语修辞例话》价值述略[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
[2].赵克勤.浅析古汉语修辞与汉语词汇的发展[J].秘书工作.2011
[3].兰和群.古汉语修辞格式及艺术分析[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
[4].廖志华.古汉语修辞对阅读古代作品的作用[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
[5].俞允海.古汉语修辞特色形成的语言资源[J].修辞学习.2005
[6].周建成.貌同实异的古汉语修辞法:兼言与并及——兼与《管锥编》等商榷[J].语文学刊.2000
[7].赵运昌.与古汉语修辞有关的误注误译词语[J].修辞学习.1996
[8].曾德祥.浅谈古汉语修辞与语法的关系[J].成都师专学报.1993
[9].李惠明.古汉语修辞知识与读解古典文学作品[J].当代修辞学.1993
[10].刘文彬.古汉语修辞与中学古诗文教学[J].玉溪师专学报.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