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纤维素降解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纤维素,细菌,活性,放线菌,鉴定,芽孢,堆肥。
纤维素降解菌论文文献综述
潘虎,朱兆静,田云,王翀,达娃卓玛[1](2019)在《高效纤维素降解复合菌系M6的构建及堆肥效果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微生物复合菌系对纤维素的协同降解效果,从西藏农田土壤和长沙稻田腐叶堆积物中筛选出6株高温纤维素降解菌,构建纤维素高效降解复合菌系M6,分析复合菌系M6对堆肥物料的温度、pH值、总有机碳含量、总氮含量、碳氮比、总养分含量和种子发芽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菌系M6处理具有较好的CMC-Na酶活性和滤纸酶活性,在50℃下发酵25 d时,接种复合菌系M6的油菜秸秆降解率可达16.4%;复合菌系M6处理较其他处理具有较高的堆肥温度及较长的高温时间,在发酵的第3天迅速达到温度峰值(63.7℃),其高温期可持续8 d;复合菌系M6处理的堆肥物料pH值呈弱碱性;堆肥末期,复合菌系M6处理总有机碳含量由50.44%下降至32.77%,总氮含量由1.79%升高到2.28%,碳氮比由28.18下降至14.19,总养分含量为13.27%;复合菌系M6处理的种子发芽指数始终高于其他处理,堆肥末期种子发芽指数为107%,复合菌系M6处理的堆肥具有较好的腐熟度及品质。(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2期)
乔健敏,岳林芳,成立新,郑重,李子健[2](2019)在《肉牛粪污中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获得有效降解肉牛粪污中纤维素的细菌,采用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碳源的方法对牛粪及其自然堆肥样品进行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对已分离菌株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再结合纤维素刚果红水解圈测定和滤纸条降解试验做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碳源,初步分离得到牛粪样品及堆肥中32株纤维素降解菌,进一步筛选得到有刚果红水解圈菌株4株,分别为XQ-1、XQ-2、XQ-3、XQ-4,其对滤纸条具有一定的降解能力,经16S rDNA鉴定,4株菌株分别为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黏质沙雷菌(Serratia marcescens)、雷氏普罗威登斯菌(Providencia rettgeri)和费格森埃希菌(Escherichia fergusonii)。(本文来源于《畜牧与饲料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毛婷,魏亚琴,杨红建,牛永艳,陈娟[3](2019)在《牦牛粪便中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及产酶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筛选牦牛粪便中高效纤维素降解菌,实现高纤维素类饲料资源化利用。利用刚果红平板染色法初筛,纤维素酶活测定复筛,从甘肃省天祝县牦牛粪便中分离产纤维素酶菌株,并结合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进行鉴定。对菌株培养时间、温度、初始pH、接种量条件进行单因素优化,并在优化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优化,将优化后纤维素酶液处理小麦、玉米和水稻秸秆,10 d后检测秸秆降解率。结果表明:分离筛选出1株产纤维素酶菌株M2,鉴定为Bacillus pumilus;初步确定该菌株发酵产纤维素酶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33℃、初始pH 6.5、接种量5%、培养时间30 h,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最高为520 U/mL,与优化前相比提高了1.3倍;滤纸酶活为98 U/mL,与优化前相比提高了1.1倍;玉米秸秆的降解效果优于其他2种秸秆,玉米秸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降解率分别为36.2%、25.5%和4.3%。(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乔健敏,郑重,岳林芳,成立新,李子健[4](2019)在《湿地土壤中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筛选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得到更高效地分解堆肥中纤维素成分的细菌,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碳源,从土壤样品中初步分离能降解纤维素的细菌,对其进行革兰染色和16S rDNA序列分析;通过纤维素刚果红水解圈测定、滤纸条降解试验和纤维素酶活力测定对已分离保存的菌株做进一步筛选。结果表明,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碳源,初步分离得到土壤中纤维素降解菌41株,进一步筛选到具有刚果红水解圈菌株6株,6株菌中可以更好地降解滤纸条的有3株,分别为XQ-8、XQ-10和XQ-11,经16S rDNA鉴定该3株菌中有2株为吉氏纤维素菌(Cellulomonas gilvus),1株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且该3株菌的纤维素酶活力分别为(28.95±1.48)、(54.70±1.56)、(58.85±3.75)U/mL。该研究从土壤中筛选得到了3株具有较高纤维素酶活力的细菌,可以作为有效降解纤维素的潜力菌株进行粪污堆肥发酵剂的研制。(本文来源于《畜牧与饲料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熊乙,杨富裕,倪奎奎,许庆方[5](2019)在《微生物在木质纤维素降解中的应用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木质纤维素广泛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是造纸、制糖工业、农田降解和畜牧业中常见的大分子物质,有着广泛的研究关注度。微生物降解法在不同行业木质纤维素降解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安全、高效、绿色的方式是环保节能性产业发展的理想模式。本文对国内外木质纤维素结构和微生物降解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评述,由这些研究进展报告可以发现:(1)木质素和纤维素由变构后的木聚糖作为中介连接形成复合体——木质纤维素;(2)细菌在降解过程中不同于真菌,能产生多种多样的酶;(3)工业催化剂和基因编辑技术应用于木质纤维素降解中,前者利用金属氧化物等作为催化剂大大提高了降解效率,后者通过沉默或者敲除特定基因,改变木质纤维素合成途径。催化剂是降解木质纤维素效率较高的方法,通过改进反应压强和温度等工艺,未来可能实现温和条件降解木质纤维素。基因编辑技术则从根本上改变了木质纤维素原料的组成,使得其利用发生质的变化。但是微生物降解仍然是最适于农业木质纤维素降解的方法,未来应该会有更多关于耐热性酶制剂的研究。(本文来源于《草学》期刊2019年05期)
李林超,张超,董庆,郭成,周波[6](2019)在《堆肥过程中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与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好氧堆肥中秸秆降解缓慢的问题,从玉米秸秆堆肥中筛选高效降解纤维素的菌株。采用平板稀释法并结合刚果红染色法对玉米秸秆堆肥中的纤维素降解菌进行初筛,通过滤纸条崩解实验进行复筛,筛得滤纸崩解能力较高的2株放线菌C31和C37,经鉴定分别为放线菌(Streptomyces drozdowiczii)和黄麻链霉菌(Streptomyces corchorusii);1株细菌GD16,经鉴定为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abuli)。对3株菌株进行了酶活的定量测量,其中菌株C31具有的纤维素酶活性和滤纸酶活性最高,分别为4.8 U/mL、3 U/mL,菌株GD16具有的木聚糖酶活性最高可达到23 U/mL。结果显示菌株C31、C37和GD16均具有纤维素酶活性、滤纸酶活性和木聚糖酶活性。(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通报》期刊2019年09期)
马玉俊,张凯,王磊,张康,张宏[7](2019)在《白蚁肠道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和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白蚁肠道产纤维素酶菌株,寻找新的高产纤维素酶菌株。采用培养基分离方法,纯化白蚁肠道产纤维素酶菌株,比较菌株3种纤维素酶活性,并进行16S rDNA及生化鉴定。筛选出10株产纤维素酶菌株(CX1~10),其中CX10菌株水解圈直径比值最大为2.78。测得48 h内CX10菌株滤纸酶(FPA)活力最高,为49.5 IU·mL~(-1)。CX9的纤维素外切酶(CX)活力最高,为25.9 U·mL~(-1)。CX8、CX9和CX10的纤维素内切酶(CMCase)活力分别为67.8、70.4和95.0 IU·mL~(-1)。经鉴定白蚁肠道产纤维素酶菌株为芽胞杆菌属(Bacillus)、枸橼酸杆菌属(Citrobacter)及沙雷菌属(Serratia)。本研究从低等白蚁肠道成功分离出10株菌,其中CX10纤维素综合酶活力最高,为坚强芽胞杆菌(Bacillus firms)。(本文来源于《畜牧兽医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邢力,王经伟,沙俊男[8](2019)在《一株纤维素降解真菌的筛选与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旨在筛选出高效纤维素降解真菌,以提高秸秆、菌糠和麸皮等农业废弃物的饲用价值。利用选择性培养基,从土壤样本中经富集、初筛、复筛得到高效纤维素降解菌株。通过微晶纤维素液体培养基培养,再用DNS法测定其滤纸酶活(FPA)确定最适产酶时间。通过形态学鉴定和18S rDNA测序分析鉴定该菌株为泡盛曲霉(Aspergillus awamori),测定所筛菌株FPA值达420 U。(本文来源于《饲料研究》期刊2019年09期)
孙光壮,朱栗纬,王亚,崔莹莹,喻文新[9](2019)在《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及发酵液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秸秆还田过程中的腐解效率,采用CMC-Na培养基、刚果红和滤纸平板培养基分离出1株纤维素降解能力强的放线菌菌株,同时利用种子萌发法研究该菌对大豆[Glycine max (Linn.) Merr.]种子的促生作用,并分析了纤维素降解菌发酵液对大豆种子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分离出的菌株具有较强的分解纤维素能力,而且不同浓度的发酵液对大豆种子的萌发率和抗氧化酶活性均有影响。当发酵液浓度为100.0%时,大豆种子的萌发率达到最高值,为74.53%,与对照(不加菌液的Mendal’s培养基)相比提高了21.96个百分点;大豆种子CAT和SOD活性最强,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291.45%和106.64%;POD活性为25.6 U/(mL·min),比对照提高了101.96%,但与纯水培养相比下降了14.65%。MDA含量在发酵液浓度为16.7%时最低,与对照相比降低了21.37%。初步证实了纤维素降解菌发酵液中含有能促进大豆种子萌发和抗氧化酶活性升高的物质,以及保护膜组分的物质。(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7期)
高树广,徐博涵,赵辉,倪云霞,李伟峰[10](2019)在《芝麻茎点枯病菌Macrophomina phaseolina纤维素降解酶活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测定芝麻茎点枯病菌(Macrophomina phaseolina)产生的纤维素降解酶的种类及活性大小,为进一步探讨其在致病过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从不同地区采集7株芝麻茎点枯病菌,液体培养提取粗酶液,采用分光光度法在540nm波长下测定离体条件下芝麻茎点枯病菌分泌的纤维素降解酶活性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7个菌株均能检测到滤纸酶、天然纤维素降解酶、内切葡聚糖酶、外切葡聚糖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酶活变化趋势表明不同采样时间酶活力大小不同,酶活变化趋势上都有峰值出现,但是不同菌株出现峰值的时间不同,酶活力综合活性大小差异极显着。说明芝麻茎点枯病菌能分泌一组胞外降解纤维素的酶系,并且该酶系能够降解芝麻秸秆纤维素,该结果为揭示芝麻茎点枯病菌对芝麻的致病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作物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纤维素降解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获得有效降解肉牛粪污中纤维素的细菌,采用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碳源的方法对牛粪及其自然堆肥样品进行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对已分离菌株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再结合纤维素刚果红水解圈测定和滤纸条降解试验做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碳源,初步分离得到牛粪样品及堆肥中32株纤维素降解菌,进一步筛选得到有刚果红水解圈菌株4株,分别为XQ-1、XQ-2、XQ-3、XQ-4,其对滤纸条具有一定的降解能力,经16S rDNA鉴定,4株菌株分别为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黏质沙雷菌(Serratia marcescens)、雷氏普罗威登斯菌(Providencia rettgeri)和费格森埃希菌(Escherichia fergusonii)。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纤维素降解菌论文参考文献
[1].潘虎,朱兆静,田云,王翀,达娃卓玛.高效纤维素降解复合菌系M6的构建及堆肥效果初探[J].河南农业科学.2019
[2].乔健敏,岳林芳,成立新,郑重,李子健.肉牛粪污中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筛选[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9
[3].毛婷,魏亚琴,杨红建,牛永艳,陈娟.牦牛粪便中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及产酶优化[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9
[4].乔健敏,郑重,岳林芳,成立新,李子健.湿地土壤中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筛选研究[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9
[5].熊乙,杨富裕,倪奎奎,许庆方.微生物在木质纤维素降解中的应用进展[J].草学.2019
[6].李林超,张超,董庆,郭成,周波.堆肥过程中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与鉴定[J].生物技术通报.2019
[7].马玉俊,张凯,王磊,张康,张宏.白蚁肠道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和鉴定[J].畜牧兽医学报.2019
[8].邢力,王经伟,沙俊男.一株纤维素降解真菌的筛选与鉴定[J].饲料研究.2019
[9].孙光壮,朱栗纬,王亚,崔莹莹,喻文新.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及发酵液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9
[10].高树广,徐博涵,赵辉,倪云霞,李伟峰.芝麻茎点枯病菌Macrophominaphaseolina纤维素降解酶活性分析[J].作物杂志.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