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切割球囊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冠状动脉,药物,涂层,冠状,支架,血管,胆管。
切割球囊论文文献综述
张杰芳,汤云霞,盛夏,潘轶文,傅国胜[1](2019)在《切割球囊在左心室电极植入中的成功应用3例报道》一文中研究指出1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女,73岁。因"叁度房室传导阻滞植入双腔起搏器2年,近半年来出现胸闷气急、夜间无法平卧、双下肢浮肿",于2016年11月17日入住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既往无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等病史。入院查体:呼吸18次/分,体温35.3℃,心率70次/分,血压124/72 mm Hg(1 mm Hg=0.133 k Pa),意识清醒,口唇无发绀,颈静脉怒张;胸廓对称无畸形,呼吸促,两肺呼吸音粗,两肺下野可闻及少量湿啰音;心律齐,心界明显增大,心尖区可闻及收缩期3/6级吹风样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水肿;神经系统查体阴性。辅助检查示:血常规、心肌酶谱、凝血(本文来源于《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张文龙,赵宇,白静,王禹[2](2019)在《药物涂层球囊联合切割球囊行冠状动脉分叉病变边支保护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切割球囊联合药物球囊行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分支血管保护的即刻效果及远期预后。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分为2组:研究组(n=28)和对照组(n=32)。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预埋药物球囊和普通球囊。比较2组患者基线资料、即刻手术效果、围手术期并发症,以及随访9个月发生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靶病变血运重建和晚期管腔丢失(LLL)。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依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结果 2组患者术前病变类型及影像学参数、术后主支及分支血管最小直径和残余狭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围手术期均无并发症发生。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MACE发生率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5.8%(8/31)vs 3.57%(1/28),P=0.044],但2组靶病变血运重建率[3.57%(1/28)vs 9.88%(3/31),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部分患者术后9个月完成影像学复查,研究组和对照组主支直径及主支L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分支血管最小直径[(2.50±0.48)vs(1.96±0.39)mm,P=0.013]及分支血管LLL[(0.04±0.07)vs(0.25±0.36)mm,P=0.024]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割球囊联合药物球囊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分支保护中安全、有效。(本文来源于《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缪鹏,谭正力,田然,姚辰亮,郁正亚[3](2019)在《外周切割球囊在血液透析通路血管狭窄的临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外周切割球囊(PCB)在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及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AVG)血管狭窄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北京同仁医院48例采用经皮腔内球囊扩张术治疗AVF狭窄(17例)或AVG狭窄(31例)患者的疗效,术后每3个月定期复查通畅率。结果 AVF组技术成功率94.1%,临床成功率100%;AVG组技术成功率96.78%,临床成功率93.55%,4例AVG组患者出现术后30天内再狭窄或闭塞。两组均没有血肿、血管破裂等并发症。AVF组平均狭窄开放压力为(8.24±2.36)atm,AVG组平均狭窄开放压力为(7.03±2.63)atm。AVF组与AVG组在6、12、24个月初级通畅率分别为64.70%、23.53%、5.88%和40.74%、7.40%、0%;AVF组与AVG组在6、12、24个月次级通畅率分别为76.47%、58.82%、5.88%和66.67%、29.63%、3.7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随访时间为(12.92±10.95)个月,AVF组再狭窄率为52.9%,AVG组再狭窄率为96.8%。结论 PCB治疗AVF及AVG狭窄安全、有效,两组初级和次级通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AVG术后再狭窄率高于AVF。(本文来源于《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期刊2019年02期)
赖碁,光雪峰,茹志刚,林霄峰,景舒南[4](2019)在《PCI边支保护时切割球囊与补救性拘禁球囊的应用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冠脉真性分叉病变患者在PCI治疗过程中,使用切割球囊和补救性拘禁球囊两种边支保护方法对边支的保护效果。方法选取102例冠脉真性分叉病变患者,依据不同的边支保护方法,分为应用切割球囊保护边支组(n=47)和应用补救性拘禁球囊保护边支组(n=55) 2组,2组在完成主支支架置入后,观察及比较边支血流TIMI、MBG分级和边支开口血管C-F型夹层发生率等指标。结果完成主支支架置入后,应用切割球囊保护边支组边支TIMI、MBG分级达到3级的患者比例为85.1%,应用补救性拘禁球囊保护边支组为6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切割球囊保护边支组边支血管夹层发生率为0,应用补救性拘禁球囊保护边支组为1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适宜的冠脉真性分叉病变患者在PCI治疗过程中对边支进行保护时,使用切割球囊技术可以减少边支血管的损伤.(本文来源于《昆明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李其勇,李刚,陶剑虹[5](2019)在《旋磨联合切割球囊治疗冠状动脉重度钙化病变的可行性及安全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旋磨联合切割球囊(CB)治疗冠状动脉重度钙化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冠状动脉造影及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显示冠状动脉缺血相关血管重度狭窄且内膜重度钙化患者3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旋磨后选用普通半顺应性球囊进行预扩张,n=18)和CB组(旋磨联合CB治疗,n=14),评估两组患者支架置入后即刻管腔获得及手术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旋磨前在钙化弧度、参考血管直径、最小管腔直径、最小管腔横截面积(CSA)、狭窄程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选择的旋磨头直径、置入支架长度及非顺应性球囊后扩张比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置入后,CB组最小管腔CSA[(6.04±0.72)mm2]高于对照组[(5.43±0.48)mm2,P<0.05]、即刻管腔面积获得[(4.86±0.63)mm2]也高于对照组[(3.91±0.57)mm2,P<0.05]。术后平均随访13.2个月,对照组仅有1例患者出现支架内再狭窄再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未发生支架内血栓或急性心肌梗死;CB组1例死于肺癌。结论对冠状动脉重度钙化病变实施旋磨联合CB成形术,即刻管腔获得更加明显,安全性良好。(本文来源于《重庆医学》期刊2019年02期)
宗雪梅,孙鸿彬,李兵强[6](2018)在《药物涂层球囊联合切割球囊预扩张在分叉病变中的应用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药物涂层球囊(DCB)联合切割球囊预扩张在分叉病变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于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经冠状动脉(冠脉)造影证实的冠脉分叉病变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治疗组采用药物球囊联合切割球囊治疗分叉病变,对照组采用单纯球囊扩张技术治疗分叉病变,两组主支血管常规置入药物洗脱支架后行球囊常规后扩张处理。比较两组患者基线临床资料、冠脉病变特点、术后即刻及6个月随访的主支及分支病变血管最小内径(MLD)、分支晚期管腔丢失(LLL)、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基线临床资料及冠脉病变特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支病变血管MLD[(2.87±0.15)mm vs.(2.91±0.18)mm]及分支血管MLD[(2.26±0.18)mm vs.(2.36±0.19)mm]术后即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支病变血管MLD[(2.58±0.22)mm vs.(2.69±0.17)mm]术后6个月随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支血管MLD[(2.08±0.22)mm vs.(1.67±0.19)mm]术后6个月随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支血管术后6个月随访LLL[(0.22±0.12)mm vs.(0.69±0.15)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1 vs. 6)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涂层球囊联合切割球囊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期刊2018年11期)
胡宝祥[7](2018)在《外周切割球囊治疗外周血管狭窄的早期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外周切割球囊治疗外周血管狭窄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进行外周切割球囊治疗的患者30例,进行外周血管狭窄治疗,观察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外周切割球囊手术治疗后30例外周血管狭窄患者的狭窄处均扩张成功,狭窄部位直径恢复到正常直径标准的95%左右,在进行治疗后均无并发症现象出现。结论外周切割球囊治疗外周血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显着,具有广泛临床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期刊2018年14期)
唐晖,丁凡,姜在波,赵辉,李华[8](2017)在《切割球囊治疗肝移植术后胆管吻合口狭窄》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切割球囊治疗肝移植术后胆管吻合口狭窄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9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叁医院接受切割球囊治疗的2例肝移植术后胆管吻合口狭窄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例1男,40岁,诊断为丙型病毒性肝炎、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例2男,57岁,诊断为肝占位性病变、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2型糖尿病。患者行肝移植术后均出现胆管吻合口狭窄,采用切割球囊治疗,球囊扩张时微刀片切割胆管内壁,扩大胆管内径,减少再狭窄。观察切割球囊治疗肝移植术后胆管吻合口狭窄的疗效。结果例1患者行切割球囊治疗后无明显并发症,术后2个月胆管造影显示吻合口狭窄减轻,随访3年黄疸减轻逐步恢复正常。例2患者行切割球囊治疗后胆管轻微出血,予以生长抑素等止血治疗后止血,术后1个月胆管造影显示吻合口狭窄减轻,拔出支架管,随访10个月黄疸减轻逐步恢复正常。结论切割球囊治疗肝移植术后胆管吻合口狭窄安全、有效,可为此类患者提供一种的新治疗选择。(本文来源于《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期刊2017年05期)
孙帅,邹梅平,刘强,翁建新[9](2017)在《药物支架和切割球囊在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中治疗效果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药物支架再植入和切割球囊2种方法,在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病人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24例药物洗脱支架内再狭窄病人,经切割球囊或药物支架再次植入治疗即刻和术后随访结果。并于治疗时及术后(6.0±1.4)个月行冠脉造影检查。结果 2组病人的年龄、性别、既往病史及介入治疗前支架内再狭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治疗即刻切割球囊组与药物支架组:最小管腔直径[(2.54±0.45)mm vs(2.67±0.48)mm]及直径狭窄率(23.5%±10.3%vs 21.8%±9.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药物支架组的最小管腔直径(1.86±0.63)mm明显高于切割球囊组(1.34±0.71)mm(P<0.01),且直径狭窄率显着低于切割球囊组(39.2%vs 47.8%,P<0.05)。药物支架组复发再狭窄和晚期管腔丢失量均低于切割球囊组[4.1%vs 9.8%,(0.52±0.48)mm vs(0.74±0.5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药物支架再植入相比于切割球囊治疗药物洗脱支架术后再狭窄,6个月后支架内再狭窄率低于切割球囊组。(本文来源于《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张华巍,陈韵岱,孙志军,王锦达,陈思[10](2017)在《切割球囊在介入治疗中对冠状动脉分支血管保护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弥漫性病变介入治疗过程中,在应用普通球囊扩张的基础上应用切割球囊是否对分支血管增加了保护作用。方法入选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20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通过计算机随机软件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在普通球囊基础上加用切割球囊100例,另一组单纯应用普通球囊预扩张100例,术后即刻观察手术成功率(残余狭窄小于10%)、分支受累情况、手术引起的外周血管并发症及围手术期心血管MACE事件情况(复发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冠心病死亡)。结果切割球囊组患者100例,普通球囊组患者10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年龄,危险因素,心功能,既往病史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切割球囊组与普通球囊组在即刻造影结果上相比对分支影响明显降低(P=0.005),围手术期并发症上也低于普通球囊组(P=0.032)。结论对于弥漫性病变治疗过程中,应用切割球囊行预扩张及血管成形术对比普通球囊减少了分支的闭塞率,并发症较少,是临床实践中治疗冠状动脉弥漫性病变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期刊2017年03期)
切割球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索切割球囊联合药物球囊行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分支血管保护的即刻效果及远期预后。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分为2组:研究组(n=28)和对照组(n=32)。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预埋药物球囊和普通球囊。比较2组患者基线资料、即刻手术效果、围手术期并发症,以及随访9个月发生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靶病变血运重建和晚期管腔丢失(LLL)。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依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结果 2组患者术前病变类型及影像学参数、术后主支及分支血管最小直径和残余狭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围手术期均无并发症发生。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MACE发生率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5.8%(8/31)vs 3.57%(1/28),P=0.044],但2组靶病变血运重建率[3.57%(1/28)vs 9.88%(3/31),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部分患者术后9个月完成影像学复查,研究组和对照组主支直径及主支L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分支血管最小直径[(2.50±0.48)vs(1.96±0.39)mm,P=0.013]及分支血管LLL[(0.04±0.07)vs(0.25±0.36)mm,P=0.024]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割球囊联合药物球囊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分支保护中安全、有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切割球囊论文参考文献
[1].张杰芳,汤云霞,盛夏,潘轶文,傅国胜.切割球囊在左心室电极植入中的成功应用3例报道[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9
[2].张文龙,赵宇,白静,王禹.药物涂层球囊联合切割球囊行冠状动脉分叉病变边支保护的疗效观察[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9
[3].缪鹏,谭正力,田然,姚辰亮,郁正亚.外周切割球囊在血液透析通路血管狭窄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9
[4].赖碁,光雪峰,茹志刚,林霄峰,景舒南.PCI边支保护时切割球囊与补救性拘禁球囊的应用比较[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9
[5].李其勇,李刚,陶剑虹.旋磨联合切割球囊治疗冠状动脉重度钙化病变的可行性及安全性[J].重庆医学.2019
[6].宗雪梅,孙鸿彬,李兵强.药物涂层球囊联合切割球囊预扩张在分叉病变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8
[7].胡宝祥.外周切割球囊治疗外周血管狭窄的早期疗效[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
[8].唐晖,丁凡,姜在波,赵辉,李华.切割球囊治疗肝移植术后胆管吻合口狭窄[J].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2017
[9].孙帅,邹梅平,刘强,翁建新.药物支架和切割球囊在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中治疗效果比较[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7
[10].张华巍,陈韵岱,孙志军,王锦达,陈思.切割球囊在介入治疗中对冠状动脉分支血管保护作用的研究[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