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荣久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下,笔者就教师如何准备一节课来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给我们的物理教学带来启示。
关键词:物理课堂;准备方法;教师;学生
一、教材
教材的知识点是教师要教给学生的知识,如何让学生高效的学习这就需要教师认真的研读教材,从教材中找到学生学习的重难点,挖掘思路用通俗的语言和形象的动作加以表述。教师要考虑的是怎样利用教材。教师只有认真细致的研究教材,对教材有一个全面的、正确的理解,才能更好地教学。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它的所有知识都来源于日常生活。教师在备教材的时候最好能从生活中找到这样的例子这样学生的兴趣会更浓。作为教师,就要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让学生对课堂感兴趣。比如学生在看“太空授课”的时候让学生思考太空是一个什么样的环境,我们依靠什么看到宇航员的,为什么我们又听到了声音了,宇航员为什么都是飘着的,宇航员的质量会发生变化吗,他们回来的时候太空舱为什么会发光,近地点和远地点的时候太空舱有什么变化等。
备课时,教师还有能够准确的找出重难点和学生易错的地方。对于简单的知识学生预习和教师的稍加讲解就可以解决了但是难点就不是这么容易了。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特别强调让学生能感觉到这就是重难点并且鼓励学生不要碰到困难就退缩。教师此时应该想办法把这个难点简单化,最好能从生活中找出与此知识点相同的,这样有助于学生的理解。比如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这个虽然是实验得出来的但真要做这个实验很难准确得出结论而且这个原理本来就是初中物理难点学生理解不了是正常的。这时候教师如果能够另辟蹊径从浮力根本原因的角度去分析这个问题学生会发现阿基米德原理其实可以从根本原因的角度把它推到出来这样学生就更容易理解印象会更深刻,学生会觉得实验误差是正常的阿基米德原理是正确的。对学生经常犯错的地方教师要详细讲解,学生当时可能知道了但过段时间就忘了。比如平面镜成像实验中像和物体的大小是相等的,学生做题时经常会这么写:人靠近平面镜时镜中的像变大了。遇到这样的问题设计实验的时候不要局限于学校实验室提供的器材让学生自己再找一些其他的器材自己动手做,这样学生记得更牢而且还会从中发现一些新的问题比如有些物体的像为什么不清楚等。教师要钻研、思考教材,但同时必须有自己的思考,讲出新意和深意。教师要联系生活,超越教材。灵活变通教材中与学生发展不相符的内容,及时关注时代发展的新动向,吸收生活中鲜活的素材,把它及时地整理、融合到自己的教学中。比如日本要购买钓鱼岛我们保卫钓鱼岛我们应该这么做呢。学生自然地会想到派飞机、潜艇、军舰、航母去。
此时,学生的兴趣就来了教师顺势讲解如果舰载机飞走了浮力怎么变,潜艇的导弹发出了浮力如何变,潜艇上浮以后浮力怎么变等。这样还能提高学生的安危意识培养他们的爱国热情激励他们的学习斗志。教师还应该把自己变成教材的主人,教师才能充分发挥教材的功能,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总之,教师在上课之前一定要备好课,知道重难点,知道学生学习困难的地方。这样,我们的备课才更有效。
二、学生
物理是从八年级开始设置这门课的,八年级学生有很多鲜明的特点:
1.学生对物理这门课既陌生又熟悉。陌生的是学生刚接触物理,物理这门课对他们来说是第一次遇到所以是陌生的;熟悉的是很多的物理现象和规律都是来源于学生的生活中的,学生能从生活中发现很多物理现象但不会解释。学生只知道本来就是这样的,不理解为什么。开设物理这门课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的。
2.学生的两极分化明显,经过七年级一年的学习学生的成绩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与七年级年级相比,八年级的各学科无疑增加了广度和深度。成绩差的孩子学习兴趣降低。随着他们平等意识的增强,他们产生了强烈的自尊心和受他人尊重的需要,但由于学习成绩的分化,学生内心深处渴望被尊重的情感与不平等的待遇产生冲突。结果是一些情感意志比较脆弱的学生,放弃继续努力学习的念头、产生厌学情绪。有的甚至开始逃课
3.学生正处于叛逆期。八年级的学生正是学生叛逆最严重的时候。所谓叛逆,就是思想的反叛,不正常的行为,与现实相反,常常做出一些出乎意料的事情。叛逆其实是一种强烈的自我变现欲望导致的,想通过自己的标新立异和唱反调来引起他人的注意并试图改变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笔者总结了一些方法:
(1)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物理是一门来源于生活的学科,教师不能单纯的讲知识点应该从生活中引入,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不如我们在讲到“惯性”的时候如果教师只讲什么是惯性,惯性的影响因素是什么学生可能只知道这些。换个角度昨天的体育课你们参加百米赛跑时为什么到终点了你没有立刻停下来而是继续向前走了一段距离呢;班级的其他同学在终点想让一个胖一点的男生停下来容易还是让一个廋弱的女生停下来容易拿。如果教师从这个角度去引入学生的兴趣立刻就上来了,他们此时会动脑筋回忆那个场景甚至下课会再尝试以下。八年级的学生成绩已经开始了两级分化,差的学生可能已经没有了学习的愿望,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去鼓励和引导。教师应该创设相应的教育情境,从故事引入用学过的知识解释一些自然现象。比如,打雷时为什么高的楼被击中的概率要比低的楼要高。可以讲过以前发生的事情,这时候无论成绩好坏的学生都有兴趣而且成绩差的同学他们的兴趣可能更浓。
(2)作业和习题的布置。新课程标准下要求教师不能题海战术,大量做题。所以教师在作业的布置上要“精”。作业布置既要突出重点强化难点还要难度适中不能布置一题作业学生都不会或者都会,同样上课的例题也是如此。学生是有差异的,教师要有效地利用作业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且通过作业来培养学生独立自足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打击学生。在作业和例题的设置上,笔者是这样做的:普通基础题百分之六十,拔高题百分之三十,特别难得题目百分之十。这样做能让全班五十名学生基本上都能及格二十名左右良好很少或者没有优秀。这样设计能让成绩差的学生感觉到我们都差不多起码在物理这门课上我们的成绩都还行,我们和其他同学没有什么差距,起到提高学习兴趣的目的;成绩中等的学生可能觉得我比差的同学成绩好怎么没有超过他们我要努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会发现成绩中等的学生都追上自己了要加把劲了,偶尔有个别做的优秀的学生都很崇拜。做的优秀的也不一定是班级成绩本来就优秀的,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教师要抓住机会表扬。
(3)对正在处于叛逆期的学生教师要保持冷静。叛逆期的学生主要是成绩中下等,教师此时不能放弃他们。如果这样他们可能真的放弃物理这门课甚至放弃学业,辍学。教师此时应试着和他们交流与他们做朋友,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找到他们的弱点,刺激并鼓励他们学习。
三、实验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动手做实验是学生学好物理的一个重要的方法。那么学生做实验有哪些好处呢?
1.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协作能力。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有了兴趣,主动去学习才能学好。动手实验无疑是提高兴趣的一个非常有用并且效果特别好的方法。比如,教师讲大气压能托起水柱,马德保半球实验一边用八匹马拉等。光说不练假把式,这时我们教师能把马德保半球实验仪拿到教师让学生动手去做,把试管烧杯等也拿来让学生一起动手。再有,我们讲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时,连实物图。如果只是教师讲或者教师动手连学生是没有感觉的。我们应该让学生自己动手练,在练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学生协商解决,解决不了的教师帮忙。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动手能力。
2.物理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教师上课讲了实验该怎么做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但学生自己在做的时候往往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时教师稍加引导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这是什么原因。学生会在这个过程中学到很多东西同时能提高学生的思考想象力。比如,在做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时会出现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或者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的情况。锻炼学生学会分析这些问题的原因。
这些是笔者的一些做法和认识,仅供大家参考。
(作者单位:安徽省来安四中23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