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辊系弹性变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轧机,弹性,冷轧机,函数,有限元,载荷,二十。
辊系弹性变形论文文献综述
吴有生,严裕宁[1](2017)在《六辊冷轧机辊系弹性变形快速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快速计算六辊冷轧机辊系的弹性变形,提出了一种新的辊系弹性变形算法。该算法直接采用数值法计算轧辊挠曲,避免了复杂的公式推导,简化了计算过程;在辊系协调变形的迭代计算过程中,内层迭代首次引入辊间中心点处压扁和辊间压扁区倾斜两个迭代调节量,建立了与辊间接触合力和接触区的总力矩的联系,外层迭代通过不断修正辊间相对压扁量增量循环迭代辊间接触力与轧辊挠曲,实现了整个辊系变形的快速协调。通过与国外计算结果比较和算例的验证,证明其有好的计算精度、收敛性和快速性,能离线指导新轧机工艺方案设计,具备板形在线设定计算应用的可能。(本文来源于《轧钢》期刊2017年02期)
蒋鑫[2](2016)在《四辊冷轧机辊系弹性变形下的板形控制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某型号四辊冷轧机为研究对象,为了解决其在轧制生产中板形控制问题,在查阅大量文献及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辊系弹性变形理论以及板形理论,建立了轧制过程中板形控制数学模型,结合板形控制数学模型建立了轧制过程中板形控制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分析。对轧制生产过程中的实际工程数据进行测试和采集,分析研究了轧机的板形控制特性,进一步验证了本文建立的板形控制模型及仿真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本文主要内容如下:(1)针对四辊冷轧机进行了分析,即分析板带材的板形及板凸度。引入板形和板凸度的基本理论和常用的判别方法,分析了板平直度、板凸度与板形之间关系,根据板形存在的问题及缺陷研究了板形控制的常用方法。(2)根据轧制过程基本理论,建立了板形控制的数学模型。重点考虑辊系弹性压扁这一影响因素,利用影响函数法对辊系进行分析和研究。对数学模型进行计算求解,得到轧制力及弯辊力等因素与板凸度关系。(3)基于板形控制数学模型,利用ANSYS/LS-DYNA建立了辊系弹性变形下的板形控制有限元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利用有限元模型并结合数学模型得到轧件宽度、轧辊弯辊等因素对板凸度的影响曲线。结合辊系的变形情况分析得到轧件的相关应力和应变图。(4)结合四辊冷轧机轧制生产过程中的实测数据,进一步分析验证了本文建立模型的准确性。将实际工程得到的数据与有限元仿真分析得到的值进行对比。通过分析两者的变化规律,得出两者变化规律的一致性,进一步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正确性以及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来源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6-11-01)
刘光明,陈曦,李月,黄小洋,张小平[3](2016)在《四辊轧机轴承载荷分布及辊系弹性变形》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准确分析四辊板带轧机滚动轴承的载荷分布及其对板形的影响,采用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包含支撑辊轴承及轴承座组件、轧辊和轧件的四辊轧机叁维实体同步耦合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对比和分析咬入阶段、稳定轧制阶段和抛钢阶段各列滚动体的受力情况,得到了轧制过程中轴承载荷的分布规律;与传统有限元计算模型相比,新建模型的轧件横向厚度分布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本文来源于《塑性工程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张泽[4](2016)在《基于辊系弹性变形的四辊冷轧机板形控制数学建模与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研究对象为四辊板带冷轧机的输出板形,对影响板带轧机输出板形的变量及轧机输出板形控制的基础理论方法等知识进行探讨。轧机输出板形控制领域中一个基本的理论是辊系弹性变形理论,基于此理论及相关板形控制方法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是非常有必要的,结合有限元软件对轧制过程进行仿真分析,最后通过实测验证数学模型和有限元结果的准确性。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首先采用影响函数法来计算辊系弹性变形,其中工作辊与支撑辊之间的压扁不满足影响函数法的条件,所以不能采用该方法计算,故将其压扁简化为弹性半平面问题,既可有效减小计算量,又可满足工程需要,据此建立数学模型,并采用积分法计算了工作辊挠曲以及支撑辊挠曲。(2)其次为了分析四辊轧机整体板形控制能力,选取板宽和弯辊力两个因素来研究,将相关参数代入所建立的辊系弹性变形模型计算求解,并以图表的形式将结果表达出来。此外基于一定的假设条件建立了弯辊力与板凸度关系的数学模型并计算求解,得到了板凸度与弯辊力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的结论。(3)结合数学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强大的模拟分析能力,对轧制过程进行模拟,分析了轧辊辊系的形变,讨论了板带宽度,压下量,前后张力,支撑辊直径与工作辊直径,支撑辊凸度与工作辊凸度,工作辊弯辊等多种影响因素对板凸度的影响,得到了相应的应力应变云图和等效应力云图,并将有限元模拟分析结果与数学模型结果相比较,以验证数学建模和有限元分析结论是否可靠,最后根据有限元分析结果拟合了各影响因素和板凸度的关系曲线。(4)以国内一企业四辊冷轧机为研究对象,获取了相关影响因素与板凸度关系的实测数据,并将测试结果与数学模型结果以及有限元模拟结果对比,叁者吻合度较高,可以证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和有限元模型比较准确,所得到的相关结论对于实际生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6-03-01)
王东城,吴燕林,刘宏民[5](2015)在《四辊轧机辊系弹性变形高效计算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普通影响函数法计算速度慢的缺点,在分析普通影响函数法计算精度与计算速度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四辊轧机辊系弹性变形高效计算方法。该方法采用高次多项式描述辊间压力与轧制压力的横向分布,减少了轧辊挠度的计算量;与普通影响函数法相比,求解辊间压力的线性方程组阶数显着降低,大大降低了计算时间。采用该方法后,四辊轧机辊系弹性变形的单次计算时间不超过1 ms,计算精度与划分单元数为100的普通影响函数法计算精度相差很小,为板形在线设定提供了理想的必要条件,并可推广应用于其他机型。(本文来源于《钢铁》期刊2015年11期)
冯发强[6](2015)在《冷轧铜板带辊系弹性变形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铜是社会生产和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资,它的消费量排名第叁位,仅次于钢和铝。铜板带材在铜加工的多个品种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电力、信息、能源、机械、冶金、建筑、交通等各个领域。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各个领域不仅对铜板带的需求量不断加大,而且对铜板带材的高性能、高精密度和高表面质量的要求同样越来越严格,导致普通的四、六辊轧机已经无法满足,只能通过多辊轧机得到所需产品。但是,目前在多辊轧机的类型中应用最广泛、发展最为成熟是森基米尔二十辊轧机。森基米尔二十辊轧机是高精度轧制的核心设备,具有轧制力小、道次压下率大、辊系变形小、操作运行成本低等多个优点。目前,在国内森基米尔二十辊轧机辊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优化设计和结构改进上,而对辊系弹性变形的研究相对就比较少。本文综述了多辊轧机辊系弹性变形以及有限元法的理论基础,并简单地介绍了森基米尔二十辊轧机的的发展历程及结构特点。本文建立了森基米尔二十辊轧机辊系的辊间弹性压扁和带铜与轧辊间弹性压扁变形的两个数学模型。本文对某铜厂的型号ZR33C-18森基米尔二十辊轧机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该型号森基米尔二十辊轧机辊系弹性变形有限元模型,对该轧机辊系强度进行校核。并且利用该模型对该轧机的轧制过程进行了仿真模拟,计算出辊间接触压力,分析影响辊间接触压力的影响因素;并仿真模拟计算在各种不同的轧制条件下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的可控因素如板宽、第一中间辊的窜辊量和ASU调整量对工作辊弹性压扁量和工作辊与带铜间接触压力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能够有效地指导铜板带轧制时的实际生产。(本文来源于《南昌航空大学》期刊2015-06-01)
汪水泽,韩斌,朱国明[7](2014)在《辊系弹性变形数值模拟与辊型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辊间接触压力的不均匀分布是导致支撑辊剥落的主要原因之一。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不同工况条件下的辊间接触压力分布,明确了主要工艺参数如轧制力、弯辊力等对辊间接触压力分布的影响规律,以及辊间接触压力峰值分布与支撑辊剥落带的对应关系。利用变接触支撑辊技术的思想,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支撑辊辊型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支撑辊辊间接触压力峰值得到显着降低,接触压力的不均匀分布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本文来源于《武钢技术》期刊2014年01期)
杨华国[8](2013)在《基于FEM分析的HZ21型二十辊轧机辊系弹性变形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取向硅钢与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冷轧过程变形抗力大、冷加工脆性大、冷轧轧制温度高、冷轧轧制断带率高,世界上大多数取向硅钢与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冷轧机多为二十辊轧机。2005年以来,我国由国外引进了10多台(套)HZ21型二十辊轧机关键的机械、电气设备,用于生产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和取向硅钢产品。然而,国外公司并未提供硅钢冷轧工艺技术,需要国内钢厂自主研制,特别是20根轧辊的原始辊型制度,关系到轧制过程的稳定顺行与轧硬卷的板型质量,须经过科学的计算与反复验证加以确立。辊形设计通常的做法是上下被动辊(2IMR)、工作辊(WR)带一定的原始凸度,配以第一中间辊(1IMR)的端部锥度设计以及上部支撑辊BC或AB与CD支撑辊的ASU偏心弯辊控制,抵消辊系的弹性变形,实现板型控制。因此,准确得出辊系的弹性变形量是进行辊形设计的基础。本研究利用ABAQUS有限元技术,对典型的HZ21型二十辊轧机轧制硅钢的辊系弹性变形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出了辊系的弹性变形的形状与大小,并优化设计出了相应的原始辊形制度。其结果应用在某公司HZ21型二十辊轧机轧制硅钢的工艺规程中,轧制过程的板形平直度、断带率、横向厚差、成材率达了国内先进水平。实践表明,此有限元建模、取值、计算、设计均科学合理的。(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期刊2013-11-01)
董永刚,苏玉龙,张岩岩[9](2013)在《配备组合式支承辊的四辊冷轧机辊系弹性变形数学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求解配备热装组合式支承辊的板带冷轧机辊系弹性变形,将辊套和辊芯进行分段离散,并考虑辊套装配凸度以及辊套与辊芯之间的弹性压扁,根据工作辊、辊套及辊芯之间的变形协调以及力平衡条件,采用影响函数法推导出热装组合式支承辊辊系弹性变形数学模型,并编程求解辊系弹性变形,分析不同弯辊力、窜辊量以及带材宽度对辊系弹性变形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工作辊弯辊力和板宽度的增加,组合式支承辊辊间压扁产生由中间凸到中间凹的变化,且横向分布趋于均匀,随着工作辊窜辊量的增加,辊间压扁出现非对称分布,且非对称程度逐渐增大,窜辊量为100 mm时左右两端的辊间压扁差值超过30μm;弯辊力变化和窜辊量对组合式支承辊挠度的影响分别不超过0.7μm/(10×104N)和0.8μm/100 mm,带材宽度变化对挠度的影响达1.8μm/100 mm。(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6期)
孙晓卓[10](2010)在《基于影响函数法的辊系弹性变形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轧辊弹性变形影响函数解析方法的基本理论与公式。采用Fortran语言编写了轧辊弹性变形解析软件。采用编写的解析软件对某I700mm热带轧机精轧机组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增大弯辊力将降低出口带钢凸度;弯辊力的变化对辊间压力分布、工作辊挠度及辊间压扁的影响较大,而对支撑辊挠度及工作辊与轧件间的压扁影响不大;辊间压力在支撑辊端部位置存在峰值。以上模拟计算结论均符合轧制理论及现场实际。(本文来源于《广西轻工业》期刊2010年04期)
辊系弹性变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以某型号四辊冷轧机为研究对象,为了解决其在轧制生产中板形控制问题,在查阅大量文献及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辊系弹性变形理论以及板形理论,建立了轧制过程中板形控制数学模型,结合板形控制数学模型建立了轧制过程中板形控制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分析。对轧制生产过程中的实际工程数据进行测试和采集,分析研究了轧机的板形控制特性,进一步验证了本文建立的板形控制模型及仿真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本文主要内容如下:(1)针对四辊冷轧机进行了分析,即分析板带材的板形及板凸度。引入板形和板凸度的基本理论和常用的判别方法,分析了板平直度、板凸度与板形之间关系,根据板形存在的问题及缺陷研究了板形控制的常用方法。(2)根据轧制过程基本理论,建立了板形控制的数学模型。重点考虑辊系弹性压扁这一影响因素,利用影响函数法对辊系进行分析和研究。对数学模型进行计算求解,得到轧制力及弯辊力等因素与板凸度关系。(3)基于板形控制数学模型,利用ANSYS/LS-DYNA建立了辊系弹性变形下的板形控制有限元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利用有限元模型并结合数学模型得到轧件宽度、轧辊弯辊等因素对板凸度的影响曲线。结合辊系的变形情况分析得到轧件的相关应力和应变图。(4)结合四辊冷轧机轧制生产过程中的实测数据,进一步分析验证了本文建立模型的准确性。将实际工程得到的数据与有限元仿真分析得到的值进行对比。通过分析两者的变化规律,得出两者变化规律的一致性,进一步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正确性以及理论和实践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辊系弹性变形论文参考文献
[1].吴有生,严裕宁.六辊冷轧机辊系弹性变形快速算法[J].轧钢.2017
[2].蒋鑫.四辊冷轧机辊系弹性变形下的板形控制特性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6
[3].刘光明,陈曦,李月,黄小洋,张小平.四辊轧机轴承载荷分布及辊系弹性变形[J].塑性工程学报.2016
[4].张泽.基于辊系弹性变形的四辊冷轧机板形控制数学建模与仿真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6
[5].王东城,吴燕林,刘宏民.四辊轧机辊系弹性变形高效计算方法[J].钢铁.2015
[6].冯发强.冷轧铜板带辊系弹性变形的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5
[7].汪水泽,韩斌,朱国明.辊系弹性变形数值模拟与辊型优化[J].武钢技术.2014
[8].杨华国.基于FEM分析的HZ21型二十辊轧机辊系弹性变形研究[D].东北大学.2013
[9].董永刚,苏玉龙,张岩岩.配备组合式支承辊的四辊冷轧机辊系弹性变形数学模型[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10].孙晓卓.基于影响函数法的辊系弹性变形研究[J].广西轻工业.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