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高架复合道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高架,噪声,道路,交通,声场,声学,高架桥。
高架复合道路论文文献综述
陆珏,陈洋,谢薿[1](2019)在《高架复合道路周边既有住宅建筑降噪隔声改造设计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高架复合道路周边既有住宅建筑及其声环境的特点,结合既有住宅室内声环境及建筑安全性等要求,以实际工程案例为示范工程,总结高架复合道路周边既有住宅建筑降噪隔声改造的关键技术。基于现场噪声监测及门窗隔声性能试验的结果,给出门窗进行选型表及阳台加固方法,对小区环境提出综合改善措施。经噪声实测分析表明,改造后住宅室内声环境已经达标,居民的居住舒适度得到提高,对今后既有住宅建筑降噪隔声改造提供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声学技术》期刊2019年03期)
王英,陈洋,蔡乐刚[2](2018)在《高架复合道路沿线既有住宅降噪隔声改造设计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高架复合道路沿线既有住宅建筑及其声环境特点,综合考虑建筑室内声环境要求及建筑结构安全性,提出适用于高架复合道路沿线既有住宅建筑降噪隔声改造的关键技术,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进行应用。(本文来源于《建筑技术》期刊2018年12期)
高攀,晋美俊,陆凤华[3](2017)在《太原市高架复合道路交通噪声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太原市高架交通的实测数据,将高架复合道路分为5个路段进行理论计算,并与实测值对比分析发现高架桥两侧噪声主要来源于高架水平段和临近侧辅道,车流量、车型和车速是太原市高架复合道路交通噪声的主导因素。同时对高架复合交通各路段车流量和实测声压级值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得出高架桥上的中型车、辅道上的中型车及重型车是太原市高架复合道路交通噪声的主要来源;其中高架桥上的中型车与实测声压级相关系数最高,为0.77,测点一侧的辅道上的中型车与重型车车辆数与实测声压级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7和0.49。研究结果为太原市高架复合道路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指示了一定方向,并探讨了相关措施。(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7年35期)
刘明,孙文杰,尹勤,尹伊,谢南洪[4](2017)在《地形数据对高架复合道路噪声预测结果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噪声预测中除了合理设置噪声源强等参数外,是否选取了合理的地形数据反映沿线地貌对声环境的影响,也会涉及到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和真实性。本次利用Noisesystem模型对某市拟建高架复合道路的声环境影响情况进行模拟,对比有无地形数据的垂向线接收点预测结果,其最大差值为5.98 d B。这表明有无地形数据对噪声预测结果影响很大,在实际高架复合道路项目中应充分考虑地形对声环境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与管理》期刊2017年07期)
王亚平[5](2014)在《高架复合道路对临近居住区的噪声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Cadna/A软件研究高架复合道路交通噪声对临近居住区的噪声影响,从噪声超标范围与噪声超标程度两个方面综合评价居住区受噪声影响的程度,并分析沿路屏障建筑高度和向外延伸长度对居住区降噪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屏障建筑的高度和外伸长度对不同居住区的降噪效果有明显不同,在规划设计阶段应进行噪声影响程度计算和分析,并根据实际状况选择合适的屏障建筑形式。(本文来源于《2014年全国声学设计与演艺建筑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4-05-23)
盖磊,王亚平[6](2014)在《快速高架复合道路近场交通噪声垂向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Cadna/A环境噪声模拟软件建立了高架复合道路的基本模型,根据6种基本模拟情况进行了声场模拟,并把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高架道路结构本身对地面道路、高架道路分别形成的声场有明显的遮挡作用,但对高架复合道路所形成的声场遮挡作用不明显;对于高架复合道路垂向声场,在低层段地面道路的影响大于高架道路,而在高层段高架道路的影响起决定作用;高架复合道路较地面道路的垂向声场最大值增加2.5 dB(A),位置上移6m;在高架道路上设置声屏障有一定降噪效果,但在高架复合道路的上层设置声屏障降噪效果不理想。(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张继萍,B.James,S.Paul,张凌,李群[7](2012)在《地面高架复合道路混响贡献噪声预测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沿着一条地面与高架桥复合的双层道路,路边环境受到的噪声,不仅会由地面的汽车所致,同时也受到由地面以及与高架桥桥底反射产生混响场声的影响。对此,仅在高架桥的上层沿路两边安装隔声屏障,对于防治混响声能所起到的作用将完全无效。应用虚墙理论、交通流理论和波动声学,提出一种用于预测路边开阔环境下由地面与高架桥底面混响引起的远场噪声的方法,确定相关影响参数,结果可应用于优化复合道路噪声控制。(本文来源于《2012全国环境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2-10-29)
王亚平,盖磊[8](2012)在《城市高架复合道路交通噪声垂直面声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Cadna/A软件研究高架复合路在不同路况条件下交通噪声垂直面声场的分布规律和建设高架路声屏障的降噪规律。高架桥使高架复合道路垂直面声场发生较大变化,由此需要研究高架桥对不同路况交通噪声垂直面声场分布的影响规律。国内在高架路上建设大量声屏障,但在很多情况下,这种声屏障的降噪效果并不理想。为了研究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计算并分析不同路况下建设高架路声屏障的降噪效果,提出可以根据不同路况来决定是否应建造声屏障,以避免建造无效声屏障造成的浪费。(本文来源于《噪声与振动控制》期刊2012年05期)
邹竞芳,蔡铭,王璐,罗威力[9](2012)在《高架复合道路交通噪声的动态模拟及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高架复合道路的噪声及其对周围环境的各种影响因素,结合声波的传递衰减建立动态的仿真模型。由此计算实时噪声的等效声级及统计声级;为取得高架复合道路一侧垂直面和水平面的声场分布,在模拟分析中,也考虑多车道、车速、交通量、声屏障高度、林带布置等各种因素影响。(本文来源于《噪声与振动控制》期刊2012年01期)
彭荫来,廖宇强,梅立永,薛丹,褚艳玲[10](2010)在《城市典型高架复合道路交通噪声污染模拟及防治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与一般城市道路相比,城市高架复合道路通行能力大、行车速度高、车辆行驶状态复杂,交通噪声污染极为突出。选取深圳市典型的高架复合道路——春风高架和爱国高架进行实地监测,同时运用SoundPLAN软件模拟其噪声污染现状与安装声屏障后的降噪效果。根据监测模拟结果,从合理进行道路规划、装设声屏障和铺设低噪声路面等方面提出高架复合道路噪声污染控制的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环境监控与预警》期刊2010年06期)
高架复合道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高架复合道路沿线既有住宅建筑及其声环境特点,综合考虑建筑室内声环境要求及建筑结构安全性,提出适用于高架复合道路沿线既有住宅建筑降噪隔声改造的关键技术,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进行应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架复合道路论文参考文献
[1].陆珏,陈洋,谢薿.高架复合道路周边既有住宅建筑降噪隔声改造设计及应用研究[J].声学技术.2019
[2].王英,陈洋,蔡乐刚.高架复合道路沿线既有住宅降噪隔声改造设计及应用[J].建筑技术.2018
[3].高攀,晋美俊,陆凤华.太原市高架复合道路交通噪声影响因素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7
[4].刘明,孙文杰,尹勤,尹伊,谢南洪.地形数据对高架复合道路噪声预测结果的影响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7
[5].王亚平.高架复合道路对临近居住区的噪声影响研究[C].2014年全国声学设计与演艺建筑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2014
[6].盖磊,王亚平.快速高架复合道路近场交通噪声垂向分布[J].环境工程学报.2014
[7].张继萍,B.James,S.Paul,张凌,李群.地面高架复合道路混响贡献噪声预测方法研究[C].2012全国环境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12
[8].王亚平,盖磊.城市高架复合道路交通噪声垂直面声场研究[J].噪声与振动控制.2012
[9].邹竞芳,蔡铭,王璐,罗威力.高架复合道路交通噪声的动态模拟及特征分析[J].噪声与振动控制.2012
[10].彭荫来,廖宇强,梅立永,薛丹,褚艳玲.城市典型高架复合道路交通噪声污染模拟及防治对策[J].环境监控与预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