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GSM短信传输报警信号(论文文献综述)
高冰倩[1](2021)在《基于LoRa的粉尘监测与预警装置的实现》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粉尘浓度成为人们越来越关心的话题,粉尘污染也日渐严峻。在工作和生活中,粉尘浓度过大会诱发多种职业肺部疾病,特别是在煤矿区域,给工作人员的健康带来巨大的威胁。为实时监测粉尘浓度,实现远距离、强抗干扰能力、高智能化水平,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LoRa(Long Range)的粉尘监测与预警装置。该装置主要由数据采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和智能主机三部分组成。(1)数据采集模块完成了粉尘浓度检测和温湿度检测模块的软硬件设计。数据终端由传感器模块、微处理器模块、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模块、液晶显示模块和电源模块组成。数据终端粉尘浓度采集选用GP2Y1014AU传感器,温湿度的采集选用SHT35,通过GPIO 口与微处理器进行数据的传输与寄存器的配置;微处理器模块采用STM公司的STM32F407Z,主控芯片为STM32F407ZGT6,具有功耗低、支持硬件IIC的功能;SIM800CGSM模块,性能稳定,供电范围大且自带TTL串口,通过串口 3与微处理器相连接,当粉尘浓度大于预警值时,用来给手机发送报警短信保障粉尘现场的安全性;液晶显示模块实时显示现场粉尘的浓度和温湿度。(2)数据传输模块完成了 LoRa终端的软硬件的设计。LoRa终端将数据终端采集到的信息发送给智能主机,通过比较组网的优缺点和LoRa无线传输的优势设计了一种低功耗的星型网络结构。模块使用了 SX1278芯片,采用Chirp扩频技术,将微处理器需要发送的信息调制为LoRa射频信号并发送。SX1278芯片是半双工传输的低中频收发器,功耗低、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满足课题的需求。LoRa模块通过SPI接收数据后发送至LoRa接收端,LoRa接收端通过USB转TTL串口按照模块号有序上传至智能主机。USB转TTL串口模块将LoRa终端节点输出的RS232电平转换为TTL电平与上位机进行通信。(3)智能主机完成了平台的搭建和基于LSTM(Long Short-Term Memory)循环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监控中心的软件设计采用Visual Studio2013开发工具进行GUI界面的设计,对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实时显示,当浓度达到设置的预警浓度时进行及时的告警,Acess数据库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一管理,以便历史数据的查询;基于LSTM的循环神经网络将测量的数据进行训练,利用历史的PM2.5、PM10、温度、湿度对未来的粉尘浓度做出预测,使用Adam优化器进行优化,最后进行模型的测试与仿真,与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的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对误差进行了评估。
王忠峰[2](2021)在《中国铁路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系统构建及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让旅客出行更美好为目的,以“列车公众无线网络”为基础,以“旅客行程服务”和“特色车厢服务”为核心,构建中国铁路高速列车智慧出行延伸服务平台,为旅客提供高速移动场景下智能化、多样化、个性化的高质量出行服务体验。基于现阶段中国高速铁路运行环境及沿线网络覆盖情况,提出了基于运营商公网、卫星通信和超宽带无线局域网(EUHT-Enhanced Ultra High Throughput)三种车地通信备选方案,利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分别对三种备选方案的建设难度、投入成本及服务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了现阶段以“运营商公网”方式搭建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基于运营商公网实现车地通信,以不影响动车组电磁干扰与安全为前提,设计了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组网架构,为进一步完善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的运维管控、智能化延伸服务、网络服务性能以及系统安全性,深入研究面向动车组公众无线网络复杂设备的运管平台、高铁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流媒体智能调度、基于列车位置的接收波束成形技术和网络安全防护设计,最终为旅客提供了面向移动出行场景的行程优选、在途娱乐服务、高铁订餐、接送站等定制化延伸服务。随着5G技术已全面进入商用时代,为进一步提升旅客出行服务体验,以5G在垂直行业应用为契机,提出5G与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融合组网方案,创新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建设和运营新模式,论文的具体工作如下:1、深入分析当前高速移动出行场景下旅客的服务需求,调研了国内外公共交通领域公众无线网络服务模式及经营现状,提出了以实现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服务为目的,带动铁路旅客出行服务向多样化、智能化、个性化方向发展的设计方案。在系统分析了既有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通信技术选择、服务质量和安全保障和系统运维管理等难题。2、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基于OWA(Ordered Weighted Averaging)算子与差异驱动集成赋权方法,利用基于OWA与差异驱动的组合赋权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并通过灰色综合评价方法计算各方案的灰色关联系数,得到灰色加权关联度,对三种备选方案合理性进行优势排序,最终确定了现阶段基于运营商公网为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车地通信方案。3、基于动车组车载设备安全要求,设计了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总体架构、逻辑架构和网络架构;基于动车组车厢间的互联互通条件,分别设计有线组网和无线组网的动车组局域网解决方案。4、基于Java基础开发框架,采用Jekins作为系统构建工具,设计面向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的云管平台微服务架构设计。使用高可用组件和商业化的Saa S(Software-as-a-Server)基础服务,保证云端的可扩展性、高可用和高性能,解决了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的远程配置及管理。5、基于传统CDN原理和部署并结合高速列车车端的线性组网物理链路的特点,提出基于高速列车组的CDN概念,简称“高铁CDN”。设计由中心服务器提共一级缓存,单车服务器提供二级缓存的高铁CDN的两级缓存方案,每个二级缓存的内容为一级缓存的一份冗余,以此进一步提升旅客使用公众无线网络的体验,同时结合DNS解析技术提升请求的响应速度并减少出口带宽及流量的占用,提供了流畅的视频娱乐和上网体验。6、基于列车高速运行场景,分析了基于位置信息的多普勒效应补偿对于提高接收信号质量的影响,通过实验模拟了接收波束成形技术对于LTE(Long Term Evolution)每个时隙下网络速率的变化,提出了350km/h高速移动场景下基于位置信息的多普勒效应补偿技术,以验证了基于位置信息的多普勒补偿技术和接收波束成形技术在高铁场景下的有效性,并通过实验证明了天线间距和天线数量对于波束成形技术的影响关系。7、针对高速列车网络环境,根据802.11系列相关协议中Beacon数据包会携带AP网络相关属性进行广播这一特点,利用协议标准未定义的224字段进行唯一性标识加密,唯一性标识加密算法是通过RC4、设备MAC地址与随机码组合,不定期更新。系统采用AP(Access Point)间歇性扫描形式检测,调整虚拟接口到过滤模式,不断轮询所有频道,实现车载非法AP的检测与阻断。8、基于列车无线公众网络,打造了车上车下一体化、全行程、链条式延伸服务生态,实现了人流、车流、物流3流合一,极大提升了旅客出行服务体验。9、针对5G应用场景及业务需求,基于现有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运营服务系统,通过复用其基础设施,采用5G室分技术设计了列车公众无线网络与5G融合组网方案。该方案通过创新建设模式,引入车载室分设备,并结合5G大带宽、低时延、多连接等特性进行无线调优方案设计,实现车厢内部5G信号和Wi-Fi信号的双重覆盖。
吴奕樵[3](2021)在《基于传感器网络的家庭安防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伴随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现代家庭生活中随处可见高科技产品,在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不安全因素,例如家电自燃、煤气爆炸以及信息失窃等。智能家居开始在人们生活中应用,其中最重要的子系统为家庭安防系统,该系统的稳定运行可以保证人们生命财产安全性。因此,构建完善的家庭安防系统对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保证安全家居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家庭安防系统无法实现和推广的重要原因主要在于系统误报、成本较高以及安装不便等。在物联网技术及无线传感器网络快速发展背景下,奠定了家庭安防系统拥有良好的发展契机。首先,本文基于文献资料法对国内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对相关的家庭安防系统相关的内容加以介绍,本系统主要采用传感器网络、Android编程技术以及WIFI技术等技术,明确家庭安防系统功能需求分析基础上提出基于传感器网络的家庭安防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其中有设计系统总体架构、设计功能模块、设计需求及软件功能等,为后续系统硬件、软件设计和系统实践应用提供方向和指导。然后,论文对基于单片机的硬件部分进行设计,明确系统硬件的总体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选用CC3200芯片的WIFI节点设计,并对系统各个模块的选型与设计进行分析,主要包含视频模块、烟雾传感器模块、火焰传感器模块、煤气监测传感器模块以及报警与GSM Modem模块。并对系统软件部分进行设计,包括Android客户端与Windows客户端,对WIFI节点软件设计和系统软件中的上位机软件设计两个方面出发进行设计分析。最后,对系统的应用与性能进行分析,家庭安防系统具备图像采集、视频监控、数据云储存、防火防盗、防气体泄漏和即时报警等诸多功能,并在测试过程中发挥出较好的成效,即便是对传统家庭安防系统中的安防难点-防火、防盗也可以通过图像识别配合其他传感器设备来达成高精度监控效果,且整个系统的响应时间相对较短,经测试发现,系统服务器支持1万人同时在线,并良好地满足了家庭安防需求,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刘开峰,张昱,王艳歌[4](2021)在《基于单片机的汽车防盗报警系统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汽车防盗报警器存在工作距离短、噪声污染大和GPS定位器成本高等问题,最关键的是其只有现场威慑作用。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设计了基于单片机的汽车防盗报警系统,硬件采用低功耗、高效率的STC89C52单片机,并运用蜂鸣器和GSM模块相结合的报警方式。软件依据单片机对中断口电平变换的检测、AT指令集和Text通信模式进行设计。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在实现振动检测、声光报警和短信报警功能的基础上,具有远距离无线报警、及时性提醒和无噪声污染等特点,解决了传统汽车防盗报警器存在的问题,更有效地保障汽车安全。
翟俊杰[5](2020)在《基于北斗/GPS和室内定位融合的远程监控系统》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通信技术从4G正向5G时代迈进,人们对于位置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市场上所见到的位置服务通常仅限于室外,缺乏特定对象所需要的室内与室外同时兼顾,这些特定对象指的是需要远程监控特定的人或物,如儿童、老年人、失忆人员等不能自我照顾的人群,以及珠宝店里的贵重物品、博物馆中收藏的文物、实验室里的重要科学仪器或资料等等。因此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GPS和室内定位融合的远程监控系统,旨在能够选择和切换多种定位技术,可以在用户动态移动过程中实现监控的功能。该系统主要是结合了基于BDS/GPS双模定位的室外定位技术和基于蓝牙接收信号强度(Received Signal Strength,RSS)的室内位置指纹技术,利用计数和阈值机制进行不同定位技术的切换,使用户在室内和室外场景中移动期间可以连续计算出定位终端的位置,实现对被监控对象的定位监控。本文为了实现该系统进行了以下研究:(1)针对基于接收信号强度的位置指纹室内定位算法定位精度不高的问题,采用了一种均值(Mean-Link,ML)层次聚类和自适应加权K近邻(Weighted K Nearest Neighbor,WKNN)的定位算法。算法首先在设置的参考点上采集蓝牙信号强度构建离线指纹数据库,然后采用均值层次聚类方法将所有参考点根据各自之间的相似度分为n个类,滤除掉相似度较小的参考点,最后根据待定位点和参考点间的信号距离的相似度,计算出距离差的标准差来自适应确定K值,并进行位置估算。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定位准确度上比WKNN、动态加权K近邻(Enhanced Weighted K Nearest Neighbor,EWKNN)分别提升了30.0%、18.0%,在定位实时性上比WKNN、EWKNN分别提高了19.2%、28.4%。结果表明:将该算法用于室内物体定位,可以同时提高定位准确度和定位实时性。(2)为了实现在室内外环境中的融合定位,同时设计出可以面向个人用户使用的远程监控系统,本系统采用了基于双门限多阈值和移动终端计算组合的室内外融合定位算法。在室内外定位的过程中,由于蓝牙信号覆盖区域与BDS/GPS信号覆盖区域会产生重叠,在这块重叠区域中定位技术切换会产生乒乓效应,即卫星定位与蓝牙定位切换反复发生。针对此类问题,本系统在室内外定位切换中采用了一种双门限多阈值的Alpha-count切换算法,在切换算法中加入了多个蓝牙阈值AP(Access Point)以及增加了触发阈值来保证切换算法的稳定性。通过该切换算法将室内定位与室外定位相融合,同时将室内外位置计算应用于移动终端中。实验结果表明:本系统使用的融合定位算法可以防止不同定位技术的错误切换,并且适用于手机终端。(3)设计了系统的整体框架并确定各个模块实现的功能,远程监控系统主要由主控模块、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模块、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模块、蓝牙信号接收模块和Android手机终端组成。主控模块主要是完成经纬度信息处理、接收并处理蓝牙信号和室内外位置切换判断,以及控制短信发送;GNSS模块主要完成定位终端室外位置信息采集功能;GSM模块主要完成室外经纬度信息或室内蓝牙信号强度信息的远程传输;蓝牙信号接收模块主要接收蓝牙iBeacon设备信号强度进行数据采集;Android手机终端主要负责捕获定位信息短信,辨别捕获短信的定位来源,若捕获到的是室内蓝牙信号强度短信则使用本文室内定位算法计算出室内位置,在室内地图中显示位置。若接收到的是室外经纬度信息则在手机终端中对经纬度坐标进行计算处理,在室外地图中显示定位终端的位置。通过手机终端完成对定位终端的远程定位监控。(4)根据系统功能需求确定了控制芯片STM32的型号和各模块的器件种类,通过C语言在Keil uVision5软件上对定位终端各模块功能程序进行设计与实现。使用JAVA程序设计语言在Eclipse软件开发平台上完成了基于Android系统客户端的监控软件。对远程监控系统的各个模块分别进行调试与整体联合调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远程监控的基本功能,实现了室内外融合定位。
刘晓瑞[6](2020)在《110kV智能变电站设计及监控系统研究》文中指出智能变电站作为智能电网的重要基础部分,对智能电网和电力物联网起着支撑作用[1]。为保证智能电网可靠、安全、智能、经济、环保运行,本文对智能变电站各系统及总体布置进行设计,并对其监控系统进行研究。本文以110kV南石智能变电站建设工程为研究背景,主要研究分为两部分,一是根据基本工程数据,对110kV南石智能变电站一次系统、部分二次系统、总体布置及其他系统进行设计,同时结合新能源发电及智能电器设备发展,进一步提升变电站的智能化水平和经济效益;二是对110kV南石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进行设计,建立变电站一体化监控平台,并结合专业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对变电站监控后台进行开发增加五防功能结合,同时,结合物联网技术对监控短信报警系统进行开发、设计、调试、应用,进一步提高智能变电站监控水平。110kV南石智能变电站一次系统、部分二次系统、总体布置及其他系统设计部分。变电站设计基于IEC61850规约进行,首先,根据南石地区供电现状和未来用电规划确定建设110/10kV电压等级变电站;其次,根据南石地区电力数据和用电用户情况对变电站一次系统进行设计,确定变电站容量和电气主接线方式,通过短路电流计算选择主要电气设备,选用智能设备和“设备本体+智能组件”形式的智能一次设备并进行校验,绘制变电站电气主接线图;再次,对变电站部分二次系统进行设计,结合变电站一次系统设计和南石地区电力网布局及电力设备配置情况,确定变电站继电保护方案并进行整定计算,同时完成变电站调度自动化系统、通信系统设计;最后,对变电站总体布置及其它设计部分,在变电站屋顶设计安装30kW分布式光伏电站,并对变电站建设布局、抗震防雷措施、站用电进行设计,绘制变电站电气总平面图、变电站电气总布置图、变电站直击雷保护范围图。变电站监控系统设计及监控设备研究部分。根据变电站一次系统、二次系统设计以及变电站监控要求,对变电站监控系统总体架构、监控目标、网络结构进行设计,搭建带有“五防”功能的信息一体化监控平台,完成监控系统设备配置;监控设备研究是引入物联网概念对监控短信报警系统进行设计、开发、调试、模拟实验,首先,根据设计构想使用成品电子器件对短信报警系统设计可行性进行实验研究,然后,对变电站报警系统软件、硬件进行设计开发,使用STM32芯片、GSM芯片等实现短信报警功能,最后,在南石变电站信息一体化监控平台上对监控短信报警系统进行模拟实验,实现设计功能。本次智能变电站详细设计满足了南石地区未来发展用电需求。本次设计中,各种形式智能化一次设备的使用、带有“五防”功能信息一体化监控平台的搭建、变电站屋顶30kW分布式光伏电站的铺设以及监控短信报警系统的开发,使110kV南石智能变电站相较于传统变电站在智能化水平、操作灵活性、运行环保性等方面有了提高。
于春雷[7](2018)在《网络机房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当前,在网络机房的管理方面很多采用24小时专人进行值班管理的方式,对机房内的环境以及设备定时的进行检查,但是这样的方式一方面对工作人员来说会有较为严重的负担,另一方面是无法对相关故障做好及时的排查,而对事故具体发生的时间和责任没办法做到较为科学的监管把控。所以,为了可以实现对机房相关设备的统一监控与处理,为维护人员的工作减轻压力,提高实际管理水平,实现机房的网络化以及物理环境集中监控管理,设计出了网络机房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本系统主要由采集部分、门禁监测、UPS蓄电池监测和接收部分组成。采集部分主要是介绍采用GSM通信模块实现远程数据采集的系统,它由温湿度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STM32F411ARM芯片、LCD1602液晶、按键、GSM通信模块等组成,它可以完成远端环境数据的采集,并把采集到数据值显示到液晶上,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发送短信获得远端环境的数据,可以设置环境数据的安全值,当采集到的环境数据值不在安全值范围,产生声光报警并且自动发送短信报警。门禁系统用的是STM32F411为主控,通过识别密码或者IC卡进入机房,并对进入和出入的数据进行记录。门禁监测用于对人员是否有权限进入机房。UPS蓄电池监测系统同样是以STM32F411为主控,通过电压和电流传感器监测蓄电池电压电流情况,并通过光耦及运放电路来进行单节蓄电池电压、内阻监测。最后,当整个设计得以完善之后便是进行整体软硬件联调的工作。并模拟测试系统在当场的各个功能效果。在通过一系列的操作以及测试之后,得本文中所设计出的现代化机房监控系统是完全可以实现之前预期的相关功能且可以保证平稳运行的。
姜波[8](2019)在《GNSS测速与酒驾检测的汽车驾驶监控系统设计》文中提出统计数据显示,在驾驶员各种违法行为导致的死亡事故中,过半数都涉及酒后驾驶与超速行驶。因驾驶员酒驾与超速行车造成交通事故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随着汽车工艺的不断升级,目前市面上的汽车动力越来越强,从而给汽车超速行驶带来便利条件。此外,由于司机抱有侥幸心理,酒后驾驶这一现象时有发生,在我国显得尤其严重。为减少此类事故的发生率,及时对司机酒驾与超速行车进行监测就显得尤为重要。于是设计了基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测速与酒驾检测的汽车驾驶监控系统。该监控系统一旦发现酒驾与超速行车问题,就自动进行报警,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本文结合汽车驾驶时的实际情况,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酒驾与超速监测的报警系统。当司机进入车内后,首先需要进行酒精检测,检测通过后才允许汽车打火;当汽车处于行驶状态中,该系统采用基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的定位测速功能,通过GNSS测速与定位模块实时监测汽车车速。同时,通过液晶屏显示汽车的实际车速和系统设置的安全速度,当发现汽车速度超过系统设置的最高值时,蜂鸣器开始报警,警告灯不断闪烁,提醒驾驶员减速。系统还可以通过GNSS进行汽车定位,再通过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传输报警位置。此时监管人员可以通过人为干预,加强对驾驶员的监督与管理,严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本设计具有酒驾与超速监控功能,满足智能化和网络化的要求,同时具有成本低、可靠性高、简单实用、便于进行维护等诸多优点。
周天成[9](2019)在《电磁式俘能系统设计及安防应用》文中认为随着电子元器件功耗不断降低以及微型设备加工制造技术的发展,振动俘能器工作原理、结构设计、加工工艺及能量应用等方面引起了振动能量采集领域的相关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微型振动俘能器的发展与研究不断得到改进与完善。本文以实际工程应用为依托,针对振动俘能系统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电磁式振动俘能系统,该系统包括踏板式振动俘能器、能量转换储存接口电路以及智能安防报警电路,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研究了振动俘能系统所包含的振动俘能器、能量转换储存接口电路以及负载端电能应用之间的的设计关联;并研究了振动俘能器拾振结构输出性能的影响参数及转换储存接口电路的基本理论。基于多物理场耦合分析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分析了不同瞬时转子磁通密度与输出电压的关系,以及转子转速与输出峰值电压之间的关系;基于仿真分析,设计了踏板式电磁振动俘能器,并制作了实验样机。为使采集的能量可以应用负载端,设计了整流、滤波、DC-DC转换及能量存储接口电路,应用Altium Designer与Multisim软件进行仿真分析,绘制了接口电路PCB板并进行加工与焊接。为满足工程应用要求,即振动俘能器供电瞬时实现报警功能,本文基于单片机设计了GSM智能安防报警电路,绘制了PCB双层电路板并加工焊接,实现振动俘能器采集电能的应用。最后搭建电磁俘能器实验平台,经实验验证,当俘能器的转子转速介于600r/m1500r/m时,空载电压为10.82V33.72V;当负载电阻10Ω时,负载端功率为30mW210mW。同时,验证了振动俘能器可以驱动蜂鸣器,证明本文所设计的电磁俘能器具备驱动小功率元器件的能力。并搭建转换储存接口电路实验平台,通过电压响应可知,经降压电路处理后,输入的20.5V直流电压输出为5.2V,经LTC4071芯片储存电路处理后,可将输入5.2V电压输出为4.2V储存。俘能器、接口电路以及智能报警电路匹配安装后,踏板在外界激励的作用下,指定接收端在5s内即可接收到指定报警指令。本文所设计的踏板式振动俘能系统设计合理且具有切实可行性,可以实现基于俘能器的智能报警工程应用。
高雪[10](2018)在《面向物联网的机房环境智能监控系统》文中提出随着信息化的推进,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各行各业的机房数量迅猛增涨,同时机房作为信息的存储和交换中心,也向着智能化方向迈进。然而机房在运行过程中多数情况下处于无人监守状态,一旦发生故障或异常情况,不能被及时发现和解决。为了确保机房内计算机设备稳定、安全地运行,对机房环境监控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以某高校机房为例,设计了一套面向物联网的机房环境智能监控系统,对物联网技术在机房环境监控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本文以机房环境变量和设备参数作为研究对象,以物联网技术为理论基础,重点研究了远程监控终端DTU的软硬件设计以及系统的异常判断、报警、告警、预警处理,力求监控的实时性以及数据的准确性。机房环境监控系统主要包括UPS电源系统,空调系统,市电通断状态监测系统,温湿度监测系统,漏水监测系统,消防监测系统,安防监测系统以及自诊断系统。首先,对机房环境监控系统及物联网技术做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深入调研,发现了现有监控系统存在实时性差、能耗大和缺乏预警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对系统功能需求进行分析,并制定了系统总体架构,系统整体数据流。其次,搭建系统软硬件环境,对监测物理量和监测点进行布局,并对系统各部分进行了详细设计,包括系统监控终端,服务器端和客户端。其中终端和服务器端是本论文设计的重点,终端包括软件设计,硬件设计以及关键功能设计:空调监控,能耗控制,视频监控;服务器端包括数据库设计和改进BP神经网络算法的机房环境预警处理。除此之外,又对前台客户端WEB端进行了设计,实现了人机交互功能,通过MQTT协议的高实时性,简化的JSON数据格式,高速的WIFI传输共同实现了系统高响应实时性。本论文设计的机房环境监控系统已经在某高校机房投入使用,实现了对机房环境的实时有效监控,保障了机房环境安全,同时也对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及参考价值。
二、利用GSM短信传输报警信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GSM短信传输报警信号(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LoRa的粉尘监测与预警装置的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粉尘危害 |
1.1.2 无线传感器网络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结构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总体的设计和相关技术理论 |
2.1 需求分析 |
2.2 总体框架 |
2.3 开发设计流程 |
2.4 粉尘的分类及检测方法 |
2.5 LoRa无线传感器 |
2.5.1 无线传感器介绍 |
2.5.2 LoRa终端工作模式 |
2.5.3 LoRa节点通信传输方式 |
2.6 硬件平台简介 |
2.7 软件平台简介 |
2.7.1 下位机软件平台简介 |
2.7.2 上位机软件平台简介 |
2.7.3 TensorFlow框架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低功耗监测平台硬件设计 |
3.1 下位机硬件总体设计 |
3.2 粉尘传感器的选择与设计 |
3.3 温湿度传感器的选择与设计 |
3.4 LoRa无线通信模块的选择与设计 |
3.4.1 LoRa无线通信模块选择 |
3.4.2 LoRa终端的设计 |
3.5 GSM模块的选择与设计 |
3.6 USB转 TTL模块的设计 |
3.7 显示屏接口设计 |
3.8 下位机硬件测试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低功耗监测平台软件设计 |
4.1 下位机软件功能图 |
4.2 数据采集程序的设计 |
4.2.1 粉尘传感器驱动程序的设计 |
4.2.2 温湿度传感器程序设计 |
4.3 LoRa无线通信程序设计 |
4.3.1 网络结构设计 |
4.3.2 LoRa节点模式 |
4.3.3 LoRa通信过程设计 |
4.4 GSM程序设计 |
4.5 液晶显示屏程序设计 |
4.6 串口中断子程序的设计 |
4.7 智能主机界面设计与测试 |
4.7.1 智能主机界面功能分析 |
4.7.2 上位机界面测试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长短时记忆模型的预测 |
5.1 LSTM(长短时记忆型)循环神经网络 |
5.1.1 RNN循环神经网络 |
5.1.2 LSTM神经网络 |
5.2 模型的构建 |
5.2.1 数据的预处理 |
5.2.2 网络结构 |
5.2.3 损失函数 |
5.2.4 激活函数 |
5.2.5 正则化 |
5.2.6 确定优化方法 |
5.3 模型预测与仿真 |
5.3.1 实验环境和数据 |
5.3.2 参数设置和训练模型 |
5.3.3 实验结果仿真与分析 |
5.4 支持向量机模型实验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2)中国铁路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系统构建及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公共交通领域无线网络服务现状研究 |
1.2.2 旅客需求服务现状 |
1.2.3 中国铁路科技开发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1.4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车地通信方案比选研究 |
2.1 车地通信技术方案 |
2.1.1 基于运营商公网的车地通信 |
2.1.2 基于卫星的车地通信 |
2.1.3 基于超宽带无线局域网(EUHT)的车地通信 |
2.2 车地通信方案比选方法研究 |
2.2.1 车地通信方案比选指标选取 |
2.2.2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2.2.2.1 基于OWA算子主观赋权 |
2.2.2.2 基于差异驱动原理确定指标的客观权重 |
2.2.2.3 组合赋权 |
2.2.3 灰色关联评价分析 |
2.2.3.1 指标预处理确定决策矩阵 |
2.2.3.2 计算关联系数及关联度 |
2.3 车地通信方案比选算例分析 |
2.3.1 计算指标权重 |
2.3.2 灰色关联系数确定 |
2.3.2.1 选择参考序列 |
2.3.2.2 计算灰色关联度 |
2.3.2.3 方案比选分析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3 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系统总体方案研究及系统建设 |
3.1 总体架构 |
3.2 网络架构 |
3.2.1 地面网络架构设计 |
3.2.2 车载局域网架构设计 |
3.3 网络安全防护 |
3.3.1 安全认证 |
3.3.2 安全检测与监控 |
3.4 运营平台建设 |
3.4.1 用户中心 |
3.4.2 内容服务 |
3.4.3 视频服务 |
3.4.4 游戏服务 |
3.4.5 广告管理 |
3.5 一体化综合云管平台 |
3.5.1 云管平台总体设计 |
3.5.2 功能设计及实现 |
3.6 本章小结 |
4 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服务质量测量与优化 |
4.1 公众无线网络服务质量测量分析 |
4.1.1 系统面临挑战 |
4.1.2 服务质量测量场景 |
4.1.3 服务质量分析 |
4.1.3.1 分析方法 |
4.1.3.2 用户行为分析 |
4.1.3.3 网络状态分析 |
4.2 QoE与 QoS指标映射模型分析 |
4.2.1 列车公众无线网络QoE与 QoS指标 |
4.2.1.1 无线网络QoS指标 |
4.2.1.2 无线网络QoE指标 |
4.2.2 QoE与 QoS映射模型 |
4.2.2.1 QoE与 QoS关系 |
4.2.2.2 通用映射模型 |
4.2.2.3 映射模型业务类型 |
4.2.3 系统架构 |
4.2.4 系统问题分析 |
4.2.4.1 开网业务的开网成功率问题 |
4.2.4.2 网页浏览延质差问题 |
4.2.4.3 即时通信的业务连接建立成功率问题 |
4.2.5 性能评估 |
4.3 高铁CDN流媒体智能调度算法研究 |
4.3.1 技术架构 |
4.3.2 缓存策略分析 |
4.3.3 算法设计 |
4.3.4 流媒体算法仿真结果 |
4.4 基于列车位置信息的接收波束成形技术对LTE下行信道的影响研究 |
4.4.1 模型建立 |
4.4.2 信道建模 |
4.4.3 试验模拟结果 |
4.5 本章小节 |
5 基于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的智慧出行服务研究及实现 |
5.1 基础行程服务 |
5.1.1 售票服务 |
5.1.2 共享出行业务 |
5.1.4 特色车厢服务 |
5.1.5 广告 |
5.2 ToB业务 |
5.2.1 站车商业 |
5.2.2 站车广告管理平台 |
5.3 创新业务 |
5.3.1 高铁智屏 |
5.3.2 国铁商学院 |
5.4 本章小结 |
6 融合5G技术的动车组公众无线网络升级优化研究 |
6.1 融合场景分析 |
6.1.1 动车组公众无线网络现状分析 |
6.1.2 5G在垂直领域成熟应用 |
6.2 融合组网需求分析 |
6.2.1 旅客追求高质量通信服务体验需求 |
6.2.2 铁路运营方提升运输生产组织效率需求 |
6.2.3 电信运营商需求 |
6.3 电磁干扰影响分析 |
6.3.1 环境分析 |
6.3.2 干扰分析 |
6.3.3 结论及建议 |
6.4 5G上车方案设计 |
6.4.1 技术方案可行性分析 |
6.4.2 融合架构设计 |
6.4.3 逻辑架构 |
6.4.4 网络架构 |
6.4.5 系统功能 |
6.4.6 系统建设内容 |
6.5 关键技术 |
6.5.1 本地分流技术 |
6.5.2 高速回传技术 |
6.5.3 时钟同步 |
6.5.4 5G语音回落4G(EPS Fallback) |
6.5.5 5G网络QoS机制 |
6.5.6 隧道技术 |
6.5.7 切片技术 |
6.6 融合5G技术的公众无线网络经营思路 |
6.6.1 业务架构 |
6.6.2 商业模式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基于传感器网络的家庭安防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传感器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家居安防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家居安防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目前存在问题 |
1.4 论文大纲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系统研发理论与关键技术 |
2.1 引言 |
2.2 系统研发理论 |
2.2.1 Android平台架构 |
2.2.2 无线传感器网络 |
2.3 系统研发的关键技术 |
2.3.1 无线WIFI传输技术 |
2.3.2 图像处理技术 |
2.3.3 数据库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传感器网络的家庭安防系统的需求分析 |
3.1 引言 |
3.2 系统需求分析 |
3.2.1 系统整体需求分析 |
3.2.2 系统功能性需求分析 |
3.2.3 软件运行环境需求分析 |
3.2.4 系统网络结构需求分析 |
3.3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3.3.1 可行性分析 |
3.3.2 系统性能分析 |
3.3.3 数据库需求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传感器网络的家庭安防系统的设计 |
4.1 引言 |
4.2 家庭安防系统的设计 |
4.2.1 系统整体设计 |
4.2.2 软件核心功能设计 |
4.2.3 系统服务器端设计 |
4.3 系统数据库设计 |
4.3.1 数据库E-R图 |
4.3.2 数据表结构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传感器网络的家庭安防系统的实现 |
5.1 引言 |
5.2 家庭安防系统硬件的实现 |
5.2.1 协调器节点与ID身份标签模块的实现 |
5.2.2 传感器模块的实现 |
5.2.3 GSM Modem模块的实现 |
5.3 家庭安防系统手机端的实现 |
5.3.1 软件登录功能 |
5.3.2 设备添加功能 |
5.3.3 家庭设备控制功能 |
5.3.4 家庭安防系统监控功能 |
5.3.5 异常报警功能 |
5.3.6 系统设置功能 |
5.4 家庭安防系统电脑端实现 |
5.4.1 视频监控功能 |
5.4.2 传感器数据采集功能 |
5.4.3 服务器端的实现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传感器网络的家庭安防系统的测试 |
6.1 引言 |
6.2 软件测试 |
6.2.1 软件功能测试 |
6.2.2 软件性能测试 |
6.2.3 系统安全性测试 |
6.2.4 测试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未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基于单片机的汽车防盗报警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总体设计方案 |
1.1 单片机STC89C52 |
1.2 设计思路 |
2 系统功能模块 |
2.1 振动信号模块 |
2.2 按键控制模块 |
2.3 声光报警模块 |
2.3.1 声音报警 |
2.3.2 灯光报警 |
2.4 GSM模块 |
2.4.1 工作通信方法 |
2.4.2 M590E操作测试 |
3 系统实现 |
3.1 开发环境及架构 |
3.2 软件程序设计 |
3.3 报警控制程序及效果 |
4 结语 |
(5)基于北斗/GPS和室内定位融合的远程监控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1.2.1 远程监控系统研究现状 |
1.2.2 室内外无缝定位技术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第2章 卫星导航与室内定位技术 |
2.1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简述 |
2.2 全球定位系统简述 |
2.3 卫星通讯协议 |
2.4 室内定位技术 |
2.5 常见的室内定位算法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ML层次聚类和自适应WKNN的室内定位算法 |
3.1 位置指纹定位算法的原理 |
3.1.1 经典的匹配算法 |
3.2 层次聚类原理 |
3.3 基于ML层次聚类和自适应WKNN的定位算法 |
3.3.1 基于ML层次聚类和自适应WKNN的定位算法原理 |
3.3.2 定位算法流程 |
3.4 算法实验验证 |
3.4.1 实验环境 |
3.4.2 对比算法 |
3.4.3 实验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双门限多阈值和移动终端计算组合的室内外融合定位算法 |
4.1 Alpha-count切换算法原理 |
4.2 基于双门限多阈值和移动终端计算组合的室内外融合定位算法 |
4.2.1 室内外融合定位算法原理 |
4.2.2 室内外融合定位算法流程 |
4.3 算法实验验证 |
4.3.1 实验环境 |
4.3.2 实验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5.1 系统需求分析 |
5.2 整体系统框架构成 |
5.3 定位终端设计 |
5.3.1 主控模块 |
5.3.2 GNSS模块与GSM模块 |
5.3.3 蓝牙信号接收模块 |
5.3.4 LCD屏幕模块 |
5.3.5 无线串口传输模块 |
5.3.6 EEPROM带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
5.4 软件设计 |
5.4.1 主程序设计 |
5.4.2 室外定位数据的获取 |
5.4.3 室内定位数据的获取 |
5.4.4 GSM数据远程传输实现 |
5.4.5 手机APP客户端程序设计与实现 |
5.4.6 百度地图应用开发 |
5.4.7 室内与室外信息的处理 |
5.4.8 手机终端中的位置显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远程监控系统的测试与实验 |
6.1 GNSS模块测试 |
6.2 GSM测试 |
6.3 蓝牙信号接收模块测试 |
6.4 远程监控系统实验结果分析 |
6.4.1 系统实验环境 |
6.4.2 系统定位实验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110kV智能变电站设计及监控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智能变电站及监控系统研究背景 |
1.2 枣庄地区用电发展背景 |
1.3 智能变电站及监控系统发展现状 |
1.3.1 智能变电站发展现状 |
1.3.2 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发展现状 |
1.3.3 五防装置发展现状 |
1.4 论文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变电站基本方案设计及设备选择 |
2.1 本地区变电站建设必要性 |
2.1.1 本地区电网现状 |
2.1.2 本地区电网存在的问题 |
2.1.3 本地区变电站建设优势 |
2.2 站址选择及介绍 |
2.2.1 站址地理位置 |
2.2.2 站址概况 |
2.2.3 站外交通运输及进出线走廊条件 |
2.3 电气主接线选择 |
2.4 智能主变压器选择 |
2.4.1 智能主变压器选择原则 |
2.4.2 智能主变压器容量选择 |
2.4.3 智能主变压器台数选择 |
2.4.4 智能主变压器类型选择 |
2.4.5 智能主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 |
2.5 短路电流计算 |
2.5.1 短路电流计算模型 |
2.5.2 不同情况下的短路电流计算 |
2.6 电气设备选择 |
2.6.1 设备环境运行参数 |
2.6.2 110kV侧设备选择及校验 |
2.6.3 10kV侧设备选择 |
2.6.4 变电站电气设备智能化 |
第三章 变电站部分二次系统设计 |
3.1 继电保护系统设计及整定计算 |
3.1.1 南石变电站一次电力系统现状 |
3.1.2 枣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现状 |
3.1.3 继电保护设计及整定计算 |
3.2 调度自动化系统设计及配置 |
3.2.1 枣庄地区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现状 |
3.2.2 安全防护系统设计及配置 |
3.2.3 调度远动系统设计及配置 |
3.2.4 电能计量系统设计及配置 |
3.3 枣庄地区电力通信系统设计 |
3.3.1 枣庄地区电力通信现状 |
3.3.2 电力通信系统方案设计 |
3.3.3 南石变电站站内通信方案 |
第四章 变电站智能监控系统设计及研究 |
4.1 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总体设计 |
4.1.1 监控系统结构设计 |
4.1.2 监控系统架构设计 |
4.2 监控目标设计 |
4.2.1 电网运行数据 |
4.2.2 电网故障信号 |
4.2.3 电气设备监控数据 |
4.3 监控系统网络结构设计 |
4.4 变电站监控系统设备配置 |
4.4.1 站控层设备 |
4.4.2 间隔层设备配置 |
4.4.3 过程层设备配置 |
4.5 变电站五防一体化监控系统平台设计 |
4.5.1 监控平台建立及数据采集 |
4.5.2 监控平台界面设计及功能数据关联 |
4.5.3 监控平台规约及通信通道配置 |
4.6 变电站监控短信报警系统研究 |
4.6.1 短信报警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4.6.2 系统可行性研究硬件搭建 |
4.6.3 系统软件设计 |
4.6.4 系统可行性研究模拟测试 |
4.6.5 系统硬件设计 |
4.6.6 变电站监控短信报警系统实验测试 |
第五章 变电站总体布置及其它设计 |
5.1 电气总平面布置 |
5.2 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站设计 |
5.2.1 南石地区太阳能资源分析 |
5.2.2 主要器件选型 |
5.2.3 项目总体设计 |
5.2.4 效益分析 |
5.3 抗震设计 |
5.4 站用电及照明设计 |
5.4.1 站用工作/备用电源的引接及站用电接线方案 |
5.4.2 站用负荷计算及站用变压器选择 |
5.4.3 站用配电系统配置 |
5.4.4 照明系统设计 |
5.5 防雷接地设计 |
5.5.1 防直击雷保护方式设计 |
5.5.2 接地设计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论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附件 |
附件1:STM32F103RBT6 单片机主程序 |
附件2:枣庄市高新区电网地理接线示意图 |
附件3:南石110kV变电站电气主接线设计图 |
附件4:南石110kV变电站电气总平面布置设计图 |
附件5:南石110kV变电站直击雷保护范围图 |
附件6:南石110kV变电站平面布置设计图 |
(7)网络机房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3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GSM网络 |
1.4.1 GSM网络概述 |
1.4.2 GSM网络系统的特点 |
1.5 AT指令 |
1.5.1 AT指令的简介 |
1.5.2 AT指令表 |
1.6 MODBUS通信协议 |
第2章 系统总体设计 |
2.1 系统总体概述 |
2.2 采集终端方案选择 |
2.2.1 主控芯片选择 |
2.2.2 无线模块的选择 |
2.2.3 温湿度传感器的选择 |
2.2.4 显示屏的方案 |
2.3 门禁系统方案选择 |
2.3.1 主芯片的选择 |
2.3.2 网络芯片的选择 |
2.3.3 通信芯片的选择 |
2.4 UPS蓄电池监测系统方案选择 |
2.4.1 主芯片的选择 |
2.4.2 网络芯片的选择 |
2.4.3 通信芯片的选择 |
2.4.4 电压电流检测芯片的选择 |
第3章 系统硬件设计 |
3.1 硬件总体构架 |
3.2 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的简介 |
3.2.1 STM32F411 的功能概述 |
3.2.2 单片机最小系统的设计 |
3.2.3 电源电路 |
3.2.4 时钟电路 |
3.2.5 复位电路 |
3.2.6 JTAG下载接口电路 |
3.3 LCD显示电路设计 |
3.3.1 LCD1602 液晶介绍 |
3.3.2 LCD1602 液晶接口说明 |
3.3.3 显示电路 |
3.4 独立键盘接口电路设计 |
3.5 报警电路设计 |
3.5.1 蜂鸣器介绍 |
3.5.2 蜂鸣器的结构原理 |
3.5.3 声光报警电路设计 |
3.6 数据采集电路设计 |
3.6.1 DHT11 温湿度传感器简介 |
3.6.2 DHT11 温湿度传感器引脚说明 |
3.6.3 DHT11 温湿度传感器接口电路 |
3.6.4 MQ.7 一氧化碳传感器简介 |
3.6.5 MQ.7 一氧化碳传感接口电路 |
3.7 GSM模块设计 |
3.7.1 GSM(SIM300)模块概述 |
3.7.2 GSM模块与单片机的连接 |
3.8 硬件总体设计 |
第4章 系统软件设计 |
4.1 系统软件整体构架 |
4.2 DHT11 温湿度传感器子程序 |
4.3 MQ.7 CO传感器子程序 |
4.4 独立键盘子程序 |
4.5 报警模块子程序 |
4.6 GSM模块软件测试 |
4.6.1 GSM串口通信 |
4.6.2 GSM模块软件实现 |
4.7 系统软硬件测试 |
第5章 总结展望 |
5.1 研究成果的总结 |
5.2 用户的测验和反馈 |
5.3 研究展望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系统原理图 |
附录2 系统.图 |
附录3 DHT11 温湿度传感器子程序 |
致谢 |
(8)GNSS测速与酒驾检测的汽车驾驶监控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1 测速系统研究现状 |
1.2.2 酒精检测系统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内容与设计要求 |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
2 测速与定位系统理论研究 |
2.1 GNSS系统简介 |
2.1.1 卫星导航系统定位原理 |
2.1.2 GNSS卫星导航系统测速原理 |
2.2 多信息融合技术 |
2.2.1 信息融合系统的体系结构 |
2.2.2 多信息融合的一般方法 |
2.3 基于联邦卡尔曼滤波的定位与测速 |
2.3.1 联邦卡尔曼滤波器结构 |
2.3.2 信息融合系统的选择 |
2.4 模型搭建及仿真分析 |
2.4.1 模型搭建 |
2.4.2 仿真实验与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系统总体设计 |
3.1 系统总体原理 |
3.2 主要硬件模块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4 系统硬件设计 |
4.1 单片机电路设计 |
4.2 酒精检测电路设计 |
4.3 北斗定位模块电路设计 |
4.4 液晶屏电路设计 |
4.5 GSM电路设计 |
4.6 报警电路设计 |
4.7 LED指示灯电路设计 |
4.8 本章小结 |
5 系统软件设计 |
5.1 系统软件设计 |
5.2 测速程序设计 |
5.3 酒精检测程序流程设计 |
5.4 报警程序设计 |
5.5 GSM短信程序设计 |
5.6 北斗定位程序设计 |
5.7 液晶显示程序设计 |
5.8 本章小结 |
6 系统硬件制作与测试 |
6.1 PCB图设计 |
6.2 实物焊接与硬件制作 |
6.3 软件调试 |
6.4 软硬件综合测试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部分程序 |
(9)电磁式俘能系统设计及安防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振动俘能器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静电式振动俘能器 |
1.2.2 压电式振动俘能器 |
1.2.3 电磁式振动俘能器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振动俘能系统总体设计及理论分析 |
2.1 振动俘能系统总体设计 |
2.2 振动俘能器物理模型理论分析 |
2.2.1 电磁式俘能器基本工作原理 |
2.2.2 振动俘能器物理模型构建 |
2.3 振动俘能器接口及储能电路 |
2.3.1 电磁式振动俘能器等效电路 |
2.3.2 振动俘能器接口电路 |
2.3.3 振动俘能器储能电路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俘能器仿真分析及结构设计 |
3.1 引言 |
3.2 踏板式旋转电磁俘能器 |
3.2.1 踏板式旋转电磁俘能器结构模型 |
3.2.2 踏板式旋转电磁俘能器工作原理 |
3.2.3 旋转式与径向式俘能器特点对比 |
3.3 旋转式电磁俘能器建模与仿真 |
3.3.1 COMSOL Multiphysics分析流程 |
3.3.2 旋转式俘能器仿真分析 |
3.3.3 旋转式俘能器仿真结果处理 |
3.4 踏板式旋转电磁俘能器核心结构 |
3.4.1 踏板装置 |
3.4.2 支撑底座 |
3.4.3 棘轮组齿轮箱 |
3.4.4 旋转电磁俘能器 |
3.5 踏板式旋转电磁俘能器样机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能量转换储存电路设计及仿真分析 |
4.1 引言 |
4.2 整流电路设计及其仿真分析 |
4.2.1 半波及全波整流电路 |
4.2.2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
4.3 滤波电路设计及其仿真分析 |
4.3.1 桥式整流电容及电感滤波电路 |
4.3.2 桥式整流LC及 RC-π型滤波电路 |
4.4 DC-DC升降压电路设计及仿真分析 |
4.4.1 开关电源buck与 boost转换电路 |
4.4.2 升降压电路设计及仿真分析 |
4.4.3 基于LM2596 芯片的降压电路 |
4.5 基于LTC4071 芯片储能电路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俘能器系统智能报警应用及样机试验 |
5.1 引言 |
5.2 最小单片机系统控制电路设计 |
5.2.1 最小单片机芯片STC89C52RC |
5.2.2 智能报警系统时钟电路设计 |
5.2.3 智能报警系统复位电路设计 |
5.2.4 智能报警系统声光电路设计 |
5.3 GSM短信模块的选取与调试 |
5.3.1 选取GA6 模组的优势 |
5.3.2 GA6 模块接线与短信发送测试 |
5.3.3 GSM报警电路设计与电路板制作 |
5.4 振动俘能器性能实验 |
5.4.1 基于激振器俘能器输出功率实验 |
5.4.2 基于电机俘能器输出功率实验 |
5.4.3 基于蜂鸣器俘能器驱动实验 |
5.5 接口电路及报警电路实验 |
5.5.1 DC-DC降压电路 |
5.5.2 储能电路实验 |
5.5.3 报警电路实验 |
5.6 振动俘能器与报警系统综合实验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面向物联网的机房环境智能监控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物联网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总体概述 |
2.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2.2 监测物理量及监测点布局 |
2.3 系统架构总体设计 |
2.3.1 感知层 |
2.3.2 传输层 |
2.3.3 应用层 |
2.3.4 显示层 |
2.4 系统整体数据流设计 |
2.5 系统环境搭建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终端设计与实现 |
3.1 终端整体架构设计 |
3.2 机房环境监控终端硬件设计 |
3.2.1 终端硬件结构设计 |
3.2.2 终端核心处理单元电路设计 |
3.2.3 终端通信模块电路设计 |
3.2.4 终端继电器模块电路设计 |
3.2.5 终端扩展板电路设计 |
3.3 机房环境监控终端软件设计 |
3.3.1 终端采集节点总程序设计 |
3.3.2 数据轮询采集机制 |
3.3.3 终端控制节点总程序设计 |
3.4 机房环境监控终端关键功能设计 |
3.4.1 空调设备监控功能设计 |
3.4.2 机房局部能耗控制系统数学模型构建 |
3.4.3 视频监控功能设计与实现 |
3.4.4 短信告警功能设计与实现 |
3.4.5 报警功能设计与实现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服务器端设计与实现 |
4.1 服务器端整体架构设计 |
4.2 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
4.2.1 数据库功能需求分析 |
4.2.2 数据库表设计 |
4.3 BP神经网络算法的机房环境预警 |
4.3.1 机房环境状况影响因素分析 |
4.3.2 BP神经网络预警算法的选择 |
4.3.3 BP神经网络理论推导和编码实现 |
4.3.4 训练BP神经网络 |
4.3.5 BP神经网络训练结果 |
4.3.6 验证训练后的神经网络的有效性 |
4.4 改进BP神经网络算法的收敛性 |
4.4.1 改进BP神经网络理论推导和编码实现 |
4.4.2 改进BP神经网络算法训练结果及其有效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客户端设计与系统性能测试 |
5.1 系统客户端设计与实现 |
5.1.1 客户端功能模块架构搭建 |
5.1.2 实时数据展示模块 |
5.1.3 数据库查询模块 |
5.1.4 报警管理模块 |
5.2 系统响应实时性测试 |
5.2.1 数据格式的简化 |
5.2.2 高实时性传输协议的选择 |
5.2.3 高效传输网络的选择 |
5.2.4 系统响应实时性测试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利用GSM短信传输报警信号(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LoRa的粉尘监测与预警装置的实现[D]. 高冰倩.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01)
- [2]中国铁路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系统构建及关键技术研究[D]. 王忠峰.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1(01)
- [3]基于传感器网络的家庭安防系统设计与实现[D]. 吴奕樵.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4]基于单片机的汽车防盗报警系统设计[J]. 刘开峰,张昱,王艳歌.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1)
- [5]基于北斗/GPS和室内定位融合的远程监控系统[D]. 翟俊杰.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2)
- [6]110kV智能变电站设计及监控系统研究[D]. 刘晓瑞.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1)
- [7]网络机房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于春雷. 南京邮电大学, 2018(02)
- [8]GNSS测速与酒驾检测的汽车驾驶监控系统设计[D]. 姜波.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1)
- [9]电磁式俘能系统设计及安防应用[D]. 周天成.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9(03)
- [10]面向物联网的机房环境智能监控系统[D]. 高雪.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