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载过程论文_孙爱琴,胡明明,华建兵,高阳,陈家骐

导读:本文包含了卸载过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霍邱,力学,损伤,筒仓,结构,空间结构,桁架。

卸载过程论文文献综述

孙爱琴,胡明明,华建兵,高阳,陈家骐[1](2019)在《砂岩单轴循环加卸载过程中声发射信号特征与时空演化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深入研究循环荷载作用下岩石内部微裂纹萌生、发展及贯通的时空演化规律,以砂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砂岩在单轴循环加卸载下的声发射试验。结果表明:借助不同方向的波速测试,可获得声波在岩石中的传播速度,为声发射定位提供合理的波速参数;通过合理布置传感器的位置,可准确定位破裂面的空间位置;加卸载过程中声发射事件数和能量呈现台阶状上升,表明声发射具有记忆效应;通过声发射事件空间定位与破坏岩样的对比,验证了两者的位置基本一致,表明声发射可有效获得岩石内部微裂纹发展的全过程。(本文来源于《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周益娴[2](2019)在《基于连续数值模拟的筒仓卸载过程中颗粒物压强及其速度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基于局部本构理论的连续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出口在底部和侧面的颗粒物在类叁维矩形容器内的卸载现象.重点是容器厚度W和出口高度D对颗粒物压强与速度的影响.受力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均表明,距离出口较近区域的颗粒物压强与W及D呈现如下相关性:当D/W足够小时,压强只与D相关;当D/W足够大时,压强只与W相关.且出口在底部和侧面时均有上述结果.模拟结果还显示,当出口在底部时,对于模拟中所有D/W值,出口中心处法向速度只和D相关;当出口在侧面时,颗粒物出口中心处法向速度则与压强变化规律一致.由此可见,出口处的压强并不控制颗粒物的出口法向速度.另外,与出口在侧面相比,出口在底部时,造成流量相关性规律改变的D/W临界值较大,一般实际情况无法满足,因此出口中心处法向速度只与D相关,始终满足Beverloo定律.(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13期)

朱长乐,王海波[3](2018)在《芜湖站大跨度屋盖结构卸载过程方法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芜湖高铁站站房屋盖桁架二期采用临时支撑安装,采取分区分步卸载方案,卸载方法的实施路径对结构卸载过程中的应力分布产生影响。本文提出基于卸载相互作用指标的卸载方案量化优化方法,根据相互作用指标进行卸载分区和顺序优化。分析结果表明,卸载方案优化后结构的应力水平变化更接近理想卸载过程,提高了结构的安全水准。(本文来源于《低温建筑技术》期刊2018年10期)

李鹏,张晔,邓星河,郑小川,张麒[4](2018)在《大型钢桁架屋盖卸载过程应力监测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大型空间钢桁架屋盖卸载过程中发生的工程事故屡见不鲜,亟待采用新的技术手段保障卸载过程中的结构安全。文章基于某大型钢桁架屋盖有限元分析结果,针对卸载前后应力变化较大的杆件进行了测点布设,并根据测试结果对比分析了卸载过程中上弦杆、腹杆和下弦杆的内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实际监测过程中杆件应力绝对值基本小于理论值,且变化规律与理论值基本一致,因此基于有限元分析指导现场实测的方法,能有效地保证卸载过程中的结构安全,为同类大型屋盖卸载施工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四川建筑》期刊2018年04期)

曾寅,刘建锋,向高,卓越,李志成[5](2018)在《单轴加卸载条件下北山花岗岩变形破坏过程能量及声发射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四川大学MTS815 Flex Test GT岩石力学试验系统及PAC声发射(AE)实时监测系统,对北山花岗岩进行了单轴加卸载循环试验,探讨了加卸载条件下北山花岗岩能量及声发射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北山深部花岗岩在单轴加卸载峰值强度在168.60~181.18 MPa之间,平均强度为176.94 MPa,相比于单轴压缩强度降低了不少,呈现疲劳特性。加卸载变形破坏过程中,轴向变形每级卸载再加载应力曲线均会与前一级卸载曲线形成滞回环,但滞回环面积较小;环向变形加卸载应力曲线在屈服变形后期滞回环面积较大。北山深部花岗岩在加卸载破坏过程中能量主要呈现两阶段性,第一阶段弹性能与耗散能两者差距逐渐增大,弹性能增长较快,耗散能增长较慢;以80%峰值应力为拐点,耗散能增长速率大幅提高,与耗散能差距逐步缩小。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声发射特征整体呈现"较活跃—平静—次活跃—最活跃"。(本文来源于《第七届废物地下处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8-08-24)

孙学根,牛忠荣,李兆峰,丁仕洪,帖磊[6](2018)在《大跨度空间结构卸载过程模拟分析与监测》一文中研究指出霍邱体育中心体育馆钢结构屋盖为大跨度空间网架结构,采用累积滑移方法拼装,其卸载过程是空间结构由施工状态向设计状态转换的关键环节。结合屋盖支撑卸载过程的施工特点,提出了一种实用的支撑卸载方法,运用有限元法对卸载过程模拟分析,并对卸载过程屋盖结构位移和关键构件的应力进行了实时监测。根据有限元分析和施工过程监测的结果,对该大跨度钢结构屋面卸载过程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进行了讨论,该卸载方法可为同类型工程提供参考借鉴。(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18年11期)

陈金亮[7](2018)在《太阳翼侧板展开过程重力卸载装置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人们生活的需求不断提升,要求卫星具备的功能越来越多,科学家们不得不研发一些新型的大型太阳翼来满足其能量需求。在太阳翼投入使用前,必须经过严格的地面测试。而要想获得可靠的地面测试数据,就必须为太阳翼提供一个模拟的微重力环境的试验装备。传统的地面试验装备自身惯量过大,摩擦阻力大,只能满足小型太阳翼纵向展开要求。而本课题中的太阳翼结构较大,且为横向展开方式,是一种全新的大型太阳翼。因此,需设计全新的重力卸载装置,来提供其地面展开试验所需的微重力环境。本文的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阐述了微重力环境模拟技术的研究现状,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几种常见的微重力环境模拟方法,提出了微重力环境模拟技术关键在于重力补偿和质心跟随。2、分析了传统大型太阳翼和新型大型太阳翼的区别,介绍了本课题所研究的横向展开部分的太阳翼的结构和展开过程,并对辅助其展开的重力卸载装置设计了叁个方案,得出电机跟随方案和双杆-齿轮跟随方案无法满足要求,而单杆-滑轮方案跟随方案安全系数高、质量轻、摩擦力小,是最适合本项目的方案。3、从保障太阳翼安全,尽可能减小自身惯量和减轻纵向展开压力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装置所需满足的功能要求和性能要求,详细设计了单杆-滑轮方案中侧板吊挂组件、翻转梁机构和中外板吊挂组件的结构。4、运用ADAMS软件对重力卸载装置模型、太阳翼模型和两者结合的整体模型进行了运动仿真,得到重力卸载装置可实现对太阳翼侧板的质心跟随,但不满足张力恒定性要求,随后通过对翻转梁结构的优化,使重力卸载装置达到了对太阳翼侧板恒张力吊挂的要求。5、制作了重力卸载装置,搭建了实验平台,就平台搭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做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最后设计了相关实验测试了重力卸载装置的性能,得出重力卸载装置的性能是满足要求的。(本文来源于《浙江工业大学》期刊2018-06-01)

林冠宇,赵其华,王晨辉,何云松,胡广[8](2018)在《循环加卸载条件下花岗岩破坏过程声发射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MTS815岩石力学试验机,开展循环荷载作用下花岗岩破坏过程声发射参数变化的研究,研究了花岗岩在不同围压、循环次数、含水率的条件下声发射参数的变化情况。基于记录到的声发射数据,将岩石破坏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即初始阶段、匀速增长阶段、加速跃迁阶段,研究各阶段的RA值、损伤参数D、Kaiser效应的变化特征。试验结果表明:(1)饱水岩石的RA值小于天然状态下岩石的RA值,并且岩石破坏前(加速跃迁阶段)有较为明显的高RA区出现。(2)围压能有效延长加速跃迁阶段的时间,同时提高岩石的抗压强度。(3)损伤参数D在最后一级循环时抬升平均值达到0.6。(4)验证了岩石Kaiser效应的局限性,岩石在出现了Felicity效应后才会因累计损伤发生破坏。(本文来源于《工程地质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杨小彬,刘恩来,韩心星,吴伟达[9](2018)在《单轴循环加卸载过程中砂岩能量变化特征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砂岩试样的单轴等幅循环加卸载实验,分析试样变形过程中能量变化特征。分析实验结果,发现卸载过程中,应力-应变曲线表现出明显的应变滞后现象;分析滞后能发现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滞后能逐渐减小;不同的等幅加卸载过程,岩样能量分布略有不同,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耗散能逐渐减小,弹性能基本保持稳定。(本文来源于《煤炭技术》期刊2018年04期)

王秀丽,杨本学[10](2018)在《大跨度空间桁架结构卸载过程模拟分析与监测》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临夏奥体中心体育场钢结构罩棚安装方法——分块吊装高空组拼方法,从钢结构支撑卸载过程的支撑反力、构件应力和节点位移分析入手,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详细对比计算分析了钢结构支撑的不同卸载方法,并确定最佳卸载方法。另外对结构卸载进行健康监测,并将结构杆件的应力实测与模拟数据对比。结果显示,用有限元模拟的卸载方法比选是可行的,所选的卸载方法使结构在卸载阶段的应力与位移变化平缓,从而实现更安全卸载。(本文来源于《建筑科学》期刊2018年03期)

卸载过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应用基于局部本构理论的连续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出口在底部和侧面的颗粒物在类叁维矩形容器内的卸载现象.重点是容器厚度W和出口高度D对颗粒物压强与速度的影响.受力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均表明,距离出口较近区域的颗粒物压强与W及D呈现如下相关性:当D/W足够小时,压强只与D相关;当D/W足够大时,压强只与W相关.且出口在底部和侧面时均有上述结果.模拟结果还显示,当出口在底部时,对于模拟中所有D/W值,出口中心处法向速度只和D相关;当出口在侧面时,颗粒物出口中心处法向速度则与压强变化规律一致.由此可见,出口处的压强并不控制颗粒物的出口法向速度.另外,与出口在侧面相比,出口在底部时,造成流量相关性规律改变的D/W临界值较大,一般实际情况无法满足,因此出口中心处法向速度只与D相关,始终满足Beverloo定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卸载过程论文参考文献

[1].孙爱琴,胡明明,华建兵,高阳,陈家骐.砂岩单轴循环加卸载过程中声发射信号特征与时空演化规律[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周益娴.基于连续数值模拟的筒仓卸载过程中颗粒物压强及其速度场分析[J].物理学报.2019

[3].朱长乐,王海波.芜湖站大跨度屋盖结构卸载过程方法优化[J].低温建筑技术.2018

[4].李鹏,张晔,邓星河,郑小川,张麒.大型钢桁架屋盖卸载过程应力监测与分析[J].四川建筑.2018

[5].曾寅,刘建锋,向高,卓越,李志成.单轴加卸载条件下北山花岗岩变形破坏过程能量及声发射特征研究[C].第七届废物地下处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8

[6].孙学根,牛忠荣,李兆峰,丁仕洪,帖磊.大跨度空间结构卸载过程模拟分析与监测[J].建筑结构.2018

[7].陈金亮.太阳翼侧板展开过程重力卸载装置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8

[8].林冠宇,赵其华,王晨辉,何云松,胡广.循环加卸载条件下花岗岩破坏过程声发射特征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8

[9].杨小彬,刘恩来,韩心星,吴伟达.单轴循环加卸载过程中砂岩能量变化特征实验研究[J].煤炭技术.2018

[10].王秀丽,杨本学.大跨度空间桁架结构卸载过程模拟分析与监测[J].建筑科学.2018

论文知识图

叁轴伺服试验机声发射仪Figure4-15Laborator...应力-声发射特征曲线模型展开过程轨迹俯视图试件典型破坏形态岩(矿)石稀土元素配分模式

标签:;  ;  ;  ;  ;  ;  ;  

卸载过程论文_孙爱琴,胡明明,华建兵,高阳,陈家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