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器接合论文_杨勇强,王忠民,王永琴

导读:本文包含了离合器接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离合器,转矩,特性,弹簧,摩擦系数,膜片,载荷。

离合器接合论文文献综述

杨勇强,王忠民,王永琴[1](2019)在《湿式离合器摩擦片接合过程温度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某型矿用机车摩擦离合器的动力学模型,采用欧拉方法求解主从动摩擦片接合过程的角速度及热流密度。建立湿式离合器接合过程摩擦片径向热传导方程,采用微分求积法离散热传导方程及边界条件,并利用龙格-库塔法计算矿用机车名义和满载载荷情况下摩擦片的温升值随时间和半径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离合器接合过程摩擦片的径向温升值随着时间和半径的增大而增大,且载荷越大,接合时间越长,温升值越高。该结论为摩擦离合器的设计与性能分析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机械传动》期刊2019年10期)

严宏志,田昊,朱楚,李智,秦娟[2](2019)在《输入转速波动下斜撑离合器的动态接合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PCE型斜撑离合器动力学模型,分析楔块与内外环Mises接触应力、内外环转速跟随性和扭矩传递等特性,得到输入转速随机波动对PCE型斜撑离合器动态接合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斜撑离合器楔块的接触应力约为内外环接触应力的1.6倍,输入转速波动8%导致的接触应力波动最大,其标准差达到5%转速波动时的1.5倍;输出转速的跟随误差率大于输入转速波动率;输入转速波动导致的离合器传递扭矩平均波动率为转速波动的5.5倍左右,8%和10%转速波动导致的扭矩波动达到近50%,极大地影响了扭矩传递的稳定性,故输入转速波动应控制在5%以内。(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7期)

孔慧芳,杜典武[3](2019)在《DCT离合器接合过程的自适应滑模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实现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ual-clutch transmission, DCT)中离合器接合位置的快速、准确控制,文章在分析离合器位置控制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建立其数学模型;针对该系统的非线性强、负载扰动大、参数时变等特点,设计离合器位置控制系统的自适应滑模控制器,并进行李雅普诺夫意义下的稳定性分析;在Matlab中搭建离合器位置自适应滑模控制系统仿真模型,并与边界层滑模控制仿真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自适应滑模算法的离合器位置控制系统具有更好的收敛速度、鲁棒性能和控制精度。(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杨辰龙,吴鹏辉,商晓波,王赵帅[4](2019)在《含沟槽湿式离合器接合特性数值与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工况参数对湿式离合器接合特性的影响规律,基于Navier-Stokes方程、KE粗糙接触理论和传热理论,针对含沟槽湿式离合器建立接合特性综合数值模型.利用自主研制的离合器试验装置,针对接合压力、润滑油(ATF)温度、相对转速、渗透性和沟槽等影响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接合压力不仅影响接合时间且对扭矩有影响,压盘接触瞬间的扭矩抖动取决于接合压力稳定性,接合完成瞬间的扭矩抖动是由动静摩擦系数差异造成的;润滑油温升高,黏度降低使粗糙峰接触延迟造成接合时间增长,接合扭矩减小;转速越高,接合时间越长;渗透性越高,油膜厚度下降越快,接合响应速度越快;沟槽宽度越大,接合扭矩的幅值越小,接合时间越长.初始油膜厚度越大,接合初始阶段的油膜剪切扭矩越小.(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19年07期)

商晓波[5](2019)在《湿式离合器接合过程理论分析及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中国车辆行业的兴起,湿式离合器以其独特的优势在汽车中得到更多的应用,而研究湿式离合器接合过程对湿式离合器的理论设计和实际应用有着重要帮助。本文以校企结合的惯性负载摩擦件试验台项目中的某履带车辆的湿式离合器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仿真计算和试验测试的方法来对湿式离合器接合过程的扭矩特性进行分析与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1章主要介绍了本文所研究的课题湿式离合器接合过程理论分析与试验测试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并简要分析了目前来说湿式离合器的结构以及湿式离合器与其他离合器相比的优缺点,之后针对本文要研究的湿式离合器的接合特性简述了国内外湿式离合器接合过程的一些研究现状。第2章主要对接合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与CAD建模,首先针对接合过程摩擦副接触状态将接合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即挤压阶段、压紧阶段和粗糙接触阶段,然后对各阶段流体和摩擦副状态进行分析与判定,接着通过流体动力学方程和流体内摩擦定律方程,在传统带排转矩的基础上建立接合过程挤压阶段的粘性转矩模型,利用摩擦动力学原理建立接合过程压紧阶段和粗糙接触阶段的微凸体接触模型,结合负载力模型总结出油膜厚度变化方程,最后根据传递转矩模型分析出转速变动方程。第3章在建立的数学模型和理论公式的基础上,通过LabVIEW软件对湿式离合器接合过程进行仿真计算,对第二章湿式离合器接合过程理论分析中建立的一些变量进行仿真分析与研究,然后着重分析了接合过程中的油膜间隙和转速差这两个变量,并最终进行接合过程扭矩变化的仿真分析。第4章用LabVIEW软件对湿式离合器接合过程各个变量的变动来分析其接合过程,主要分析了控制油压大小、表面粗糙度等对不同接合阶段的转矩影响。第5章详细介绍本文试验台的主要硬件组成和软件设计,其中包括AKH电动机、ABB变频器、PLC可编程控制器、监控系统、数据采集系统、LabVfIEW软件系统,然后结合前几章的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进行试验测试,进行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的对比,最终深入研究理论分析与试验测试的区别。(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9-01-01)

严宏志,秦娟,李智,朱楚,田昊[6](2019)在《输入转速和输出扭矩波动下的弹簧离合器接合与滑移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弹簧离合器安装于直升机主减速器输入轴,受到发动机和减速器转速、扭矩的扰动激励。为查明弹簧离合器在输入输出轴扰动下的传扭能力及接触时变特性,建立了弹簧离合器的有限元动力学模型,并结合温差法实现了弹簧/壳体、弹簧/芯轴间预紧配合的模拟,由此分析了弹簧离合器接合传扭过程中跟随特性、接触压力、轴向和切向滑移量的时变规律。结果表明:发动机5%输入转速波动与无转速波动相比,输入输出壳体平均转速差增大2.87倍,平均压应力增加19.3%;5%输出扭矩波动与无扭矩波动相比,输入输出壳体平均转速差增大2.16倍,平均压应力增加61.3%。此外,弹簧输入端切向滑移大于输出端,弹簧中部轴向滑移最大,转速波动对离合器输出端的切向滑移影响显着。(本文来源于《机械科学与技术》期刊2019年08期)

闫秋寒[7](2018)在《AMT离合器起步接合控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节奏发展,人们对于汽车的需求已越来越高,汽车作为代步工具在人们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电控技术也在人们对智能和自动的需求中蓬勃发展,电控系统对汽车的性能影响越来越大。离合器在汽车动力传动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离合器的工作状态影响着汽车的平顺性和舒适性。所以一套良好的离合器接合控制策略能够让车辆工作安全、稳定。AMT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基于MT(机械变速器),通过计算机系统对驾驶员部分工作进行操作,实现离合器分离、接合及换挡的任务,从而达到降低驾驶员疲劳,最终提高安全性和舒适性。本文选择的评价指标为冲击度和滑磨功,通过控制离合器的接合速度提升舒适性。论文首先对膜片弹簧的结构及其负荷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进而针对离合器运行中的转矩传递进行研究。对离合器起步运行的接合过程深入的分析并得出每个阶段的控制特点和重点。分析了 AMT离合器起步接合时主要影响因素并选择了参数。阐述了模糊理论原理并详细表述了设计模糊控制器来获取驾驶意图的过程。详细分析发动机、离合器、整车行驶阻力以及驱动电机在起步运行时的原理,并利用其相应的函数关系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对应模型。利用PID控制加强离线仿真中离合器起步的控制,分别对低、中、高叁种速度的起步意愿进行仿真,模拟仿真结果得出对应的冲击度和滑磨功以适应不同起步整车性能。(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18-12-01)

赵梓烨,刘海鸥,陈慧岩,徐宜[8](2018)在《某轻型履带车辆起步工况下主离合器接合过程传动轴疲劳损伤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确保履带车辆传动系统的疲劳可靠性,在车辆起步工况下对传动轴进行疲劳分析,确定了主离合器在接合过程中影响传动系统产生疲劳损伤的主要因素。建立车辆起步阶段动力学模型,获得整车传动系统载荷与主离合器接合位移关系。搭建履带车辆动态转矩测试平台,获取典型工况任务下传动系统试验数据。设计典型工况下主离合器的步进接合动态测试试验,采集传动系统在主离合器接合过程中传递的转矩数据。采用雨流计数法和雨流滤波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应用线性疲劳累计损伤理论,对主离合器在不同接合位移时的传动系统传动轴进行疲劳损伤计算,确定传动系统产生最大疲劳损伤时对应主离合器的接合状态。研究结果表明,主离合器接合过程中从动盘轴向移动速率变化最大的位移点是传动轴产生最大疲劳损伤的危险点,占全部接合过程总损伤的73.86%,损伤程度为接合过程中主离合器同步状态的2.87倍。(本文来源于《兵工学报》期刊2018年08期)

张青,袁海峰,徐旭初[9](2018)在《基于瞬态动力学原理的摩擦离合器接合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瞬态动力学原理,运用有限元软件ABAQUS中的动力学分析方法,建立摩擦离合器的有限元模型,对其接合特性进行相关研究,并分析了不同接触压力、转速及摩擦系数对摩擦离合器系统的影响。结果发现:通过计算分析可以得到摩擦离合器系统的振动加速度、动摩擦力信号及不同时刻的应力云图等。接合过程是一个由不稳定系统到稳定系统转变的过程;离合器的不稳定振动会随着接触压力和摩擦系数的增加而快速消失,但是会随着转速的增加而趋于更加不稳定。(本文来源于《上海汽车》期刊2018年08期)

陈浩,王立勇,唐长亮,陈涛[10](2018)在《湿式离合器接合油压对转速转矩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湿式离合器的工作原理,通过搭建湿式离合试验台并在不同的接合油压下,使用转矩—转速传感器对离合器接合过程中的数据进行采集,得到转速转矩的变化情况。总结湿式离合器接合过程中接合油压对转速、转矩的影响规律。(本文来源于《设备管理与维修》期刊2018年13期)

离合器接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PCE型斜撑离合器动力学模型,分析楔块与内外环Mises接触应力、内外环转速跟随性和扭矩传递等特性,得到输入转速随机波动对PCE型斜撑离合器动态接合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斜撑离合器楔块的接触应力约为内外环接触应力的1.6倍,输入转速波动8%导致的接触应力波动最大,其标准差达到5%转速波动时的1.5倍;输出转速的跟随误差率大于输入转速波动率;输入转速波动导致的离合器传递扭矩平均波动率为转速波动的5.5倍左右,8%和10%转速波动导致的扭矩波动达到近50%,极大地影响了扭矩传递的稳定性,故输入转速波动应控制在5%以内。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离合器接合论文参考文献

[1].杨勇强,王忠民,王永琴.湿式离合器摩擦片接合过程温度场分析[J].机械传动.2019

[2].严宏志,田昊,朱楚,李智,秦娟.输入转速波动下斜撑离合器的动态接合特性[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孔慧芳,杜典武.DCT离合器接合过程的自适应滑模控制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4].杨辰龙,吴鹏辉,商晓波,王赵帅.含沟槽湿式离合器接合特性数值与试验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9

[5].商晓波.湿式离合器接合过程理论分析及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9

[6].严宏志,秦娟,李智,朱楚,田昊.输入转速和输出扭矩波动下的弹簧离合器接合与滑移特性分析[J].机械科学与技术.2019

[7].闫秋寒.AMT离合器起步接合控制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8

[8].赵梓烨,刘海鸥,陈慧岩,徐宜.某轻型履带车辆起步工况下主离合器接合过程传动轴疲劳损伤研究[J].兵工学报.2018

[9].张青,袁海峰,徐旭初.基于瞬态动力学原理的摩擦离合器接合特性研究[J].上海汽车.2018

[10].陈浩,王立勇,唐长亮,陈涛.湿式离合器接合油压对转速转矩的影响[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8

论文知识图

摩擦材料剥落对偶片的烧蚀为解决CVT的离合器控制的...压盘与摩擦片贴合后分离指部分的受力...滚子拨叉机构运动学分析反反电动势波形形图起步与换档惯性相的反馈线性化PID控制...

标签:;  ;  ;  ;  ;  ;  ;  

离合器接合论文_杨勇强,王忠民,王永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