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治国”的价值目标探析

“以德治国”的价值目标探析

扬桂林[1]2003年在《“以德治国”的价值目标探析》文中研究表明“以德治国”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叁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步入二十一世纪的新的发展时期所制定的重大治国决策,是我国在治国理论上的重大创新。“以德治国”具有极其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与外延,它揭示了道德在现代社会生活特别是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指明了新世纪中国社会全面发展进步的重要任务与方法。当前,“以德治国”像“依法治国”一样,作为治国方略的重要方面,已经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普遍认同。理论界、学术界的专家学者也对“以德治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探讨,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与见解,其中不乏有许多有价值的观点与思路。笔者在进行研究,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过程中,发现对“以德治国”的价值目标研究很少,亦不够系统,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和领会“以德治国”思想,促进“以德治国”思想的贯彻落实,深入分析探讨“以德治国”的价值目标内容及其实现途径就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本文内容共分叁个部分,首先简要介绍了“以德治国”的历史渊源、本质,论述了“以德治国”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以德治国”价值目标的具体内容,分别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培养“四有”公民,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培养现代的道德人格。第叁部分是全文的重点,分别从加强公民道德教育、提高公民道德意识;加强政党建设,注重政党伦理与责任伦理的有机结合;加强行政伦理建设;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遵循“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治国方略五个方面深入探讨“以德治国”价值目标的实现途径。 本文从选题、立论,到研究方法都有其创新之处。首先,本选题从我国理论界研究的“以德治国”这一热点问题入手,但是选题又是研究中的薄弱之处,既具有时代性、前沿性,又体现了独特性。其次,从内容来看,本文眷硕士学位论文入IASTER’ST}正515也有其创新之处,如对“以德治国”的历史渊源的阐述不仅涵盖了我国也吸取了西方的思想成就。论文系统全面地对“以德治国”的价值目标进行了深入系统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实现“以德治国”的价值目标的途径,内容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系统性强。第叁,从研究方法来看,本文做到了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既有详细的理论分析,又有切实可行的实践操作方略。最后,研究过程中通过广泛的搜集资料、阅读资料、运用资料,丰富了专业视野,提高了系统的运用专业知识的水平与能力。

柏路[2]2017年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制化探析》文中指出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制化,既是培育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也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必然要求。就其实质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制化能有效匡正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与个体行为,也是在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凝魂聚力。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制化,是国家、社会、个人叁维共同行为、共同作用的全局性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叁个层面的角色与任务有所差异,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制化实现的路径也有所不同。

李升勇[3]2013年在《江泽民道德建设思想探析》文中研究说明江泽民同志在任党的总书记的13年间,面对着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局势,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道德建设理论,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江泽民道德建设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进中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重新开启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程,也重新开启了中国建设法治社会的历程。在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江泽民同志在总结古今中外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及时提出在依法治国的同时还应该提倡以德治国,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这一思想是江泽民道德建设思想的核心,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新认识,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是对我党治理国家的完善与创新。以德治国的重点是加强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建设,它旨在构筑思想道德的防线、提升人生的境界,成为执政为民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重新开启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程,也重新开启了中国建设公民社会的历程。现代公民社会,要求公民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江泽民同志非常重视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提出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要对全体公民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在江泽民同志主政期间,中共中央发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体系,它的主要内容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进行公民道德建设,要积极唱响主旋律,努力倡导、发展主旋律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江泽民道德建设思想作为“叁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指导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践的伟大旗帜。“叁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在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同时,还应当重视推进先进性道德建设。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必须推进先进性道德建设。先进性道德建设是对党员干部的要求,是更高层次的道德要求。江泽民同志把道德建设置于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在道德建设方面,“叁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就是为人民服务,就是为人民谋福利。

杨亚利[4]2001年在《关于“以德治国”实施的途径探析》文中提出江泽民提出“以德治国”方略是毛泽东、邓小平同志治国方略的发展创新。“以德治国”是“依法治国”内涵的扩大和发展。只有德法并重才能标本兼治。“以德治国”的实施途径是 :首先要坚持依法治国 ;其次要对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道德教育、道德实践做大量艰巨而又细致的工作 ;第叁 ,要从严治党 ,从严治政 ,以解决以德治国的领导保障问题。

张洁[5]2017年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必然性探析——关于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文中认为《关于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指导意见》首次明确提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任务和要求,为新形势下进一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新的建设方向。以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理论依据,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内在规律、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逻辑、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这叁个层面出发,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治建设关联性,分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必然性。

乔畅[6]2006年在《论“德法兼治”思想与和谐社会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德法兼治”是我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执政方略进行创造性探索的伟大成果,是我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治国方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民族复兴的根本大计。应该看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德法兼治”的治国思想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故笔者认为从理论上系统阐释“德法兼治”思想,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巨大的现实作用。本文参酌史料,运用逻辑与历史统一、训诂和阐发结合以及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德法兼治”思想进行全面的梳理和系统的研究,考察了中国传统“德法兼治”思想的起源;概述了儒家“德主刑辅”和法家“刑主德辅”的治国思想,深入挖掘和阐释了传统“德法兼治”思想的基本蕴意;总结了古代社会的治国之道,揭示了“德法兼治”才能国家昌盛的历史规律;评析了传统“德法兼治”思想的合理性与局限性。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社会主义“德法兼治”思想的产生、发展和日臻完善,简析了毛、邓两代领导人对治国方略的探索和实践,着重探析了江泽民“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以及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兼行的思想是开阔政治视野下的理性选择,充满了政治智慧与勇气,必将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从“德法兼治”的视角系统阐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问题,努力揭示“德法兼治”与“和谐社会”的本质联系,深入探索从“德法兼治”走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路径,认为“德法兼治”的治国思想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客观规律,这一伟大治国思想的实施必将促进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社会文化的和谐发展以及生态和谐社会的建立,从而实现社会生活的全面和谐发展。总之,本文是将“德法兼治”思想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的初步尝试,求得为今后学人就此课题作深入研究起荜路蓝缕之作用。

尚丽娟[7]2015年在《和谐社会视域下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关系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就是把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有机结合起来,共同服务于维护国家稳定、社会和谐、经济文化发展。"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是我国在国家管理理论上的一个重大创新,其吸收了人类政治文明的成果,创造性地探索了治国方略,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是实现国家稳定、民族复兴的基本前提。因此,基于和谐社会视域下阐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之间关系,对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阮氏红芳(NGUYEN, THI, HONG, PHUONG)[8]2014年在《儒家德治思想对越南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在传统社会,中国、越南等大多数亚洲国家都把德治作为治国的方针。很多越南思想家曾以德治辅助法治,制定合情合理的治国方略,这些治国方略是维护国家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中国儒学早在大约公元前111年传入越南。儒家的基本思想逐步渗透并深刻影响越南传统社会生活与思想,并且仍然支配、影响越南当下社会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古越南的每位皇帝都本着儒家思想治理国家,将儒家德治作为治理国家的基础,在文化、政治和社会经济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越南历史的各阶段都与思想家的治国理想密切相关,虽然人有殊异,但总的来说,他们都以道德伦理作为思想和行动的起点。因此,越南的传统社会才能较顺利地发展到思想统一、政治稳定的程度。传统社会时期,对越南民族政治思想影响最大的两种思想体系是儒家德治思想与法家法治思想。除了凭借儒家伦理建设政治以外,许多思想家还同时用法家思想作补充工具。德主法辅,德治与法治均得到适度体现。德治在治国上起到关键作用,使国家政治变得更灵活、富于人道主义精神,有效地限制了政权残酷、不合理的地方,使民众易于循规蹈矩并忠心拥戴传统王朝。不少越南思想家曾积极研究中国儒家德治思想对越南传统社会治国理念的影响,但仅限于讨论、讲话等简单形式。本论文以《儒家德治思想对越南的影响》为题,以越南十五世纪到十八世纪的黎朝至西山朝阶段为样本,主要深入研究儒家德治思想对越南传统社会治国理念的影响,并探析中国两国儒家德治治国理念的异同,以及德治治国理念的积极性与消极性。此一阶段是升降、沉浮发展中的儒家德治大力影响越南传统政治、社会最突出的时期。笔者深入研究、分析各时代最典型思想家的德治思想方法,究明其对十五至十八世纪传统社会治国理念的重要影响作用。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介绍儒家德治思想的发展进程,第二章分析儒家德治思想的基本内涵,以及分析儒家德治内涵的相关纽带。第叁章探究儒家德治向越南传入、发展的过程及其影响,同时强调儒家德治在越南传入、发展的显着特点与重要性。第四章研究15世纪儒家德治思想极盛发展阶段,分析阮廌、黎圣宗的治国理念,及其与儒家德治思想的差异,从此,总结德治思想在越南15世纪的进步以及作用。第五章分析儒家德治思想因政治社会的混乱而失去独尊地位,黎贵敦、吴时任是当时“以德治乱”思想最突出的两名代表,笔者对二者的德治思想进行区别分析,揭示了二者渴望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的共同理想,指出德治思想在当时社会的显着特点。第六章根据研究、分析儒家德治思想与越南四大思想家德治思想的基础上,笔者分析德治思想对越南传统社会历史的影响,充分确定其对越南传统社会治国理念重大影响作用,并指出儒家德治在越南当代社会的地位。

刚韧[9]2004年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法律素质培养探析》文中研究表明法律素质是21世纪青少年应具备的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基础和集中体现。中学生法律素质培养对青少年养成性教育有着特殊的意义。因此,本文对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法律素质培养的方法与途径的探析,就是要找到一条既适合中国国情,同时又能与新的课程改革方案和新的课程标准相适应的思想方法与途径。解决这一问题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社会和培养具有强烈法律意识的合格公民具有重要意义。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和课程标准以及青少年的法律素质现状决定了该门课程的教育功能,那就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把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作为主旨目标。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法律素质培养,应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既不能空洞说教,也不能穿靴戴帽,更不能成人化。本文运用调查实证、案例分析、类比推理、理论阐述和理性思考等方法,提出了中学生法律素质培养的目的和意义;论述了中学生法律素质培养的目标;分析了中学生法律素质的现状、问题的成因及其对策;论述了对中学生法律素质培养的基本途径、法律素质培养与个体终极价值的关系,以及加强法律素质培养与依法治国、以德治国之间的关系。本文所阐述的观点、思想方法,以及所探求的基本途径,将对改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

胡莹[10]2015年在《政府道德建设和政府道德责任的关系探析 兼论“以德治国”的两种认识视角》文中指出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期和改革的深水区,党的转型与社会转型相互交织,这使得党的群众工作面临繁重复杂的任务和挑战。社会资本是政党对社会施加影响,并最终实现政党领导的重要因素。社会资本理论的分析框架对深入探析转型期党的群众工作的路径选择提供了重要的指导。社会网络资本是做好党的群众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社会规范资本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基本保障;社会信任资本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核心和目的。投资社会资本,做好转型期的群众工作,党要从构建社会网络资本、发展社会规范资本、培植社会信任资本入手,最终建立合作、和谐、稳定的党群关系。

参考文献:

[1]. “以德治国”的价值目标探析[D]. 扬桂林. 华中师范大学. 2003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制化探析[J]. 柏路. 思想理论教育. 2017

[3]. 江泽民道德建设思想探析[D]. 李升勇.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2013

[4]. 关于“以德治国”实施的途径探析[J]. 杨亚利. 人文杂志. 2001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必然性探析——关于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J]. 张洁. 党史博采(理论). 2017

[6]. 论“德法兼治”思想与和谐社会构建[D]. 乔畅.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6

[7]. 和谐社会视域下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关系探析[J]. 尚丽娟. 社科纵横. 2015

[8]. 儒家德治思想对越南的影响[D]. 阮氏红芳(NGUYEN, THI, HONG, PHUONG). 华东师范大学. 2014

[9].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法律素质培养探析[D]. 刚韧. 辽宁师范大学. 2004

[10]. 政府道德建设和政府道德责任的关系探析 兼论“以德治国”的两种认识视角[J]. 胡莹. 实事求是. 2015

标签:;  ;  ;  ;  ;  ;  ;  ;  ;  ;  ;  ;  ;  ;  

“以德治国”的价值目标探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