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叙事诗论文-蒋倩,秦川

唐代叙事诗论文-蒋倩,秦川

导读:本文包含了唐代叙事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叙事诗,新闻性,故事性,交融

唐代叙事诗论文文献综述

蒋倩,秦川[1](2014)在《试论唐代叙事诗的文体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叙事诗,可定义为相对的完整的故事情节,以记叙人和事物为主,侧重于事件的场面重现,其中也抒发作者的感情,表现篇幅不限。唐代是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同时也是叙事诗的繁荣时期,各种记叙时事或者个人经历的叙事诗开始出现在人们面前,可当作那时的"新闻",同时作为诗歌文体特征的表征,但它在今天又算是"故事"。不管是从诗歌的叙事主体视角还是文体特征,抑或它的文体结构特点来看,叙事诗的新闻性与故事性都始终交融并进。(本文来源于《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2期)

史素昭[2](2013)在《试论唐代叙事诗的传记文学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唐代叙事诗的兴盛是唐诗全面繁荣的一个表现,很多叙事诗蕴含了丰富的传记文学因素。唐代叙事诗浓郁的传记色彩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抒写身世蕴含传记因素;诗前小序直抵人物传略;诗传并存体现传记性质。(本文来源于《贵州社会科学》期刊2013年04期)

刘相国[3](2012)在《认知语言学视角下唐代叙事诗转喻英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唐代是诗歌繁盛的时代。由于政治、文化、以及文学流派的影响,唐代叙事诗发展尤为繁荣,唐代叙事诗把人文性,纪实性,讽喻性融合在一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并承载了重要的社会使命和思想内涵。唐代叙事诗自然就受到了国内外的关注,所以唐代叙事诗的英译也尤为重要。诗歌中存在许多隐喻和转喻,近年来人们对于隐喻研究很多,但是不能否认转喻在唐代诗歌中的作用也很巨大。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认知语言学家们认为转喻不仅仅是修辞方式,更是一种心理机制,这一心理机制构成了人类许多概念形成的基础(张辉,卢卫中:2010)。认知语言学家莱考夫(1989)还认为:转喻是“理想化认知模式”的一种形式并且是在一个认知域内的概念映现。国内学者王寅(2007)和李福印(2008)等也对转喻进行了研究。直至目前,关于诗歌的认知语言学分析主要集中在欧美诗歌上,而对于汉诗的分析也主要集中在汉诗的隐喻分析上。本文试图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分析唐代叙事诗中的转喻英译,并应用认知语言学理想化认知模式,相对突显等知识对唐代叙事诗中转喻翻译给予分析评价,并选取了两首长诗作为案例,对比分析了转喻英译不同译本的得失,最后针对不同类型的转喻,提出适当的翻译策略。(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12-04-01)

郭循钊[4](2011)在《论唐代叙事诗发展的原因》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是"诗的王国",我国古典诗歌以抒情诗为主,叙事诗发展迟缓,至唐文人叙事诗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本文主要阐释了唐代文人叙事诗发展的原因。(本文来源于《科技信息》期刊2011年24期)

舒艳[5](2010)在《唐代叙事诗简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唐人叙事诗为研究对象。“叙事诗”原是西方的文学概念,在“抒情论”占据统治地位的中国诗歌史上,借鉴这一文学概念来研究“叙事诗”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而唐代是我国是诗歌史上的黄金时期,唐诗又以丰神情韵见长,研究其另一面——“叙事”,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深入地认识唐诗内容形式、艺术表现上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了解中国诗歌发展史的复杂面貌。通过这一研究,我们有充足的理由认为,以叙事为主的诗歌亦是唐代文学之奇葩,尽管唐人叙事诗描述比较客观,抒情相对强烈,叙事因素多不齐全,叙事色彩并不强烈,仍以抒情言志为主,但这并不妨碍它的艺术价值,恰恰相反,它正好可以说明中国古典诗歌重视抒情、强调形象性的根本特征。唐人叙事诗的题材内容决定了诗体样式,二者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剖析唐人叙事诗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有助于增进对唐人叙事诗的了解。唐人叙事诗在发展过程中,还受到传奇小说写法上的启发,兼具“史才、诗笔、议论”,以此为起点,展开论述,可进一步辨别唐人叙事诗体式的文体特点与职能演变。从“诗笔”探索其文学性,从“叙事”探究其长于记事之“史才”,这样可以看出此类诗歌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力,并进而分析其内在的构成因素。文章主要从叙事手法、叙事语言、叙事视角、叙事风格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同时也着重剖析了题材、写法风格、体裁样式、创作主体等四个方面,并指出了属于其自身的、有别于其他时代叙事诗的一些文体特点。唐人叙事诗为中国古代叙事诗之顶峰,它承前启后,对后世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对当今文学创作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湖南科技大学》期刊2010-05-15)

雷道海[6](2009)在《唐代叙事诗的叙事艺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唐代叙事诗将文学自身的自觉意识和时代特征融合在一起,通过题材的人文性、纪实的讽谕性、表达方式的融合性、基调的感伤性、风格的凄美性等叙事艺术,很好地释放了文体本身所承载的社会使命和思想内涵,从而实现了艺术的整合性和完美性。(本文来源于《时代文学(下半月)》期刊2009年09期)

郑亮[7](2009)在《唐代叙事诗繁荣探微》一文中研究指出唐代叙事诗的繁荣实质是乐府诗兴盛的结果,包括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大量诗人创作了为数众多的经典乐府叙事诗。在中唐由白居易、元稹提倡,一大批优秀诗人积极参与,形成了乐府诗创作的高潮--新乐府运动。唐代乐府诗作多以反映社会现实的叙事诗为主。唐代诗文对六朝文风的反拨、向汉魏风骨学习的复古文学思潮以及歌行体的完善促进了乐府叙事诗的繁荣。(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9年02期)

彭军辉[8](2007)在《纪实性——唐代叙事诗的新闻性元素之一》一文中研究指出唐代诗人的叙事诗作由于纪录着丰富的社会、政治等内容,包含着大量的新闻信息,因而具备今日新闻的性质。从杜甫、白居易,乃至于李白的纪实诗作加以分析,能够较为明确地得出"纪实性———唐代叙事诗的新闻性元素之一"这个结论。(本文来源于《衡阳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07年05期)

胡根林[9](2007)在《唐代叙事诗人物作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物串联故事,并引导情节的展开。唐代叙事诗中人物的作用主要有“角色”、“行动元”、“角色兼行动元”叁种。作为角色的人物分观念型和特征型;作为行动元的人物分生活展示者和事件见证者;作为角色兼行动元的人物则往往发生在自传性叙事中,叙述人既在诗内又在诗外,容易引起读者误读。(本文来源于《兰州学刊》期刊2007年03期)

罗忠跃,胡根林[10](2006)在《唐代叙事诗限知叙述视角转换模式试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唐代叙事诗中,限知视角转换的情形普遍存在。其转换频度越高,故事结构越复杂,情节性越强。造成这种转换模式的主要原因有叁:唐代诗人写实的创作心理,史传传统的深刻浸润和同时期唐传奇的广泛影响。(本文来源于《上饶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6年04期)

唐代叙事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唐代叙事诗的兴盛是唐诗全面繁荣的一个表现,很多叙事诗蕴含了丰富的传记文学因素。唐代叙事诗浓郁的传记色彩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抒写身世蕴含传记因素;诗前小序直抵人物传略;诗传并存体现传记性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唐代叙事诗论文参考文献

[1].蒋倩,秦川.试论唐代叙事诗的文体特征[J].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2].史素昭.试论唐代叙事诗的传记文学因素[J].贵州社会科学.2013

[3].刘相国.认知语言学视角下唐代叙事诗转喻英译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

[4].郭循钊.论唐代叙事诗发展的原因[J].科技信息.2011

[5].舒艳.唐代叙事诗简论[D].湖南科技大学.2010

[6].雷道海.唐代叙事诗的叙事艺术[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

[7].郑亮.唐代叙事诗繁荣探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8].彭军辉.纪实性——唐代叙事诗的新闻性元素之一[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

[9].胡根林.唐代叙事诗人物作用分析[J].兰州学刊.2007

[10].罗忠跃,胡根林.唐代叙事诗限知叙述视角转换模式试探[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标签:;  ;  ;  ;  

唐代叙事诗论文-蒋倩,秦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