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发性增强论文-方春刚,郭学良

爆发性增强论文-方春刚,郭学良

导读:本文包含了爆发性增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华北浓雾,微物理特征,爆发性增强

爆发性增强论文文献综述

方春刚,郭学良[1](2019)在《华北一次浓雾过程爆发性增强的微物理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华北雾-霾综合观测试验资料,分析了2011年12月4日河北涿州一次浓雾过程爆发性增强的微物理特征及形成机理。结果表明:此次浓雾过程除具有均压场、地面辐射降温、逆温层、静稳天气等特征外,还具有雾微物理过程出现爆发性增强的特征,10 min内,小雾滴浓度显着增加,含水量增大了3个量级,雾滴谱由15μm拓宽到35μm,能见度由500 m骤降至70 m。夜间地面长波辐射冷却效应导致近地层雾的形成,而近地层雾的形成反过来快速地增强了地面长波辐射冷却效应,促使大量小雾滴的形成和碰并过程的产生,这是一种正反馈效应;大量雾滴形成释放的潜热,促使雾体抬升和向下长波辐射增强,又使地面长波辐射冷却效应减弱,产生负反馈效应。相对于南京辐射雾过程,此次涿州浓雾的小雾滴粒子数浓度高,液态水含量明显偏小,这与华北高浓度气溶胶和弱水汽输送有关。(本文来源于《应用气象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梁绵,杨军,王巍巍,严文莲,濮梅娟[2](2019)在《雨后两次强浓雾的爆发性增强过程》一文中研究指出2015年12月在南京市郊进行雾的外场综合试验,观测得到20—21日雨后两次强浓雾的爆发性增强过程。利用常规气象资料、边界层廓线、雾滴谱等,分析此次典型雾过程的天气背景和边界层结构特征,探讨雾爆发性增强的原因。结果表明:雨后地表及近地层高湿环境为雾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南京冬季冷高压控制下稳定的天气层结,以及夜间的辐射冷却作用,极有利于辐射雾的产生。而雾的爆发性增强,主要和降温与增湿有关。晴天夜间地表向上长波辐射增强引起的强降温,日出后地面的强蒸发作用使得近地表水汽增多,都可直接引起雾的爆发性变浓。强的贴地逆温层的形成是雾爆发性增强的关键,易于近地面水汽的积累。而超低空急流的产生,有利于加速逆温层的贴地增强。(本文来源于《气象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梁绵[3](2017)在《雨后两次强浓雾的爆发性增强过程及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2015年冬季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内进行的雾的外场综合试验资料,主要研究12月21日发生在雨后的两次强浓雾过程,在分析典型雾过程的天气背景和边界层结构的基础上,重点研究雾爆发性增强的特征及成因。研究结果表明:雨后地表及近地层的高湿环境为雾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南京冬季冷高压控制下稳定的天气层结,以及夜间的辐射冷却作用,极有利于辐射雾的产生。而雾的爆发性增强,主要与降温和增湿有关。晴天夜间云量的骤减使得地表向上长波辐射增强而引起的强降温,日出后湿地表及贴地植物附着霜的强蒸发作用使得近地层水汽增多,都可直接引起雾的爆发性变浓。强的贴地逆温层的形成是雾爆发性增强的关键,使得水汽积聚于近地面不易向上扩散,在诱发因子的促动下,爆发极易产生。而风廓线100~150m附近位于逆温顶的超低空急流的加强,有利于加速逆温层的贴地增强。利用PAFOG 一维辐射雾模式对此次雾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将预报结果与实况对比,结果表明:地面基本气象要素中,能见度的模拟效果最好,温度能较好得模拟出变化趋势,但最低温度预测偏高,最高温度预测偏低,相对湿度在雾中的模拟与实况几乎完全重合,但在雾消散后,差值较大。敏感性试验结果可得,降温与增湿会促进雾体的变浓。云量的增减对能见度变化趋势影响较大。(本文来源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期刊2017-06-01)

吴彬贵,马翠平,蔡子颖,于雷,赵娜[4](2014)在《辐射雾局地爆发性增强原因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常规气象资料、NCEP 1°×1°再分析资料、河北省高速公路专业气象自动监测资料以及天津市255 m气象铁塔梯度观测资料,对2010年12月21-22日发生在河北东北部沿海(以乐亭为代表站)和天津地区的一次历时短、局地性强的辐射雾爆发性增强原因及其边界层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乐亭爆发性大雾的形成是由于低层暖湿气流受切变线的阻挡作用形成了弱水汽辐合,加上短波槽前弱冷空气和入夜后辐射降温共同影响所导致;副冷锋南下逼近天津境内时,渗透进低层的锋前弱冷空气是天津大雾爆发性发展的直接原因;同时,由于副冷锋南压过程中,锋后较强冷空气过境导致雾天气由北向南逐渐消散。雾过程中,始终维持着近地层湿冷、上层干暖的温湿结构。雾爆发性增强前,气温呈整体下降趋势的过程中存在小幅上升的现象,对局地浓雾的爆发有很好的指示意义。(本文来源于《高原气象》期刊2014年05期)

刘霖蔚,牛生杰,刘端阳,陆春松[5](2012)在《南京冬季浓雾的演变特征及爆发性增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07年12月18—19日,南京地区出现了一次持续20h的浓雾过程,其中能见度低于50m的强浓雾几乎占到整个雾过程的1/3。利用同期在南京市北郊的外场观测数据,结合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该次雾的演变过程、微物理结构及边界层特征,探讨了地面雾爆发性增强的成因。结果表明:本次雾在西南平流的增湿作用下触发生成;日出后,平流输送和地表蒸发提供了充足水汽来源,贴地层逆温因高空下沉增温而向上抬升且稳定存在,因此大雾得以维持;整个雾过程中雾滴数浓度、平均直径、含水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平均谱曲线均呈指数下降分布,雾滴集中在小滴端;两次地面雾爆发性增强均发生在夜间,其特征为各微物理参量明显增大,滴谱上抬拓宽;爆发性增强的原因是地表气温陡降、贴地层逆温增强及可充当雾滴凝结核的气溶胶大粒子数增多。(本文来源于《大气科学学报》期刊2012年01期)

濮梅娟,严文莲,商兆堂,杨军,李子华[6](2008)在《南京冬季雾爆发性增强的物理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2006年12月在南京市郊观测的3次浓雾过程(12月12日、14日和24~27日)资料,分析了雾的发展过程及爆发性增强特征,探讨了雾体爆发性增强的原因。结果表明:南京冬季雾爆发性增强的物理特征是在很短时间内(30 min以内),能见度急剧下降,雾滴数密度和含水量明显增加、尺度明显增大、雾滴谱变宽。究其原因,发现夜晚长波辐射增强或近地层出现冷平流造成的气温急剧下降,日出后地表水分蒸发或西南湿平流增强造成的湿度明显增大以及湍流混合作用,都能导致雾体爆发性增强。(本文来源于《高原气象》期刊2008年05期)

濮梅娟,严文莲,李子华[7](2008)在《2006年南京冬季雾爆发性增强的物理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雾是贴地层空气中悬浮着大量水滴或冰晶微粒使水平能见度降到1 km以内的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雾天由于能见度低,常威胁海、陆、空交通安全。尤其是雾爆发性发展或加强,更易引起汽车追尾,船只相撞等事故。近30多年以来,国内外多次对雾进行了综合外场观测试验及研究,并对雾的爆发性发展特征倍加关注。本文以2006年12月份在南京市郊加密观测获得的叁次雾过程资料(2006年12月12日、14日和24—27日)为基础,分析了雾发展过程及爆发性增强的特征,并对雾体爆发性增强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对于强浓雾的临近预报,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第十五届全国云降水与人工影响天气科学会议论文集(Ⅱ)》期刊2008-10-01)

严文莲[8](2008)在《南京冬季典型雾生消物理过程及爆发性增强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利用2006年和2007年冬季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西苑田径场上开展雾综合观测中获得的南京地区雾的观测资料,重点分析了南京地区辐射雾、平流辐射雾和锋面雾形成的天气背景及其生消过程的物理结构特征。同时对叁次雾过程(2006年12月12日、14日和24-27日)雾爆发性增强前后的物理特征及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叁种雾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都存在逆温结构,其温湿结构特征与以往研究的辐射雾有明显的不同。叁种雾形成和发展的机理、消散的原因有所不同。辐射雾和平流辐射雾都是在晴空微风的夜晚辐射降温条件下形成的,锋面雾在锋面天气下形成和维持,并伴有小雨;辐射雾出现双层雾结构,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常在日出后随着太阳辐射加强而消散;12月24-27日的浓雾呈现出一些罕见的特征:雾顶高、雾层厚、维持时间长,主要是由于其逆温层深厚、大气层结稳定、风向风速适宜,暖湿气流的不断补充等作用的结果,北方冷空气南下造成的大风降温天气是这场大雾消散的直接原因;锋面雾产生于锋面天气下冷暖空气交界处,上空暖而湿的雨滴降落到下空冷而干的空气中,蒸发使得下层空气达到过饱和而凝结成雾滴,随着冷空气加强和上下湍流的增强锋面雾逐渐减弱至消散。南京冬季雾爆发性增强的物理特征是很短时间内(30分钟以内)能见度急剧下降,雾滴数密度和含水量明显增加、尺度明显增大、雾滴谱变宽。夜晚长波辐射增强或近地层出现冷平流造成的气温急剧下降,日出后地表水份蒸发或西南湿平流增强造成的湿度明显增大以及湍流混合作用,都能导致雾体爆发性增强。(本文来源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期刊2008-05-01)

爆发性增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15年12月在南京市郊进行雾的外场综合试验,观测得到20—21日雨后两次强浓雾的爆发性增强过程。利用常规气象资料、边界层廓线、雾滴谱等,分析此次典型雾过程的天气背景和边界层结构特征,探讨雾爆发性增强的原因。结果表明:雨后地表及近地层高湿环境为雾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南京冬季冷高压控制下稳定的天气层结,以及夜间的辐射冷却作用,极有利于辐射雾的产生。而雾的爆发性增强,主要和降温与增湿有关。晴天夜间地表向上长波辐射增强引起的强降温,日出后地面的强蒸发作用使得近地表水汽增多,都可直接引起雾的爆发性变浓。强的贴地逆温层的形成是雾爆发性增强的关键,易于近地面水汽的积累。而超低空急流的产生,有利于加速逆温层的贴地增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爆发性增强论文参考文献

[1].方春刚,郭学良.华北一次浓雾过程爆发性增强的微物理特征[J].应用气象学报.2019

[2].梁绵,杨军,王巍巍,严文莲,濮梅娟.雨后两次强浓雾的爆发性增强过程[J].气象科学.2019

[3].梁绵.雨后两次强浓雾的爆发性增强过程及数值模拟[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7

[4].吴彬贵,马翠平,蔡子颖,于雷,赵娜.辐射雾局地爆发性增强原因探讨[J].高原气象.2014

[5].刘霖蔚,牛生杰,刘端阳,陆春松.南京冬季浓雾的演变特征及爆发性增强研究[J].大气科学学报.2012

[6].濮梅娟,严文莲,商兆堂,杨军,李子华.南京冬季雾爆发性增强的物理特征研究[J].高原气象.2008

[7].濮梅娟,严文莲,李子华.2006年南京冬季雾爆发性增强的物理特征研究[C].第十五届全国云降水与人工影响天气科学会议论文集(Ⅱ).2008

[8].严文莲.南京冬季典型雾生消物理过程及爆发性增强特征[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

标签:;  ;  ;  

爆发性增强论文-方春刚,郭学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