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多工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级进模,多工位,排样,前扶手加强板
多工位论文文献综述
张耀,吴斌方,吴春凌,祝联聪,钟飞[1](2019)在《前扶手加强板多工位级进模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前扶手加强板的结构特点及实际生产的技术要求,进行多工位级进模排样设计。由于前扶手加强板零件结构不对称,故其排样设计采用单排结构,导正孔设计采用零件本身靠近对称轴处的工艺孔,保证板料冲裁、折弯时的强度,确保送料精度,同时采用导正销确定步距。该前扶手加强板多工位级进模采用顺装结构,使工件与废料自然分离,有利于减少人工成本。同时,由于折弯次数较多,为保证板料成形精度,故设计了空工位,以避免成形零件发生回弹等影响零件精度。生产结果表明,该前扶手加强板多工位级进模能满足产品生产要求,模具的材料利用率高达55. 57%,节省了材料。(本文来源于《锻压技术》期刊2019年11期)
方弟勇,杨雪山,乔俊南[2](2019)在《双小车双轨同步多工位物料智能转运系统研究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针对双小车同步运输存在控制功能不足、操作使用不便、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低、转运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等问题,设计出了一种双轨双小车同步多工位物料自动转运系统,实现了大尺寸、重物件的自动流转及工序的衔接,保证了流水线生产的连续性,实现了高效的智能转运。(本文来源于《建筑机械》期刊2019年11期)
任芸丹,林杰[3](2019)在《面向智能制造多工位高效取放机构设计与制造》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并制造了一套多个工位协同工作、工件快速高效取放的一个实例,综合考虑和探索了以下几个方面:多个工位的协同,定位精度,运行的速度,模块化设计,可互换性设计及计算机辅助仿真设计,为智能制造中的多工位协作需求提供了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本文来源于《制造技术与机床》期刊2019年11期)
赵琳娜,吴时雨,张加波,冯伟,曾婷[4](2019)在《基于多姿态使用、多工位集成的智能装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某航天器产品总装、电测、内外场试验期间需要多姿态频繁拆装舱内设备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多姿态使用、多工位集成的智能装备。提出了采用特殊形状翻转架与自动化翻转架车集成的方式解决多工位融合的问题,减小了航天器产品对场地工位及移动的需求,提高了产品研制效率。翻转架车控制系统集成了角度编码器、电机编码器、电磁接触器等设备,能够实现转向可视、转速可调、转角数显等功能,且具备自锁及任意位置止停功能。给出了装备带载、空载翻转极限位置工况下受力情况及惯性矩情况分析,结果表明,该装备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来满足航天器对集成精度的需求。该装备已投入使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本文来源于《航天制造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赵国霞,于仁萍[5](2019)在《内盖板多工位级进模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内盖板零件的技术要求和工艺难点,设计了单排加两侧载体的排样方式,共设9个工位。为保证内盖板上孔的精度,采取预冲翻边孔后翻边成形的冲压工艺。在胀形和弯曲工序后增设整形工序,减少回弹以保证凸包和内盖板四周弯曲边的尺寸精度。内盖板多工位级进模采用导料板加浮升导料销对条料进行导料,在两侧载体上设置导正销确定送料步距。凹模采用整体加镶拼结构组合的设计,保证凹模强度,方便模具修配,节约模具生产成本。在成形工位凹模下安装有弹簧,设置了压毛边工序去除冲裁过程中的毛刺,保证工件的质量。经生产实践证明,内盖板零件的工艺设计和多工位级进模结构设计合理,满足尺寸精度和批量生产要求。(本文来源于《锻压技术》期刊2019年10期)
吴斌方,张耀,吴春凌,戚得众[6](2019)在《汽车左侧帽架槽多工位级进模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汽车左侧帽架槽的结构特点及实际生产的技术要求进行多工位排样设计,为解决板料在运送过程中的刚度问题,排样设计采用对称双排结构,导正孔位于板料中心两侧,对称排布,保证送料精度,同时采用导正销确定步距。汽车左侧帽架槽多工位级进模采用顺装结构,使得工件与废料自然分离,有利于减少人工成本。同时,由于汽车帽架槽零件精度要求不高,因此,未进行空工位设计,整体上减少了模具的体积,降低了模具生产制造的成本。生产结果表明,汽车左侧帽架槽多工位级进模能满足产品要求。此外,该模具的材料利用率也高达71. 09%,节省了材料。(本文来源于《锻压技术》期刊2019年10期)
单杰,武殿博,姜铭[7](2019)在《周向多工位果实采摘器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手持式果实采摘设备进行型综合设计,优化了结构参数。通过机构型综合方法,分析得出采摘设备输入和输出的运动方式为摆动,根据采摘设备的工作条件和使用要求,确定传动机构为带高副的五杆机构。选用Adams软件对采摘设备的传动机构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确定了相关的最优参数。(本文来源于《南方农机》期刊2019年19期)
郑卓韬,张健,林秋宇,郑相立,王双喜[8](2019)在《多工位平底自立袋自动成型机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平底自立袋人工成型困难、生产效率低及成型质量差等问题,课题组设计研制了一种多工位平底自立袋自动成型机。该自动成型机由自动取袋开袋装置、多工位转盘组件、自动输送归位装置以及PLC和人机界面控制系统组成。基于凸轮分割器的多工位转盘组件可完成扩张成型、涂胶、侧压、平压、落袋折弯和成型质量检测等工位工作。各工位功能模块通过开放式接口与成型机平台连接,实现对不同产品规格生产需求的快速响应。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成型机运行稳定,产品成型质量高,成型速度可达每分钟20个,袋子成型后最大长度300 mm,设备稼动率> 90%,成品率≥99. 0%。该设备极大地提高了平底自立袋的成型效率。(本文来源于《轻工机械》期刊2019年05期)
侯勇,毛润华,何献章,张晓宇,李金桐[9](2019)在《CNC多工位自动上卸料机械臂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一种CNC多工位自动上卸料机械臂系统,对其主体结构和工作流程进行了介绍,分析了系统的组成和控制要求,设计了以PLC为主控制器的基于DeviceNet网络的多工位机械臂控制系统,编写了系统控制和人机交互程序。该机械臂具有高效、可靠、智能等优点,在实际生产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制造业自动化》期刊2019年09期)
吴修文,魏富奎,张东旭,胡修慧,田翼虎[10](2019)在《多工位水果采摘轮式平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制造业的高速发展和农业机械化普及程度的大幅度提高,安全、高效机械采摘取代了传统的高凳和梯子作业,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文章设计了一种多工位水果采摘轮式平台,通过研究其关键技术及装备发现,该平台能有效解决劳动力分配问题,提高采摘效率、操作安全性和机械化水平,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南方农机》期刊2019年18期)
多工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针对双小车同步运输存在控制功能不足、操作使用不便、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低、转运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等问题,设计出了一种双轨双小车同步多工位物料自动转运系统,实现了大尺寸、重物件的自动流转及工序的衔接,保证了流水线生产的连续性,实现了高效的智能转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多工位论文参考文献
[1].张耀,吴斌方,吴春凌,祝联聪,钟飞.前扶手加强板多工位级进模设计[J].锻压技术.2019
[2].方弟勇,杨雪山,乔俊南.双小车双轨同步多工位物料智能转运系统研究及应用[J].建筑机械.2019
[3].任芸丹,林杰.面向智能制造多工位高效取放机构设计与制造[J].制造技术与机床.2019
[4].赵琳娜,吴时雨,张加波,冯伟,曾婷.基于多姿态使用、多工位集成的智能装备研究[J].航天制造技术.2019
[5].赵国霞,于仁萍.内盖板多工位级进模设计[J].锻压技术.2019
[6].吴斌方,张耀,吴春凌,戚得众.汽车左侧帽架槽多工位级进模设计[J].锻压技术.2019
[7].单杰,武殿博,姜铭.周向多工位果实采摘器的设计[J].南方农机.2019
[8].郑卓韬,张健,林秋宇,郑相立,王双喜.多工位平底自立袋自动成型机的研制[J].轻工机械.2019
[9].侯勇,毛润华,何献章,张晓宇,李金桐.CNC多工位自动上卸料机械臂设计[J].制造业自动化.2019
[10].吴修文,魏富奎,张东旭,胡修慧,田翼虎.多工位水果采摘轮式平台研究[J].南方农机.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