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土壤释放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土壤,微生物,无机,氮素,悬浮液,碳酸镁,芽孢。
土壤释放量论文文献综述
刘海虹[1](2019)在《温度和p H对土壤中氮磷释放量影响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潘北煤矿塌陷地土壤为试验对象,采用模拟实验分析了采煤塌陷地土壤中氮、磷的释放规律,考察了温度和pH对土壤中氮、磷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氮、磷的释放量在释放初期较大,随释放过程逐渐变小,并在释放后期出现负值;温度变化对土壤中氮的释放影响较大,氮释放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强,且30℃条件下的释放量明显高于20℃和10℃条件下的释放量;温度变化对土壤中磷的释放影响不显着; pH对土壤中氮、磷释放的影响较大,氮、磷释放量顺序为:碱性>酸性>中性。(本文来源于《能源环境保护》期刊2019年04期)
张丽君,陈锦亮,李巍,李春燕,罗旭辉[2](2018)在《添加葡萄糖对果园土壤微生物CO_2释放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土壤中添加基础营养基质葡萄糖,观察不同葡萄糖量和不同时间土壤释放CO_2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添加葡萄糖量的增加,果园土壤CO_2释放量呈先增后减少的趋势,葡萄糖添加量12mg·g~(-1)时CO_2释放量达到峰值。在培养的5h内,各添加浓度的葡萄糖处理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土壤CO_2释放量呈增加趋势,且在培养3h时达到高峰。(本文来源于《福建农业科技》期刊2018年04期)
高琳,王立为,潘志华,徐慧,杨书运[3](2016)在《巨大芽孢杆菌对土壤N_2O释放量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培养筛选出一种能够将土壤中铵态氮转化为微生物氮,减少硝态氮形成及N_2O排放的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并通过小麦盆栽试验探索该微生物抑制土壤N_2O排放的效果。结果显示:1)高氮肥浓度下,B.megaterium提高土壤中活性微生物数量、种群的相对丰度,降低高浓度氮肥对土壤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抑制作用。2)B.megaterium降低土壤中硝化菌(Nitrospirae)的相对丰度,继而减少硝态氮的形成。3)施加B.megaterium后土壤N_2O排放通量整体小于普通氮肥处理。试验期间B.megaterium处理的N_2O累积排放量较相同氮肥水平下普通氮肥减少4%~53%,且随着氮肥水平的增加,N_2O减排效果逐渐加强。巨大芽孢杆菌B.megaterium可减缓氮肥对气候和土壤环境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7期)
赵宽,周葆华,马万征,夏定胜[4](2016)在《外源草酸和柠檬酸对土壤中磷释放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化学浸提法,研究了不同浓度外源草酸和柠檬酸的添加对构树和桑树根际土壤磷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草酸和柠檬酸浸提液能显着提高两种植物根际土壤的磷释放量,在0~10 mmol/L外源有机酸浓度范围内,土壤磷释放量与有机酸浓度呈正比关系。在同一植物根际土壤中,利用柠檬酸浸提的根际土壤磷的释放量要高于草酸的浸提量;草酸、柠檬酸对构树根际土壤磷的活化能力要强于对桑树根际土壤磷的活化能力,这可能与构树的环境适应性能力强有关。(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工》期刊2016年08期)
吴淑焕,詹志诚,严玉蓉,朱锐钿[5](2014)在《从无机碳释放量评价PLA非织造布在土壤菌液悬浮液中的加速降解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聚乳酸具有可生物降解性,其自然生物降解性能测试耗时时间长,且随着环境气候变化而具有不可重复性。本文以提取的土壤细菌悬浮液为加速降解环境,研究在25℃下聚乳酸非织造布在土壤细菌悬浮液中的无机碳释放速率与测试降解环境的关系。结果发现,试验中泵送空气量和菌液浓度直接影响聚乳酸降解过程中二氧化碳的释放量,进而影响到PLA生物降解材料的降解速度,在生物降解的初期,存在一较快的降解加速期,后趋于线性变化趋势。(本文来源于《中国纤检》期刊2014年10期)
黄莹,李雅颖,姚槐应[6](2013)在《强酸性茶园土壤中添加不同肥料氮后N_2O释放量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茶园由于长期偏施氮肥,造成土壤酸化现象严重和N2O大量排放。本文对强酸性茶园土壤进行不同氮肥处理试验,结果表明,通过31 d的好气培养,各施肥处理均显着提高N2O排放,其中施硝酸钾(KNO3)处理平均每天排放的N2O最高,总排放量为对照(CK)的17倍,其次是硝酸铵(NH4NO3)处理,尿素[CO(NH2)2]和硫酸铵[(NH4)2SO4]处理虽然能增加N2O排放,但远远小于硝酸钾处理。对各氮肥处理硝化势的测定表明,尿素、硫酸铵和硝酸铵处理均明显增加土壤硝化活性,而硝酸钾处理硝化势与对照相比显着降低。强酸性茶园土壤中N2O排放的主要来源是反硝化作用。氧化亚氮还原酶(nosZ)的定量PCR分析表明,硝酸钾处理的nosZ基因拷贝数与对照相比显着降低(P<0.05)。因此,强酸性土壤中N2O还原酶活性被NO3-抑制是导致高N2O排放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来源于《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期刊2013年06期)
董燕婕,蔡苗,梁斌,周建斌[7](2012)在《外加碳酸盐对石灰性土壤密闭培养过程中CO_2释放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密闭培养实验来测定土壤的有机碳矿化情况是近年来常用的方法。而在石灰性土壤中存在着两种土壤碳库(有机碳和无机碳),本研究旨在评价无机碳在培养过程中对碳释放量的影响。本文以外加不同种类的碳酸盐(碳酸钙和碳酸镁)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采取室内培养试验研究无机碳对土壤矿化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碳酸盐显着地增加了土壤的碳释放量;在培养100天结束时,加入碳酸钙和碳酸镁处理的碳释放量分别比对照土壤增加了12%~460%;在培养结束时,外加碳酸镁处理的碳释放量为碳酸钙的处理的3倍。加入碳酸钙处理的碳释放累积量随碳酸钙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相反,加入碳酸镁处理的碳释放量随着碳酸镁含量的增加而减少。研究结果证实了在密闭系统下测定土壤有机碳矿化量时,土壤碳酸盐会释放出CO_2而影响其测定。HgCl_2的酸性性质会影响石灰性土壤的pH和碳酸盐溶解,因此利用HgCl_2作为灭菌剂研究土壤碳释放量时需要先调节其pH值。(本文来源于《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下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2-08-20)
黄立功,刘越,王树堂[8](2010)在《浅述甜菜不同施肥水平下土壤氮素释放量》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中无机态氮主要是铵态氮和硝态氮,有时还有少量的亚硝态氮存在。其总和称为土壤速效氮。一般只占土壤全氮量的1%~5%,它们含量尽管不多但变化很大,但由于能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因而对植物生长起着重要作用。春播前肥力较低的土壤硝态氮含量约为5~10mg/kg,肥力较高的土壤有时可达几十个mg/kg。铵态氮在旱田土壤中比硝态氮变化小,一般含量很低。硝态氮与铵态氮的总和约为5~80mg/kg之间。我们从甜菜不同施肥水平入手,探索草甸黑土氮素释放规律:NH4-N和NO3-N释放高峰分别在6月末和7月上旬,此期正值甜菜生长繁茂期,也是需肥最多的时期。(本文来源于《农业科技通讯》期刊2010年04期)
王崇臣,王鹏[9](2009)在《pH值对土壤中Pb、Cd释放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pH值变化对土壤中重金属Pb和Cd释放的影响。[方法]模拟配制不同pH值的土壤溶液,在设定的温度下静置,分别于不同时间取上清液,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上清液中Pb和Cd的含量。[结果]Pb和Cd的释放量随着pH值的变化而变化,其中,酸性和强碱性环境有利于铅的溶出,而酸性环境有利于镉的溶出。在相同pH值下,溶浸时间越长,溶出的铅、镉就越多。[结论]土壤的酸化、碱化以及酸性降水有可能导致铅、镉的溶出释放。(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09年05期)
邢晓旭[10](2006)在《施肥对春玉米农田土壤呼吸CO_2释放量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室内及小区试验研究潮褐土农田土壤呼吸释放CO_2随着春玉米不同的生长期、施肥条件、温湿度环境条件等变化而变化的规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 对春玉米不同生长期农地释放CO_2量测定表明,农田土壤释放CO_2的量与植株生长期紧密相关,主要是因为根系呼吸随生长期的变化及相应环境变化引起的微生物活性变化引起。农地释放CO_2量随玉米的生长而变化,在生长最旺盛中期时达到最大释放量,超过植物生长早期释放量2倍以上,而且在植株生长后期土壤释放量由于植株的影响大于生长前期,说明植株的生长活动明显影响农地的土壤CO_2释放。 2 土壤施肥后土壤释放CO_2量与氮肥和有机肥的施用量均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主要是因为氮肥施用促进根系生长及有机质分解,有机肥除影响作物长势外,还直接提供底物并提高了土壤微生物活性,使得土壤CO_2释放量增加。尤其是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使CO_2释放量的增加明显,在测定中,最高释放量比最低释放量高10g/m~2·d以上。说明施肥扰动了农田土壤,加快了土壤释放CO_2的速度。室内试验表明当C/N比值处于15左右时,农田土壤释放CO_2量最大。 3 土壤呼吸释放CO_2影响因素中,CO_2释放量与气温有良好的相关性,在春玉米生长期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土壤释放CO_2量也明显增多,在气温最高时,不同处理的农田土壤释放的CO_2量均达到7次测定的最高值,施肥量最大的处理达到了36.8g/m~2·d,在室内模拟试验得出同样的研究结果,即土壤CO_2释放量正相关于温度,说明温度是影响土壤释放CO_2的主要因素;室内及田间试验结果均表明,在一般田间含水量范围内,CO_2释放量与含水量并无良好相关关系,只在土壤过干或过湿时对释放CO_2量有明显影响。 4 室内研究还表明土壤粒径与释放CO_2量关系密切。粒径为0.15mm、0.5mm、0.8mm、1mm的四个水平,土壤释放CO_2量随着粒径的减小而降低,因为小粒径土壤通透性差,其环境不利于微生物活性及气体的交流,但本试验中在粒径过大时即达到粒径2mm时,土壤释放CO_2量也降低,仅有12.5g/m~2·d,而粒径为1mm的土壤释放量则达18.73g/m~2·d,与大粒径土粒中有机质含量低及微生物活性低有关。 5 施肥后作物产量比对照有明显的上升,并且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氮含量均有所上升,而不施肥的空白农地则肥力下降,说明培肥措施对保证高产同时保持土壤肥力都起到重要的作用,但试验结果也显示高施肥提高了农田的CO_2释放量,对施肥的综合效应还需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河北农业大学》期刊2006-06-16)
土壤释放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土壤中添加基础营养基质葡萄糖,观察不同葡萄糖量和不同时间土壤释放CO_2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添加葡萄糖量的增加,果园土壤CO_2释放量呈先增后减少的趋势,葡萄糖添加量12mg·g~(-1)时CO_2释放量达到峰值。在培养的5h内,各添加浓度的葡萄糖处理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土壤CO_2释放量呈增加趋势,且在培养3h时达到高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土壤释放量论文参考文献
[1].刘海虹.温度和pH对土壤中氮磷释放量影响的试验研究[J].能源环境保护.2019
[2].张丽君,陈锦亮,李巍,李春燕,罗旭辉.添加葡萄糖对果园土壤微生物CO_2释放量的影响[J].福建农业科技.2018
[3].高琳,王立为,潘志华,徐慧,杨书运.巨大芽孢杆菌对土壤N_2O释放量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6
[4].赵宽,周葆华,马万征,夏定胜.外源草酸和柠檬酸对土壤中磷释放量的影响[J].应用化工.2016
[5].吴淑焕,詹志诚,严玉蓉,朱锐钿.从无机碳释放量评价PLA非织造布在土壤菌液悬浮液中的加速降解行为[J].中国纤检.2014
[6].黄莹,李雅颖,姚槐应.强酸性茶园土壤中添加不同肥料氮后N_2O释放量变化[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3
[7].董燕婕,蔡苗,梁斌,周建斌.外加碳酸盐对石灰性土壤密闭培养过程中CO_2释放量的影响[C].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下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2012
[8].黄立功,刘越,王树堂.浅述甜菜不同施肥水平下土壤氮素释放量[J].农业科技通讯.2010
[9].王崇臣,王鹏.pH值对土壤中Pb、Cd释放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9
[10].邢晓旭.施肥对春玉米农田土壤呼吸CO_2释放量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