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走出作文的阴霾

如何让学生走出作文的阴霾

丁芸

摘要:本文分析了学生们在作文中常见的问题,并结合教学实际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来促使学生写好作文,从而使其对学习语文也能产生极大的兴趣。

关键词:语文教学;作文;问题;解决办法

从教多年,感觉语文最难教的还是作文。学生谈作文色变,教师谈作文困惑。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作文教学似乎越教越难,越教越困惑。下面,笔者想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追根溯源,谈一点自己的感悟。

先来看看学生作文中常出现的状况,看看问题所在。

1.无话可说

记叙文无事可写,想来想去就觉得只有吃饭、上学、睡觉这三件事,谈何意义;议论文则是物观点可表达,想不出好的论证角度,即使有了好的观点,也无法深入思考,只能浅层次的重复观点,这是很多学生共同的苦恼。所以他们喜欢生活在“故纸堆里”,高三的学生所不定还在回忆小学一年级的趣事或糗事,陈旧而低幼,要们发表议论时套作迭出,写分论点必提“个人的成功离不开……;社会的成功离不开……;国家的成功离不开……”,这被教师们笑称为“万能油”,而这样写的学生最后也只落得“聪明反被聪明误”的结果。

2.不接地气

部分学生喜欢写小小说,开口便是某局长贪污,某山区老汉或娃娃怎样,凭着自己的想象写出一个与现实极不相符的故事和人物,缺乏正确的是非观,缺乏生活气息,为什么局长就一定是贪官,为什么山区的老汉或娃娃就一定是一脸的悲苦神情。

3.态度随意

有些学生觉得自己文学功底深厚或其他原因,喜欢写“华山论剑”之类的武侠小说,模仿影视作品,在情节中插入一些所谓的深刻对白,甚至用上不成熟的蒙太奇手法。此类文章不是不可以写,如果能提炼出有意义的主题,有两点,有情节,还是可以的。但学生习作中更多的是无谓的虚构,苍白、庸俗或做作,这些反应出的是一种写作态度的问题。

表述不够精准

有些学生的记叙文语言苍白无感染力,叙述琐碎如同流水帐,一件事的始末每个细节都细细写出,重点被淹没,例如想写假期和同学见面后的深厚友情,却把自己如何到达见面地点,到达后如何无聊等待,甚至是买了什么牌子的饮料都一一道出,像犯人交待作案经过一样全数列出,无滋无味,主题也被淹没。

5.爱写作,还是有困惑

还有一部分学生不怕写作,但对写作也充满疑惑。他们有时候会反映,为什么自我感觉不错的文章竟然得不到期望中的高分,而一些感觉一般的文章有时竟意外得了高分,并且自己还不知道优秀在哪儿。

以上便是我在教学中发现的比较普遍的问题。现在,我们一起来追根溯源,透过这些现象找找问题症结所在,也尝试着寻找一些“治病良方”。

要让学生敞开心扉,敢于表达

笔者认为很多新教师会有这样的经历,因为容易被接近,所以学生喜欢在习作中向教师倾诉,或是个人独特的想法,或是自己的隐私,可能还会附上一句“请老师保密”。而老教师尤其是严格的老教师则很少有此殊遇,他们的学生往往对他们恭敬而有距离,作文也往往更符合教师的要求。再比较一下两种学生的习作,我们会发现,前种学生的习作更鲜活,更富感染力,而后者则多趋于模式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因为前者敢想敢写,“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学生一旦敢写,作文教学就有了一个好的开头。

所以,我们应该首先要让学生自由地去写,而不是把想说的话藏在内心深处,早早成了一个无病呻吟的写作者,成了一群戴着面具的人。初生牛犊不怕虎,儿童学写作之初应该是最本真的创作态度,用本色的语言记下自己觉得或高兴或悲伤的事,然而随着成长,他们会因为家长老师的一些暗示或强调渐渐失了写作兴趣,深感产生恐惧感,多年前不就有过关于“河流能不能是粉色”的争论吗。成人世界有很多模式化的东西,他们又将之施加于学生身上,甚至要求奉为金科玉律,不断强调什么是制胜法宝,什么叫优秀,怎样才算佳作,诸如此类的“谆谆教诲”最后未必结局完满,往往是教师越教越累,学生越学越怕,如同作茧自缚,成了一个永远无法化蝶的茧。

教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

教师要容得下学生独特的想法,这些想法极具个性,我们至少应该肯定他的诚实,敢说实话,而不能用自己被世俗束缚已久的心再去束缚下一代的思想,去磨灭他们的勇气。拥有了这样的心态,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就会开明很多,也就不会因为凭自己的偏好去评判作文的优劣而造成“和我心意者生,逆我心意者亡”的结果。

学生不仅要敢于写,还得言之有物

当学生埋怨生活“三点一线”毫无生趣时,往往忘却了让自己拥有一双会观察的眼。“世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学生就少了这样的眼。如果陡然间问起他们今天的父母是不是和以前有点什么不同,或者家里这个月交了多少水电费,你会发现很多学生无法回答。“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虽身处忙碌的高中,但基本的民生问题还是要关注,难道学生就没有去菜场去超市购物的时候,难就吃饭时连问下价格的时间都没有,貌似问不问都无所谓,体现的却是学生的生活态度,这就是他们思考的源泉。当一个学生知道电费多少钱一度,一台空调一小时耗电量是多少,一个月用下来得交多少电费后,他就明白了生活的不易,体察了父母的艰辛。对生活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思考后,写作时就会有感而发,这样的文章才接地气,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所以,教师还要时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从自以为很熟悉的生活中发现新的东西,保持一颗好奇心和对外部世界的敏感,培养探索精神,让他们有话可说,有事可写,写出自己独特的生活。

当然,也可以建议学生利用休息日出去走走,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生活阅历丰富的学生写出的作文常常有中生活情趣,即使有些缺陷,文章也不失鲜活。同时,见多识广了习作中也就不会出现“园月和星星相辉映”的常识性错误。

大量阅读,为写作铺路

如果说“行万里路”难以做到,我们也可以通过书籍报刊获取信息,学习写作技巧。有学生迷恋武侠,常常将书中的招式或一些对白带入生活中,用得应情应景,这就是阅读的功效,它能让人的表达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而作文学习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正确表述。阅读还能帮助学生及时获取知识,形成经验,从而对生活产生更多有价值的认识。这些都为作为写作打下深厚基础。

不过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时,教师切不可急功近利,要么不让学生读课外书,要么就要学生立马有所收获,这样反而让学生对阅读生了惧怕之心。作文教学本就是慢工出细活,能够让学生结合阅读的作品,去关注一些生活现象,谈一点自己的感受,习得一点写作技巧,就算可以了,一旦使学生爱上阅读,作文教学就容易多了。

五、还需让学生写作时有一种读者意识

很多学生写完作文就觉得了事了,其实不然,此时要做的是想一想读者想从自己的作文中知道些什么,自己都说清楚了吗,他们可能在什么地方理解不了,该怎么解决……诸如此类的问题想多了,学生就能形成良好的自我修改意识[]。我想,在这一次次自觉主动地修改中,学生会在一点一滴的进步中获得越来越多的动力,也会越来越喜欢写作。

参考文献:

[1]王栋生.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江苏省黄桥中学

邮政编码:225411

标签:;  ;  ;  

如何让学生走出作文的阴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