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臻桃(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人民医院产科671200)
【中图分类号】R71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0-0208-02
剖宫产手术是处理高危妊娠和异常分娩,挽救孕产妇和危产儿的用效手段。近年,随着剖宫产率的不断攀升,其并发症也渐渐凸显出来,在城市已开始有下降趋势时,农村地区剖宫产率渐增长,因受文化知识缺陷的限制,甚至认为不做剖宫产,是家长不愿花钱,家长亦认为不愿让孩子受“苦”。坚决要求剖宫产。在此思想影响下,基层剖宫产率迅速上升。我院亦已达到40%以上,我们在耐心说服病人改变观念,以期降低剖宫产率的同时,积极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有效的保障母婴安全,甚为重要。
一、我们都知道,剖宫产的并发症有近期及远期并发症。近期并发症有
1、出血。剖宫产出血率高,是阴道分娩的3倍。剖宫产易引起宫腔积血,宫腔积血主要是由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速度太慢及缺陷引起,宫腔积血即是子宫复旧不良的结果,同时又可以影响子宫平滑肌的收缩,使子宫复旧不良进一步加重,复旧进程进一步延迟,产后子宫内要经过蜕膜组织的坏死脱落形成恶露。若宫腔积血不能及时排出,宫腔内坏死的组织与血块便会进行性增加,胎盘剥离面的血窦已经形成的血栓会导致晚期产后出血。
我们采取的措施是术中注意观察子宫收缩情况,发发现收缩不良,及时按摩子宫,加用缩宫素,米索前列醇。如仍无效,及时用纱条填塞宫腔,以压迫止血。术后24至48小时取出纱条。或尝试用毕利氏缝合子宫。术后用沙袋及腹袋压迫及帮助子宫收缩。并及时清理出堵塞于宫腔内及宫颈口的血凝块,以利宫腔内积血块排出,防止堵塞宫口,造成积血,术后2小时勤观察观察阴道流血情况,及时发现产后出血的存在。
2、各种感染的发生率较高。
剖宫产手术是产科常见的手术之一,术式简单,广大医务人员均会操作。因其简单,故放松紧惕,以至发生感染。常常表现为:(1)发热,术后持续发热。(2)肺部感染、上呼吸道感染。(3)腹切口感染、化脓、裂开,子宫切口感染、裂开,导致晚期产后出血。开腹手术及其子宫切口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人体的防御屏障,体液丢失过多及水电解质失衡等因素,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也是易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另外剖宫产患者子宫肌壁存在明显的创面,很容易被来自阴道和肛门的细菌侵入,造成逆行感染,抗菌药物为人类控制感染性疾病发生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破坏了人体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增加了感染的危险性,术前潜在的危险因素也是造成感染的原因:有糖尿病、营养不良、严重贫血、低蛋白血症、高龄初产、肥胖、破膜时间过长、产程延长、羊膜腔感染、多次阴道检查、全身感染、激素治疗、免疫制剂治疗、疤痕子宫等均易发生感染。
争对以上各种原因,需:(1)严格无菌操作。(2)掌握恰当的手术时机。(3)熟练手术操作,减少术中出血及手术时间。(4)注意清理腹腔,减少胎粪,羊水等污染腹腔。(5)术后注意腹部伤口的护理。(6)减少术前检查次数,做好筛查。(7)增加机体抵抗力。(8)注意病房消毒,通风,防止交叉感染。
3、剖宫产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
静脉壁损伤、静脉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是剖宫产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多发生在下肢。妊娠期凝血因子、凝血酶的增加及抗凝血酶水平下降,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若卧床时间过长,下床活动过少,下肢肌肉就会松驰,再加上手术创伤,损伤血管壁,暴露出胶原纤维,因起血小板凝聚能力增强。静脉淤血,手术麻醉及术后应用止痛泵,使周围静脉扩张,血流缓慢,从而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处理:术后鼓励患者尽早翻身活动,自主活动双下肢,早下床。术后8小时即进流质饮食,促排气,以进食。恢复自主活动功能,第2日拔除尿管,自解小便,增加活动量,尽量减少血栓形成机会,特别对肥胖病人,早活动,以防坠积性肺炎、肺部感染。一旦血栓发生,及早治疗。
4、子宫内膜异位症、常发生于剖宫产术后。
处理:术中擦拭宫腔的纱条,尽量不擦拭别处,以防内膜异位,尽量清洁伤口,防止内膜做植。
二、远期影响
(1)晚期产后出血。(2)产后盆腹腔疼痛。(3)2次剖宫产率增加。(4)再次妊娠后终止妊娠风险加大。有可能为疤痕妊娠无法清除组织,出现疤痕裂开、出血。甚至需切除子宫。(5)再次妊娠手术难度加大,腹腔粘连,无法手术,损伤邻近器官,膀胱、输尿管等。(6)合并子宫肌瘤、卵巢肿瘤等手术时不适合行微创手术,增加手术难度。
三、剖宫产对婴儿的影响
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等发生率高。
可见,剖宫产手术在解决难产问题时有巨大的作用,但是其不良影响较多,对母体及胎儿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因此应得到全社会足够的重视。妇产科医生一定要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手术率。同时熟练手术操作,避免副损伤。术后进行合理的护理,尽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最大限度保障母婴安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