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桐城文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桐城,经世致用,文论,古文,湘乡,书院,桐乡。
桐城文论论文文献综述
胡劲松,汪传荣[1](2019)在《翰墨香如故 文章天下知》一文中研究指出日前,清代大学士张英第11世孙、清末民国书法家、篆刻家张祖翼孙女,现年102岁的张燕如主动联系桐城博物馆,捐赠她收藏多年的28件套书画作品。所捐文物中的《先太傅文端公遗像卷》系清代着名人物绘画家禹之鼎之作,填补了该馆张英画像收藏的空白。1984年(本文来源于《安徽日报》期刊2019-08-23)
朱丽霞,谢安松[2](2018)在《近代文学研究新境域——评萧晓阳《近代桐城文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桐城派研究悄然兴起。然而大多数研究还是着力于"桐城叁祖"方苞、刘大櫆、姚鼐以及个案研究,至于全面系统研究桐城文派,特别是近代桐城文派成果甚少。近现代学术史上已有关注桐城派之文,如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勾勒了桐城派的发展脉络;陈柱《中国散文史》第五编"以八股为文化时代之散文"论明清散文,其第四节"清代桐城派"之散文,虽篇幅不(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动态》期刊2018年05期)
袁茹[3](2018)在《辨章学术源流 寻绎文化精神——评萧晓阳《近代桐城文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萧晓阳《近代桐城文派研究》以桐城派在近代的发展为个案,阐释了中国文化精神在近代的遗存与延续。从诗性精神的高度揭示了梅曾亮、曾国藩与马其昶之文并未失去诗性精神;从音乐韵律角度尝试从江南文化、文章之用韵与桐城文章的写法等多侧面对近代桐城派文章的音乐性作了深入的梳理;从画境与古文的关系,阐述了桐城古文与江南风景画在文化渊源上的一致性。该书确立了近代桐城文派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对于重新认识桐城派及近现代文学之演进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陈啸,徐莹[4](2018)在《萧晓阳的眼界与《近代桐城文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到桐城派,可能最先让人们想到的就是"桐城叁祖"方苞、刘大櫆、姚鼐,以及他们的"义法"说。然而也正是因为"叁祖"这独特的文学地位而使大家容易忽视对其他桐城派作家及其文学活动的研究。萧晓阳《近代桐城文派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打破这一局面并取得了对近代桐城文派研究的一个重大突破。桐城派研究由来已久,然而近代桐城派作为桐城派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及其(本文来源于《博览群书》期刊2018年02期)
徐亦然[5](2017)在《传义法与笃师说:桐城文派传衍初期的不同倾向》一文中研究指出姚鼐古文理论不尽主于义法,其标举桐城文统亦有学术、文章两层意涵,因而姚门弟子对桐城文章的阐扬各有侧重,这也造成桐城文派传衍的复杂情形。吴德旋囿于义法,以归、姚为正体,走上偏狭一路。陈用光申发姚氏兼重义理、考据、辞章之说,以学助文,持平汉宋,古文理论更加通达。这两种倾向共同作用,使古文正统渐归桐城,同时异趣者亦被排除在外,其与阳湖文派之互动最为着例。在这一过程中,桐城文派的学术色彩逐渐剥落,而文学流派特征愈发显着,此间可见文学流派传衍的不同面向,以及文学史"过程"的丰富意涵。(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6期)
曾梦娇[6](2017)在《浅论曾国藩对桐城文论的继承与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晚清名臣曾国藩推崇方苞、姚鼎等桐城文人为"文学正宗",其文论思想直接受到桐城派古文的影响。在桐城文派陷入两难之时,曾国藩出而振之,维护桐城派正统的同时又不拘于此,于原来的基础上增添了经世致用的思想,博采经史百家之长,提倡阳刚雄肆之风,使得桐城派文学作为中国古典散文的最后辉煌一直延续至五四前夕,曾国藩本人也因此被看作是"桐城中兴"的代表。(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7年26期)
路海洋[7](2017)在《《近代桐城文派研究》:桐城派研究新视域》一文中研究指出桐城派研究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古代文学研究的热点之一。随着1985年全国第一届桐城派学术研讨会的召开,一批有分量、有影响的研究成果相继涌现,其中魏际昌《桐城古文学派小史》(河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吴孟复《桐城文派述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2年)、周中明《桐城派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王达敏(本文来源于《衡阳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杨波[8](2017)在《文字虚名终底事——桐城文家张裕钊的坎坷人生》一文中研究指出张裕钊(1823-1894),字廉卿,号濂亭,湖北武昌人,与吴汝纶、黎庶昌、薛福成并称曾门四弟子,以古文与书法耀于世。曾国藩对其尤为称赏,赞其"好学不倦,作古文亦极精进。余门徒中,望有成就者,端推此人"(曾国藩:《求阙斋日记》)。吴汝纶亦盛赞:"清代足与文章之事者,姚鼐、梅(本文来源于《寻根》期刊2017年04期)
赵敏[9](2017)在《困境中的坚守:戴钧衡传承桐城文派的文化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桐城派作为一个散文流派,能在林林总总的文学流派中脱颖而出,传衍不衰,绵延长达两百年,主盟清代文坛,成为当时最大的散文流派,这主要基于桐城派门人秉承文派宗旨,发展桐城古文,不断提高文章与文论水准等为门派传承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十九世纪上半叶,时局动荡不安、战乱频繁,而此时桐城派文坛盟主的地位已然有所撼动,桐城派文人如何振兴门派,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成为他们尤为关注与思考的。本文将以桐城派文人戴钧衡为研究主体,截取其文化活动中的重要节点,试图阐释其对文化的坚守与传承行为。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主要介绍戴钧衡所处的时代背景,分析桐城派在传承过程中的困境。第二章重点介绍了方东树与戴钧衡之间的师生关系。第一部分从主客观视角出发,分析戴钧衡拜方东树为师的原因;第二部分则以戴钧衡拜方东树为师为界,通过比较戴钧衡前后期诗歌集在诗歌类型、风格、手法上的差异性,着重表现其师方东树诗学专着《昭昧詹言》对戴钧衡诗歌创作的影响,进一步探寻出其在现实环境之下所做出的调整与适变。第叁章主要从整理乡邦文集入手,以戴名世为典型事例。这主要基于戴名世本人的争议性,桐城派文人因“南山集案”对戴名世忌惮不已,而戴钧衡竭尽所能整理其文集,这样的行为无疑带有一定的深层意味。后又将戴名世与戴钧衡的古文特色进行评点,归纳出戴钧衡古文的艺术特色。第四章以戴钧衡与桐乡书院为研究对象。本章先是对桐乡书院的创办过程进行概述,其次主要论述戴钧衡创办桐乡书院的原因,再次通过考证其为书院建设所制定的具体举措,从而探究教育之于文化传承的深刻意义。结语部分是对戴钧衡拜师访学、整理乡邦文集、兴学讲学等文化活动的小结,明晰时代低潮之下的文人心态,阐释文化活动的内在关联,突显其现实意义,从而升华主题,引出对传统文化的思考,点明传统文化与现实社会两者之间存在的矛盾,进而探究文人为实现文化的传承在社会的大背景之下,如何能体现个人的价值,完成文化与社会的交融和对接。(本文来源于《安徽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白海星,潘月琴[10](2016)在《安徽桐城:文都深挖传统文化富矿》一文中研究指出从高速公路桐城出口下来,一座名为“书山”的巨型城市雕塑屹立眼前,告诉我们已经来到了名闻遐迩的桐城派故里。千古文章桐城派,婉转悠扬黄梅调,和谐礼让六尺巷……文化是桐城最特质的资源,也是桐城最具代表性,最有影响力的资源。近年来,安徽省桐城市注重在城(本文来源于《经济日报》期刊2016-06-17)
桐城文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世纪80年代以来桐城派研究悄然兴起。然而大多数研究还是着力于"桐城叁祖"方苞、刘大櫆、姚鼐以及个案研究,至于全面系统研究桐城文派,特别是近代桐城文派成果甚少。近现代学术史上已有关注桐城派之文,如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勾勒了桐城派的发展脉络;陈柱《中国散文史》第五编"以八股为文化时代之散文"论明清散文,其第四节"清代桐城派"之散文,虽篇幅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桐城文论论文参考文献
[1].胡劲松,汪传荣.翰墨香如故文章天下知[N].安徽日报.2019
[2].朱丽霞,谢安松.近代文学研究新境域——评萧晓阳《近代桐城文派研究》[J].社会科学动态.2018
[3].袁茹.辨章学术源流寻绎文化精神——评萧晓阳《近代桐城文派研究》[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4].陈啸,徐莹.萧晓阳的眼界与《近代桐城文派研究》[J].博览群书.2018
[5].徐亦然.传义法与笃师说:桐城文派传衍初期的不同倾向[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
[6].曾梦娇.浅论曾国藩对桐城文论的继承与发展[J].青年文学家.2017
[7].路海洋.《近代桐城文派研究》:桐城派研究新视域[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
[8].杨波.文字虚名终底事——桐城文家张裕钊的坎坷人生[J].寻根.2017
[9].赵敏.困境中的坚守:戴钧衡传承桐城文派的文化考察[D].安徽师范大学.2017
[10].白海星,潘月琴.安徽桐城:文都深挖传统文化富矿[N].经济日报.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