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大豆灰斑病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大豆,病菌,基因组,豌豆,胼胝,玉米,生理。
大豆灰斑病菌论文文献综述
马铃铃,刘念析,郑宇宏,厉志,刘佳[1](2019)在《大豆灰斑病菌生长和产孢高效培养方法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大豆灰斑病菌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有效方法,探讨了V8培养基组分中V8蔬菜汁和碳酸钙含量对大豆灰斑病菌菌丝生长速率和产孢量的影响及最佳组分配比。利用5种不同浓度V8蔬菜汁和5种浓度碳酸钙组成25种不同组分处理,以广泛使用的PDA培养基为对照培养基,接种大豆灰斑病7号生理小种进行暗培养,每2 d测量其菌落生长情况和产孢子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5种不同组分V8培养基的菌落直径、生长速率、生长面积及产孢子量均大于PDA培养基的菌落。V8培养基菌落直径生长最快为3.47 mm·d~(-1);孢子产量最多达每皿9.87×10~6个。培养第5天时,病原菌的生长活力最大。最适宜培养时间为11~13 d,其产孢量达到高峰。培养基组合A4b4碳酸钙含量为1.5 g·L~(-1)、V8蔬菜汁浓度为15%时,最适合菌落直径生长,菌落生长面积最大。培养基组合A4b3碳酸钙含量为1.5 g·L~(-1)、V8蔬菜汁浓度为12%时,产孢子量最多。(本文来源于《大豆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郑庆伟[2](2017)在《微生物所等解析大豆灰斑病菌基因组信息》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豆灰斑病又称褐斑病、蛙眼病,由真菌C ercospora sojina Hara引起,是世界性的病害,同时也是我国大豆主产区的一个主要病害,尤其在东北叁省的发病最重。大豆灰斑病菌引起的病害在东北地区造成的产量损失在10%至30%之间。在阿根廷和巴西等国,据报道损失可达60%以上。灰斑病可在大豆的叶片、种荚和籽粒等多个部位发生,严重影响大豆的品质。目前对于该病的(本文来源于《农药市场信息》期刊2017年27期)
郑庆伟[3](2017)在《中国科学院和黑龙江大学合作解析大豆灰斑病菌基因组信息》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豆灰斑病又称褐斑病、蛙眼病,由真菌Cercospora sojina Hara引起,是世界性的病害,同时也是我国大豆主产区的一个主要病害,尤其在东北叁省发病最重。大豆灰斑病菌引起的病害在东北地区造成的产量损失为10%~30%。在阿根廷和巴西等国,据报道损失可达60%以上。灰斑病可在大豆的叶片、种荚和籽粒等多个部位发生,严(本文来源于《农药市场信息》期刊2017年26期)
[4](2017)在《科研人员解析大豆灰斑病菌基因组信息》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豆灰斑病,又称褐斑病、蛙眼病,由真菌引起,是一个世界性的病害,大豆灰斑病菌引起的病害在东北地区造成的产量损失在10%~30%之间。在阿根廷和巴西等国,据报道损失可达60%以上。中科院微生物所刘俊课题组和黑龙江大学马淑梅教授合作,在田间分离了多个致病的生理小种,其中(本文来源于《种业导刊》期刊2017年10期)
徐妍[5](2015)在《灰斑病菌胁迫对大豆生理生化和DNA甲基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逆境胁迫可导致植物生理上的胁迫反应和基因组范围的变异,以逃避或忍受逆境。DNA甲基化作为一种表观遗传修饰现象,其主要功能是调节基因的表达和维持基因组的稳定性,在植物应答逆境胁迫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豆灰斑病是一种世界性的真菌病害,严重影响大豆的产量和品质。研究灰斑病菌胁迫下大豆的生理生化特性和基因组甲基化变异对揭示大豆对灰斑病抗性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大豆感病品系(龙品09-85)和高抗品系(裕农09-521)为实验材料,研究灰斑病菌接种处理对大豆叶片生理生化和基因组DNA甲基化的影响,探讨DNA甲基化与大豆灰斑病菌抗性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如下:1.灰斑病菌侵染后,龙品09-85的叶片病斑数量多,病斑面积为21%-50%,属于4级-感病。裕农09-521的病斑数极少,面积不到1%,属于1级-高抗。2.对灰斑病菌胁迫诱导后大豆的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大豆感病品系植株叶片内O2-含量、丙二醛含量上升,H2O2含量、叶绿素含量下降,SOD、CAT、APX、POD活性均上升,并且上升幅度比高抗品系大。在高抗品系中,叶片O2-含量、H2O2含量、丙二醛含量均下降,叶绿素含量上升,SOD、CAT活性上升,APX、POD活性下降。说明高抗植株质膜和叶绿体损伤小,表现出极强的抗病性。3.利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SAP)技术分析灰斑病菌胁迫诱导后感病与高抗品系大豆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和模式的变化,结果表明,灰斑病菌胁迫处理后,两种品系大豆叶片的DNA甲基化比率(全甲基化率+半甲基化率)较对照均下降,其中感病品系的下降趋势明显。两种品系在胁迫反应中甲基化模式变异均以去甲基化为主,但感病品系甲基化变异与去甲基化变异相差较大,高抗品系相差不大,且高抗品系甲基化多态性高于感病品系。由此推测,DNA甲基化可能在大豆的抗性反应中起重要的作用,并且在不同抗性品系间存在差异。4.对甲基化差异条带进行同源性比对和功能分析的结果表明,DNA甲基化变异发生范围广泛,差异片段表现出与大豆基因组的高度同源性,且多与大豆响应逆境胁迫相关。(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期刊2015-06-01)
张岩岩[6](2015)在《大豆灰斑病菌群体致病性与大豆品种互作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豆灰斑病(Cercospora sojina)是流行于各大豆主要生产国的靠空气传播的真菌性病害。大豆灰斑病发生地区其病原菌致病性易变异,在田间表现为致病类型多,会导致一些品种抗性逐步下降,严重时甚至丧失。因此,急需确定该病菌群体致病性的变化及消长规律。由于大豆灰斑病菌和大豆品种存在协同进化关系,从遗传学上已明确为主效基因抗病性,所以研究大豆品种和病原菌的互作关系很重要。本研究利用盆栽试验与人工接种的方法测定了大豆灰斑病菌群体致病性变化,对我国主栽大豆品种、野生大豆资源以及国内外大豆品种做了抗性鉴定,结果如下:1、对从黑龙江省采集分离的144份菌株进行致病性的鉴定,共鉴定出14个生理小种,包括1、2、3、4、5、6、7、8、11、12、13、14、15和16号。1号和3号是本次试验鉴定出来的黑龙江省大豆灰斑病菌优势小种,出现频率均为12.58%,其次为5、15、8、12以及2号,出现频率依次为11.94%、11.32%、10.69%、9.43%、8.18%。2、49份大豆主要栽培品种对20株具有代表性菌株的总体抗病水平较为低下,抗性频率最高的品种是黑农37号,为35%;最低的是黑农52、合丰25和绥农15,抗性频率是15%。3、99份大豆品种资源与20株供试菌株的互作关系表明,大豆灰斑病菌对寄主均有较高的致病力,各大豆品种资源的抗性较弱。4、大豆灰斑病菌1、5~15号生理小种对97份野生大豆的抗性鉴定表明,有30份野生大豆抗8个以上生理小种,占总数量的30.92%;19份野生大豆感8个以上生理小种,占总数量的19.59%。1号生理小种对野生品种致病力最强,5号最弱。5、供试的70份国外大豆品种资源中,高抗材料共有3份,分别为WZ2、WZ7和WZ13;中抗材料有37份,数量最多,占供试材料的52.85%,其次是抗病和感病品种,各占总数的34.29%和8.57%。(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大学》期刊2015-04-20)
李雪光,Maria,Cristina,Lura,Maria,Gabriela,Latorre,Rapela,Maria,Celia,Vaccari,Roxana,Maumary[7](2015)在《分子标记和尾孢菌素分析方法研究阿根廷大豆紫斑病菌遗传多样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阿根廷由大豆紫斑病菌Cercospora kikuchii引起的叶斑和种子变紫是大豆上非常重要的病害。该研究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1、采用内部简单序列重复(ISSR)标记和内转录间隔区r DNA序列信息方法,鉴定在圣达菲省不同大豆产区采集的大豆紫斑病菌不同菌株间的遗传变异;2、分析不同地区大豆紫斑病菌的尾孢菌素产品,以评价该地区菌株间分子分布和毒素产品是否有关系。通过对圣达菲省不同地区大豆紫斑病菌菌株研究分析,(本文来源于《大豆科技》期刊2015年01期)
董玉梅,何霞红,苏源,李成云,肖秋芸[8](2013)在《大豆应答玉米小斑病菌胁迫的蛋白质双向电泳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大豆应答非致病菌(Bipolaris maydis)胁迫的分子机制,将玉米小斑病菌接种于3周龄的大豆苗。取48 hpi的大豆叶片以TCA/丙酮法提取蛋白质,利用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分离蛋白,串联质谱(MS+MS/MS)鉴定蛋白质再结合生物信息学技术进行蛋白质功能分析。结果显示:分离到大豆苗期叶片总蛋白点1 300±15个,其中,差异表达(2倍以上,P值<0.05)的蛋白质点18个,除2个蛋白点未成功测序,其余16个差异蛋白点经GO分析可知,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功能主要涉及光合作用、胁迫应激和非寄主抗性响应,如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病程相关蛋白PR-10和细胞骨架结构相关蛋白profilin-2。同时,由测序结果推测:在非致病菌(玉米小斑病菌)的胁迫下,大豆通过降低光合作用相关蛋白和能量代谢相关蛋白的表达,来增强防御相关蛋白和非寄主抗性相关蛋白的表达。(本文来源于《分子植物育种》期刊2013年05期)
董玉梅,潘满华,赵正龙,杨敏,李成云[9](2013)在《玉米小斑病菌诱导大豆叶片胼胝质沉积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菌丝染色和胼胝质特异性染色技术,研究玉米小斑病菌(Bipolaris maydis)与非寄主植物大豆互作时,能否诱导大豆产生胼胝质沉积相关的防御反应。将玉米小斑病菌接种到大豆叶片3 h后即可观察到孢子能在大豆叶片上萌发,12 h后能诱导大豆叶片细胞中胼胝质沉积。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转录水平检测到β-1,3-葡聚糖酶基因(GLU)表达有变化。本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大豆作为玉米小斑病菌的非寄主植物,可受玉米小斑病菌诱导而产生胼胝质沉积的防御反应,为进一步探明作物多样性种植降低病害发生的非寄主抗性机理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期刊2013年01期)
吴翠萍,李彬,张勇,粟寒,杨万风[10](2012)在《进境大豆杂质中豌豆褐斑病菌的检疫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一批进口的美国大豆杂质中挑选出的表面有褐色病斑的豌豆样品进行病原菌分离,得到了一株与豌豆褐斑病菌(Ascochyta pisi)相似的分离物A1。该分离物的菌落形态,在OA、MA、PDA上的培养特性,分生孢子器以及分生孢子等的显微形态特征,ITS序列分析以及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应将该分离物鉴定为豌豆褐斑病菌(A.pisi)。(本文来源于《植物检疫》期刊2012年06期)
大豆灰斑病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大豆灰斑病又称褐斑病、蛙眼病,由真菌C ercospora sojina Hara引起,是世界性的病害,同时也是我国大豆主产区的一个主要病害,尤其在东北叁省的发病最重。大豆灰斑病菌引起的病害在东北地区造成的产量损失在10%至30%之间。在阿根廷和巴西等国,据报道损失可达60%以上。灰斑病可在大豆的叶片、种荚和籽粒等多个部位发生,严重影响大豆的品质。目前对于该病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豆灰斑病菌论文参考文献
[1].马铃铃,刘念析,郑宇宏,厉志,刘佳.大豆灰斑病菌生长和产孢高效培养方法探讨[J].大豆科学.2019
[2].郑庆伟.微生物所等解析大豆灰斑病菌基因组信息[J].农药市场信息.2017
[3].郑庆伟.中国科学院和黑龙江大学合作解析大豆灰斑病菌基因组信息[J].农药市场信息.2017
[4]..科研人员解析大豆灰斑病菌基因组信息[J].种业导刊.2017
[5].徐妍.灰斑病菌胁迫对大豆生理生化和DNA甲基化的影响[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
[6].张岩岩.大豆灰斑病菌群体致病性与大豆品种互作关系[D].黑龙江大学.2015
[7].李雪光,Maria,Cristina,Lura,Maria,Gabriela,Latorre,Rapela,Maria,Celia,Vaccari,Roxana,Maumary.分子标记和尾孢菌素分析方法研究阿根廷大豆紫斑病菌遗传多样性[J].大豆科技.2015
[8].董玉梅,何霞红,苏源,李成云,肖秋芸.大豆应答玉米小斑病菌胁迫的蛋白质双向电泳分析[J].分子植物育种.2013
[9].董玉梅,潘满华,赵正龙,杨敏,李成云.玉米小斑病菌诱导大豆叶片胼胝质沉积的初步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3
[10].吴翠萍,李彬,张勇,粟寒,杨万风.进境大豆杂质中豌豆褐斑病菌的检疫鉴定[J].植物检疫.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