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氧化亚氮形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氧化亚氮,流化床,机理,红壤,氧化氮,石灰,微生物。
氧化亚氮形成论文文献综述
张光亚,闵航,陈美慈,韩如旸[1](2001)在《氧化亚氮形成的微生物学分子机制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N 2 O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greenhouse gases. Microbial production of N 2 O is the key source of atmospheric N 2 O. This paper reviews molecular mechanism of N 2 O production from microbial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rtion, including the general processes of microbial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as well as gene structure, gene function and regulation of gene express. Fig 3, Ref 18(本文来源于《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期刊2001年05期)
封克,汤炎,钱晓晴,王小治,张素珍[2](1999)在《施用石灰对酸性土壤中氧化亚氮形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酸性红壤施用石灰和N2O生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好气条件下,石灰的施用与NH4+氧化过程中N2O的产生量之间的关系不明显。但随着石灰施用量的增加,厌气条件下NO3-还原过程中N2O的积累量明显增加了,这与施用石灰后土壤pH升高而提高了硝酸还原酶活性有关。试验还表明,尽管在厌气条件下土壤pH较高有利于NO3-还原成NO2-,但当缺乏有效碳源时,NO2-向N2O的进一步还原受到限制,易发生NO2-的积累。(本文来源于《土壤与环境》期刊1999年03期)
周一工[3](1999)在《流化床燃烧中氧化亚氮形成机理研究概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总结了最近一个时期以来对流化床燃烧中N2O形成机理研究的成果。(本文来源于《江西能源》期刊1999年02期)
周一工[4](1998)在《流化床燃烧中氧化亚氮形成机理研究概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氧化亚氮(N2O)对臭氧层具有强烈破环作用。流化床燃烧产生的气体困扰了流化床技术的发展。必须对流化床燃烧中N2O排放问题进行认真研究,找出抑制N2O生成的有效方法。本文总结了最近一个时期以来对流化床燃烧中N2O形成机理研究的成果。(本文来源于《环境技术》期刊1998年05期)
周一工[5](1998)在《流化床燃烧中氧化亚氮形成机理研究概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总结了近期对流化床燃烧中N2O形成机理研究的成果,论述了影响N2O排放的各种因素。(本文来源于《电力环境保护》期刊1998年02期)
周一工[6](1997)在《流化床燃烧中氧化亚氮形成机理研究概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氧化亚氮(N2O)是对臭氧层具有强烈破坏作用的有害气体,流化床燃烧是产生N2O的最大污染源.N2O排放问题已经困扰了流化床技术的发展。所以,必须对硫化床燃烧中N2O排放问题进行认真研究,找出抑制N2O生成的有效方法。本文总结了最近一个时期以来对流化床燃烧中从N2O形成机理研究的成果。(本文来源于《辽宁城乡环境科技》期刊1997年05期)
钟北京[7](1996)在《火焰中形成的二氧化氮和氧化亚氮》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燃烧各种燃料的炉膛内二氧化氮(NO2)和氧化亚氮(N2O)的形成过程及其排放水平。讨论了氧化氮(NOx)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转变规律及影响NO2和N2O形成与排放的主要因素。(本文来源于《热能动力工程》期刊1996年03期)
封克,殷士学[8](1995)在《影响氧化亚氮形成与排放的土壤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中N_2O形成、散发与地球温室效应有密切关系。土壤中N_2O是通过硝化和反硝化过程形成的。由于硝化和反硝化过程中均产生N_2O,故凡影响这两个过程的因素都会对N_2O的形成发生作用。土壤通气状况、土壤水分含量、土壤氮素状况与氮肥施用、土壤pH、土壤有机物含量与组成、土壤质地结构及耕作利用等土壤因素都会影响N_2O的形成与排放。(本文来源于《土壤学进展》期刊1995年06期)
钟北京[9](1995)在《氧化亚氮形成的动力学机理及其转变的基本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各种燃料燃烧过程中氧化亚氮(N2O)形成的动力学机理及转变过程,并对燃料及其燃烧工况对N2O形成和转变过程的影响进行了一些探讨。(本文来源于《热力发电》期刊1995年01期)
氧化亚氮形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酸性红壤施用石灰和N2O生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好气条件下,石灰的施用与NH4+氧化过程中N2O的产生量之间的关系不明显。但随着石灰施用量的增加,厌气条件下NO3-还原过程中N2O的积累量明显增加了,这与施用石灰后土壤pH升高而提高了硝酸还原酶活性有关。试验还表明,尽管在厌气条件下土壤pH较高有利于NO3-还原成NO2-,但当缺乏有效碳源时,NO2-向N2O的进一步还原受到限制,易发生NO2-的积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氧化亚氮形成论文参考文献
[1].张光亚,闵航,陈美慈,韩如旸.氧化亚氮形成的微生物学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1
[2].封克,汤炎,钱晓晴,王小治,张素珍.施用石灰对酸性土壤中氧化亚氮形成的影响[J].土壤与环境.1999
[3].周一工.流化床燃烧中氧化亚氮形成机理研究概述[J].江西能源.1999
[4].周一工.流化床燃烧中氧化亚氮形成机理研究概述[J].环境技术.1998
[5].周一工.流化床燃烧中氧化亚氮形成机理研究概述[J].电力环境保护.1998
[6].周一工.流化床燃烧中氧化亚氮形成机理研究概述[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1997
[7].钟北京.火焰中形成的二氧化氮和氧化亚氮[J].热能动力工程.1996
[8].封克,殷士学.影响氧化亚氮形成与排放的土壤因素[J].土壤学进展.1995
[9].钟北京.氧化亚氮形成的动力学机理及其转变的基本规律[J].热力发电.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