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宏宇[1]2014年在《空间理论视域下的弗吉尼亚·伍尔夫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当代空间理论最重要的思想先驱之一,列斐弗尔在其1974年出版的《空间的生产》一书中宣称:“1910年左右,某个空间崩溃了。”列斐弗尔所指的空间崩溃是指基于欧几里德空间与透视空间,并在西方艺术和哲学中得以充分体现的传统理性空间的崩溃。列斐弗尔指出,伴随着这一参照系的消失,诸如城镇、历史、父权、音乐、道德观等等方面的一系列传统观念也消失了。对于这一空间巨变,其实伍尔夫早在五十年前就有过相似的论断,她说:“就让我们把这些变化的时间确定在1910年左右吧。”伍尔夫所指的变化是人与人之间一切关系的变化,以及随之而来的信仰、行为、政治和文学的变化。可以说,伍尔夫很早就意识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复杂社会关系所构成的社会空间的变化,感知到了空间的工具性,并因此终其一生地致力于寻找适应这一变化的文学形式,但直到几十年后,列斐弗尔才将空间的概念引入对这种社会变化的分析之中,试图构建一种理论来描述和分析这种变化的实质及其产生的影响。因此,当列斐弗尔的社会空间理论以其巨大的包容性和适用性潜能进入文学批评的视野时,伍尔夫创作中隐蔽的空间性特征就得以彰显出来。本论文旨在运用列斐弗尔的社会空间概念及其空间叁元辩证法的理论,分析伍尔夫作品所呈现的空间化叙事结构及其作品中的空间所蕴含的政治意义。作为二十世纪前半期的现代主义作家,伍尔夫经历了城市化、工业化和世界大战带来的时空观的变化及相应的身体与心理体验方面的变化,其空间化叙事的美学实验就体现了对这种变化的关注和反应。另外,伍尔夫对空间的处置也源于她自身作为一名女性作家的边缘身份,正是这种边缘身份使她能够敏锐地意识到地理位置和边界所体现出的社会压迫以及日常生活实践和话语中的不平等的权力关系。在伍尔夫的创作中,她不仅以超越传统的空间化叙事再现了令现代人倍感焦虑的破碎的世界,杂乱的空间和无情的现实,同时将空间作为由社会生产和权力关系构建的、具有差异性的、矛盾的、动态的场域,通过对空间中受压制的他者力量的呈现,揭露并批判了社会权力阶层借空间表征的作用对弱势群体或异质力量的同质化压迫。本论文引言部分是对论文选题缘由的介绍。正文部分共分为叁章内容。第一章主要是对伍尔夫空间研究的可行性分析。首先,简单介绍文学批评研究的“空间转向”,其次,指出列斐弗尔的社会空间理论及其空间叁元辩证法与伍尔夫创作研究的契合关系;最后,分析伍尔夫研究空间的复杂性和开放性,并指出伍尔夫空间研究的可行性。第二章主要探讨伍尔夫小说创作中的空间化叙事。首先,伍尔夫的小说革新实验是构成社会空间的文学空间实践,它将历史的宏大叙事转向对日常生活空间、生存的此在空间和感性的社会空间的关注,彰显了文学空间的他者力量对文学叙事传统的颠覆;其次,《墙上的斑点》、《达洛卫夫人》和《奥兰多》等作品的空间化叙事表明了伍尔夫的创作实验致力于在时间的碎片中“追忆流逝的空间”,表征了现代都市生活的碎片化、异质性和无序性,又体现了伍尔夫自己的生存体验和人生哲学,这种叙事形式的创新是对现代叙事困境的突围,也是对资本主义现代性发展进程中文学表征空间的建构。第叁章主要探讨了伍尔夫作品中的空间政治。空间化叙事使作品中的空间不再是静止、中立、被动的故事背景,而成为既是手段又是目的的社会空间,社会空间中的人物在性别、阶级、民族“空间表征”的规训下,通过“空间实践”,以差异化的“表征空间”,向“空间表征”挑战,对性别主义的、民族主义的和权力阶级的话语提出了质疑并予以解构。本章通过对《一间自己的房间》、《叁个基尼币》、《往事杂记》、《出航》、《夜与日》、《达洛卫夫人》、《到灯塔去》、《弗勒希》、《海浪》、《岁月》等作品的分析,分别从性别、阶级、民族叁方面指出伍尔夫以性别政治为核心内容,兼顾阶级政治和民族政治的空间政治批评。本论文的结语部分不仅是论文的核心思想和内容的总结性结尾又是与本论文相关的后续研究的开端。本论文在空间理论的观照下将政治文化批评与文学本体研究结合起来,从文本内部结构和文本外部的社会层面更全面地研究了伍尔夫所具有的他者力量。可以说,这一研究不仅颠覆了伍尔夫只关注内心世界、思想偏狭、创作“非常空洞而无意义感”的传统形象,而且也表明了伍尔夫研究更多可能性的存在。
李文茜[2]2016年在《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性主义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着名英国女作家、文学理论家、意识流文学代表人物,被誉为二十世纪女性主义的先驱。伍尔夫立足于时代背景和现实生活,从女性写作传统、女性写作条件、女性形象、双性同体等方面阐述了女性与写作的关系。她强调经济独立对女性写作的重要性;主张女性建立自己的写作传统;鼓励女性大胆地拿起笔进行创作,摆脱男性作家塑造的不实的女性形象;在承认两性差异的前提下提倡双性同体的创作模式。本文试图梳理和分析伍尔夫的女性主义观念和理论,证明其思想在女性主义发展史中的发展性和超越性。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本文的绪论,主要介绍了对于弗吉尼亚·伍尔夫女性主义思想研究的意义,以及国内外的研究述评。第二部分介绍了弗吉尼亚·伍尔夫女性主义思想的形成背景。首先,从小特殊的家庭教育使伍尔夫具备了一定的文学功底,父权制和家长制的倾轧让女性主义思想在她体内生根发芽。其次,布卢姆斯伯里集团对伍尔夫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在这里她养成了最敏锐的审美观,产生了对道德教养的怀疑,培养了作家的社会使命。再次,伍尔夫所在时代的女性解放运动为她的女性主义思想的形成提供了一定的生长土壤。第叁部分介绍了弗吉尼亚·伍尔夫对女性与写作的思考。伍尔夫认识到父权文化对女性历史的遮蔽,于是致力于重新发现女性写作的传统,她采取实证的研究方法,关注女性的现实生活,描述女性作品的独特性,书写女性文学史,进而建立女性文化。第四部分介绍了弗吉尼亚·伍尔夫对女性形象的书写。伍尔夫清醒地看到父权制对整个社会思想文化的控制,他们创造了一系列不实的女性形象。所以她在个人创作实践上不断打破旧有的创作传统,始终将抵制菲勒斯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思想贯穿于自己的文学创作中,提倡杀死“家中天使”,描写真实的女性形象,肯定书写女性体验的做法。她的这些做法无疑是对男权社会写作模式的一种有力的颠覆。第五部分介绍了弗吉尼亚·伍尔夫对两性关系的表达。她对父权社会传统的两性二元对立模式进行了审视和批驳,主张抛弃狭隘的性别主义偏见,呼吁两性间进行和谐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并且进一步提出一种解构性别二元对立的良性策略——“双性同体”。最后一部分为本文的结语,主要对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性主义思想、创作进行总体评价,在基本肯定中也指出了其缺陷。并且通过对后来女性主义历史进行梳理,说明了弗吉尼亚·伍尔夫女性主义思想的发展性和超越性。
杜婧一[3]2011年在《寻找女性独立的桥梁—弗吉尼亚·伍尔夫女性主义理论探微》文中认为弗吉尼亚·伍尔夫是女权运动的先驱,在英国女性文学发展史上,她是一位先行者,也是一位开拓者。她那灼灼其华的思想精髓,不仅流淌在富含女性细腻情感的笔调中,更是一座在黑暗中为向着自由平等的未来挣扎着前行的女性群体指明前行方向的明亮灯塔。本文试图整理她的女性主义观念和理论,这些散见于书籍和文字中的思想碎片,是女权运动的启明星。弗吉尼亚·伍尔夫是一名优秀的意识流小说创作者,同时也是着名的文学评论家。她的一生创作并发表了350余篇论文以及书评。在学术界热切关注她小说的意识流创作手法的同时,从她的作品中我们也注意到了处处流露出的女性意识。《一间自己的屋子》最为充分和直接地表现了她的一系列女性主义思想:没有独立创作的物质保障,没有自我的精神空间;时断时续的女性文学传统;父权社会女性不断被异化以及自我异化的现实;对男权单一价值观反叛的双性同体思想的提出,成为后代女权主义者反复讨论研究的一个伟大主题等。除了这本理论着作,她在小说中表现出的女性意识是本文想要突破的另一重点。《到灯塔去》中,古板僵化固执的男性品质与灵活慈善天真的女性品质之间的碰撞、摩擦,女性那如水一般的包涵与宽容给予我们深刻的思考。《达洛卫夫人》中,女性一直是小说的重点与中心,小说描述上流社会妇女达洛卫夫人一天的生活以及对于婚姻、爱情、生命充满矛盾的心理波动。同时塑造了具有新女性精神的萨利·塞顿,塞顿的叛逆个性与反传统思想和带有男性魅力的女性气质,对世俗观念造成极大冲击。在两种截然不同的女性形象映衬下,作者用华丽的手法展现她对突破传统女性概念的理解。《奥兰多》中具有典型“双性同体”特质的奥兰多,大胆实践了弗吉尼亚·伍尔夫在《一间自己的屋子》中提出的伟大构想,体现了弗吉尼亚对解决男女二元对立问题的看法。此外,几乎她所有的作品都蕴含着对女性的深深思考,本论文正是要结合她的创作,从作品的角度回顾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性主义观。我国80年代才陆续进行对于女权主义文学理论的研究,在这片倡导着“男女都一样的”的土地上,女权运动却不是由女性自发提出的,妇女解放是伴随着推翻封建制度相应产生的。尽管女权运动的初衷,应该是世界性的,然而在我国,女权运动背景的缺失却成为重大的遗憾,但是中国妇女确实在独立的号召中获得了好处。如今,对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引入和重视正在加强,用我们具有女性特色的目光来审视“自己”的创作将为铺垫女性主义创作传统道路做出贡献。
卢玉[4]2006年在《女性的自我言说》文中提出弗吉尼亚·伍尔夫是20世纪英国杰出女作家,意识流小说的重要代表人物,女权主义批评家。论着《一间自己的房间》和《叁个基尼金币》奠定了她的西方女权主义批评理论先驱的历史地位,她的“一间自己的房间”和“双性同体”的创作思想,唱响了女权主义的号角,影响了世界女性意识的觉醒和重塑。陈染,中国作家协会会员,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发表作品,中国先锋小说和女性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其作品多以现代知识女性的视角来关注人类的生存处境。作为一个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西学东渐”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女作家,陈染从不否认自己的女权主义渊源,正如陈染自己所言,伍尔夫是她十分欣赏的女性,伍尔夫的《一间自己的房间》是她理论和经验的来源。通过阅读伍尔夫和陈染的理论着作和创作文本,我们不难发现,陈染的女性观中或隐或显地存在着伍尔夫女权主义思想的投影,但是由于时代和生活体验的不同,两者的女性观在范围、深度、论述视角等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同时,作为两个有着坚定的女性主义立场的作家,她们都把目光投向作为女性的自觉写作,她们打破了菲勒斯中心话语,突破了传统父权文学对女性文学的限制,寻找到一种两性和谐的文学境界。她们塑造了一群自我意识强烈而又不落俗套的女性形象,在这些女主人公纷繁奇异的情感世界里,我们看到的是中英两国女性极具趋同性的生存状况与精神探求。陈染和伍尔夫的女性思想和女性作品之比较研究,不仅彰显了两者为女性文学所做出的卓越贡献,而且两者的差异性让我们看到了文化背景或时代的不同对接受者认知和阐释异域文化的影响。总之,陈染对伍尔夫的吸收是带有鲜明的本土化和个体化特征的,是置身于东方文化情境中对异域思潮所做出的扬弃。跨越漫长的历史时代,两位不同国度的女作家的“自我言说”显示了女性突破男权之路的曲折和艰难。
刘丽娟[5]2017年在《弗吉尼亚·伍尔夫小说中的疾病书写》文中指出弗吉尼亚·伍尔夫一生疾病缠身,给其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与此同时,伍氏亦“窃取”疾病的便利,为己所用,为其文学创作提供有别于他人的独特叙述视角。论文以伍尔夫小说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从“异化”、“疯癫”、“文明”叁个角度对伍尔夫小说中的生理疾病、心理疾病以及其疾病背后的隐喻进行探讨,以期揭示出伍尔夫小说中疾病与文学创作之间的辩证关系和社会意义。论文分述为如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通过对伍尔夫及其小说研究现状的综述,阐述出本文的研究价值,研究方法,研究的重难以及作品的创新之处。该部分意在对本文的生发进行阐释说明,并揭示出全文的脉络概貌。第二部分从生理疾病的角度,分析伍尔夫小说中存在于损伤性疾病与传染病环境中社会的异质性以及在此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的异化关系。通过对伍尔夫小说中病人、医生、疾病叁者之中两两之间互为对立的紧张关系,揭示出心理疾病映射下畸形的社会现状与人际关系。第叁部分从心理疾病的角度,叙述在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双重压迫下,精神疾病对伍尔夫小说创作的影响,并从伍尔夫小说中人物个体与自身、个体与周围关系的分裂,揭示出构建新型人物关系——双性同体的必要性。第四部分根据伍尔夫小说中生理疾病与心理疾病的动态分析,联系伍尔夫本人的患病经历,挖掘出伍氏小说中疾病所蕴含的文化隐喻以及治疗与病患的关系揭示出国家机器对人的监视与归训的政治隐喻,并以此探究伍尔夫小说中疾病与社会之间的意义关系。第五部分为结语,总结伍尔夫小说中疾病书写的文学价值和现实意义,揭示出伍尔夫疾病与其文学创作的辩证关系以及疾病书写作为文学创作视角的重要意义。
刘静[6]2005年在《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女性主义文学理论是二十世纪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是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开山鼻祖。她结合自身的创作经验,从女性写作传统、女性写作必备条件、女性写作体裁、女性形象、建构女性话语、树立女性自我意识和双性同体等方面全面阐述了女性和写作的关系问题。本文论述了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分析了该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基本特点以及对英美学派的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影响等问题。文章认为,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内涵丰富而精深,是社会发展和时代精神的必然产物,为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对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性主义文学理论进行系统地研究和总结,可以使人们从整体上把握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发展和流变,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进行女性主义文学的研究和创作。
李红梅[7]2006年在《伍尔夫小说的叙事艺术》文中指出一个世纪以来,弗吉尼亚·伍尔夫研究已经形成了相当大的规模,且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但笔者从诸多的研究成果中发现,伍尔夫的研究目前仍存在着很大的值得进一步探询的空间,特别是对其小说叙事模式的系统研究即是一个重要的有待开发的领域。本论文即从叙事学角度对伍尔夫小说的叙事艺术进行详细地研究。笔者认为,伍尔夫现代小说实验的深层动机——揭示“人”的内在真实和探询生命的意义使她的叙事艺术的建构与她的人学观念之间具有一种独特的“互释”关系,因此本论文在论述的过程中,一方面力图详细地剖析伍尔夫小说的叙事特点和规律,一方面尽可能深入地挖掘潜隐在其叙事艺术策略背后的文化与生命思考。全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叁个部分。绪论部分既介绍了伍尔夫在国外的研究现状,也梳理了国内对伍尔夫作品的译介和研究,并提出了从叙事学角度进行伍尔夫小说研究的意义。正文部分第一章剖析叙事学视野中的伍尔夫小说。对叙事学的演化和方法进行了概括,同时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宗旨:把伍尔夫的叙事艺术研究与她的人学思考相结合,既关注伍尔夫叙事模式的表现形态也注重探询其叙事策略背后的人文内涵。第二章分析伍尔夫小说的主体设置策略。论文认为伍尔夫的小说多数采用人物叙事情境,叙事者常处于隐藏状态,生动地体现了伍尔夫对“非个人化”艺术效果的追求。但笔者同时指出伍尔夫小说中的叙事主体距离却并未因此而拘泥于一种绝对“等距”的状态,相反,伍尔夫在表面上使叙事者保持中立的同时,暗中却有意识地对叙事者与人物、隐含作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灵活地调整,使叙事主体间的距离变化较为自如。由此实现的是作家对人物的写意性刻画,而客观上也使作品主题获得了一种多元解读的可能性。伍尔夫的女性主义思考在她对叙事主体场的设置中即获得了清楚的表述。第叁章分析伍尔夫小说的时间模式。论文认为与传统小说相比,伍尔夫小说极具个人风格的时间塑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时间的心理化理解为依托,对时间进行生命化书写,时间的跳跃、交叉、重迭在她的叙事时间设置中以匪夷所思的频率和密度涌现,从而打破了线性时间秩序,使时间呈现出了无序化、空间化等特点;二是铸造心
赵思奇[8]2007年在《弗吉尼亚·伍尔夫:女性主义批评的先驱》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兴起,与女权运动密切相关,它是政治运动深入到文化领域的产物。1791年法国妇女领袖奥伦比·德·古日发表了着名的《女权宣言》,与此差不多时间,在与法国一水之隔的英国,出现了玛丽·沃尔斯通克拉夫特,她于1791年写了《女权辩护》,理直气壮地打出妇女权利的旗号。这些理论上的先导为日后女性主义的进一步发展铺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作为一位顺应时代潮流而生的清高的精神贵族,在她不算太长的五十九年生命中,她对女性问题的关注,对女性命运的思索,并因此而提出的在当时振聋发聩以至对后世也产生巨大影响的观点,虽在今天看来有不成熟之处,但为后世的女性主义研究者们尤其是英美女性主义者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伍尔夫悉心探讨了一系列女性写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她明确肯定了女性文学传统的存在,为了向世人证明这一点,她做了大量史的工作,在散文随笔中对有史以来的女作家及作品给予了公正的评价。对于大多数英美后世女性主义者而言,她们更多地承继了伍尔夫的这一思路,侧重于树立一种传统和规范,从这个意义上说,伍尔夫作为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的先驱,在确立女性文学传统的问题上,为英美后世的女性主义者们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但是作为一位中产阶级白人妇女作家,她的眼光主要集中在某种程度上“着名”的白人女作家诸如简·奥斯汀等人身上,针对于此,伊莱恩·肖瓦尔特提出“女性亚文化”的观点,从整体文化层面上对女性文学进行研究,深化了伍尔夫的理论。伍尔夫针对女性在创作时不敢如实传达出自己的声音这种现象,提出杀死“房中天使”,法国女性主义者波伏娃以伍尔夫的研究为基础,认为天使之所以能源源不断的复制下去,乃是不合理的社会结构和制度所致,天使的形象发展至今,出现了很多新的内涵,但追溯到伍尔夫便不难发现,她是以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中产阶级妇女的立场提出这一问题的,这再一次显示了教育的理性作用,教育在培养妇女独立性方面,确实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遗憾的是,伍尔夫始终没有提出具体的教育途径,但她所提出的在思想上杀死房中天使,在女性自觉方面,对后世未尝不是一个有建设性的方案。女性要想自由地表达自己,首先要建立自己的女性文学语言,伍尔夫发现这正是女性作家所缺乏的东西。伍尔夫鼓励女性写作,提倡通过写作表达女性的身体体验,她认为这对于建构女性文学语言十分必要。同时,伍尔夫不赞同女性作家在写作时任由愤怒泛滥,她认为愤怒的不良情绪阻碍了女作家创造力的发挥,也毁灭了她们的艺术生命。可以说,在建设女性文学话语这个问题上,伍尔夫为后世的女性主义者们树立了良好的规范,对于逃离父权话语的羁绊、寻求女性共同的精神家园有不可抹杀的作用。在《一间自己的屋子》这本小册子中,伍尔夫在整个社会文化层面上,针对文化的单一状态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思想——双性同体,她认为在女人男性或男人女性的状态下,作家才有可能充分调动所有的官能创作出惊世之作,相反,任何一个纯男性和纯女性的脑子都不可能创作,作家若以或男或女的单向性别经验写作就无药可救。伍尔夫提出双性思想,意在克服父权中心文化的偏颇,消弭了作者与文本及读者之间的壁垒,拓展了女性作家的眼界,为后世女性主义批评家们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路。在人类历史上,大多数优秀作家基本上都有一种反战倾向,伍尔夫作为一位情感细腻的女性作家,她的独到之处,就是将战争和暴力与男权主义相联系,而将女性主义与和平主义联系在一起,从性别角度出发,提出了对战争的独到看法。她认为男人们发动战争“不是为了满足我的天性,也不是为了保护我本人或我的祖国”,而“是为了获得我不曾分享并且将来也不能分享的利益而战”,伍尔夫认为,战争只是男性在美丽谎言掩盖下施暴的一种手段,伍尔夫的这一思想对后世很有启发。可以说,在深受男权文化禁锢的维多利亚时代,伍尔夫是独立特行的,她的思想很大程度上冲击了人们从前习以为常的思维方式,也使传统的性别角色定型观念受到了质疑,她以自己富有丰富内涵和启发性的理论为自己树立了女性主义批评先驱者的形象。
马连君[9]2004年在《弗吉尼亚·伍尔夫:现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先驱》文中研究说明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不仅是英国杰出的小说家,而且是现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重要先驱。她独特的女性意识贯穿于整个文学作品中,《一间自己的房间》、《叁个基尼》、《奥兰多》等作品以犀利的笔锋表达了她对当时社会男女不平等地位的强烈不满,充分体现了伍尔夫独特的女性意识和先进的女权思想,因此,她被后来的女性主义者们尊称为女性主义运动的先驱,成为西方现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重要奠基人。本文旨在探讨弗吉尼亚·伍尔夫独特的女性意识在文学作品中的具体表现。 第一章 首先介绍了西方现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时代背景、思想来源及两大重要派别—英美派女性主义和法国派女性主义。它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欧美国家,是第二次世界妇女解放运动的文学产物。它以妇女为研究中心,其首要任务是发掘女性文学的伟大传统。它探讨文学中的女性意识,研究女性特有的表达方式,关注女作家的创作状况;它声讨以男性为中心的传统文化对女性创作的压抑,提倡一种女性主义写作方式。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思想大致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西方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重大变化为它提供了多方面的启示;二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继承了重要先驱者的理论创造,例如英国的弗吉尼亚·伍尔夫和法国的西蒙娜·德·波伏娃。现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基本上分为英美派和法国派,作者简要介绍了这两个派别主要代表人物的观点。 第二章 重点介绍弗吉尼亚·伍尔夫独特的女性意识。首先介绍了弗吉尼亚·伍尔夫女性意识的重要来源:一是受当时的社会大背景的影响:二是作为一名女性在男权社会生存的亲身体验,也就是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叁是受身边许多女性的女性主义思想的影响。本章重点分析了弗吉尼亚·伍尔夫独特的女性意识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一、她首次发掘女性文学的伟大传统,发现女性文学具有独立悠久的文学传统。她意识到19世纪的女作家经常在作品中表达个人愤怒:20世纪以后,女作家们开始将写作当成一门艺术,而不是一种自我表现的方法,并且越来越关注艺术的真谛;二、积极探讨男女两性之间的关系,寻求男女平等,指出“女权主义斗争的最终目的是解构男女之间的二元对立”,并通过分析拉姆齐先生和拉姆齐夫人的性格特征展示两性之间的关系;叁、正因为男女之间存在诸多不平等,女性在男性的压制下,逐渐丧失了话语权。弗吉尼亚·伍尔夫首次要求打破传统的男性话语模式,寻求女性话语,并在多部作品中运用新颖独特的文学技巧进行大胆尝试;四、强调妇女写作的重要性,积极倡导妇女写作,并提出妇女写作需要的物质条件和文化空间;五、面对女性写作的现实困境,弗吉尼亚·伍尔夫首次提出了着名的“双性同体”理论,本章进一步探讨伍尔夫的“双性同体”理论,指出奥兰多、莉丽·布里斯科、卡姆·拉姆齐这些人物形象都是“双性同体”的,并深入分析这些人物形象特征。 尽管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性意识具有一定的阶级局限性,但是她的女性意识同时也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尤其是她的“双性同体”理论得到许多着名批评家的认可,她为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创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愧是现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先驱。
潘建[10]2007年在《弗吉尼亚·伍尔夫:性别差异与女性写作研究》文中认为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 1882-1941)是英国20世纪最着名的女作家,就是将其置于男性主导的英伦文学历史之中,她也不让须眉,是那最闪亮的几颗文学巨星之一。何以致此?我们认为,母亲的光辉,即她的以性别差异(sexual difference)为基础的女性主义思想,是她可以光彩夺目的重要原因。伍尔夫被西方女性主义者尊为先驱。她的女性主义思想是性别差异思想指导下的女性历史观、女性文学史观、女性写作、雌雄同体、女同性恋等构成的理论共同体。她将这一理论全面引入文学写作与批评,改变了文学批评话语惯有的表达方式,提供了理论文本的另一种可能性,从而使女性主义思想以截然不同于父权理论的声音在文学批评中脱颖而出。她的后继者们将这一传统发扬光大,深入到文化批判,形成了女性主义批评流派,使其成为当代西方文化的重要维度和关注中心之一。本文拟对伍尔夫的性别差异思想及其在写作实践中的体现进行全面考察和研究。将沿着以下的思路展开论述:首先,紧扣西方妇女解放运动的叁次浪潮和伍尔夫女性主义思想的研究,试图在历史的脉动中,把握伍尔夫的女性主义思想的主旨,及其贡献、影响和地位。然后,讨论女性写作、雌雄同体这两个在伍尔夫性别差异思想中最主要的概念,并由此出发,大量运用文本资料,借鉴前人和时贤的研究成果,从女性情感与性体验、解构父权中心、女性史的缺席与重构等叁个方面来解读其女性主义思想的形成、内容、特色,以及运用到文学写作与批评后所取得成就,及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本文由导言、正文、结语叁部分组成。导言主要介绍选题的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研究对象;结语总结伍尔夫性别差异思想在整个西方妇女运动和女性主义思想史及其文学批评史中的影响、贡献和地位;正文共分五章。第一章,讨论伍尔夫与西方妇女运动和女性主义发展的关系、西方对她的女性主义思想中一些重点概念的探讨。认为伍尔夫与女性主义是共生的关系,她那以性别差异思想为核心内容的女性主义思想,从理论的高度为妇女解放事业指明了方向。而她秉持这种思想的写作,从各个层面论述女性的现实处境和社会地位,揭露父权制对女性的压迫和奴役,提高了女性的自我意识以及对自身处境和地位的了解和认识,其作用并不亚于妇女运动本身。第二章,讨论伍尔夫的性别差异思想,主要讨论其中的两个重要概念:雌雄同体和妇女写作。在伍尔夫看来,无论生活中还是艺术中,男女之间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又导致了价值观的差异。作为人类一半的女性,如果一切以男性占统治地位的文化为标准,那么接着而来的可能就是异化、压制、分裂,其结果就会使女性沉默和失语。本文认为,伍尔夫的差异思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成为妇女运动第二次浪潮的指导思想。她的雌雄同体思想成为该次浪潮中女性主义研究的中心议题之一;她的妇女写作观成为女性主义第二、叁次浪潮中的理论基础,并带来了20世纪70年代法国女性主义批评的兴盛。法国女性主义者特别重视女性的亲身体验,提倡建立女性话语体系,把“转变话语”作为她们的理论策略。她致力于探寻女性自己的特质和价值观,并将其写进文学作品中,充当了建构女性价值体系拓荒者的角色。第叁章,探讨女性的情感与性体验,涉及到女同性恋和女性身体写作等问题。在伍尔夫看来,女性与女性之间的情感以及女性身体的体验在过去的文学中一直是无人敢涉足的的“黑暗大陆”,但这正是男性无法思考无法了解的领域,这也是女性有别于男性的领域。因此应该由女性自己来填补这一空白。本文的观点是,伍尔夫的女同性恋观点成为西方当代女同性恋理论的基础,在女性主义第二次浪潮中得到了充分发展。该理论从20世纪60年代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开始,一直到90年代又衍生出“怪异理论”(“queer theory”),可见其强劲趋势,甚至有“女同性恋解放”运动之称。伍尔夫关于女性“身体真实经历描写”的观点发展成为法国女性主义重在“身体写作”的“女性写作”理论。可以说,伍尔夫再一次充当了开路先锋和破除禁忌者,“真实地”记录了女性同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女性的性体验,为女性文学开辟了新领域,为后来的女性写作提供了典范文本。第四章,聚焦伍尔夫对公共/私人领域二元对立关系的思考与解构,探讨她消解中心与边缘的界线、虚化父权中心以及构建“局外人协会”的努力。伍尔夫一直尝试着动摇父权制,解构父权中心,以达到构建“女性共和国”的目的。她认为,公共/私人领域的二元对立是压制和奴役女性的根源之一,父权制不仅限于政治和有报酬的公共领域,同样存在于私人领域,其力量远远超过一切权力制度,超过阶级和种族的界线。本文认为,伍尔夫解构父权中心社会,并建立更好世界的举动属于革命者的革命行为,是一场更为激进、更有意义的妇女解放运动,为以后的妇女解放运动指明了发展方向。第五章,聚焦伍尔夫挖掘、追寻和重建女性历史和文学史并提供另一种选择的可能性。伍尔夫认为,英国的历史是男性的历史,而不是女性的历史。女性被赶下历史的舞台,被排除在历史与文化之外。即使女性曾经创造过历史,它也被男性历史撰写者或历史学家故意“遗漏”、“挤压”或“埋没”。但伍尔夫相信,女性应该有自己的历史,而且女性个人历史不仅与其他女性历史相联系,也与民族和世界的历史相融合。本文据此认为,伍尔夫是女性历史与文学史的探寻者和构建者,她在世界女性历史和文学史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参考文献:
[1]. 空间理论视域下的弗吉尼亚·伍尔夫研究[D]. 牛宏宇. 天津师范大学. 2014
[2].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性主义思想研究[D]. 李文茜. 重庆师范大学. 2016
[3]. 寻找女性独立的桥梁—弗吉尼亚·伍尔夫女性主义理论探微[D]. 杜婧一. 东北师范大学. 2011
[4]. 女性的自我言说[D]. 卢玉. 华中科技大学. 2006
[5]. 弗吉尼亚·伍尔夫小说中的疾病书写[D]. 刘丽娟. 贵州师范大学. 2017
[6].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研究[D]. 刘静. 黑龙江大学. 2005
[7]. 伍尔夫小说的叙事艺术[D]. 李红梅. 苏州大学. 2006
[8]. 弗吉尼亚·伍尔夫:女性主义批评的先驱[D]. 赵思奇. 山东大学. 2007
[9]. 弗吉尼亚·伍尔夫:现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先驱[D]. 马连君. 山西大学. 2004
[10]. 弗吉尼亚·伍尔夫:性别差异与女性写作研究[D]. 潘建. 北京语言大学. 2007
标签:世界文学论文; 伍尔夫论文; 文学批评论文; 女性主义论文; 弗吉尼亚论文; 文学论文; 文学历史论文; 叙事手法论文; 文学理论论文; 女性文学论文; 女性意识论文; 双性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