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士堂[1]2003年在《羟基蛋氨酸锌在奶牛上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课题采用羟基蛋氨酸锌作为奶牛微量元素锌的添加剂,旨在研究其对奶牛产奶量和奶质的影响,找出此种添加剂的最佳剂量,并初步探讨了羟基蛋氨酸锌提高产奶量和改善奶质的作用机理。 试验将日均产奶量相近、产犊日期接近,胎次接近的中国荷斯坦奶牛共60头随机分成4组,每组15头,其中一组作为对照。各组采用相同的基础日粮。试验组奶牛的精料中分别添加250、500和750mg/kg的羟基蛋氨酸锌。在试验的第0天、第15天和第35天采取奶样,测定乳成分和乳中体细胞数;在试验的全期,每天记录各奶牛的产奶量。 羟基蛋氨酸锌对奶牛的产奶量的影响。各试验组分别比对照组增加0.77(250mg/kg)、1.27(500mg/kg)和0.69(750mg/kg)千克,增奶率分别为3.4、5.8和3.2%。250和750mg/kg剂量组与对照组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500mg/kg剂量组和对照组差异极显着(P<0.01),250mg/kg、500mg/kg和750mg/kg添加剂量组间没有显着性差异。各组试验前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各组试验前后自身对比,以对照组日均产奶量降幅最大,为2.6kg/天.头,达11.7个百分点;250剂量组次之,为2.07kg/天.头,9.3个百分点;500和750剂量组则分别为1.14和1.47kg,5.2、6.8%。 羟基蛋氨酸锌对奶牛的奶质的影响。相对乳脂率:第15天时,250、500和750mg/kg组分别为0.13、0.30和0.15%;第35天则分别为0.11、0.13和0.25%。相对乳蛋白率:第15天时,250、500和750mg/kg组分别为0.12、0.20和0.24%;第35天则分别为0.05、0.13和0.16%。相对乳糖率:第15天时,250、500和750mg/kg组分别为—0.01、0.02和—0.01%;第35天则分别为—0.12、0.02和—0.01%。相对乳固形物率:第15天时,250、500和750mg/kg组分别为0.36、0.59和0.33%;第35天则分别为0.23、0.29和0.46%。相对非脂乳固形物率:第15天时,250、500和750mg/kg组分别为0.34、0.28和0.32%;第35天则分脚江才学砰全学夕级戈者左塞黄穿礴铲岔扔举上战应月班兑,别为0、28、0.21和O‘22%。 轻基蛋氨酸锌对牛乳中体细胞数的影响。第巧天时,o、250、500和75Om眺g组与试验前相比下降率分别为1.3、5.6、14.3和2.1%。第35天时,0、250、500和75om叭g组与试验前相比下降率分别为1 .3、1 .4、7.9和2.1%。 本试验结果表明,轻基蛋氨酸锌作为微量元素锌的饲料添加剂饲喂奶牛能够显着提高奶牛的产奶量,改善奶质,降低乳中的体细胞数。
吴淑军, 张亚伟, 姚亚军[2]2017年在《有机锌在奶牛上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1934年Todd等首次提出锌为动物的必需元素以来,大量研究证明它是动物体内300多种酶的组分和激活剂,与动物体内多种激素分泌相关(Kennedy,et.al.,1998;MacDonal,2000),在动物机体内的核酸、蛋白质和能量等代谢过程中有广泛的作用。奶牛日粮中缺锌会使得机体代谢紊乱,进而导致饲料利用率降低、产奶量减少、乳品质
闫海亮[3]2008年在《日粮蛋氨酸锌对獭兔生产性能、生化指标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蛋氨酸锌是起源于本世纪七十年代由美国率先研发成功的第叁代金属类饲料添加剂,它是将无机锌与蛋氨酸作用生产具有环状结构的螯合化合物,是一种接近动物体天然形态的微量元素补充剂。蛋氨酸锌在化学结构上离子键与配位键共存,不仅具有很好的化学与生物稳定性,而且能提高锌的生物利用率,具有易消化吸收、抗干扰、毒性小、增重明显等特点,是理想的新型高效锌源饲料添加剂。本研究选择吉林大学獭兔育种中心60日龄獭兔为试验对象,研究在獭兔日粮中添加不同蛋氨酸锌水平,对其生产性能、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主要通过日增重、饲料转化效率、皮毛面积、被毛密度来探讨蛋氨酸锌对獭兔生产性能的影响;通过血清锌含量、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尿素氮含量来研究其对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还通过组织中锌、铜、铁的含量,研究叁者之间的互作效应。实验数据利用Excel2003及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最终为蛋氨酸锌在獭兔日粮中的合理添加利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试验结果显示,在整个试验期内,獭兔平均日增重随着蛋氨酸锌添加水平的增加呈现递增的趋势,但当蛋氨酸锌到达一定水平的时候日增重趋于平稳。试验80mg/kg与120 mg/kg添加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着差异(P<0.01),与蛋氨酸锌40mg/kg组相比也有显着差异(P<0.05),且40 mg/kg组与对照组亦有差异显着(P<0.05)。相关性方面也呈现了强的正相关性(P<0.05)。由此可得出结论,在本试验基础日粮中添加蛋氨酸锌80 mg/kg,獭兔日增重效果较好。獭兔饲料转化效率随着蛋氨酸锌添加水平的增加呈现升高的趋势,但120 mg/kg要略低于80 mg/kg组。各试验组饲料转化效率与对照组相比都有极显着差异(P<0.01),蛋氨酸锌80 mg/kg、120 mg/kg组40 mg/kg组也有显着差异(P<0.05)。从皮张面积和被毛密度测量结果来看,各试验组都好与对照组,但试验组与对照组间都没有差异显着(P>0.05)。原因可能是獭兔皮张伸缩性较大造成的实验误差,也可能是在收集和截取被毛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误差。但综合生产性能所有指标,各试验组都要好于对照组,其中蛋氨酸锌添加80 mg/kg组效果最好。在獭兔生化指标的选择上,本试验分别选取了静态生化指标(血清锌、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尿素氮含量等)和功能性指标(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两个方面。从试验统计结果来看,血清锌、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含量,各试验组都要高于对照组。血清锌含量随着蛋氨酸锌添加水平的增加呈现明显的递增趋势。各试验组与对照组都存在差异显着(P<0.05)。碱性磷酸酶活性80 mg/kg组最高,与40 mg/kg、120 mg/kg、对照组都存在差异显着(P<0.05)。血清白蛋白含量中80 mg/kg、120 mg/kg组与对照组、40 mg/kg组有差异显着(P<0.05),而总蛋白各处理组则没有差异显着(P>0.05)。尿素氮含量随蛋氨酸锌水平的增加趋下于下降。其中80 mg/kg最低,与对照组有差异显着(P<0.05)。而蛋氨酸锌添加40 mg/kg、120 mg/kg组都略高于对照组,试验表明基础日粮含锌量并没有满足獭兔机体所需,但随着蛋氨酸锌添加量的增加,蛋氨酸含量也随之增加,破坏了机体内氨基酸之间的平衡,降低了蛋白质的利用效率,从而使尿素氮的含量有所下降。所以蛋氨酸锌添加80 mg&g对獭兔来说,可以较好地满足机体蛋白质的需要和氨基酸之间的平衡,但各处理组间无差异显着(P>0.05)。机体各组织中锌、铜、铁含量也证实了蛋氨酸锌可以提高饲粮中铜、铁的利用率,但各处理间没有明显的差异性和规律性,可能原因是本试验蛋氨酸锌添加水平太近和试验时间短,而且由于影响微量元素吸收利用的因素很多(如植酸、维生素等),有可能是这些因素综合影响所致。
李万栋[4]2016年在《铁、锌、硒对牦牛瘤胃发酵、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为了研究铁、锌、硒叁种微量元素对牦牛瘤胃发酵、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了体外产气法以及饲养试验法开展了试验。本研究共分为五个试验,试验一、二和叁分别研究了微量元素铁、锌、硒对牦牛瘤胃体外发酵的影响,得出单一微量元素添加的最适宜水平。试验四是根据单一微量元素添加的最适宜水平设计正交试验,以此来确定叁种微量元素间的适宜组合比例。试验五是对确定的最适宜的叁种元素的组合比例进行活体验证,研究叁种元素最适宜的组合比例对生长期牦牛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瘤胃发酵的影响。试验一、二、叁:采用Menke等人建立的体外产气法,研究羟基蛋氨酸铁、硫酸亚铁、羟基蛋氨酸锌、硫酸锌、酵母硒、亚硒酸钠对牦牛瘤胃体外发酵的影响。试验结论:适合瘤胃发酵的叁种微量元素添加类型和水平及添加范围分别是羟基蛋氨酸锌30 mg/kg(20-40 mg/kg);羟基蛋氨酸锌30 mg/kg(20-40mg/kg);酵母硒0.3 mg/kg(0.2-0.4 mg/kg)。试验四:采用设计正交试验,研究叁种微量元素混合物对牦牛瘤胃体外发酵的影响。试验结果:处理组为羟基蛋氨酸铁(20 mg/kg)、羟基蛋氨酸锌(30 mg/kg)、酵母硒(0.4 mg/kg)时能显着改善瘤胃发酵。试验五:选择12头去势牦牛。采用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3组,每组4头,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处理一:每天在牦牛基础日粮中添加锌、铁、硒比例为20:30:0.4,处理二:每天在牦牛基础日粮中锌、铁、硒添加比例为20:40:0.3,设置一个基础日粮组。试验结果:添加了微量元素混合物的处理组的日增重显着高于基础日粮组(P<0.05),基础日粮组的总蛋白含量低于处理二总蛋白含量(P<0.05);处理二的白蛋白、球蛋白、总蛋白含量均高于基础日粮组;处理一和处理二氨态氮浓度、MCP浓度均显着高于基础日粮组,处理一和处理二的总酸、丙酸含量显着高于基础日粮组(P<0.05);处理一和处理二乙/丙值显着低于基础日粮组(P<0.05)。试验结论:铁、锌、硒添加比例为20:40:0.3时可提高牦牛日增重,改善瘤胃发酵。
刘钢, 单安山[5]2011年在《蛋氨酸锌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蛋氨酸螯合锌是一种新型有机矿物元素添加剂,被称为第3代微量元素添加剂;由于其稳定性好、生物效价高、易消化吸收、抗干扰性强等特点,迅速成为动物营养研究的热点,并在各种动物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作者就蛋氨酸锌在奶牛实际生产中的相关应用研究进行综述,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探讨。
刘瑞生[6]2007年在《有机锌在奶牛养殖业上的研究概况》文中研究指明锌是奶牛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是多种金属酶和胰岛素的组成成分,参与奶牛机体内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的代谢,影响奶牛的繁殖、生长和免疫性能。目前锌
刘瑞生[7]2007年在《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在奶牛业上的应用概况》文中研究说明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是一种新型有机矿物元素添加剂,可以同时补给动物必需的高效微量元素和限制性氨基酸,被人们称为第叁代微量元素添加剂。国外从20世纪70年代就已开始进行研究,我国研究此产品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过多年努力探索,我国一些企业已经研制生产出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添加剂,在奶牛业上的研究与应用引起了普遍关注。
刘瑞生, 张洪波, 王必慧[8]2009年在《氨基酸螯合锌在奶牛养殖业中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锌是奶牛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是多种金属酶和胰岛素的组成成分,参与奶牛机体内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的代谢,影响奶牛的繁殖、生长和免疫性能,因此锌是奶牛饲料中必添成分。目前微量元素锌添加剂有叁类:第一类是无机锌,如氧化锌、硫酸锌等,具有价廉易得的优点,在传统奶
孙玲[9]2017年在《微生态制剂和蛋氨酸锌及其互作效应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试验以海兰褐蛋鸡为试验对象,采用两因素4×4析因设计,设4个微生态制剂水平(0、250、500、1000mg/kg),4 个蛋氨酸锌(0、250、500、750mg/kg,其含锌量分别为0、40、80、120 mg/kg),将1536只44周龄健康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16个处理组,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32只鸡。通过测定蛋鸡的生产性能、蛋品质、蛋中胆固醇和锌含量以及抗氧化性能等指标来探讨微生态制剂和蛋氨酸锌对生产性能、蛋品质、蛋中胆固醇和锌含量以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并寻求最佳水平组合。试验结果表明:1.日粮中单独添加微生态制剂和蛋氨酸锌在第五周到第七周均能显着提高蛋鸡的产蛋率和平均蛋重,降低料蛋比(P<0.05)。二者联合添加对产蛋率、平均蛋重和料蛋比有显着互作效应(P<0.05)。2.日粮中单独添加微生态制剂能显着提高蛋壳强度、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P<0.05),极显着提高蛋壳厚度(P<0.01)。单独添加蛋氨酸锌能显着提高蛋壳重、蛋白高度(P<0.05),极显着提高蛋壳厚度、蛋壳强度(P<0.01)。二者联合添加对蛋壳厚度、蛋形指数、蛋形强度和蛋白高度以及哈氏单位有显着互作效应(P<0.05)。3.日粮中单独添加微生态制剂能极显着降低蛋黄胆固醇浓度(P<0.01),显着降低鸡蛋胆固醇含量(P<0.05)。单独添加蛋氨酸锌能显着提高蛋中锌含量(P<0.05)。二者联合添加对蛋黄胆固醇浓度、鸡蛋胆固醇含量有极显着的互作效应(P<0.01),对蛋中锌含量有显着的互作效应(P<0.05)。4.日粮中单独添加微生态制剂能显着降低甘油叁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提高高密度脂蛋白(P<0.05),蛋氨酸锌对血清脂蛋白的相关指标差异不显着(P>0.05)。二者联合添加对于甘油叁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有显着的互作效应(P<0.05)。5.日粮中单独添加微生态制剂能显着提高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P<0.05)。单独添加蛋氨酸锌对锌离子、碱性磷酸酶、胰岛素、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P<0.05)。二者联合添加对锌离子、碱性磷酸酶、胰岛素、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有显着的互作效应(P<0.05)。6.日粮中单独添加微生态制剂能显着提高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P<0.05),极显着提高总抗氧化能力、降低丙二醛含量(P<0.01)。单独添加蛋氨酸锌能显着提高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总抗氧化能力(P<0.05),能极显着降低丙二醛含量(P<0.01)。二者联合添加对总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总抗氧化能力和丙二醛含量有显着互作效应(P<0.05)。7.日粮中单独添加添加微生态制剂和蛋氨酸锌能显着提高白蛋白、总蛋白和葡萄糖的含量(P<0.05)。二者之间对白蛋白、总蛋白的含量有显着互作效应(P<0.05)。8.日粮中单独添加添加微生态制剂和蛋氨酸锌以及二者的互作效应对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差异不显着(P>0.05)。综上所述,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微生态制剂和蛋氨酸锌能提高生产性能、蛋品质、蛋中锌含量、抗氧化性能,降低鸡蛋胆固醇含量,并且二者联合添加有显着的互作效应。以添加1000mg/kg的微生态制剂、750mg/kg的蛋氨酸锌(其含锌量为120mg/kg)为最优组合。
杨保奎[10]2016年在《蛋氨酸羟基类似物异丙酯和包被氯化胆碱对奶牛产奶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文中提出本试验是为了研究蛋氨酸羟基类似物异丙酯(HMBi)和包被氯化胆碱(RPC)对奶牛产奶量、乳成分以及部分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探索蛋氨酸和胆碱在奶牛机体中的联系,为HMBi和RPC在奶牛上的应用提供试验依据。试验一:选择48头胎次、年龄、妊娠时间以及上一次胎次产奶量相近的健康荷斯坦奶牛,进行配对后,随机分成4组,每组有12头奶牛。对照组仅饲喂基础日粮,不添加任何产品,试验Ⅰ组从产前21d开始添加20g/d的HMBi,产后添加量根据配方设定为30g/d;试验Ⅱ组从产前21d开始按照试验Ⅰ组的方式添加HMBi,此外,从产前21d到产后30d添加50g/d的RPC;试验Ⅲ组从产前21d开始添加50g/d的RPC,产后饲喂30d后停止。试验从产前21d开始至产后80d结束。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Ⅱ组和Ⅲ组平均每天的的产奶量分别提高了 6.83kg、0.97kg和6.46kg(P>0.05)。日粮中添加HMBi和RPC能够显着提高奶牛的乳脂率(P<0.01),仅添加RPC能够使奶牛的乳脂率有升高的趋势(P=0.09)。仅添加HMBi或同时添加HMBi和RPC均能显着提高牛奶中的乳蛋白率(P<0.05)。在日粮中添加HMBi能够显着降低牛奶中的体细胞数(SCC)(P<0.01),仅添加RPC或同时添加HMBi也能显着降低牛奶中的SCC含量(P<0.05)。同时添加HMBi和RPC或仅添加RPC能够显着降低产后14天时奶牛血清中的总胆固醇(TC)和β-羟丁酸含量(BHBA)(P<0.05),此外,还能显着降低产后70天时奶牛血清中的BHBA含量(P<0.01)。相比于仅添加HMBi,同时添加HMBi和RPC能够显着降低血清尿素氮(BUN)的含量(P<0.05)。结论:在围产期及泌乳前期奶牛日粮中添加HMBi和RPC能够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改善乳成分,调节奶牛机体的脂肪代谢,有效缓解奶牛围产期及泌乳前期的能量负平衡。试验二:选择45头胎次、年龄、泌乳时间以及产奶量相近的泌乳期荷斯坦奶牛,进行配对后,随机分成3组,每组有15头奶牛。对照组饲喂原奶牛场配方日粮,试验Ⅰ组添加HMBi,试验Ⅱ组降低日粮蛋白水平下平衡日粮氨基酸(添加HMBi),预试期7d,正试期70d,整个试验期77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平均每天每头奶牛的产奶量分别提高了 1.61kg和0.9kg(P<0.05);试验Ⅱ组的乳蛋白率提高了 0.22个百分点(P<0.01);试验Ⅰ组的乳糖含量下降了 0.11个百分点(P<0.05);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的体细胞数分别下降了 31.76万个/mL(P=0.082)和32.70万个/mL(P=0.074)。试验Ⅱ组比对照组和试验1组的乳脂率分别提高了 0.63和0.54个百分点(P<0.01);总固体含量分别提高了 1.05和0.86个百分点(P<0.01);试验Ⅱ组比对照组的非脂固体含量高0.22个百分点(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结束时试验Ⅱ组比对照组的总胆固醇含量低1.43mmol/L(P<0.05),甘油叁酯含量低0.07mmol/L(P<0.05)。试验结束时,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的GSH-Px含量比对照组分别低115.44U/mL和165.10U/mL(P<0.01)。试验前试验Ⅰ组的PRL浓度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Ⅱ组(P<0.01),而试验结束时各组间的PRL浓度差异不显着(P>0.05)。结论:提高日粮可代谢蛋氨酸和赖氨酸水平以平衡日粮氨基酸,能够提高奶牛产奶性能;在平衡日粮氨基酸的基础上,适当降低日粮蛋白水平扔可提高奶牛的产奶性能,并可有效改善乳品质,还能够促进奶牛机体的脂代谢,维持奶牛正常的激素水平,改善奶牛的健康状况。
参考文献:
[1]. 羟基蛋氨酸锌在奶牛上的应用研究[D]. 赵士堂. 浙江大学. 2003
[2]. 有机锌在奶牛上的应用研究[J]. 吴淑军, 张亚伟, 姚亚军. 饲料广角. 2017
[3]. 日粮蛋氨酸锌对獭兔生产性能、生化指标的影响[D]. 闫海亮. 吉林大学. 2008
[4]. 铁、锌、硒对牦牛瘤胃发酵、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D]. 李万栋. 青海大学. 2016
[5]. 蛋氨酸锌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J]. 刘钢, 单安山. 中国畜牧兽医. 2011
[6]. 有机锌在奶牛养殖业上的研究概况[J]. 刘瑞生.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07
[7]. 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在奶牛业上的应用概况[J]. 刘瑞生. 中国奶牛. 2007
[8]. 氨基酸螯合锌在奶牛养殖业中的研究与应用[J]. 刘瑞生, 张洪波, 王必慧. 饲料与畜牧. 2009
[9]. 微生态制剂和蛋氨酸锌及其互作效应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D]. 孙玲. 沈阳农业大学. 2017
[10]. 蛋氨酸羟基类似物异丙酯和包被氯化胆碱对奶牛产奶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D]. 杨保奎. 南京农业大学.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