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燕山晚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斑状花岗岩,黑云母,角闪石,成矿效应
燕山晚期论文文献综述
向坤,薛传东,谢志鹏,来瑞娟[1](2019)在《滇西北拉巴燕山晚期花岗岩岩石成因及其成矿指示——黑云母和角闪石矿物化学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滇西北香格里拉拉巴地区,近年通过钻探新发现了燕山晚期花岗岩体及伴生的超大型钼(-铜)-多金属矿床。调查发现,岩浆成因黑云母和角闪石记录了其形成时的岩浆温度、压力、氧逸度以及物质来源等岩石成因信息,这些物理化学条件制约了成矿元素在熔体相与流体相之间的分配,成为约束岩浆过程、岩石成因及成矿机制的重要因素。本文对拉巴矿区花岗岩中黑云母和角闪石进行了详细的矿相学和成分分析,据此厘定了岩石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探讨其岩石成因及成矿效应。结果显示,花岗岩中黑云母的Fe2+/(Fe2++Mg)值较为均一,具有无钙或贫钙的特点,Ti阳离子数为0. 31~0. 52,属于岩浆成因;角闪石的Si阳离子数为6. 68~7. 20,Ti阳离子数为0. 09~0. 13,属于岩浆成因;计算获得岩浆结晶温度为705~903℃,结晶压力为59~449 MPa,侵位深度为2. 2~17. 0 km。黑云母和角闪石的矿物化学特征指示,寄主花岗岩体为I型花岗岩,具有幔源物质参与特点,形成于较高的氧逸度环境中;黑云母的卤族元素(F、Cl)含量为0. 17%~0. 58%,指示岩浆出溶流体为富含F、Cl的流体,利于Mo、Cu等元素的富集成矿,暗示本区具有很大的成矿潜力。(本文来源于《岩石矿物学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张子军,王刚,金礼[2](2018)在《建水县普雄矿区燕山晚期花岗岩特征及成因》一文中研究指出云南建水县普雄铌稀土矿区燕山晚期花岗岩(γ_5~3)的主体岩石为中粒似斑状黑云二长花岗岩。岩石的里特曼指数(σ)为2.50~3.02(平均2.79),属钙碱性岩石。岩石中轻稀土元素富集(LREE/HREE=8.31),具负铕异常(δEu=0.53)和负铈异常(δCe=0.83)。岩石形成于同碰撞环境的可能性较大,成因类型与华南地区的陆壳改造(徐克勤等,1984)或查佩尔、怀特(1974)所划分的S型花岗岩相当。(本文来源于《云南地质》期刊2018年02期)
阮昆,吴星根,龙自强,吴建勇,孙中瑞[3](2017)在《粤北塘湾地区燕山晚期小岩体地球化学特征与铀成矿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燕山晚期花岗岩小岩体的岩性为细粒二云母花岗岩,出露于诸广岩体中南部塘湾矿床北部约4km的范围内。针对细粒二云母花岗岩进行了6块样品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分析。结果表明:该岩体表现为高钾钙碱性,SiO2质量分数高(75.27%~76.55%,平均值为75.86%);富碱(Na_2O+K_2O=7.48%~7.66%,平均值为7.55%),且钾大于钠;铝过饱和(A/CNK值介于1.11~1.22之间,平均1.16)的特点。微量元素中,富集Rb,Th,U,明显亏损Ba,Zr和Hf。稀土总含量不高,配分模式呈海鸥型,轻稀土分馏较明显,重稀土分馏较弱,以及强烈的铕负异常(δEu=0.15~0.20)等特征。推测其形成于岩石圈伸展减薄的环境下,源区主要由泥质岩组成。细粒二云母花岗岩与塘湾岩体的内外接触带与近SN向、NNE向构造复合部位为成矿的有利部位。(本文来源于《矿物岩石》期刊2017年03期)
孙洋,马昌前,刘彬[4](2017)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燕山晚期基性岩浆活动的记录》一文中研究指出江苏省宁镇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沿江成矿带的最东端,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蒋庙岩体是宁镇地区唯一的基性岩体.对此岩体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矿物化学、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研究,讨论了其成因及地幔源区性质.岩体主要由橄榄辉长岩、角闪辉长岩和辉石闪长岩组成,其中辉石闪长岩的锆石LA-ICP-MS(laser ablation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U-Pb年龄为121±1Ma.锆石εHf(t)值介于-2.9~-6.4.全岩地球化学研究显示岩石样品富钠低钾,富集轻稀土元素,重稀土元素亏损不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K、Ba、Sr等),亏损高场强元素(如Nb、Ta、Ti、Zr、Hf等).蒋庙基性侵入岩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中生代岩浆岩中具有最高的εNd(t)值以及最低的(87Sr/86Sr)i值,其Sr-Nd同位素组成介于软流圈地幔(depleted MORB mantle,DMM)-富集岩石圈地幔(enriched mantleⅡ,EMⅡ)之间.研究认为,蒋庙岩体应来源于软流圈地幔和富集岩石圈地幔的混合组分,可能有少量的俯冲板片物质加入源区,并在成岩过程中经历了一定程度的结晶分异.结合区域地质、年代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资料,表明蒋庙岩体的形成可能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事件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地球科学》期刊2017年06期)
王佳鑫,吴德海,王哲,龚闻敏[5](2017)在《武夷-云开地区早燕山构造亚阶段晚期岩浆作用研究新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系统认识武夷-云开地区早燕山构造亚阶段晚期岩浆作用研究进展情况,本文在中国东部燕山期构造-岩浆作用及年代学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收集了大量该区岩体地质资料及前人的研究成果,从矿床成矿系列的划分、岩石成因及演化、形成时代的厘定、构造环境及动力学机制与成矿关系等方面讨论了近几年该区在早燕山构造亚阶段晚期与岩浆作用有关的研究进展,发现该区成矿系类的划分发生了新变化,被归入华南成矿的第五系列,时代的厘定更加精确,成矿物质可能起源于同一源区,并受到了构造环境边界及多期次动力学活动的制约。(本文来源于《世界有色金属》期刊2017年07期)
程细音,祝新友,刘孜[6](2017)在《内蒙古赤峰燕山晚期高演化花岗岩岩浆演化与锡多金属成矿》一文中研究指出内蒙赤峰有色金属基地处于大兴安岭成矿带中南段,具有优越成矿地质条件,优势矿产资源以锡、铅锌、银为主,素有"草原小南岭"美称。在过去近20年中,相继在该区发现拜仁达坝、维拉斯托、道伦达坝、白音查干、双尖子山等大型、超大型锡铅锌银矿床。区内岩浆侵入活动强烈,以燕山期花岗岩类在区内分布最为广泛,其中又以燕山晚期花岗岩数量最多。前人研究指出区内几乎所有的大型、超大型锡铅锌银矿床,均与中生代岩浆燕山晚期高演化(本文来源于《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文集》期刊2017-04-18)
尹明辉,徐争启,孙康,张成江[7](2017)在《叁江四川段燕山晚期花岗岩铀成矿潜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西南叁江地区是中国除华南以外,又一重要的花岗岩分布区,花岗岩类岩性复杂,类型齐全。在充分收集西南叁江四川段燕山晚期花岗岩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四川段的铀地球化学异常情况,探讨了铀异常在该区的找矿意义。1研究区燕山晚期花岗岩概况燕山晚期是本区仅次于晚印支期的花岗岩岩浆(本文来源于《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文集》期刊2017-04-18)
吴松洋,侯林,丁俊,张锦让,朱斯豹[8](2017)在《贵州白层超基性岩对右江盆地燕山晚期拉张环境深源岩浆演化作用的启示——来自地球化学的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白层超基性岩产出于扬子地台西南缘,该区域存在多期次的岩浆活动,出露多处超基性岩体。对白层11件超基性岩样品进行了主量和微量元素(包括稀土元素)及铂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白层超基性岩主量元素变化范围不大,具低钠富钾钙碱性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该超基性岩富集Ba、Sr、R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及Nb等高场强元素;稀土元素总量高,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呈强烈的右倾趋势,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Eu、Ce异常不明显;铂族元素总含量低,且分异不明显。该超基性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形成于燕山晚期右江盆地大规模岩石圈伸展减薄的构造背景下;岩浆来源于低程度部分熔融的超镁铁质地幔,石榴子石及硫化物在熔融过程中残留于源区。岩浆在上升过程中未发生明显的地壳物质混染。岩浆结晶分异程度不高,发生了橄榄石与单斜辉石的结晶分异但未发生斜长石的分离。(本文来源于《地质通报》期刊2017年Z1期)
蓝江波,刘玉平,叶霖,张乾,王大鹏[9](2016)在《滇东南燕山晚期老君山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年龄谱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滇东南燕山晚期老君山花岗岩开展了全岩主-微量元素、Sr-Nd-Pb同位素、锆石LA-MC-ICPMS U-Pb定年研究。结果表明该岩体岩石化学成分总体上属于高K钙碱性系列,其铝饱和指数ACNK多大于1.1;标准矿物计算显示大多数样品含有标准刚玉分子(1%~5%);认为老君山花岗岩为过铝-强过铝S型花岗岩,是古老地壳物质部分熔融的产物,其源岩可能为滇东南地区中-古元古代结晶基底中的一套变质泥岩为主,含少量变质硬砂岩的泥砂质副变质岩。根据锆石U-Pb定年结果,可将该复式岩体形成年龄分为80~88 Ma、90~98 Ma、100~118 Ma等叁幕。老君山花岗岩成岩与锡矿化时代的一致性,表明都龙锡矿化与燕山期岩浆热液活动关系密切,老君山花岗岩是都龙锡锌多金属矿床成矿物质的主要源区。滇东南个旧、白牛厂和都龙等叁个超大型矿床的成矿和成岩时代的耦合关系可能暗示其经历了相似的动力学背景,均与燕山期岩浆事件和华南岩石圈伸展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矿物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余海军,李文昌[10](2016)在《滇西北休瓦促Mo-W矿区印支晚期和燕山晚期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来自锆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的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次在格咱岛弧休瓦促Mo-W矿区识别出印支晚期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并确定其结晶年龄为200.93±0.65Ma,同时获得燕山晚期二长花岗岩结晶年龄83.57±0.32Ma;即首次在休瓦促Mo-W矿区内厘定出印支晚期和燕山晚期两期花岗岩浆迭加活动,而Mo-W成矿作用与燕山晚期二长花岗岩具有成因关系。岩石地球化学显示燕山晚期二长花岗岩具有较高的SiO_2和全碱含量及较低的Fe、Mg、Ca和P含量,呈准铝质-弱过铝质;富集Rb、Th、U、Nb、Zr和轻稀土元素,亏损Ba、Sr、P、Eu,具有高分异I型花岗岩特征;其形成于与拉萨-羌塘板块碰撞相关的陆内伸展环境,主要来自中-基性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为Mo-W成矿作用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相对于二长花岗岩,印支晚期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具有较低的SiO_2、Na_2O+K_2O含量和A/CNK比值,较高的Mg、Ca和P含量;富集Th、U、Rb和轻稀土元素,强烈亏损Nb、Ta、Zr、Hf等高场强元素,为准铝质高钾钙碱性具有岛弧岩浆性质的花岗岩,可能形成于甘孜-理塘洋壳俯冲作用结束后,松潘-甘孜地块和义敦岛弧碰撞后伸展环境,为俯冲期改造后形成的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本文来源于《岩石学报》期刊2016年08期)
燕山晚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云南建水县普雄铌稀土矿区燕山晚期花岗岩(γ_5~3)的主体岩石为中粒似斑状黑云二长花岗岩。岩石的里特曼指数(σ)为2.50~3.02(平均2.79),属钙碱性岩石。岩石中轻稀土元素富集(LREE/HREE=8.31),具负铕异常(δEu=0.53)和负铈异常(δCe=0.83)。岩石形成于同碰撞环境的可能性较大,成因类型与华南地区的陆壳改造(徐克勤等,1984)或查佩尔、怀特(1974)所划分的S型花岗岩相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燕山晚期论文参考文献
[1].向坤,薛传东,谢志鹏,来瑞娟.滇西北拉巴燕山晚期花岗岩岩石成因及其成矿指示——黑云母和角闪石矿物化学证据[J].岩石矿物学杂志.2019
[2].张子军,王刚,金礼.建水县普雄矿区燕山晚期花岗岩特征及成因[J].云南地质.2018
[3].阮昆,吴星根,龙自强,吴建勇,孙中瑞.粤北塘湾地区燕山晚期小岩体地球化学特征与铀成矿探讨[J].矿物岩石.2017
[4].孙洋,马昌前,刘彬.长江中下游地区燕山晚期基性岩浆活动的记录[J].地球科学.2017
[5].王佳鑫,吴德海,王哲,龚闻敏.武夷-云开地区早燕山构造亚阶段晚期岩浆作用研究新进展[J].世界有色金属.2017
[6].程细音,祝新友,刘孜.内蒙古赤峰燕山晚期高演化花岗岩岩浆演化与锡多金属成矿[C].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文集.2017
[7].尹明辉,徐争启,孙康,张成江.叁江四川段燕山晚期花岗岩铀成矿潜力分析[C].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文集.2017
[8].吴松洋,侯林,丁俊,张锦让,朱斯豹.贵州白层超基性岩对右江盆地燕山晚期拉张环境深源岩浆演化作用的启示——来自地球化学的证据[J].地质通报.2017
[9].蓝江波,刘玉平,叶霖,张乾,王大鹏.滇东南燕山晚期老君山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年龄谱系[J].矿物学报.2016
[10].余海军,李文昌.滇西北休瓦促Mo-W矿区印支晚期和燕山晚期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来自锆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的证据[J].岩石学报.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