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道德两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道德,两难情境,小学教育,班级管理
道德两难论文文献综述
熊彩侠[1](2019)在《“道德两难情境”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学生由于年龄的不够成熟性,在管理时相对要考虑的更加全面。当下对如何管理小学生各说纷纭。小学生既是学生,又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他们不仅有《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更应该具有基本的人权。在这样的基础上,如何管理小学生就应该更多地考虑他们应有的权利,不能仅仅是教师简单粗暴的命令。因此,本文从德育中的"道德两难情境"作为切入,谈论其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本文来源于《读写算》期刊2019年27期)
杨林[2](2019)在《“道德两难故事法”在中学思想政治课程中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的价值观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社会价值取向"[1]的新时代背景下,当今课程标准的改革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构建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因此提出一条符合学生道德发展水平的德育方法尤为重要,即提倡用"道德两难故事法"来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并勇于实践。(本文来源于《课程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32期)
王宗红[3](2019)在《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两难问题及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道德与法治的两难现象,也给小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而为了增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效果,教师必须采取有用的措施。基于此,本文专门谈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两难问题。(本文来源于《新智慧》期刊2019年21期)
戴倩[4](2019)在《两难困境中提升学生道德行为能力的教学浅思》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尊重他人》一课进行教学案例分析,以此探索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学生如何在道德两难困境的例子中提升道德行为能力。教师在分析中要通过精准前测确立教育价值、让学生深度讨论形成群体价值认同、引导学生尝试心理体验活动、落实学生个体行为反思等,培养学生换位思考的能力,促进学生对尊重价值的认同。(本文来源于《新课程导学》期刊2019年20期)
魏海丽[5](2019)在《论冲突情景与道德两难困境中个体道德行为的放弃——基于现实中“旁观者”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个体的道德行为选择往往是在善与善之间进行,而不是在善与恶之间进行选择。现实生活中的道德情境具有多变性,因而个体常常面临着艰难的道德选择,尤其是在冲突情景下,他们不是完全的冷漠,而是出于某些原因,如道德冲突、道德悖论,产生道德推脱而不作为。"旁观者"的不作为凸显了道德教育中出现的问题,道德教育中的无条件性、行为结果的美好化等与实际情景失调以及道德勇气的缺乏等,影响着主体进行行为的选择。要使个体由旁观者变为行动者,道德教育应该有针对性,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激发其道德责任感,提高其道德勇气;社会也应提供制度保障道德行为的公正,营造良好的行为环境,引导学生在面对道德冲突或两难情景中能够正确地判断与选择,从而做出合理的道德行为。(本文来源于《教育理论与实践》期刊2019年19期)
梁玉洁[6](2019)在《运用道德两难法将班级管理难题转化为教育契机》一文中研究指出校规是用来规范学校师生语言和行为的规则,它的合理制定和严格执行能够起到强化学生组织纪律性、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建立良好教学秩序的积极作用。因此,一所学校要想获得良性发展,离不开对学生进行规则意识的培养。案例中,宿管老师给学生开具的违纪处理符合学校《宿舍卫生、安全及管理制定》中的要求,即"不在寝室内用餐""不叫外卖",因此,这一处罚举措无可厚非。(本文来源于《现代教学》期刊2019年10期)
王丽娟[7](2019)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两难问题及破解》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道德课堂中使用道德困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内在价值冲突,并提出有价值的道德观点。通过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两难问题的引入,能够使学生在思维上产生一定的冲突,进而深入思考两难问题,从而实现学生良好道德思维的培养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品质。然而,灵活伦理与严格规则,教科书知识与现实生活,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传统文化与时代要求之间的矛盾,引发了许多教学上的困惑。在这方面,我们要重视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有效提升学生道德水平作为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以此让学生在两难问题中迸发出激烈的思维碰撞火花。让学生在分析中加深道德理解,引导学生以不同的方式思考,在保留差异的同时考虑共同点,并帮助学生形成道德理性。(本文来源于《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期刊2019年05期)
孙晨浩[8](2019)在《大学生在两难情境中道德判断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道德判断的研究中,研究者们提出了很多有关道德判断机制的理论,其争论焦点是道德判断到底是情绪主导,还是认知主导。相关理论主要有以皮亚杰和科尔伯格为代表的的理性论,即道德判断以理性推理为主,及乔纳森·海特的直觉论,他认为道德判断以情绪直觉为主,“道德失声”便是最好的体现,还有格林纳为代表的双加工理论,他认为道德判断是认知与情绪共同作用的过程。本研究基于认知与情绪在道德判断中作用机制的思考,以两难情境作为主要研究材料,以了解大学生在认知资源占用与否和情绪诱发与否情况下,对两难情境进行道德判断的差异为目的设计了两个实验,两个实验均使用2(组别)×3(情境类型)两因素混合设计,随机抽取248名大学生被试,并随机分配实验一和实验二各124名被试,再随机分配给不同组别各62名被试,以反应时和判断结果“是”(F)或“否”(J)为指标来收集数据并比较。实验一为了解无情绪诱发的状态下,占用认知资源与否对大学生不同类型两难情境道德判断的影响和差异;实验二是为了解在情绪诱发下,占用认知资源与否对大学生不同类型两难情境道德判断的影响和差异。并根据相关数据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1)在无情绪诱发的情况下,认知资源占用会使大学生在高个人卷入度类的两难情境中道德判断的时间显着增多。(2)在无情绪诱发的情况下,无论认知资源占用与否,高个人卷入度类型的两难情境的反应时显着高于其他两种类型。(3)在无情绪诱发的情况下,无论认知资源占用与否,叁种情境类型间的道德判断结果差异显着。(4)在情绪诱发的情况下,无论认知资源占用与否,叁种情境类型间的道德判断结果差异显着。(5)在认知资源占用的情况下,情绪的诱发会显着影响大学生在低卷入度类的情境中的道德判断结果。(6)在无认知资源占用的情况下,情绪的诱发会显着大学生叁种情境类型中的道德判断的反应时,尤其是高个人卷入度类的情境,反应时差异更是显着。(本文来源于《海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刘诗思[9](2019)在《融通资源,智慧思辨——道德两难班本课程的创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特色班级文化的形成离不开班本课程的开发和建设,班本课程应基于本班学生的培养目标,融通各种资源,以最佳的路径促进学生思维和行为能力的提升。本文立足班级实际,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利用线上线下资源搭建德育平台,帮助学生通过多样态的辩论方式形成思辨能力。(本文来源于《新智慧》期刊2019年11期)
邵成智[10](2019)在《用“合理非道德”教育策略应对教师两难窘境》一文中研究指出教师在专业实践中不可避免地会面对诸多伦理问题、冲突或困境,需要作出伦理决策,而在专业伦理决策中常陷于两难窘境。窘境并非指的是教师作了什么坏事,而是教师在面对两件好事中不当的选择会对教育教学工作产生负面效应。选择意味着要有所取舍,在好坏中选择极其简单,但必须在两件好事之间作出选择并非易事,需要对选择结果作深入的考量,采用合宜的处理方式。由此,教师在无法回避选择的情况下如何作出决策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学刊》期刊2019年04期)
道德两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的价值观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社会价值取向"[1]的新时代背景下,当今课程标准的改革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构建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因此提出一条符合学生道德发展水平的德育方法尤为重要,即提倡用"道德两难故事法"来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并勇于实践。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道德两难论文参考文献
[1].熊彩侠.“道德两难情境”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读写算.2019
[2].杨林.“道德两难故事法”在中学思想政治课程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
[3].王宗红.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两难问题及对策[J].新智慧.2019
[4].戴倩.两难困境中提升学生道德行为能力的教学浅思[J].新课程导学.2019
[5].魏海丽.论冲突情景与道德两难困境中个体道德行为的放弃——基于现实中“旁观者”的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
[6].梁玉洁.运用道德两难法将班级管理难题转化为教育契机[J].现代教学.2019
[7].王丽娟.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两难问题及破解[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
[8].孙晨浩.大学生在两难情境中道德判断的实验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9
[9].刘诗思.融通资源,智慧思辨——道德两难班本课程的创新研究[J].新智慧.2019
[10].邵成智.用“合理非道德”教育策略应对教师两难窘境[J].中国教育学刊.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