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褐林蚁论文_刘斐,陈希久,于晓辉,尚利娜,任炳忠

导读:本文包含了红褐林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多肽,落叶松,淋巴细胞,电泳,活性,免疫,蚂蚁。

红褐林蚁论文文献综述

刘斐,陈希久,于晓辉,尚利娜,任炳忠[1](2010)在《红褐林蚁多肽的免疫活性及镇痛、抗感染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红褐林蚁的多肽蛋白质进行了分离和制备,并对其免疫活性、镇痛及抗感染作用进行了研究.红褐林蚁水提物经SephadexG-50凝胶过滤层析分离得到组分Ⅰ和组分Ⅱ,经紫外检测均为蛋白质;每个组分经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和制备,组分Ⅰ得到a,b,c3个组分,其中组分a含量最高;组分Ⅱ得到d,e,f3个组分,其中组分e含量最高.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结果显示:组分a和组分e能抑制淋巴细胞增殖,表明其具有免疫活性;热板法所致小鼠痛阈值的变化和二甲苯诱发小鼠耳肿胀试验显示:红褐林蚁多肽试剂具有镇痛和抗感染作用.(本文来源于《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0年06期)

于晓辉[2](2003)在《红褐林蚁(Formica rufa Linnaeus)活性多肽蛋白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蚂蚁是一种具有很高食用、药用价值的昆虫,其食用和药用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据报道,蚂蚁体内含有蛋白质,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还有很多微量元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其中研究的焦点大多集中在拟黑多刺蚁(Polyrhachis vicina Roger)、血红林蚁(Formica sanguineaLatr.)和红褐林蚁(Formica rufa Linnaeus)。为进一步探明蚂蚁体内的活性成分以开发和利用其药用价值,本文对红褐林蚁的提取物中的多肽进行了分离、纯化并对其生物活性和药用活性进行了研究,通过电泳测定了多肽的分子量,从而为进一步研究开发蚂蚁提供科学的依据。 本论文共包括以下5个部分: 1.红褐林蚁样品的凝胶过滤层析分离 本部分旨在通过葡聚糖凝胶G-50过滤层析初步分离红褐林蚁样品,根据分子量大小不同而达到分离目的。利用紫外检测对分离的物质进行检测,检测出蛋白峰,并用分部收集器对所分离的样品进行分部收集,结果共得到两个组分。 2.红褐林蚁样品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制备 本部分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把前面所得的两个组分继续进一步分离,每个组分分别分离、制备各得到了叁个组分,共六个组分;经紫外检测方法检测,结论为所得组分为多肽蛋白质。 3.红褐林蚁多肽蛋白质的生物活性测定 本部分用体外实验的方法——淋巴细胞转化实验对分离、纯化所得含量较高的多肽蛋白质的生物活性进行测定,结论为所得到的多肽具有抑制淋巴细胞转化的免疫活性。 4.红褐林蚁多肽蛋白质的分子量测定 本部分旨在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出所得多肽蛋白质的相对分子量,测得其中一组分的相对分子量为17000Da左右,结论为所分离、纯化的物质是小分子的多肽。 5,红褐林蚁多肽蛋白质的药用实验研究 本部分旨在用动物模型实验的方法,研究所得红褐林蚁多肽的药用活性,结论为红褐林蚁多肽具有抗炎、镇痛的作用。 通过以上实验研究证明红褐林蚁体内多肽蛋白质的存在,而且还具有免疫活性和抗炎、镇痛的药用作用,从而为进一步研究开发和利用蚂蚁提供了科学的参考。(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03-05-01)

刘益康[3](1999)在《红褐林蚁的开发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红褐林蚁(Formica lufa)在我国分布很广,数量较多,它属于膜翅目蚁科昆虫,不仅是森林里的有益昆虫,而且是很好的食用昆虫、药用昆虫。早在3000多年前,就记载了周朝帝王曾食用过蚂蚁,对治病健身,延年益寿有很大好处。 1.蚂蚁的作用 松毛虫、松叶蜂、松尺蠖、落叶松隐条斑螟、云杉黄卷蛾等害虫的幼虫是落叶松叶部、球果的主要害虫,而蚂(本文来源于《林业与社会》期刊1999年02期)

红褐林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蚂蚁是一种具有很高食用、药用价值的昆虫,其食用和药用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据报道,蚂蚁体内含有蛋白质,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还有很多微量元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其中研究的焦点大多集中在拟黑多刺蚁(Polyrhachis vicina Roger)、血红林蚁(Formica sanguineaLatr.)和红褐林蚁(Formica rufa Linnaeus)。为进一步探明蚂蚁体内的活性成分以开发和利用其药用价值,本文对红褐林蚁的提取物中的多肽进行了分离、纯化并对其生物活性和药用活性进行了研究,通过电泳测定了多肽的分子量,从而为进一步研究开发蚂蚁提供科学的依据。 本论文共包括以下5个部分: 1.红褐林蚁样品的凝胶过滤层析分离 本部分旨在通过葡聚糖凝胶G-50过滤层析初步分离红褐林蚁样品,根据分子量大小不同而达到分离目的。利用紫外检测对分离的物质进行检测,检测出蛋白峰,并用分部收集器对所分离的样品进行分部收集,结果共得到两个组分。 2.红褐林蚁样品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制备 本部分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把前面所得的两个组分继续进一步分离,每个组分分别分离、制备各得到了叁个组分,共六个组分;经紫外检测方法检测,结论为所得组分为多肽蛋白质。 3.红褐林蚁多肽蛋白质的生物活性测定 本部分用体外实验的方法——淋巴细胞转化实验对分离、纯化所得含量较高的多肽蛋白质的生物活性进行测定,结论为所得到的多肽具有抑制淋巴细胞转化的免疫活性。 4.红褐林蚁多肽蛋白质的分子量测定 本部分旨在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出所得多肽蛋白质的相对分子量,测得其中一组分的相对分子量为17000Da左右,结论为所分离、纯化的物质是小分子的多肽。 5,红褐林蚁多肽蛋白质的药用实验研究 本部分旨在用动物模型实验的方法,研究所得红褐林蚁多肽的药用活性,结论为红褐林蚁多肽具有抗炎、镇痛的作用。 通过以上实验研究证明红褐林蚁体内多肽蛋白质的存在,而且还具有免疫活性和抗炎、镇痛的药用作用,从而为进一步研究开发和利用蚂蚁提供了科学的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红褐林蚁论文参考文献

[1].刘斐,陈希久,于晓辉,尚利娜,任炳忠.红褐林蚁多肽的免疫活性及镇痛、抗感染作用[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2].于晓辉.红褐林蚁(FormicarufaLinnaeus)活性多肽蛋白质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

[3].刘益康.红褐林蚁的开发技术[J].林业与社会.1999

论文知识图

96孔板加入样品排列凝胶过滤层析设备示意图(引自汪家政等...1998~2007年我国历年进口木材数量组分Ⅰ和组分Ⅱ的分离制备色谱蚁科8种蚂蚁的聚类图

标签:;  ;  ;  ;  ;  ;  ;  

红褐林蚁论文_刘斐,陈希久,于晓辉,尚利娜,任炳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