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学会质疑,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引导学生学会质疑,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四川省广汉市新丰镇万福小学校618300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这一要求突出强调了阅读中独立思考的重要性。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其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理解、感悟的能力。阅读教学的根本目标其实并不在于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而是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最终达到自己能够读书的目的。高效课堂的创建离不开学生高效地学习。古人云:“学起源于思,思源于疑。”牛顿的“苹果为什么总是落在地上”,瓦特的“壶盖为什么会顶起”等等。古今中外,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都在说明着同一个问题,那就是科学的发明与创造无不是从质疑开始的。只有学会质疑,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之处。而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但是接受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对学生来说质疑也最能调动学生读书、思索的积极性,“授之鱼不如授之以予渔”,引导学生学会质疑,才把学生从被动的学习中解脱出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而创建语文高效课堂。

那么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又如何去引导学生学会质疑,从而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达到高效呢?

一、从课题入手质疑

课题常常是文章的“眼睛”,而“眼睛”又是“心灵的窗户”。阅读时不注意审题,不注意课题与文章内容之间的关系,往往不能把握文章的中心,就会影响阅读的效果。因此,审题中的质疑问难教学直接关系到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如在教学《飞夺泸定桥》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有学生问“飞”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指的是什么?“夺”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夺下泸定桥?怎样夺下的?教师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阅读课文,就会明白“飞”在文中不仅是红军的行军速度快,而且也是和敌人抢时间夺泸定桥的关键所在;体会到红军英勇夺下泸定桥的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和“夺桥”的战略意义。

二、从关键词语入手质疑

例如在教学《草船借箭》一文中,有一句“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教师引导学生这样质疑:“神机妙算”是什么意思?文中的诸葛亮神在哪里?妙在何处?通过对“神机妙算”一词的质疑,学生从文中就能较为准确地体会到诸葛亮的识人心、知天文、晓地理,更真切地感受到他才智过人,有胆有识,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从重、难句入手质疑

句子教学是阅读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但是一篇课文不可能每个句子都讲,只有突出重点,抓住难句,质疑问难,举一反三,有计划有步骤地从内容和结构上予以指导,学生才能建立起句子的概念,掌握和运用各种句式的能力。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中,有的学生问:课文最后一句是“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这句话里边有两个“幸福”应该怎样理解?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学生弄清了第一个“幸福”是说小女孩临死之际是在种种的美妙幻觉中度过的,是一种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幸福;而第二个“幸福”是说小女孩死了就没有寒冷、饥饿、痛苦,就彻底地幸福了。从而体会到作者对类似小女孩的穷苦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当时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和憎恨。可见,对文中的重点句子的质疑,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让学生体验到各种句式的用处。

四、从课文的矛盾处质疑

一些课文中的重点或难点,正是文中的矛盾之处,解决了这些“矛盾”,实际上就突破了教学的重点、难点或关键处。例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中有这样一句话:“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这里的“焦急而耐心”本身就造成了认知上的矛盾。因为“焦急”是着急,而“耐心”却是不着急,这句话本身就是一种矛盾的,但却表现了老奶奶对总理的深切热爱之情。可见,学生学会从文中的矛盾处质疑,往往能够更加深刻地领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五、从文章的“空白处”质疑

所谓“空白处”,就是文中的简明处、暗含处等。这些地方往往能够引发学生质疑,从而使他们有想象的空间和创新的余地。

1.简明处。即文章的略写之处。如《赤壁之战》一文中,黄盖给曹操写诈降信。此处,可引导学生质疑信的具体内容。

2.省略处。即文章中可能发生的情节、细节、结局等。

3.概括处。即文章总写、归结之处。如《桃花心木》,可让学生抓住“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这个结束语,想象这句话的意思,再联系课文及生活实际,说说其中的原因。

4.暗含处。课文中有些地方看似平淡,但仔细琢磨,却言语浅显而意义深远,此即文章的暗含处。如《丰碑》一文第十三自然段,讲军需处长变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此处可质疑:如果让你为这座“丰碑”刻上一段碑文,你会写上什么内容?这样质疑,既让学生明白了中心,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当然,我们在引导学生质疑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的感悟、体验,从而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努力地实现价值取向与学生的独特体验做到有机的统一。教师既要对他们的独特体验、大胆质疑予以鼓励、支持,也要对他们的幼稚、不足予以引导,不然怎么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样培养学生学会质疑,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又提高了学生的价值取向、审美情趣,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标签:;  ;  ;  

引导学生学会质疑,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