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德治国”三题(论文文献综述)
王莹[1](2020)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精神底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文化支撑。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重要问题。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加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更加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课题。然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作为法治中国建设的文化支撑,其现状存在着发展水平不均衡、机制体制不完善、普法氛围不浓厚、自觉自信不充分等多方面的问题,其建设也面临着历史文化传统局限性传承性、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意识形态斗争复杂性多样性、地域人口因素现实性差异性等多方面制约,尚不能充分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要求。因此,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基本概念和理论,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渊源和理论依据,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历史成就和基本经验,剖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困境与成因,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对策和实施路径,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基于此,本文遵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原理和方法,立足中国国情和时代需要,旨在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科学内涵和理论依据,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发展进程和历史经验,剖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基本原因,提出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基本对策和前瞻性思考,以期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科学内涵的理解,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思考,积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研究的经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理论,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实践。论文由导论、主体部分和结语构成。主体部分包括五章:第一章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概念与基本理论。从源头上探究了法治文化,辨析了法治文化相关概念的含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概念。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内涵的研究中,涵盖了对其主客体的甄别,对其特征属性的描述,并从物质、精神、制度和行为四重结构探究了法治文化建设的内容,对其所遵循的客观规律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其战略价值所在。第二章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与借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并不是无源之水,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依据,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法治文明则是其借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法治观和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有关法治文化建设的思想,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学理依据。中国历史和西方历史中的优秀法治文化建设思想,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第三章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历史与基本经验。重点阐述了中国法治文化建设的基本进程、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中国法治文化建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展现出不同特点。中国法治文化建设在强化实践基础、深化法治理论以及人民法治认同三方面取得了不俗成就。同时,本章还阐释了法治文化建设在坚持基本国情,发挥改革创新精神,正确处理党与法、权与法、情理法三个方面的关系和不断坚持两个“三位一体”的重要经验。第四章剖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困境与成因分析。主要是从现实状况出发,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找寻不足,以全面反映法治文化建设的全貌。在发展水平、体制机制、普法氛围、法治信仰等方面探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存在的现实瓶颈,指出其主要制约是由于历史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意识形态斗争、地域人口因素上的影响。直面法治文化建设的问题根源所在,为下一步深入探究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供了坚实基础。第五章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对策与前瞻思考。基于法治文化建设存在的现实瓶颈与制约因素,围绕思想、制度、实践、文化、资源和国际六方面提出了路径选择,还从多元动力、责任监督、普法传播、文化创新、人才培育和法治评估机制等方面探讨了法治文化建设的机制构建。最后,从目标取向、实践要求、拓展方向阐述了对新时代法治文化建设未来发展的前瞻性展望。
周四丁[2](2020)在《国家治理的伦理维度》文中提出好国家是治理出来的,坏国家也是治理出来的。国家治理是国家治理者借助德治、法治等等手段进行国家整治的活动。要正确认识、理解和把握国家治理问题,我们应该首先依据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深入系统地探究和认知“国家”这一概念的内涵。“国家”不是黑格尔所说的那种抽象实体,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具体地说,它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基础达到一定水平的必然产物;国家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更是不断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的国家具有不同的特征,但它们也具有某些共同性;国家治理是所有国家形态获取合理性和合法性的根本途径。国家治理不仅是一个实然意义上的政治问题,还是一个应然意义上的伦理问题。将国家治理视为一个伦理问题,这不仅意指人类的国家治理活动需要伦理的价值导航和护航,而且意指国家本身内含伦理精神。历史地看,人类创建国家的初衷和目的是为了自身的幸福;或者说,人类是基于一定的目的善创建国家的。国家的主要功能是分配社会资源,因此,分配正义往往是国家治理旨在实现的目的善。由于公配正义与公民的基本权利是相通的,我们也可以将维护公民基本权利视为国家治理的目的善。为了实现分配正义,国家治理者往往诉诸德治与法治手段,这说明国家治理还内含工具善。德治强调治国理政者的道德素质与榜样示范作用。法治不仅要依法而治,还要依良法而治。法治之善是指法律应基于人性而不是完全顺应人性。国家治理的目的善与工具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在现代政党政治中,国家治理需要由执政党来实施,因此,执政党党德在国家治理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执政党党德是通过执政党的制度建设状况和执政党党员的美德状况得到体现的。执政党的制度建设应该充分体现公正性,执政党党员应该培养奉献、忠诚、廉洁等等美德。作为社会主义中国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自身的党德建设。国家治理也需要建立在良好的公民道德状况基础之上。公民道德状况的好坏,不仅反映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水平,而且会对执政党的国家治理活动产生深刻影响。在当今中国,我们党十分重视公民道德建设,其理由之一是要通过推进社会公德建设、职业道德建设、家庭美德建设和个人品德建设,不断提高我国公民的道德素质,同时为新时代国家治理提供价值支持。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党坚持走制度建设和道德建设并驾齐驱的道路。国家治理不仅涉及国内事务,而且涉及国际事务。当国家治理活动延伸到国际领域的时候,它应该受到国际伦理的规约。国际伦理要求世界各国正确认识和处理国与国之间的伦理关系以及国家与国际社会的伦理关系,其实质是要求世界各国以合乎伦理的方式认识和处理国家利益与国际利益、民族利益与人类整体利益的关系问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具有深厚的国际伦理意蕴,它反映了当代中华民族对国家、国际关系、世界格局、国际正义、人类文明等等进行伦理认知所达到的国际伦理境界。
郑宇泽[3](2020)在《法治与德治的德摩根定律——一种走向共和的治理逻辑》文中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然"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命题,蕴含着"法治"与"德治"二者同质元素走向共和的治理逻辑判断。从命题的形式和实质逻辑来看,作为两种约束个体变元的"法治"与"德治"在"现代化"体内在关系的演算形式符合德摩根定律的合取否定式和析取否定式的数理推演逻辑,同时于此已然的形式逻辑清晰的描述判断条件外亦是有可确定的经验的普遍性知识的实质内涵支持:人的主体结构、群体的社会结构、国家的治理经验。因此,"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理模式存在着形式和内容的辩证统一,本质上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必然走向一种共和的治理逻辑。
周安平[4](2020)在《依法治国与法治的概念辨析——对当下认识误区的厘清》文中指出依法治国是在"文革"结束后不久,作为执政党的理念被提出的,但其作为治国策略的实践则从法律产生以来就一直为统治者所使用和珍重。法治则是一个外来词,是从英语"rule of law"翻译而来,它除了可以理解为治国策略外,还包含了人人平等的价值判断。当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公民时,依法治国属于法治的范畴,而与人治相对;当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君主时,依法治国则属于人治的范畴,而与法治相对。依宪治国则是介于依法治国与法治的中间概念,依宪治国因为具有了约束权力的意思,而与依法治国的概念不同;同时,依宪治国又因为不含有对整个国家权力的约束,而与法治的概念存在差距。因此,从依法治国到法治,必须经过依宪治国的阶段。
陈磊[5](2019)在《《理想国》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举世公认的西方经典,世界各国教育家、思想家无不从中汲取精神养料以为现实所需。但人们往往过多关注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却忽略了其中所蕴含的宝贵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柏拉图系统的阐明了政治与教育的共生关系,而这一思想本质上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只不过西方并不以此称谓。本文以《理想国》为第一文本,并兼顾其与柏拉图其它对话作品之间的内在联系,将散落在《理想国》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有机整合、分门别类,凝练出正义学说、德性学说、灵魂转向学说和灵魂回忆学说四大主题,试图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逐一反观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体论、本质论、认识论和方法论,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首先,围绕柏拉图的正义学说展开。正义是贯穿《理想国》始终的重要线索,柏拉图在“由大见小”的正义追寻中发现了城邦正义和个人正义,并开启了个人与共同体统一关系的探讨,但共同体的和谐运作才是柏拉图正义理论的根本重心。对于其正义观的局限性,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出发,以全人类的解放为目标,实现了对前人思想成果的继承和超越。而柏拉图正义学说中对最高价值本体善的主张,以及对个人和共同体的相关论述也具有积极意义,是反观思想政治教育本体论的重要参照。从个体维度为个人探求生命意义的根基;从国家维度为国家政权的合法性和真理性确立依据。其次,围绕柏拉图的德性学说展开。柏拉图为了解决哲学与政治的冲突,拯救城邦于危亡,提出了将哲人德性与城邦政治和解的“哲学王”主张。他认为,“哲学王”对理想城邦的治理就是教化公民适应城邦共同体的政治体系和生活方式,教育是城邦的头等大事。而国家共同体之所以能够成为“真正共同体”,同样需要通过教育来实现共同体中每个成员在思想观念上对国家意识形态的认同,教育是通向未来“真正共同体”的政治行动。这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具有内在一致性,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就是要通过共同体的价值完成对人的教育,在公共政治层面的价值目标是使人成为公民;在个体德性层面的价值目标是使人成为人。再次,围绕柏拉图的灵魂转向学说展开。柏拉图的灵魂转向学说寓意深邃,而且与其正义思想紧密相关。柏拉图在找到大写的城邦正义后,根据“由大见小”的类推,论证了个人灵魂的正义即灵魂中理性、激情和欲望三要素的井然有序。可柏拉图对这种“短路径”的论证并不满意,有关善的理念的“长路径”方法呼之欲出。柏拉图通过太阳喻、线段喻和洞穴喻完成了对理念论的解说,并提出灵魂转向就是为了观照最高的善。可以说,灵魂转向既是“哲学王”解救囚徒走出洞穴获取真理的关键,也是人们从可见世界抵达可知世界的必要跨越,更是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价值共识需要突破的认识论难解。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论本性,就是教育主体和价值认同主体之间达成价值共识的视域融合和思想统一经历。最后,围绕柏拉图的灵魂回忆学说展开。柏拉图最早是在中期对话《美诺篇》中提出的灵魂回忆说,他不但在《美诺篇》和《斐多篇》中对灵魂回忆说进行了循环论证,而且在《理想国》中也对回忆说给予了充分肯定。柏拉图认为,知识是不朽的灵魂所固有的,学习就是回忆灵魂前世固有的知识。灵魂回忆说澄清了人类知识获取的应然途径。真正的教化不是知识的施与,而是对本体实在的挖掘,激发并滋养本体的一切潜能,实现从自为到本有的灵魂本真状态。而柏拉图继承其师苏格拉底的对话和诘问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启发人们回忆灵魂中的固有真知,既孕育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雏形,又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研究奠定了重要根基。综上,柏拉图不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有重大贡献,而且他理解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也应当被确立为典范。正是如此,柏拉图的《理想国》才具有恒久的思想魅力,他深邃洞见中所蕴含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也有待人们继续深入发掘,返本开新。
苏倩觎[6](2018)在《十八大以来国内关于德治和法治关系研究综述》文中认为"德治"与"法治"二者之间存在何种关系,历来是中外历史争论的焦点问题,也是当代社会存在分歧较大的重要理论与现实问题。十八大以来,各界对此问题都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在某些方面达成一些共识,也存在一些值得思考的方面。系统梳理与总结十八大以来国内关于"德治"与"法治"关系的论述,从德治和法治是否构成一对矛盾、二者的内涵出发,进一步厘清二者关系。
杨耀天[7](2018)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与德治结合机制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一直在执政方式、治理手段和治国理念上进行着艰辛的探索。十八大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使得中国社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法律和道德建设脱节的问题,因此法治和德治相结合建设的迫切性日益凸显。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做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并将德法兼济作为重要的治国手段。法律和道德在产生方式、内在标准和评价体系上相生相伴,联系紧密却也充满矛盾。“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两种治国的理念也在“是否可以结合”、“怎样结合”等问题上存在诸多的讨论和争议。“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中国不断在理论和现实中总结传统治理和现代治理经验所得出的结论,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本文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机制的角度出发,以德治和法治结合机制建设为研究对象,对如何建设法德结合机制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首先,对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基本问题如内涵、历史发展、二者关系等进行梳理,并阐述二者结合机制的理论基础,是法主德辅的现代治理模式,实现良法善治;其次,对二者结合的合理性以及对当代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进行论证,详细阐述了二者相结合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及可行性,并列举了详细的需要构建的具体机制;再次,对中国当代社会对于结合机制的探索取得的成绩进行总结,同时论述了在国家、企事业单位、公民个人、第三方监督机构及网络等层面的主要问题,并对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索;最后,以如何建设法德结合机制为核心,探讨了一些具体可行的结合机制建设建议和对策,在国家层面完善司法公信机制建设,在社会主体层面推动法治诚信落实机制,在人民层面加强法治思维和道德意识的机制建设等等。
马佳腾[8](2018)在《依法治国需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文中研究表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两者辩证统一。本文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出发,阐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相结合的依据和现实意义,进而探索实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途径,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邹海贵[9](2018)在《国家治理生态:以法治为主导的“德法合治”——兼与戴茂堂、余达淮两位教授商榷》文中研究表明"德治""法治"以及"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等概念需要正本清源。德治有广义德治与狭义德治、传统德治与现代德治之分。法治,不等于法制,是一个与人治相对立的概念,是"政道"而不是"治道"(治术),法治归根到底是现代社会的产物,是一种民主政治理想和政治模式,是一种与专制、独裁相对立的政治理念和政治制度。道德与法律的关系,不能简单地转化为德治与法治的关系。"道德法律化"与"法律道德化"是两个有限度的命题,既有逻辑上和理论上的偏差,也有实践的风险。"道德与法律相互作用、彼此支持"的命题,已经充分涵盖了所谓"道德法律化"与"法律道德化"两个命题中的合理因素。社会转型以及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主要矛盾决定了法治在现代国家治理中的主导性地位。国家治理法治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标志。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以法治为主导的"德法合治"才真正构成我国当代国家治理生态。
冯国锋[10](2016)在《道德治理的内涵及其相关概念比较》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对道德治理存在着手段性解释、对象性解释和统一性解释。基于统一性解释并从现代治理理论视域来理解,道德治理就是社会多主体在国家治理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化解社会伦理道德问题,以促进社会与个体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若要深刻理解道德治理的内涵,还应在道德治理与以德治国、道德建设、法律治理、道德教育与道德赏罚等的比较中来把握。
二、“以德治国”三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德治国”三题(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一)问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的现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概念与基本理论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概念界定 |
(一)法治与文化 |
(二)法治文化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主体客体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特征属性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结构内容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战略价值 |
(一)实现全面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强国的重要支撑 |
(二)推进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发挥显着优势的内在动力 |
(三)开创管党治党新局面和开辟党的建设新境界的迫切需要 |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与借鉴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法治文化建设思想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法治观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思想 |
二、中国历史文化中的法治文化建设思想 |
(一)中国历史文化中法治文化思想的演变 |
(二)中国历史文化中法治文化建设的特点 |
三、西方历史文化中的法治文化建设思想 |
(一)西方历史文化中法治文化思想的主旨 |
(二)西方历史文化中法治文化建设的要义 |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历史与经验审视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基本进程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法治文化建设的源起 |
(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法治文化建设的探索 |
(三)改革开放以来法治文化建设的发展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主要成就 |
(一)强化了法治文化的实践基础 |
(二)促进了法治理论的逐步深化 |
(三)提升了人民群众的法治认同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
(一)法治文化建设应符合现实基本国情 |
(二)法治文化建设应体现改革创新精神 |
(三)法治文化建设要正确处理三种关系 |
(四)法治文化建设要坚持两个“三位一体” |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困境与成因分析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现实瓶颈 |
(一)法治文化建设的发展水平不均衡 |
(二)法治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不完善 |
(三)法治文化建设的普法氛围不浓厚 |
(四)法治文化建设的自觉自信不充分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制约因素 |
(一)历史文化传统局限性的制约 |
(二)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制约 |
(三)意识形态斗争复杂性的制约 |
(四)地域人口现实差异性的制约 |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对策与前瞻思考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
(一)增强法治意识、坚定法治信仰 |
(二)健全法治体系、提升法治能力 |
(三)强化依法行政、营造法治氛围 |
(四)积淀法治底蕴、培育法治自信 |
(五)统筹法治资源、实现科学发展 |
(六)树立法治形象、彰显法治实力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机制构建 |
(一)强化法治文化建设的多元动力机制 |
(二)完善法治文化建设的责任监督机制 |
(三)健全法治文化建设的普法传播机制 |
(四)推动法治文化建设的文化创新机制 |
(五)优化法治文化建设的人才培育机制 |
(六)实施法治文化建设的评价评估机制 |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前瞻 |
(一)新时代法治文化建设的目标取向 |
(二)新时代法治文化建设的实践要求 |
(三)新时代法治文化建设的拓展方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文章情况 |
(2)国家治理的伦理维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论文选题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
二、论文的研究思路与主要观点 |
三、论文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一章 国家治理与人类伦理价值诉求的关联性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
一、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国家观批判 |
二、国家内部的伦理关系 |
三、国家向个人提出道德要求的权力 |
第二节 人类进入国家状态的善目的 |
一、人类创建国家的最初愿望 |
二、国家发展与国民的获得感 |
三、人类对理想国家的不懈追求 |
第三节 国家之善与善治之善 |
一、国家治理的核心伦理问题 |
二、善治对国家之善的增进作用 |
三、恶治对国家之善的破坏作用 |
第二章 国家治理的目的善与工具善 |
第一节 国家治理的目的善 |
一、分配正义:作为国家治理的目的善 |
二、分配正义与公民权利的相通性 |
三、分配正义与国家利益的一致性 |
第二节 国家治理的工具善 |
一、国家治理对工具善的依赖性 |
二、德治:作为国家治理的工具善 |
三、法治:作为国家治理的另一种工具善 |
第三节 国家治理的目的善与工具善的关系 |
一、国家治理目的善与工具善的相互依赖关系 |
二、国家治理目的善与工具善的相互制约关系 |
三、国家治理的目的善与工具善的相互促进关系 |
第三章 执政党党德对国家治理的价值引领作用 |
第一节 执政党党德的价值特性 |
一、执政党党德的先进性 |
二、执政党党德的民族性 |
三、执政党党德的人民性 |
第二节 执政党党德的制度伦理之维 |
一、执政党制度与执政党党德 |
二、执政党制度的人民性 |
三、执政党制度:国家治理的价值保障 |
第三节 执政党党德的党员美德之维 |
一、执政党党员美德与党德 |
二、执政党党员的核心美德 |
三、执政党党员美德:国家治理的价值榜样 |
第四章 公民道德建设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地位 |
第一节 社会公德培育与国家治理 |
一、社会公德的涵义与主要内容 |
二、社会公德与国家文明 |
三、社会公德建设与国家发展 |
第二节 职业道德培养与国家治理 |
一、职业道德的涵义与主要内容 |
二、职业道德的核心:工匠精神 |
三、职业道德建设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意义 |
第三节 家庭美德建设与在国家治理 |
一、家庭伦理与家庭美德 |
二、爱:作为家庭美德的核心 |
三、家庭美德建设与国家治理的一致性 |
第四节 个人品德塑造与国家治理 |
一、个人品德在公民道德中的重要性 |
二、个人品德的主要内容 |
三、个人品德建设与国家道德建设 |
第五章 国家治理向国际领域延伸的伦理规约 |
第一节 国家治理问题与国际伦理问题 |
一、国际社会:超越国家的伦理实体 |
二、国家治理与国际治理的价值边界 |
三、国际伦理对国家治理的影响 |
第二节 国家主权与国家的国际道德责任 |
一、国际伦理的内涵与要义 |
二、主权国家的国际伦理建设责任 |
三、主权国家参与国际伦理建设的路径 |
第三节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伦理意蕴 |
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方案提出的伦理动因 |
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方案的内涵与内容 |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方案的国际伦理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法治与德治的德摩根定律——一种走向共和的治理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一、逻辑之合:“此是,彼是;此非,彼非”的形式 |
二、质料之实:“普遍性经验内容”的知识支持 |
三、共和之道:“法治与德治必然结合”的治理逻辑 |
(5)《理想国》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及不足 |
1.4.1 论文创新 |
1.4.2 论文不足 |
第2章 正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理想 |
2.1 《理想国》中的正义内涵:个人与共同体的统一 |
2.1.1 正义问题的提出:在政局的危亡与世俗的谬误中渴望正义 |
2.1.2 正义内容的探寻:在个人与城邦的类比中发现正义 |
2.1.3 正义理论的重心:在共同体的和谐运作中彰显正义 |
2.2 马克思对柏拉图正义理论的超越 |
2.2.1 分工:从“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
2.2.2 个人:从“群体本位”到“人类本位” |
2.2.3 共同体:从天国的“虚假共同体”到自由的“真正共同体” |
2.3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价值旨趣 |
2.3.1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本体:真善美的统一 |
2.3.2 思想政治教育在个体维度的本体论意义:探求生命意义的根基 |
2.3.3 思想政治教育在国家维度的本体论意义:探求政权存在合理性的根基 |
第3章 个体德性与公共政治的和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预设 |
3.1 成德居位:哲学家与政治家的统一 |
3.1.1 与“哲学王”主张相关的哲思比喻 |
3.1.2 成德居位“哲学王”的理想人格 |
3.1.3 “哲学王”的成长与培养 |
3.2 教育作为“真正共同体”的政治行动 |
3.2.1 社会主义的本质 |
3.2.2 共产党员的修养 |
3.2.3 人民内部矛盾的解决 |
3.2.4 改造我们的学习 |
3.3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标 |
3.3.1 公共政治层面:使人成为公民 |
3.3.2 个体德性层面:使人成为人 |
3.3.3 个体德性与公共政治的和解 |
第4章 “灵魂转向”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认同核心 |
4.1 《理想国》中的灵魂学说 |
4.1.1 三位一体的灵魂观 |
4.1.2 欲望的分类 |
4.1.3 城邦的退化与灵魂的堕落 |
4.2 柏拉图的灵魂转向学说 |
4.2.1 “灵魂转向”的认识基础 |
4.2.2 “灵魂转向”的外在建设 |
4.2.3 “灵魂转向”的内在建设 |
4.3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认同问题 |
4.3.1 通往价值共识的逻辑阶梯 |
4.3.2 价值认同教育的困境分析 |
4.3.3 “主体间性”是价值认同的核心认识论问题 |
第5章 “回忆说”视域下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
5.1 柏拉图的灵魂回忆说 |
5.1.1 灵魂不朽 |
5.1.2 灵魂转世 |
5.1.3 灵魂回忆 |
5.2 回归教育本真的探寻 |
5.2.1 教育是激发回忆能力的具身学习 |
5.2.2 教育是师者的授业解惑和人格范导 |
5.2.3 教育是引发内省的向自身的回归 |
5.3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
5.3.1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概念界定和特征分析 |
5.3.2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与优化 |
5.3.3 构筑显隐并举的思想政治教育格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6)十八大以来国内关于德治和法治关系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德治”和“法治”是否构成一对矛盾 |
二、“德治”与“法治”的内涵 |
(一) “德治”的内涵 |
(二) “法治”的内涵 |
三、“德治”与“法治”的关系 |
(一) “德治”与“法治”何为基础 |
(二) 德治和法治并非主次关系 |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与德治结合机制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 文献与研究综述 |
1.文献综述 |
2.研究综述 |
(三) 研究内容、思路与研究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思路 |
3.研究方法 |
(四) 创新和不足之处 |
1.创新之处 |
2.不足之处 |
一、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基本问题阐释 |
(一)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内涵 |
1.依法治国的内涵 |
2.以德治国的内涵 |
3.内涵的辨析 |
(二)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提出和发展 |
1.依法治国的提出和发展 |
2.以德治国的提出和发展 |
(三)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 |
1.以德治国是依法治国的基础 |
2.依法治国是以德治国的保障 |
(四)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理论基础 |
1.法主德辅的现代治理模式 |
2.良法理论 |
3.善治理论 |
二、推动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建设的重大意义、可行性和合理性及其机制构建 |
(一) 推动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互动的重大意义 |
1.重要性 |
2.紧迫性 |
(二)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
1.理论争议 |
2.可行性和合理性辨析 |
(三) 良法善治的需要构建的具体机制 |
1.信息机制 |
2.公布机制 |
3.监督机制 |
4.实施机制 |
5.反馈机制 |
三、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建设及结合机制建设现状分析 |
(一)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机制探索取得的成绩 |
(二)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及机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1.国家司法公信机制不健全 |
2.企事业单位法制诚信建设机制不完善 |
3.公民的德法教育机制不完备 |
4.第三方监督机制不通畅 |
5.网络监管机制的缺失 |
(三) 原因分析 |
1.立法、司法等活动体制方面的不足 |
2.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完全、不成熟 |
3.经济发展迅速,人口众多,城乡、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 |
4.社会运行缺乏有效的监督监管体制 |
5.网民法治道德意识的淡薄 |
四、新时代大力加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机制建设的探索 |
(一) 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司法公信建设机制 |
1.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促进独立司法机制 |
2.保证司法活动的公正公开,促进阳光司法机制 |
3.加强普法工作,促进法治理念培养机制 |
(二) 构建和推动社会单位法治诚信落实机制 |
1.优化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和法律思维培养机制 |
2.增强国家机关的管理监察机制 |
3.强化社会主体的监督反馈机制 |
(三) 推动和完善人民法治思维和道德意识的建设机制 |
1.经济体制改革和从实际出发相结合的运行机制 |
2.大力发展人民法德意识教育机制 |
3.建立健全人民信用记录管理机制 |
(四) 积极探索多种有效和可行的具体结合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依法治国需与以德治国相结合(论文提纲范文)
一、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依据 |
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时代意义 |
(一) 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
(二) 对建设廉洁高效的政府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
(三) 实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途径 |
1. 健全和完善法律制度运行机制 |
2.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3. 从严治吏, 培养高素质干部队伍 |
(9)国家治理生态:以法治为主导的“德法合治”——兼与戴茂堂、余达淮两位教授商榷(论文提纲范文)
一、“德治”“法治”等概念的正本清源 |
(一) 何为德治 |
(二) 何为法治 |
二、道德与法律的关系不能简单转换为德治与法治的关系 |
(一) 道德与法律的联系和区别 |
(二) 德治与法治的辩证关系 |
三、“道德法律化”与“法律道德化”两个命题的限度 |
(一) “道德法律化”命题的逻辑偏差与实践风险 |
(二) “法律道德化”命题的理论缺陷与实践风险 |
四、国家治理生态:以法治为主导的“德法合治” |
(一) 法治在国家治理中的主导性地位是社会转型的必然要求 |
(二) 法治的主导性地位是由当前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主要矛盾决定的 |
(10)道德治理的内涵及其相关概念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一、道德治理的三种解释 |
二、道德治理的基本含义 |
1. 道德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必要的有机构成部分 |
2. 道德治理是对社会-伦理-道德问题的治理 |
3. 道德治理是多主体的治理 |
4. 道德治理是多种方式和手段的治理 |
5. 道德治理是为了促进社会与个体共同发展的治理 |
6. 道德治理是动态的治理 |
三、道德治理的相关概念比较 |
1. 道德治理与以德治国 |
2. 道德治理与道德建设 |
3. 道德治理与法律治理 |
4. 道德治理与道德教育、道德赏罚 |
四、“以德治国”三题(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研究[D]. 王莹.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2]国家治理的伦理维度[D]. 周四丁.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2)
- [3]法治与德治的德摩根定律——一种走向共和的治理逻辑[J]. 郑宇泽.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20(02)
- [4]依法治国与法治的概念辨析——对当下认识误区的厘清[J]. 周安平. 法治研究, 2020(01)
- [5]《理想国》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研究[D]. 陈磊. 吉林大学, 2019(02)
- [6]十八大以来国内关于德治和法治关系研究综述[J]. 苏倩觎. 山西青年, 2018(14)
-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与德治结合机制建设研究[D]. 杨耀天. 内蒙古大学, 2018(01)
- [8]依法治国需与以德治国相结合[J]. 马佳腾. 法制博览, 2018(11)
- [9]国家治理生态:以法治为主导的“德法合治”——兼与戴茂堂、余达淮两位教授商榷[J]. 邹海贵.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2)
- [10]道德治理的内涵及其相关概念比较[J]. 冯国锋. 理论界, 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