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留和去除效应论文_王忠良,陈丹娃,王树力

导读:本文包含了截留和去除效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沟渠,非点源,效应,湿地,农田,生态,有机质。

截留和去除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王忠良,陈丹娃,王树力[1](2014)在《哈尔滨松北湿地对农业非点源污染截留和去除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哈尔滨松北湿地位于松花江北岸,属于典型的农田与地表水体中间缓冲地带,通过选取有代表性的地点进行监测试验,运用SCS模型和溶解态氮磷污染负荷模型进行径流量和污染负荷估算,并进行相关数据的实验和分析,结果表明:(1)哈尔滨松北湿地地表径流中非点源污染负荷:TN的平均浓度11.56 mg/L、NO3--N平均浓度3.68 mg/L、NH4--N平均浓度2.02 mg/L、TP平均浓度0.99 mg/L;(2)降雨径流形成初期,TN、硝态氮、氨氮的浓度较高,1个小时后,浓度开始下降。TN峰值出现在径流形成后55 min,TP峰值出现在径流形成25 min,呈波浪型下降;(3)降雨两日后湿地水体中的TN、NO3--N、NH4+-N、TP浓度均有大幅度的下降,且浓度均低于农田径流中污染物的浓度,其中,TN减少了74.22%、NO3--N减少了50.38%、NH4+-N减少了77.94%、TP减少了17.91%。说明松北湿地对农业非点源污染物有很好的截留和去除效果。(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4年03期)

陆宏鑫,吕伟娅,严成银[2](2013)在《生态沟渠植物对农田排水中氮磷的截留和去除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室内构建生态沟渠(种植柳树、桃叶珊瑚、美人蕉、菖蒲等植物)和自然沟渠(对照,无植物),研究两种沟渠对农田排水中氮磷的拦截效果,结果表明植物生态沟渠对农田排水中氮磷的拦截效果明显好于自然沟渠。生态沟渠的高效去除机理主要表现在植物的吸收,基质和底泥的吸附等方面。4种不同植物生态沟渠对氮磷的拦截效果显示,其中柳树生态沟渠的去除效果稳定性好。(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学报》期刊2013年04期)

吴晓妮[3](2013)在《滇池流域不同类型农田沟渠对氮磷的截留与去除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滇池流域的农田面源污染己成为影响湖泊水环境的主要污染源。沟渠作为上游农田面源污染的汇和下游水体(湖泊、河流等)污染物的源,其水质状况显着地影响河流与湖泊的水质。本文选择滇池流域内的柴河子流域作为研究区域,通过旱季、雨季的调查取样及降雨模拟,分析不同种植区域内不同类型农田沟渠底泥及径流中的氮磷变化特征及其对氮磷的截留去除差异,以期为掌握流域农田沟渠对面源污染的输送特征及有效控制农田氮磷非点源污染提供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沟渠因所在地段农业生产与种植种类的不同,沟渠底泥的土壤养分浓度变化存在差异。整体来看,底泥总氮、碱解氮、总磷和有机质含量表现为大棚沟渠>蔬菜地沟渠>玉米地沟渠;而对于有效磷则表现为玉米地沟渠>大棚沟渠>蔬菜地沟渠。由于研究区域的特殊性,沟渠底泥磷含量较高,总磷含量最高几乎达到9g/kg,有效磷最高达1.59g/kg。(2)在自然降雨条件下,沟渠汇集径流中的氮、磷含量变化与沟渠的生态特征及沟渠汇水区的种植条件具有不同的关联性。对总氮与可溶解氮而言,蔬菜地沟渠径流氮浓度高于大棚和玉米地沟渠;对总磷和溶解态磷,大棚沟渠径流的磷含量高于蔬菜地和玉米地沟渠,其中土质沟渠中径流的全磷含量显着高于生态沟渠。对种植方式与沟渠类型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植方式的差异仍是导致径流氮磷含量变化的主要因素,尤其对总氮、溶解态氮和溶解态磷含量的变化。(3)在模拟降雨条件下,沟渠汇集径流中的氮磷含量与沟渠类型和流量大小有关。对氮素(总氮、可溶氮、硝态氮和氨氮)而言,随着时间推移,氮素浓度在生态沟渠中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水泥沟渠径流中的氮素浓度变化不明显,当时间在1-3h内生态沟渠氮素浓度高于水泥沟渠,说明生态沟渠有部分氮素溶出,而当大于1-3h后生态沟渠径流氮浓度小于水泥沟渠,说明随着时间的增加生态沟渠对氮素的削减程度越发强于水泥沟渠;对磷素而言,在径流前期由于径流的冲刷作用水泥沟渠的径流磷素浓度高于生态沟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水泥沟渠中磷素浓度的下降趋势略比生态沟渠明显。双因素方差分析流量是影响沟渠氮素变化的主要因素,而沟渠类型是影响磷素变化的主要因素。(4)在模拟降雨条件下,不同沟渠类型对氮磷的削减能力与流量和时间相关联。在对全氮和可溶性氮的削减率上,水泥沟渠优于生态沟渠,对于相同沟渠不同流量下,均表现为小流量下的削减率要优于大流量;对于硝态氮和氨氮而言,小流量下的生态沟与水泥沟均高于大流量,大流量下的生态沟渠表现出一定的氮的溶出率。对磷素而言,除大流量下的生态沟外,所有的情形下均表现出较高比例的磷溶出。不同沟渠削减率的时间效应表现为在小流量下当时间大于3h生态沟渠对氮素有正的削减率。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建议在滇池流域农田面源污染输移的防治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优化当地农业种植结构;(2)如果不改变流域原有种植结构,需加大对大棚区及蔬菜种植区域沟渠的管理,如底泥的清理及径流的集中处理;(3)如不进行生态沟渠底泥的清理,需对现有沟渠进行改造或增强生态化水平,以增加径流的滞留时间,达到面源污染物的削减效能;(3)由于滇池流域渠浅流短,需对流域内沟渠系统进行优化或联接,增加流程以提高氮磷的削减能力;(4)目前流域内沟渠系统对磷素的削减能力较弱,甚至存在较强的磷溶出,因此需加强对磷具有较好削减力的生态沟渠构建技术研究。(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期刊2013-05-01)

徐红灯[4](2007)在《农田排水沟渠对流失氮、磷的截留和去除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有效阻控农田土壤流失氮、磷通过沟渠进入水体,本文通过现场试验研究氮、磷在沟渠的迁移转化规律以及沟渠对流失氮、磷的截留效应,同时通过室内模拟实验重点探讨了水生植物、微生物和沟渠沉积物对氮、磷在水—沟渠沉积物—水生植物—微生物这一微观系统中的截留机理。现场结果表明:1)灌溉和降雨时农田排水沟渠中氮、磷的迁移转化规律非常相似:氨氮沿程呈指数递减变化,随时间也呈指数递减变化,而且相关性非常好;总氮沿程和随时间也均呈指数递减变化,相关性也非常高;DTP和TP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沿程和随时间都呈指数递减变化,而且相关性非常高。说明氮、磷在农田排水沟渠中的迁移转化具有内在的变化规律,尤其是氨氮、总氮、DTP和TP的变化;2)通过灌溉和降雨条件下的氮、磷的进出口处各污染物浓度对比以及各污染物的截留率可以发现,农田排水沟渠对氮、磷具有很好的截留和去除效应。室内模拟结果表明:1)沟渠中的水生植物茭白和菖蒲对氮、磷的截留和转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水生植物的存在可以加速氮、磷界面交换和传递,从而使上覆水中氮、磷的浓度快速减少;2)微生物对氮、磷等污染物的分解和转化是沟渠湿地降解污染物的主要方式之一。沟渠土壤中发育着大量的好氧、厌氧及兼性微生物,其中好氧细菌将排水中的氮、磷及其它有机物分解为NO_3~-,PO_4~(3-)、SO_4~(2-)等离子,可以被植物吸收利用,厌氧微生物如硝酸盐还原细菌和发酵细菌,将有机物分解为CO_2、NH_3 H_2S、PH_3、CH_4等气体,挥发进入大气;3)由于沟渠沉积物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可以吸附大量的氨氮和溶解性总磷。在吸附的过程中,氮和磷先被吸附到沉积物泥颗粒上,达到一定吸附量以后,氮和磷可以通过沉积物表面到达沉积物间隙水,引起间隙水中氨氮和溶解性总磷浓度升高,最终达到平衡;同时沉积物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可以降解大量氨氮,对于硝氮,在水体含量较低的情况下,变化不明显;在一定的pH范围内,pH的不同对氮、磷浓度的变化没有显着影响。通过氮、磷在农田排水沟渠中迁移转化机理的研究,可以看到农田排水沟渠对流失氮、磷具有很好的截留去除作用,同时本文开发了一种有效地截留和去除氮、磷的生态沟渠强化截留技术,为利用农田排水沟渠系统治理农田氮、磷污染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和合理的治理方法。(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07-06-04)

姜翠玲[5](2003)在《沟渠湿地对农业非点源污染物的截留和去除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农业非点源污染物是引起地表水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湿地能通过吸附、沉积、植物吸收、微生物转化等作用有效截留和去除非点源污染物。长江下游水稻-小麦轮种区沟渠湿地呈网络状密集分布,是降雨径流和农田排水的首要汇聚地,我们对污染物在沟渠湿地中迁移转化的机理还知之甚少,本文分析了: 1.有机质、N、P在沟渠湿地底泥中的累积效应 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和茭草(Zizania latifolia)湿地底泥对有机质、TN、TP有持留和累积作用。40cm以下深度的底泥中沉积了远较农田高的有机质和TN,TP在芦苇和茭草湿地底泥中的含量均高于处于相同层次的土壤中的含量。 2.降雨径流和农田排水中非点源污染物进入沟渠湿地后的变化特征 降雨径流和农田排水中的COD、TN、NH_4~+-N进入湿地后,浓度均显着降低,证明湿地对非点源污染物有很好的截留和净化效果。湿地水中的NO_3~--N浓度从没有超过1.5mg/L,不存在污染的潜在危害性。6~9月频繁的降雨和水稻田排水,造成湿地水中TP浓度上升。由于水生植物死亡分解,COD在冬季和初春浓度高,有很大的污染性。 3.污染物在沟渠湿地底泥中的转化率 湿地有机质的主要来源是芦苇和茭草残株的分解。从2002年12月~2003年3月,芦苇和茭草残体分解期间湿地底泥有机质的矿化率分别为51.3g/m~3/d和142.0g/m~3/d。芦苇未收割区和收割区的反硝化率分别为23.5mg/m~3/d和22.7mg/m~3/d,茭草底泥的反硝化速率为21.4mg/m~3/d。 4.有机质与TN、TN与pH值的相关关系 芦苇和茭草湿地底泥中的有机质和全氮之间的相关性非常显着,相关系数分别为0.9653(n=27)和0.9102(n=19)。证明全氮的主要成分是有机氮。有机氮在氨化、硝化过程中,会释放出H~+,引起环境pH值下降,两者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在芦苇和茭草湿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181(n=27)和-0.6932(n=19)。 5.芦苇收割和未收割区底泥及水体中污染物的变化规律 芦苇收割20天以后,水中的有机质和TN浓度分别为21.33mg/L和1.04mg/L,均低于未收割区水体中的浓度。2个月以后,收割区底泥0-20cm深度范围内有 摘要机质、TN、TP含量明显下降,收割改善了湿地的通风、透气条件,促进了氨化和硝化作用的发生,使底泥中NH扩一N和N岛一N含量上升。 6.水生植物对N、P的吸收能力及二次污染的防治措施 每年秋季芦苇收割以后,可带走818kg/hm,的N和103.6 kg/hm,的P,菱草可带走一31 kg/hmZ的N和28.9 kg/h扩的磷,菱白带走200kg/hm,的N,2一Ikg/h扩的P。虽然野生芦苇和菱草对N、P有很好的吸收能力,但它们的利用价值低。菱白是一种蔬菜,在沟渠湿地中人为种植,可取得很好的净化效果,农民会主动回收,解决植物的二次污染问题。 科学合理地利用沟渠湿地的截留、转化、吸收等能力,可有效降解非点源污染物,并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本文来源于《河海大学》期刊2003-12-28)

截留和去除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室内构建生态沟渠(种植柳树、桃叶珊瑚、美人蕉、菖蒲等植物)和自然沟渠(对照,无植物),研究两种沟渠对农田排水中氮磷的拦截效果,结果表明植物生态沟渠对农田排水中氮磷的拦截效果明显好于自然沟渠。生态沟渠的高效去除机理主要表现在植物的吸收,基质和底泥的吸附等方面。4种不同植物生态沟渠对氮磷的拦截效果显示,其中柳树生态沟渠的去除效果稳定性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截留和去除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1].王忠良,陈丹娃,王树力.哈尔滨松北湿地对农业非点源污染截留和去除效应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

[2].陆宏鑫,吕伟娅,严成银.生态沟渠植物对农田排水中氮磷的截留和去除效应[J].江苏农业学报.2013

[3].吴晓妮.滇池流域不同类型农田沟渠对氮磷的截留与去除效应[D].云南大学.2013

[4].徐红灯.农田排水沟渠对流失氮、磷的截留和去除效应[D].北京化工大学.2007

[5].姜翠玲.沟渠湿地对农业非点源污染物的截留和去除效应[D].河海大学.2003

论文知识图

雨水中主要污染源和类型Mainsourcesa...生长在沟渠湿地中的菱白(刀~z’acadu...一2强化净化生态沟渠截留过程示意图一2磷在沟渠中的迁移转化过私!Fig.2一2...一2沟渠采样点分布图一4静态模拟试验装置图

标签:;  ;  ;  ;  ;  ;  ;  

截留和去除效应论文_王忠良,陈丹娃,王树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