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控制微生物生长是确保供水管网水质生物稳定的关键手段之一。以我国南方某城市供水管网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供水距离、季节和颗粒数对管网系统生物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管网水中有机物以类酪氨酸和类色氨酸为主(78.9%),有机物种类和浓度随供水距离增加无明显变化;异养菌平板计数(Heterotrophic Plate Count,HPC)与余氯浓度显著相关(R=-0.31,P <0.001,n=120);可同化有机碳(Assimilable Organic Carbon,AOC)、AOC-P17/AOC和AOCNOX/AOC呈季节性变化规律,粒径为2~5μm的颗粒占总颗粒数75.7%~85.9%,该粒径颗粒数与HPC相关性良好(R=0.20,P<0.05,n=120)。基于实际管网的长期研究,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发现UV254与AOC显著相关(R=0.29,P<0.001,n=161),因此尝试借助UV254预测水质AOC值,以便监控与预测该市管网系统生物稳定性。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陈俊宇,李伟英,张骏鹏,周宇,陈继平,张琛
关键词: 生物稳定性,供水管网,可同化有机碳,有机物,颗粒物
来源: 给水排水 2019年06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Ⅱ辑
专业: 建筑科学与工程
单位: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700200)
分类号: TU991.33
DOI: 10.13789/j.cnki.wwe1964.2019.06.022
页码: 114-119+125
总页数: 7
文件大小: 537K
下载量: 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