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数学和物理模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物理,数学,数值,水口,脱碳,质点,数学模型。
数学和物理模拟论文文献综述
陈开来,王德永,屈天鹏,田俊,王慧华[1](2019)在《钢中液态夹杂物聚并行为的数学物理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相似原理,采用水模拟钢液,用有机试剂模拟钢液中液态非金属夹杂物,同时采用数值仿真方法共同研究了夹杂物种类、两相间界面张力及黏度对于液滴聚并过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夹杂物液滴间的聚合趋势与其自身的物理性质有紧密联系,其中液滴相与连续相之间的界面张力会促进其相互聚并,而液滴相的黏度则正相反,在液滴聚并过程中起抑制作用.因此,通过改变液态夹杂物与高温钢液之间的界面参数以及黏度参数,有望达到聚合或分散的控制目标,进而实现夹杂物尺寸的灵活控制.(本文来源于《工程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黄仁和[2](2019)在《扁钢锭真空浇注过程数学物理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扁钢锭以其具有外形扁平,宽厚比大,包容覆盖能力强、可任意弯曲、冲压、焊接、使用灵活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化工、容器、建筑、金属制品等领域。真空浇注不仅具有脱氢排气效果,在真空条件下,还能防止二次氧化,减少钢水中非金属夹杂物。本文结合扁钢锭特点采用真空浇注方式,对扁锭浇注充型过程水口液流出流形态、模内液体扩散、流动、温度变化及夹杂物运动行为等进行研究,为生产工艺优化提供指导。建立1:2的模型进行物理模拟实验,研究了真空条件下水口液流发生散流的临界值及散流变化随压强的变化情况。实验得出:出现散流压强临界值为130 pa,计算得到钢液的真空散流临界值约为9 pa左右。同时研究了常压下单水口与双水口浇注对溶质扩散均匀时间及搅拌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扩散均匀的时间双水口浇注比单水口浇注高10%。采用数值模拟研究了水口数量、浇注速度及水口直径对扁钢锭充型过程液面波动及温度场变化影响。结果表明,浇注速度从0.5 m/s增加到1.6 m/s,液面最大波动高度从40 mm增加到了112 mm,增加量为180%,而从0.3 m/s增加到0.5m/s,液面最大波动高度没有明显变化。28 mm水口直径在模内高度为450 mm水平面上,最低温度为1700 K,在600 mm水平面上最低温度为1300 K,温差为400 K,温差较小且温度分布均匀。夹杂物颗粒直径从50μm增加250μm,双水口浇注比单水口浇注去除率增加量从12.5%增加到了31%。(本文来源于《辽宁科技大学》期刊2019-03-09)
皮娇龙,滕吉文,刘有山[3](2018)在《地震槽波的数学-物理模拟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地震槽波在低速层的传播特性,开展了煤层内地震槽波勘探的数值模拟和物理模拟研究的初探工作.在数值模拟研究方面,采用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法对煤层中的地震槽波进行叁分量全波场模拟.基于波场快照和人工合成地震记录研究了不同模型中的波场特征和各种波型的传播规律.在物理模拟方面,通过选用不同配比的环氧树脂和硅橡胶类材料构建地震槽波物理模型,利用透射法和反射法观测系统获得了清晰的地震槽波记录以研究槽波的地震学特征.研究表明,在煤层内槽波的地震波场中,Love型槽波的能量小于Rayleigh型槽波的SV分量,大于Rayleigh型槽波的SH分量.相对于Love型槽波和Rayleigh型槽波的SH分量,Rayleigh型槽波的SV分量在围岩中的泄露能量较强.在煤层界面附近的围岩中,地震波仍以槽波形式传播,随着距离的增加能量逐渐衰减.随着煤层变薄,煤层槽波主频向高频方向移动,频散现象增强,传播速度增大.(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周理[4](2018)在《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数学建模与物理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压缩空气储能系统(CAES)作为一种能够实现大容量、长时间电能存储和大规模商业化的电力储能系统,其应用前景已得到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多的认同。但其复杂的工况和热力学问题给我们研究其相关特性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且在实际的研究和试验中使用真实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将会有成本高、维护困难等问题,还可能会有一定的危险性,给系统的相关研究带来了许多困难,这就需要有完善的数字仿真研究来提供理论依据。因此,对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数学建模与物理模拟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围绕压缩空气储能系统中的膨胀释能发电过程展开研究,首先对压缩空气储能系统中的核心部件涡旋膨胀机进行了研究,介绍了涡旋膨胀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及特点,针对涡旋膨胀机的特性,建立了其数学模型,并对其进行了仿真研究。其次,提出和建立了一种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物理模拟系统,并根据试验所记录涡旋膨胀机的转速和转矩进行了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物理模拟系统的原理数值仿真和验证,结果表明,本物理模拟系统在全气压工况下均可以达到优良性能,可以实现模拟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涡旋式膨胀机的机械转动特性,从而实现系统输出外特性的等效性模拟,达到了对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进行物理模拟的目的,解决了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研究中无法在实际动态物理模拟系统中实现的瓶颈问题。最后,利用所搭建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实验平台进行了不同负载的相关试验,主要测量了涡旋式膨胀机的进出口温度、涡旋式膨胀机进出口压力、气体流量、涡旋式膨胀机的转速和转矩、叁相永磁发电机的电压、电流、功率等,以此来验证所建立涡旋式膨胀机数学模型的准确性。同时在实际工况下,对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相关特性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与涡旋式膨胀机的实际工况有较好的吻合,从而验证了该数学模型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8-05-01)
郑淑国,朱苗勇[5](2017)在《钢包浇注过程环出钢口吹氩控制下渣新工艺的数学物理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洁净钢连铸生产中的钢包下渣难题一直缺乏经济有效的控制技术,本文提出了一种钢包浇注过程环出钢口吹氩控制下渣新工艺,并利用物理和数学模拟研究了该新工艺的控制下渣行为机理及可行性。结果表明:钢包浇注过程中汇流漩涡先于排流沉坑形成,且存在从前者向后者的过渡;新工艺可消除汇流漩涡下渣,并能抑制排流沉坑下渣,显着降低下渣临界高度;随环出钢口吹氩量增加,钢包浇注过程下渣临界高度呈减小趋势,且存在最佳控制下渣气量;水模和数模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且验证了该控制下渣新工艺的可行性,为其工业应用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S02.炼钢与连铸》期刊2017-11-21)
刘毅,张彩军,吴哲,刘阳,温巨文[6](2017)在《各工况对连铸结晶器流场影响的数学物理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断面180 mm×755 mm的板坯进行1∶1物理模拟研究,以及建立fluent数学模型的方法,对结晶器钢液的表面流速、流场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同拉速下,当倾角为15°、20°、25°时,倾角每增加5°,平均表面流速下降40%左右;相同水口倾角下,当拉速为0.8、0.9、1.0、1.1 m/min时,拉速每增加0.1 m/min,平均表面流速上升30%左右;相同拉速下,当水口浸入深度为100、120、135、150 mm时,浸入深度增加10 mm,平均表面流速上升40%左右。(本文来源于《铸造技术》期刊2017年08期)
赵丹婷,刘爱强,仇圣桃,赖朝彬[7](2017)在《带过滤器中间包流场的数学物理模拟和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过滤器通道对中间包内流场的影响,通过数学和物理模拟对不同控流方式的两流板坯连铸中间包的钢液流动及传热进行研究,分析了过滤器对中间包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方案中间包采用湍流控制器+挡墙、挡坝的控流方式,活塞区体积比例为26.33%,死区体积比例为17.94%;用过滤器代替挡坝后优化效果显着,钢液的实际平均停留时间由原来的243.68延长至262.50 s,死区体积比例由17.94%减小至9.11%,过滤器加入后出口处温度仅比原方案出口温度降低了2℃,且安装简单,成本低。现场试验发现,10个炉次后过滤器通道处共吸附夹杂物19 kg,这说明中间包钢液中夹杂物减少,有利于改善铸坯质量。(本文来源于《钢铁》期刊2017年01期)
傅学顺[8](2015)在《物理模拟——数学思维和物理思维的结合——特别的类比》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许多人有一种误解,以为波利亚的着作全都讲解题.这是因为波利亚的第一部着作的名字就是如此,还因为中译本有些译得很差,许多地方直译,叫人看不明白,就撂下不看了.他的第二部着作《数学与猜想》主要讲似真推理,利用这种推理猜题、编题.他的第叁部着作《数学的发现》既讲编题.其编题手法主要是用似真推理,尤其是类比.总之,波利亚既讲解题又讲编题,就培养人才、搞(本文来源于《中小学数学(高中版)》期刊2015年11期)
于灏,朱荣,王云[9](2015)在《五流不对称连铸中间包流场优化的数学物理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水模型的正交实验和数值模拟实验分析并验证了导流隔墙的尺寸参数对国内某厂不对称中间包内部流场的影响。水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的尺寸参数为:A2B3C3D3,其中A、B、D因素为显着因素,C因素对结果影响不显着。数值模拟实验对原型、改良中间包的流场和温度场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优化后的中间包的温度场流场得到了明显改善。(本文来源于《工业加热》期刊2015年04期)
戴立军[10](2015)在《单管RH脱碳过程的数学物理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单管RH真空脱碳过程是一个涉及多相流、元素传质和一系列化学反应的复杂精炼过程。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为了实现缩短脱碳处理时间,降低脱碳终点的碳浓度,减少转炉脱碳压力,需要对各个可能影响到单管RH脱碳效率的生产工艺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将采用基于欧拉-欧拉双流体模型的数值模拟和基于冶金反应动力学原理的物理模拟两种方法研究单管RH精炼过程中提升气量、顶枪枪位、真空度、顶吹气量以及初始碳浓度等工艺因素对单管RH脱碳效率的影响,同时与传统双管RH的脱碳过程进行对比,找出两者在脱碳过程中的差异,为实际生产提供有效依据。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在稳态流场计算的基础上,对单管RH进行非稳态的脱碳数值计算。单管RH脱碳效率随着提升气量的增大而增大,但在提升气量增大到1200NL/min后保持不变;随着真空度的提高,单管RH脱碳曲线斜率逐渐增大,提高真空度对脱碳作用效果十分明显;单管RH初始碳浓度设置在500ppm时,脱碳效果仍然良好,相比传统双管RH的400ppm的最大初始浓度,单管RH极大地减少了转炉的出钢压力。在相同的工艺参数条件下,单管RH脱碳效率比传统双管RH高27%。(2)利用NaOH-C0_2反应体系与实际真空溶氧及脱碳过程的反应体系的相似性,通过建立与原模型相似比为1:5的水模型来模拟实际精炼过程中单管RH真空溶氧及脱碳过程。水模型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单管RH溶氧和脱碳速率随着提升气量和顶吹气量增大呈现出先增大后保持不变的趋势,随着顶枪枪位、真空度先增大后减小,存在一个最佳枪位和真空度值;在容量传质系数比较方面,单管RH比传统双管侧吹大35%;单管RH中双喷嘴要比单喷嘴大6%,传统双管RH中侧底复吹要比侧吹好9%。(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期刊2015-06-01)
数学和物理模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扁钢锭以其具有外形扁平,宽厚比大,包容覆盖能力强、可任意弯曲、冲压、焊接、使用灵活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化工、容器、建筑、金属制品等领域。真空浇注不仅具有脱氢排气效果,在真空条件下,还能防止二次氧化,减少钢水中非金属夹杂物。本文结合扁钢锭特点采用真空浇注方式,对扁锭浇注充型过程水口液流出流形态、模内液体扩散、流动、温度变化及夹杂物运动行为等进行研究,为生产工艺优化提供指导。建立1:2的模型进行物理模拟实验,研究了真空条件下水口液流发生散流的临界值及散流变化随压强的变化情况。实验得出:出现散流压强临界值为130 pa,计算得到钢液的真空散流临界值约为9 pa左右。同时研究了常压下单水口与双水口浇注对溶质扩散均匀时间及搅拌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扩散均匀的时间双水口浇注比单水口浇注高10%。采用数值模拟研究了水口数量、浇注速度及水口直径对扁钢锭充型过程液面波动及温度场变化影响。结果表明,浇注速度从0.5 m/s增加到1.6 m/s,液面最大波动高度从40 mm增加到了112 mm,增加量为180%,而从0.3 m/s增加到0.5m/s,液面最大波动高度没有明显变化。28 mm水口直径在模内高度为450 mm水平面上,最低温度为1700 K,在600 mm水平面上最低温度为1300 K,温差为400 K,温差较小且温度分布均匀。夹杂物颗粒直径从50μm增加250μm,双水口浇注比单水口浇注去除率增加量从12.5%增加到了31%。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数学和物理模拟论文参考文献
[1].陈开来,王德永,屈天鹏,田俊,王慧华.钢中液态夹杂物聚并行为的数学物理模拟[J].工程科学学报.2019
[2].黄仁和.扁钢锭真空浇注过程数学物理模拟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19
[3].皮娇龙,滕吉文,刘有山.地震槽波的数学-物理模拟初探[J].地球物理学报.2018
[4].周理.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数学建模与物理模拟[D].华中科技大学.2018
[5].郑淑国,朱苗勇.钢包浇注过程环出钢口吹氩控制下渣新工艺的数学物理模拟[C].第十一届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S02.炼钢与连铸.2017
[6].刘毅,张彩军,吴哲,刘阳,温巨文.各工况对连铸结晶器流场影响的数学物理模拟研究[J].铸造技术.2017
[7].赵丹婷,刘爱强,仇圣桃,赖朝彬.带过滤器中间包流场的数学物理模拟和应用[J].钢铁.2017
[8].傅学顺.物理模拟——数学思维和物理思维的结合——特别的类比[J].中小学数学(高中版).2015
[9].于灏,朱荣,王云.五流不对称连铸中间包流场优化的数学物理模拟[J].工业加热.2015
[10].戴立军.单管RH脱碳过程的数学物理模拟[D].东北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