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互作效应论文_张亚东

导读:本文包含了基因互作效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基因,效应,假说,性状,抑制,农艺,糯玉米。

基因互作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张亚东[1](2014)在《水稻不同粒型基因的鉴定与基因互作效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稻粒长、粒宽、粒厚等性状是与产量直接相关的重要性状,也是影响稻米品质的重要性状,这些性状大多属于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目前定位了许多控制粒型的基因/QTL,但仅克隆了qGL3、GW8、GW8、GW2、GS5、GPF5(qSW5)等基因。虽然这些基因的功能已经初步明确,但这些基因的克隆涉及到珍汕97、明恢63、日本晴、9311、WY3等多个不同遗传背景的材料,关于不同基因在同一遗传背景下作用效应研究的报道较少。水稻粒型基因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在育种中有效利用这些粒型基因,改良籽粒性状,实现高产目标。因此,进一步挖掘新的粒型基因/QTL,在同一遗传背景下分析比较已克隆基因的效应与互作,显得非常重要。本研究利用自主选育的特大粒粳稻资源TD70和小粒籼稻Kasalath及其杂交构建的240个重组自交系(RIL),剖析特大粒水稻资源TD70粒型性状的遗传特性,开展粒型QTL定位,寻找新的位点;分析特大粒资源TD70中的粒型基因及其作用,并测序比较不同水稻品种粒型基因的序列差异;解析不同粒型基因的效应及其互作,以期为水稻高产分子设计育种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特大粒水稻粒型性状的遗传及QTL定位2010-2013年,以TD70/Kasalath的240个RIL为材料,对粒型性状进行了QTL定位。RIL群体中粒长、粒宽表现为连续的多峰分布,粒厚表现为连续的单峰分布;粒重呈正态分布,变幅范围在18.8-63.83g之间,主要集中在25-40g之间,峰值在30-35g之间,千粒重超过50g的有16份;粒长、粒宽、粒厚、千粒重均未有超过TD70的表型。4年共检测到22个粒型QTL。其中4年均检测到的区段为RM1347-RM5699、RM109-RM3264、RM6080-RM6832,涉及基因分别为GW2、GW2-1、GS3(qGL3);以RM3777、RM169标记为中心涉及的基因为GS5和GW5;2年检测到的基因为GS7、qGL7和位于RM1328-RM7038区段的qGW9;GW8及qGWT8-1基因所在的RM5545-RM447区段仅在2013年检测到;另有10个QTL仅在一年检测到,其中6个粒厚QTL,1个粒长QTL,3个粒宽QTL,粒宽QTL中qGW2-1和qGW9是值得关注的新位点。2.TD70和Kasalath粒型基因GW2、GS3、qGL3、GS5和GW8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TD70和Kasalath的GW2、GS3、qGL3、GS5和GW8基因序列存在较多的差异;TD70的GW2-TD70基因序列与报道的WY3中的GW2-WY3基因序列具有相同的功能突变位点;GS3-TD70基因序列与GS3-Kasalath序列比较,在第2外显子上的编码区+165位置存在一个单核苷酸替换C-A,是GS3基因功能改变的关键突变位点;qGL3-TD70基因序列与qGL3-Kasalath序列比较,在第10外显子上的编码区+1092位置存在一个单核苷酸替换C-A,是qGL3基因功能改变的关键突变位点;GS5-TD70基因序列与GS5-Kasalath序列比较,Kasalath的GS5基因序列在2059bp位置缺失GCGGCG 6个碱基,与报道的窄粒一样,均表现为缺失型;在GW8基因序列上,TD70和Kasalath间均存在关键的功能差异位点。亲本TD70至少含有上述5个克隆基因增效突变基因型,而Kasalath具有相对的正常(减效)功能基因。3.不同水稻品种的GW2、GS3、GS5、GW8、qGL3粒型基因的序列差异以59个不同的粒型的水稻品种和TD70、Kasalath为材料进行上述GW2、GS3、qGL3、GW8、GS5基因的序列差异分析。GS3基因在编码区只有两个SNP位点和1个InDel位点差异,可以分为5种单倍型;GW2基因在所有的外显子和内含子上共存在27个SNP位点和5个InDel位点差异,可分为16种单倍型。GW2-9单倍型的水稻品种数量最多,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单倍型GW2-7,8,11,12与GW2-9遗传距离很近,GW2-10与之较近;GS5基因在所有的内含子和外显子上存在5个SNP位点和6个Indel位点差异,分为13种单倍型,GW8基因共发现21个SNP位点和9个Indel位点差异,位于外显子上的有7个SNP和1个Indel,可分为20种单倍型;qGL3基因仅存在8个SNP位点和一个Indel位点差异,可分为6种单倍型,有54个水稻品种拥有相同的单倍型qGL3-2。4.极端粒型水稻的GW2、GS3、GS5粒型基因的cDNA克隆及载体构建TD70和Kasalath中的GW2基因cDNA片段长度分别为1277bp和1278bp,TD70在第316位置缺失一个碱基A,导致TD70的GF2蛋白仅表达115个氨基酸,而Kasalath表达完整的425个氨基酸;TD70和Kasalath中的GS3基因cDNA序列片段长度分别为713bp和696bp,各编码54个氨基酸和231个氨基酸,TD70的GS3序列在165pb发生了由C向A的颠换,导致提前结束了GS3蛋白的表达;TD70和Kasalath中的GS5基因cDNA片段长度分别为1449bp和1443bp,各编码482个氨基酸和480个氨基酸,Kasalath的GS5序列在92pb发生了由G向C的颠换,在第106bp的位置缺失GGCGGC6个碱基。成功构建了正义的GW2-Kasalath、GS3-Kasalath、GS5-Kasalath强表达载体和反义的GW2-TD70、GS3-TD70、GS5-TD70强表达载体,正义的GW2-TD70、GS3--TD70、GS5-TD70强表达载体和反义的GW2-Kasalath、GS3-Kasalath、GS5-Kasalath强表达载体,并导入TD70和Kasalath亲本中,初步筛选出阳性转基因植株。5.不同粒型基因组合的效应分析特大粒水稻TD70的粒型基因qGL3、GF2、GS3、GS5、GW8可以在后代自由组合,且都具有增效作用;RIL株系中含TD70的粒型基因数目越多,其相应的千粒重就越高;5个基因的功能和作用机理与前人报道的一致,其中qGL3、GW2、GS3是主效基因。单个基因的效应表现为qGL3-TD70>GW2-TD70>GS3-TD70>GS5-TD70>GW8-TD70;即使在具有1个或者多个粒型基因的遗传背景下,分析各粒型基因对粒重的作用,上述基因效应的大小顺序仍然不变;无主效功能基因存在时,正向调控基因GS5和GW8对粒宽和粒重的作用较弱;获得不同的粒重,可通过聚合不同粒型基因数目来实现,粒重在30g以下时,可选择聚合1-2个功能基因;粒重在30-35g之间,可选择聚合2-4个功能基因;超过35g时,必须聚合3-5个功能基因。(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4-05-01)

杨才纬[2](2013)在《浅析独立遗传中基因互作效应的九种类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例析和归纳了九种遗传效应的性质和特点,并对基因互作的机理作了初步探讨。(本文来源于《生物学教学》期刊2013年06期)

杨帆,霍正浩,杨泽[3](2012)在《应用多因子降维法分析基因-基因互作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复杂性疾病(complex diseases)是指由多个基因及环境因素(包括致病微生物)相互作用所致,如肿瘤、心血管病、代谢性疾病、免疫性疾病等,是环境暴露、遗传易感性和年龄等因素复杂交互作用的结果。目前研究中最主要的困难是如何发现并确定基因与基因之间、基因与环境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及交互作用类型和方式。(本文来源于《宁夏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2年04期)

张淑君,熊远着,曾凡同,邱祥聘,邓昌彦[4](2003)在《猪产仔数分子标记效应的比较分析和基因互作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比较分析了4个产仔数分子标记(ESR、ESRB、PRLR、FSHRB)及其基因效应,初步探讨了基因间相互作用。初步筛选出有利于产仔数提高的分子标记为ESR基因位点的基因型BB、FSHRB位点的基因型BB、PRLR基因位点的基因型AA、ESRB的基因型AA。不利于产仔数提高的分子标记为ESR基因位点的基因型AA、PRLR基因位点的基因型BB、FSHRB位点的基因型AA、位点ESRB的基因型BB。基因间互作不显着。(本文来源于《畜牧兽医学报》期刊2003年06期)

郝小琴[5](2001)在《甜糯玉米双隐性基因互作效应及主要农艺性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糯米(wxwx)材料分别与普甜玉米(susu)和超甜王米(shsh)杂交,在F_1代的果穗上 分离出纯台双隐性基因甜糯玉米(susuwxwx或shshwxwx),再同时种植双隐性基因甜糯玉米及亲本普 甜玉米、超甜王米和糯王米,观测了一系列农艺性状,并分析了甜糯双隐性基因的互作效应。主要结 果如下 1 双隐性基因甜糯王米的出苗期与超甜玉米相似,叁叶期出现最迟,抽雄、散粉、吐丝期比超 甜王米略早。大部分双隐性基因甜糯王米的株高比其亲本甜王米、糯玉米的株高都高。所有双隐性基 因甜糯王米的穗位高介于两亲本之间。甜糯双隐性基因互作导致株高有增高的趋势。 2 大部分双隐性基因甜糯玉米的百粒重、单株粒重介于两亲本之间,比其对应的亲本甜王米的 百粒重、单株粒重略高,但远低于亲本糯玉米的百粒重、单株粒重,这似乎反映了甜基因对糯基因有 上位性效应。 3 大部分双隐性基因甜糯王米在授粉后15~30天的可溶性总糖含量比其对应的亲本糯王米甜王米的可溶性总糖含量都高 有的二者差异还达显着或极显着水平。这反映了甜糯双隐性基囚的正 向互作效应 表明甜糯双隐性基因互作有利于增加可溶性总糖。双隐性基因甜糯王米含糖量高峰期出 现在授粉后15~18天,其糖分丧失较慢。 4 大部分双隐性基因甜糯王米在授粉后 18、24、30天的籽粒鲜重含水量介于两亲本之问,比 其对应的亲本糯王米的籽粒鲜重含水量高,比其对应的亲本甜玉米的籽粒鲜重含水量略低,这反映了 甜糯双隐性基因的累加效应。 5 大部分双隐性基因甜糯王米在授粉后 18、24、30、46天的平均总淀粉量比其对应的两亲本 的总淀粉量略低或介于两亲本之间,甜糯双隐性基因互作一般导致总淀粉含量降低。双隐性基因甜糯 王米中的淀粉几乎都为支链淀粉,只有极其少量的直链淀粉存在。这反映了wx基因在合成支链淀粉 时的上位性效应,表明甜糯双隐性基因互作有利于增加淀粉中的支链淀粉比率。 6 大部分双隐性基因甜糯王米在授粉后18、24、30天的果皮厚度比其对应的两亲本的果皮要 薄或介于两亲本之间,这似乎反映了甜糯双隐性基囚的负向互作效应,即甜糯双隐性基因互作导致果 皮变薄。各双隐性基因甜糯王米组合随授粉后天数增加,果皮厚度的变化也各不相同,多数组合是随 授粉天数增加,果皮越来越薄。 7 双隐性基因甜糯王米可作为一种新兴的优质青食王米提供市场。(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01-05-01)

王谋强[6](1998)在《论大白菜及其近缘芸薹属作物核不育材料的育性遗传兼基因互作的抑制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大白菜及其近缘芸薹属作物核不育材料育成的纯合两型系和杂合两型系可育株间互交F1可育株自交,其子代可能出现无育性分离情况或者产生13(可育株)∶3(不育株)两种表型的育性比资料,认为前者宜用复等位基因假说解释,而后者用抑制作用解释为妥。抑制作用的内涵有两种可能,一是由一对决定育性表现的育性基因与另一对不决定育性表现的抑制基因互作表现抑制作用,即抑制作用假说;二是由性质相同、作用相反且可育基因起上位作用的两对育性基因彼此互作产生抑制效应,权称之为上位抑制假说解释其育性遗传现象。(本文来源于《遗传》期刊1998年03期)

Г,В,Гуляев,杨宏,魏凤[7](1990)在《测定影响小麦杂种优势表现的基因互作效应的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研究远缘杂交杂种的数量性状变异时,往往能观察到杂种优势这一生物学现象。杂优的表现,一般地说与原始亲本类型的遗传差异有关。按照显性与超显性学说,杂优是由于杂种的等位和非等位(上位性)基因互作的结果。但是截止目前,还没有测定制约新性状和杂优表现的基因互作效应的方法,特别是如何(本文来源于《麦类作物学报》期刊1990年01期)

刘占国,马峙英,张桂寅[8](1989)在《两种估计基因互作效应方法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遗传育种研宄者估计基因互作效应,常采用 Hayman 法或 Gamble 法。本文利用两套棉花六世代资料估计了上位性模型中的六个参数,结果表明,Gamble 法较 Hayman 法在基因效应估计及对杂种后代杂种优势现象的解释方面更为合理。(本文来源于《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1989年04期)

基因互作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例析和归纳了九种遗传效应的性质和特点,并对基因互作的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基因互作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1].张亚东.水稻不同粒型基因的鉴定与基因互作效应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14

[2].杨才纬.浅析独立遗传中基因互作效应的九种类型[J].生物学教学.2013

[3].杨帆,霍正浩,杨泽.应用多因子降维法分析基因-基因互作效应[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2

[4].张淑君,熊远着,曾凡同,邱祥聘,邓昌彦.猪产仔数分子标记效应的比较分析和基因互作的研究[J].畜牧兽医学报.2003

[5].郝小琴.甜糯玉米双隐性基因互作效应及主要农艺性状研究[D].广西大学.2001

[6].王谋强.论大白菜及其近缘芸薹属作物核不育材料的育性遗传兼基因互作的抑制效应[J].遗传.1998

[7].Г,В,Гуляев,杨宏,魏凤.测定影响小麦杂种优势表现的基因互作效应的试验[J].麦类作物学报.1990

[8].刘占国,马峙英,张桂寅.两种估计基因互作效应方法的比较[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89

论文知识图

枝叶修份于皿阵低百分串次致分布圈群体总气生根层数染色体图地上生物量次数分布及拟合混合分布群体总气生根层数立体图模型双标图1山羊clock和cry1基因PCR扩...

标签:;  ;  ;  ;  ;  ;  ;  

基因互作效应论文_张亚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