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级中学,江苏徐州221131)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要求得到深化,落后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正在被遗弃,新的教学方式、方法被运用在各个课堂上。本文就“学生活动”的推广实践谈谈我的几点认识。
关键词:学生活动;方式;改革;实践
“学生活动”对数学教师和学生的要求有了新的变化,教师不能再一贯的“一言堂”教学,要深入到学生之中去,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不能只着眼于当前知识的死记硬背,还要为培养学生以后的良好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方法,为他们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基础。在课堂上要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思考的习惯,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不能只是知识的接受者,而要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学习发现知识的能力比学习知识更为重要。
一、让兴趣成为知识的敲门砖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它就会促使学生主动去学。高中的教育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对于新的学习要求,学生免不了有一些茫然,这会对学习的兴趣产生很大的影响。只有学生对其学习的科目产生一定的兴趣,才会主动的去钻研它,学习它,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又会增加对它的兴趣,如此良性的循环,对其他方面的学习也带来良性的影响。学习的兴趣成为去学习的原因,最后又成为了学习的结果。
在第一个问题中,很快有学生发现1+1+1+1=4,而4!=24,最终算式可以写成(1+1+1+1)!=24。分析后进而发现可以先用“0!=1”将四个0都转化为1,按照上一题的方法即可求解
在这节课上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了自己不会的问题,既形成了自学的良性学习习惯,又激发了学习和讨论的兴趣。
二、与生活相结合,边玩边学
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学生在接触未知的知识前,有一种自然的恐惧,学习在他们看来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所以在教会学生学习知识后,还要教会他们灵活的运用知识,学以致用一直都是教育的目的。数学老师要充分利用学生接触到的生活层次,引导学生自觉的运用和实践知识,在生活中体会数学的乐趣,来消除对数学学习的恐惧。学生只有深深的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密切相关,感觉到数学就在身边,才会慢慢的喜欢数学。
经过这两个例子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指数函数的特点,寓教于乐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珍惜时间,努力拼搏的意识,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从而提高效率,促进成绩进步,形成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良性循环。
三、改进学习方式,增加学习动力
教师在课堂上不知如何与学生互动学习时,习惯一讲到底,只有有问题时才让学生偶尔发言,其弊端是明显的,没有学生参与的课堂老师讲的辛苦,学生学得也累。只有让学生通过主体性活动,如:观察、尝试、小组讨论,积极参与到数学问题的解决当中,课堂才能活跃起来,如果学生不做、不想、不参与,老师也不会了解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掌握知识的程度。例如,在上“线面垂直”这一节课时,在课前可以通知学生准备
三十度和四十五度的三角板,对于这个要求学生们会感到莫名其妙的,这样在课前就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在立体几何中设计线面垂直的思考题时,提出你能设计一个四个面都是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吗?
本身一些空间想象能力一般的学生对于立体几何的学习已显得有些吃力,面对此类思考题往往选择逃避,但是让学生自己动手用带直角的三角板组合空间四面体,小组讨论后再派代表展示小组研究成果。如此学生就会发现图形的特点,借助现实中的工具解决抽象问题,仔细观察后再积极讨论总结,在学生兴趣正浓时,老师就可以开始今天的课程。老师的讲解,学生动手实践,就发挥了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力,培养了其观察,发现,表述和交流问题的能力,分享到成功的喜悦,增加了学习的信心。
四、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课堂上,在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下,学生可以无拘无束地参与活动,可以畅所欲言,大胆表现自己。老师不能太过于严肃,高中生自尊心强,更需要和蔼的老师,能和他们走的近的老师更能受学生的喜爱和尊敬。老师只有把学生当成朋友,平等相处,才能获得学生的心。在新的教育方法、方式下,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会带来令人惊喜的结果。老师上课时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被学生看在眼里,都会对教学产生影响。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正常进行,是老师作为一个优秀教师的前提条件,是学生学得好,学得精的必要因素。
五、让学生“学进去”再“讲出来”
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听得懂,会做题,讲清楚。为了实现真正的掌握知识,把学到的东西讲出来的目标,可以把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课前制定自主学习任务单,将重难点问题化,鼓励、训练学生提出问题,帮助老师明确课堂教学任务;课上以小组形式,根据学习内容开展讨论,务必使每一个学生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让所有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最后各小组讨论结果汇总,找出突出问题做适当的解答,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以“学讲”的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保护好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让孩子们找回课堂的乐趣。
数学充斥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学习数学为了方便生活,在生活中又能发现数学。数学不只是各色各样的符号的集结,更是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的延续,通过数学总结生活的理念,让学生学得活生生的数学。老师是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的领路人,但是又不能代替学生去感受数学,只有学生自己体会数学的乐趣,才能达到学数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翁凯庆.数学教育学教程[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22-27.
[2]叶澜.新编教育学教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23-324.[3]宁春燕.高职数学新课件运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6):71-73.[4]李尚志.数学的神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15-17.
作者简介:程成(1985.11-),男,本科,中学二级,工作单位: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级中学,研究方向:数学课堂中的“学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