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利1卫向阳2
(1河南省宜阳县人民医院内二科河南宜阳471600;2河南省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洛阳471000)
【中图分类号】R25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04-0374-02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重症肝炎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慢性重症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1剂/d,分2次空腹温服,疗程4~8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等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总有效率75.0%。结论以活血化瘀解毒养肝法为主治疗重症肝炎疗效确切,能缩短病程,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关键词】慢性重症肝炎活血化瘀解毒养肝
目前,慢性重型肝炎的内科治疗尚缺乏特效药物和手段,中医中药在治疗重型肝炎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系统总结了近几年我院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的临床经验教训,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68例病人为我院传染科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患者,均符合2000年第10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所颁布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试行)中慢性重型肝炎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38人,女性30人;年龄21-65岁。住院天数10-67天,平均28.8天。
1.2治疗方案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具体如下:
(1)西医治疗包括:基础支持疗法如保证基本热量、补充白蛋白等;胸腺肽α1调节免疫功能,要实施危重病重症管理,如有可能应进行ICU监护;严格消毒隔离,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少数早期病人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部分病人选择抗病毒治疗;甘草酸二胺类、还原型谷胱甘肽、苦黄注射液等保肝抗炎、降酶退黄;并积极防治各类并发症。
(2)中药汤剂口服或灌肠:根据四诊按“黄疸”分型辨证施治。运用中药(茵陈30g,金钱草15g,泽泻12g,郁金15g,赤芍30g,丹参30g,麦芽15g,大黄10g,陈皮12g,莱菔子15g,瓜蒌15g,炙甘草9g)1剂/d,分2次空腹温服,不能口服的,可给予鼻饲或灌肠。
(3)积极处理并发症:肝性脑病去除诱因,制蛋白饮食;酸化肠道,降氨排氨,减少肠源性毒素吸收;纠正氨基酸失衡;脑水肿者给予脱水利尿治疗;同时注意防治二重感染等。积极处理出血并发症。
1.3在用药前、治疗中、治疗后分别检测患者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等指标。
1.4疗效评定显效:乏力、腹胀等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肝功能及PT(基本)恢复正常;有效:主要症状体征明显好转,肝功能及PT明显好转。无效:经治疗症状体征无明显恢复,肝功能、PT无明显好转,甚至继续恶化。
1.5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数据处理采用SPSS10.0软件处理。
2结果
2.1治疗前后疗效比较68例患者中,显效15例,有效36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75.0%,无效率25.0%。其中总有效病例:早期11例,中期25例,晚期15例,总有效率分别为91.7%(11/12)、80.6%(25/31)、60%(15/25)。
2.2治疗前后肝功能、PT变化情况经治疗,TBIl、ALT、AST、PT改善明显,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差异,ALB虽有一定改善但差异不显著,可能与治疗时间尚短、肝功能衰竭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根本改善有关。
3讨论
慢性重症肝炎在病理组织结构上常表现为大块肝细胞坏死,从而导致急性肝功能衰竭。单纯内科治疗病死率高。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重型肝炎,比单用西医综合治疗的效果要好。本文的调查也证实了这一点。
目前研究认为,内毒素血症在重型肝炎的发病机理中占重要地位,并对肝性脑病、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的发病具有促进作用。本方中[1]茵陈、大黄有促进胆汁分泌,加强胆囊收缩,降低奥迪氏括约肌张力,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减轻内毒素血症,降低血氨及抗菌作用;虎杖、郁金、泽泻有抑制肝细胞变性,促进肝细胞再及抗炎抗病毒的作用;临床证实[2]丹参、茜草、赤芍、白茅根、大黄、郁金与茵陈、大黄等药物配伍有改善肝脏微循环,疏通肝内毛细胆管淤积;改善肝纤维化,降低血栓素B2和前列腺素的作用,从而起到扩张胆管、改善肝脏血供、保护和促进肝细胞功能的恢复,还有减少肠道内毒素及氨的吸收的作用。陈皮、莱菔子、瓜蒌有抗菌消炎,促进肠道蠕动,减轻内毒素吸收,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总之,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提高慢性重型肝炎的有效率及降低病死率方面具有明确优势,精选重型肝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王伯祥.中医肝胆病防治大全.台北:正中书局,2000,997-998.
[2]王良骏.重用赤芍治疗肝病之近况.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2,12(4),25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