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勤[1]2004年在《中学生作文心理探微》文中研究说明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也是重点,近年来广大教育工作者从实践和理论上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索,为此许多有关中学作文教学的论着不断面世。新课标的诞生,为广大语文教师提出了众多的新的研究课题。在作文教学改革方面,我认为作文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是探究学生写作心理。多年来,我们对学生的写作心理状态研究不够,忽略了学生作为生命个体具有的丰富性与发展特征,忽略了他们所特有思维方式,未能很好地激发写作主体的写作兴趣,而这正是学生作文整体水平不高的根本原因。若能在作文教学中重视作文写作主体的心理,激发学生写作文的兴趣,提高他们写作文的积极性,又注意培养他们的写作素质和能力,包括观察、记忆、认识、思维、想象、意志、情感等各个方面,作文整体水平就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本人在查阅大量资料的前提下,结合自己的作文教学实践,对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探究学生写作心理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论述。文章论述的思路:通过对作文教学的回顾,学生作文心理的调查,来阐述作文教学改革的必然性;通过对学生心理状态的分析,自主合作学习的探究,来阐述作文教学改革注重学生心理的可行性,从而对“自主——合作”式作文实验的过程及其理论进行较为严密的论述,并运用实例对实验结果进行验证;对作文教学的“人文合一”的必要性、作文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化等也进行了充分的阐述;举出了大量学生写作实例加以印证,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文章最后,对中学作文教学的发展作了展望,对研究性作文教学开展与传统作文教学相比较而显示的优势作了论述。在作文教学改革探索过程中,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希望引起语文教师的重视。
张玲[2]2014年在《初中生写作厌倦心理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很多初中生对写作产生了厌倦心理,将写作视为苦差事,一到作文课,就唉声叹气,愁眉苦脸。平时更是懒于动笔,写作态度消极,仿佛写作与他们的心理难以相融。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处于青春期阶段的初中生,心理上和思想上还不够成熟,对于写作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缺乏足够的信心和勇气。在写作教学中,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忽略了初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使学生对作文失去了热情,产生了厌倦心理。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由写生活”逐渐培养学生“有兴趣写”的习惯,做到写作课堂由“封闭式”向“开放式”的转变。帮助学生奠定一定的写作基础,改变对写作的看法,端正学生对写作的态度。有意识地设置作文情境,为调动学生的写作情绪创造良好的空间,从而唤醒写作阶段的心灵情绪。把写作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自主拟题,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有利于写出真情实感。利用新颖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注意力,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增强其成就感,以激发写作动机。通过网络写作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营造一种和谐、快乐、民主的氛围,培养写作热情。尊重学生主体性和独特性,了解学生对写作评价的心理期待。充分发挥作文评改的作用,帮助学生正确归因,调节学生对写作结果的认知评价,从而提升成就感,帮助学生消除厌倦心理。
佚名[3]2005年在《2005中国杰出教育工作者风采》文中研究指明[阿不拉·买买提]阿不拉·买买提,新疆焉耆人,1958年12月生,硕士研究生,新疆库尔勒市巴州卫生学校人体解剖学教研室高级讲师、教研室主任。致力于卫生职业教育。自1981年参加工作以来培养了上千名各族卫生专业人才,在新疆各地卫生医疗战线上发挥着各自的骨干力量。撰写的教学、科研论文《版画在解剖学、组织胚胎学教学应用》、《谈卫校解剖学教学中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新疆解剖学组织胚胎学教师情况调查》、《少数民族学生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浅
靳红霞[4]2012年在《以素材问题为突破口的农村初中作文教学探究》文中研究指明长期以来,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关于作文教学的很多理念是非常传统的、落后的,甚至是不科学的。他们在作文教学中,一味强调作文的方法和技巧,而忽略了其他更本质的东西。比如,作文素材问题就是常常被忽略的问题之一。特别是在经济落后、交通不便、信息交流相对闭塞的农村中学,这个问题更是致命的“症结”。而忽略了作文素材——作文灵魂的载体,必然导致农村初中的作文教学华而不实,学生的作文内容空洞无物,抒情更是无病呻吟、没有真情实感。这种情况下,要提高农村中学生的作文能力显然是无从谈起。本研究以写作学基本原理:生活积累与写作的关系、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苏霍姆林斯基作文教学思想、李白坚的快乐大作文的基础理论为依据,拟在作文素材方面给农村7-9年级学生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进而找到提高作文能力的突破口。本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对农村中学作文教学及作文素材研究的现状进行综述。第二章强调培养农村学生正确的素材积累意识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现实生活,走出素材积累的误区;并具体介绍农村中学生的特点和农村学生得天独厚的素材资源。第叁章在搜集、积累素材的途径和方法上给学生以指导,为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打好基础。主要包括生活积累、阅读积累两大块。积累的过程中,要进行简单地整理和有效地保存。还要对保存的素材进行评价、监督和奖励。第四章是本论文的重点、难点,就是如何运用自己所积累的农村生活素材,写出不同文体的文章,真正提高农村中学生的作文能力和素养。经过以上论证,帮助解决农村中学生作文内容空洞无物、无病呻吟的弊病,遵照农村生活的特点,鼓励学生积累农村生活素材,增强作文的生活性、可读性,真正实现学生文从字顺地表达现实生活,写出有创意、有个性的创新型作文,从而提高农村7—9年级学生的作文能力。
张保电[5]2004年在《作文立意中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探微》文中研究表明写作作为言语活动的书面表达形式,本质是思维与语言的互相转换,思维能力是写作能力的基础,而创造性思维能力又是作文创新的内核。作文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渠道,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方面。在作文立意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助于充分发挥写作主体更广泛、更新颖的想象与联想,改变写作主体对写作素材死板僵化、一成不变的封闭的思维定势,拓展立意天地,为造就创造型人才提供有效的方法。关于创造性思维及其能力培养的研究,我国语文界以及国外许多教育发达的国家均有较多的理论性论文论着,这些研究成果多角度、多层面地阐述了创造性思维的基本内容及其培养方法,对研究创造性思维及其相关内容具有较高的价值,但思维创新学说对作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探讨与研究,成果则不多,至于作文立意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创造性思维对作文立意的促进作用等方面则提及更少。本文尝试通过文献法、调查法和个案研究法等,在作文立意中构建一套较为实用的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方法体系,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立意能力,使他们在立意时真正摆脱惯性思维的束缚,能写出有新意、有生气、有活力的文章,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要求。本文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叁大部分,引言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范围及主题、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提出尝试解决的主要问题。正文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包含六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先概括介绍创造性思维的涵义,然后分析学生作文立意中创造性思维不足的现状、原因以及创造性思维在作文立意中的重要作用,提出新课程标准下培养学生创新性立意技能的基本举措,通过例说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逆向思维、联想思维、想象思维、直觉思维和灵感思维等在作文立意中的应用与培育,旨在引导学生自觉地把思维规律运用到立意之中,拓宽立意空间,提高立意质量。本文认为,立意是文章的灵魂和生命,立意的高低决定着文章的价值。好的立意应当新颖、深刻、独特,而这一切均有赖于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和深刻性。为此,本文提出,要使学生写出有思想、有深度、有新意的文章,当务之急是确立创新思想,在立意中科学有序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真正使学生在作文立意时做到向异向和纵深开掘。
张所帅[6]2006年在《新时期以来高考作文的改革与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考是当今中国的第一大国考。高考作文作为高考母语科目中的必考题目,也因其自身的特点以及对母语教育、教学的重要影响一直受到大家的关注。从1978年开始,全国高等学校的入学考试由教育部统一命题,统一考试,至今(2005年)已经进行了二十八年,高考作文作为每年语文试卷必考、所占分值最高的题目,也走过了二十八年的风雨历程。抚今追昔,继往开来,我们有必要对新时期以来的高考作文发展轨迹、改革思路和历史经验做以总结回顾。 本论题研究将在全面搜集、阅读新时期以来高考作文资料的基础上,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从点到线,从段到面,对高考作文进行形式的梳理、内容的归类、理论的阐释,力求系统、全而地勾勒出新时期高考作文命题内容、命题方式以及命题理念的演化轨迹,以揭示高考作文改革发展的理论背景并在此基础上,对高考作文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陈美琴[7]2011年在《高中情境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写作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织部分。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说真话,抒真情,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是高中作文教学的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对高中生的写作现状的调查,对目前高中学生写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成因进行分析,如学生阅读积累匮乏,作文脱离生活实际,作文教学程式化,应试作文压力过大等。借鉴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法,以情境教学理论、写作的叁重转化理论、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理论为主要理论基础,构建高中情境作文的教学模式,即以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学生所用教材(苏教版)写作教学编写体系和理念为依据,同时遵循高中生的写作心理特点提出高中生情境作文教学目标,并且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索作文情境教学的途径,完善高中情境作文教学的评价机制。本文主要致力于结合自己的高中情境作文教学实践,对高中作文教学中情境设置的基本要求和主要方法进行探讨和分析。在情境作文教学中,以新颖性、审美性、教育性、生成性和实践性为情境设置的基本要求;通过生活、表演、声像、问题、语言、活动等多种方式创设情境;并在作文评价的过程中,注重评价目标的多维度、评价要求的层次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法的多样化等问题。
曾洁婷[8]2016年在《客家方言区初中生作文语病现象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写作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第四学段学生的写作建议是:“根据表达的需要,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从字顺。”要求初中学段的学生在作文中力求做到文从字顺、没有语病。然而从实际中发现,许多学生到了初中毕业,作文中依然语病百出,仍没有达到课标的要求。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直接影响到学生自身的写作水平,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面对这样的情况,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初中生作文语病现象进行研究。语病问题历来为许多专家、学者所重视,关于语病方面的调查研究也有很多,但是就某一地区学生的作文语病研究还比较少,就客家方言对学生作文语言的影响进行系统研究的论文是空白的。本文采用抽样调查法和内容分析法,对客家方言区的叁所学校的初中生作文进行调查统计,按照语病的类型进行研究分析,对作文中出现的语病做一个归纳,并分析语病形成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对客家方言区学生作文的语病特点进行分析和比较,是本论文的创新之处。论文主要从四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结合初中生语言特点和语病现状,对本论文要研究的语病概念进行界定,对客家方言区的概念进行界定,并明确本文判定语病的方法及语病分类。第二部分是对客家方言区初中生作文语病的现状调查,选取清远市叁所不同区域、以客家方言为主的学校,抽取叁所学校共120本作文进行调查研究,按照语病的类型进行归类统计,对客家方言区的初中生作文语病进行分析。第叁部分是分析产生语病的原因,根据调查结果,认为造成语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客家方言对学生作文语言的影响,思维能力对学生作文的影响,教师教育对学生作文语言的影响。第四部分是减少客家方言区初中生作文语病现象的教学策略研究,对学生、教师和教学、语言环境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本论文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希望能为客家方言区初中生作文语言的规范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为减少客家方言区初中生作文语病尽绵薄之力。
郝玲君[9]2012年在《高中作文有效教学指导策略和原则》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针对高中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当代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和新课标要求,分析了高中作文有效教学的适用性,探讨了高中作文有效教学的基本内涵。依据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理论,开展高中作文有效教学的研究,提出了高中作文有效教学的指导策略和原则。本文通过对高中作文教学现状的调查及分析,发现存在对课程资源利用不足,作文课堂教学中少有愉悦体验和成就感,没有有效构建学生自主写作学习方式,作文评价在主体、标准、方式等方面守旧多,创新少等问题,致使作文教学呈现低效、无效状态。本文重点研究了高中作文有效教学的指导策略和原则。高中作文有效教学的指导策略就是指作文教学应有的正确思路,分为作文与阅读相联系,作文与生活相联系,作文与发展思维相联系叁个部分。高中作文有效教学的实施原则,分为训练性原则、切实性原则、鼓励性原则叁个原则。
邸静[10]2013年在《利用课文对高中生进行写作思维训练的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一篇文章的完成,离不开写作者的思考。只有想清楚了,才有可能写清楚。因此,进行作文思维训练,是提高高中生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而当前高中作文教学,把眼光更多地放在作文的体验、认知、情感的表达上,作文教学只重视技能技巧、语言表达形式的训练,不重视思维训练的现象非常普遍。即使有一些关于作文思维的训练,也只是偶尔涉及而已,并没将思维训练形成一种教学指导理念,更不用说将之系统化。结果导致学生作文立意单一、浅显、盲从,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结构单调、模式化,有的表达语无伦次。因此,加强高中作文思维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师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本论文针对以上情况,以认知心理学、发现式学习、建构主义和写作基础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学生每天接触到的课本为传授作文思维方法的依托,就作文思维教学中的两大重要环节,立意思维、结构思维的训练策略进行探讨,以期对当前的中学作文教学有所启示。训练立意思维,有助于学生写出主题深刻,观点新颖的文章。高中生拥有作文结构思维能力,就可以根据文章内容和写作目的的不同对结构灵活变通,找到表达内容的最佳结构。高中生接触材料有限,以课本为训练思维依据,材料容易挖掘,还可以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效结合,提高学生作文的兴趣点,同时达到阅读和写作双赢的目的。本论文分四章。一、二章为概念界定和研究的理论依据以及作文思维训练研究现状。第叁章针对高中作文教学“单纯传授写作技巧”“重语言轻思维”“思维训练无目的性”等缺少作文思维的现状,指出缺乏思维训练教材,教师对作文思维不重视以及知识积累不够,思维训练的长期性较难掌控等原因。第四章是利用课文对高中生进行写作思维的策略研究,共分两节。第一节写作立意思维的角度研究训练策略,谈从由个别到一般,由结果到原因的纵式思维训练;谈由此及彼,辩证思维的横式思维训练;谈逆向,发散收束思维的创新思维训练。第二节作文结构思维的角度研究训练策略:时间顺序结构从时间顺序的有效变通和时空交叉顺序的精心安排;逻辑顺序结构从总——分——总结构、并列结构、递进结构的合理运用;心理重组结构分别从理性升华结构和情感起伏结构研究谈训练策略。结语进一步强调思维训练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性,同时指出思维训练中教师、教学等应该注意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中学生作文心理探微[D]. 李勤. 华中师范大学. 2004
[2]. 初中生写作厌倦心理及对策研究[D]. 张玲. 河北师范大学. 2014
[3]. 2005中国杰出教育工作者风采[C]. 佚名. 第四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和2005中国教育热点问题研讨会论文集. 2005
[4]. 以素材问题为突破口的农村初中作文教学探究[D]. 靳红霞. 河北师范大学. 2012
[5]. 作文立意中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探微[D]. 张保电. 江西师范大学. 2004
[6]. 新时期以来高考作文的改革与发展研究[D]. 张所帅. 南京师范大学. 2006
[7]. 高中情境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D]. 陈美琴. 杭州师范大学. 2011
[8]. 客家方言区初中生作文语病现象调查研究[D]. 曾洁婷. 青海师范大学. 2016
[9]. 高中作文有效教学指导策略和原则[D]. 郝玲君. 河北师范大学. 2012
[10]. 利用课文对高中生进行写作思维训练的策略研究[D]. 邸静. 河北师范大学. 2013
标签:中等教育论文; 创造性思维论文; 高考语文作文论文; 教学理论论文; 中学生论文; 文学论文; 教学评价论文; 教师评价论文; 素材论文; 高中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