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细胞停搏液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红细胞停搏液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李晨蔚[1]2003年在《红细胞停搏液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建立新西兰大白兔Langendorff离体心灌注模型,采用红细胞停搏液(EC)与全血停搏液(BC)和晶体停搏液(CC)作对比研究,通过检查血流动力学改变(LVEDP、HR、LVSP、Dp/Dt_(max)及CF)、心肌酶谱(CK、LDH)、心肌代谢指标(Glu)、心肌含水量(MWC)、组织形态学变化,心肌细胞凋亡率及凋亡相关蛋白P~(53)、Bcl-2的表达,观察EC、BC及CC的心肌保护效果;同时观察凋亡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并研究凋亡率与凋亡相关蛋白P~(53)及Bcl-2表达间的相关性,探讨EC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分子水平的作用机制。方法:滤除血液中的白细胞和血小板,与St.Thomas Ⅱ液按4:1配制成EC;将18只新西兰大白兔(2.6-3.1Kg),不分雌雄,随机分为叁组:EC组(6只)、BC组(6只)及CC组(6只)。EC组麻醉、肝素化后迅速摘取心脏,冰生理盐水中排除心脏内血液,灌注37℃Krebs-Henseleit(K-H)液使心脏复跳(约30min)稳定后,灌注EC停跳60min,再灌注37℃K-H液复跳120min。于停跳前、再灌注后15min、30min、60min、120min检测血流动力学,心肌酶谱,代谢指标,实验结束时取左心室前壁心肌组织测量MWC,在光镜及电镜下观察组织结构的变化,同时采用TUNEL和FCM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心肌组织P~(53)及Bcl-2蛋白表达,同法处理BC组及CC组。结果:与BC组及CC组比较,EC具有更加良好的心肌保护效果,在血流动力学变化,心肌酶谱改变,代谢指标,MWC、心肌形态学变化、心肌细胞凋亡率,P~(53)、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方面优于BC组和CC组(p<0.05或p<0.001);心肌细胞凋亡率与120min时Dp/Dt_(max)、HR、LVSP恢复率及30min时CF恢复率呈明显负相关性(p<0.01);各组心肌细胞凋亡率与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之间呈明显正相关性(p<0.01),与Bcl-2蛋白表达阳性率呈明显负相关性(p<0.01),P~(53)蛋白与Bcl-2蛋白阳性表达数之间亦呈明显负相关性(p<0.01)。结论:1、叁组大白兔心肌组织在停搏过程中均存在缺血再灌注损伤;在血流动力学改变、心肌酶谱、心肌代谢指标、心肌含水量、组织形态学变化,心肌细胞凋亡率等方面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EC较BC及CC具有更加良好的心肌保护效果。2、本实验未发现明显的心肌坏死现象,灌注停搏液后心肌细胞因缺血再灌注损伤死亡的主要形式是凋亡,红细胞停搏液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摘要心肌细胞的凋亡对心功能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EC在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可通过下调心肌细胞凋亡率,保护心功能。3、心肌细胞凋亡率与尸蛋白表达上调,Bcl一2蛋白表达下调具相关性,凋亡相关基因Pss,’BCI二2可能参与了心肌细胞凋亡的过程;EC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可能通过下调促凋亡基因酬、上调抑凋亡基因Bcl一2,降低心肌细胞凋亡率达到保护心肌的目的。

陈燕[2]2013年在《HTK液对在体未成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研究总体思路:HTK (Histidine-tryptophane-ketoglutarate)液是1975年由德国Bretschneider等研制的一种仿细胞内液的晶体液,目前仍广泛用作肝、肾、心脏、肺和胰腺等移植供体的保存液,也可用作心脏手术中的停搏液或经肺动脉灌注的肺保护液。作为心脏停搏液,HTK液有单次灌注、作用时间长、不影响手术操作、减少预充血量等优点,对成年瓣膜置换、主动脉手术等病人可提供与冷含血停搏液相似的心肌保护作用。两项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含血停搏液改善术后早期心功能,但晶体停搏液有利于改善患者长期预后。对儿科病人心脏手术中的心肌保护,国内外不同心脏中心选择的停搏液种类和成分有差异,含血停搏液是否优于晶体停搏液仍是有争议的问题。国际上对HTK液在小儿心脏手术中的应用报道很少。有研究观察了HTK液用于30例新生儿大动脉转位矫治术中的心肌保护,术后24h内血清TnI水平≤3mg/ml,但缺乏对照组病例。另有研究发现189例采用HTK液的新生儿术中血钠波动明显,显着血钠下降(血钠下降>15mmol/L)的发生与患儿术后癫痫发作有关。最近有研究回顾分析218例行大动脉调转(Arterial switch operation, ASO)手术的新生儿,其中30例采用冷HTK液,188例采用温血停搏液,在进行病例匹配和排除高危因素影响后,HTK液组患儿术后血清心肌酶的浓度明显高于温血停搏液组,但30天死亡率无差别。本课题组曾回顾分析HTK液和改良St.Thomas液在118例婴幼儿心脏手术中的应用,发现前者有更高的自动复跳率和更低的死亡率,HTK液用于阻断时间在105-242min的小儿复杂先心病手术是安全、可行的。国内其它中心也有HTK液对婴幼儿心肌保护作用优于St.Thomas液的报道。迄今为止,没有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评价HTK液和含血停搏液对未成熟心肌保护的作用优劣,尤其HTK液用于长时间心脏停跳(阻断时间在75min以上)的安全性尚无随机对照研究评价。近年来随着低龄、复杂、重症先心病手术患儿比例的上升,对阻断时间较长的未成熟心脏采用何种停搏液能达到更好的保护效果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目前国内无儿童和婴幼儿专用的心脏停搏液,阜外医院小儿心脏外科中心率先在复杂先心病矫治或根治术中常规采用HTK液进行心肌保护,有效减少了预充血量和异体血用量,前期临床资料的总结显示,HTK液有良好的心肌保护效果和安全性,但它是否是未成熟心肌保护最适宜的停搏液仍有待深入研究,本课题围绕HTK液及改良HTK液对长时间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开展基础和临床研究。第一部分模拟临床上婴幼儿CPB心脏手术过程,建立乳猪深低温低流量CPB模型,麻醉和体外循环管理方法,包括麻醉用药、预充成分、预充量、血气管理、停跳液灌注方法、改良超滤等均与临床相似,主动脉阻断时间为2h,停机后2h为实验终点。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免疫组化、光镜、电镜等技术手段对血清、冠脉、心肌组织标本进行检测,从心肌代谢、组织学、细胞形态学等不同层面探讨HTK液和含血停搏液对在体未成熟心肌的保护作用差异,以期为临床上停搏液的选择提供实验依据。第二部分基于近年来对先心病手术后死亡婴儿的心肌病理检测发现氧化损伤是最主要的损伤类型以及HTK液相对于含血停搏液存在抗氧化能力的不足,我们提出假设:在HTK液中添加靶向线粒体的抗氧化剂依布硒啉,可能通过减轻氧化应激使心肌线粒体得到保护,从而更好地保护未成熟心肌。与第一部分实验方法相同,建立乳猪深低温低流量CPB模型,主动脉阻断2h,停机后2h取心肌组织标本,利用电镜、比色法、免疫组化、Western blot (WB)、RT-PCR等技术对心肌组织进行检测,探讨含依布硒啉HTK液对在体缺血再灌注未成熟心肌的保护作用机制,以期为含依布硒啉HTK液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第叁部分对HTK液在小儿复杂先心病手术中的应用进行了临床观察,同时进行了大样本病例回顾分析,重点探讨HTK液对术中心脏传导阻滞、血钠浓度和血浆渗透压的影响及其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第一部分HTK液和含血停搏液对在体缺血再灌注未成熟心肌保护作用的对比研究背景与目的对长时间缺血的未成熟心肌采用何种停搏液能达到更好的保护效果仍是有争议的,目前也无随机对照试验评价HTK液和含血停搏液对未成熟心肌保护作用的优劣。本研究拟在模拟临床情况的乳猪深低温低流量CPB模型上,探讨HTK液和冷含血停搏液对在体未成熟心肌的保护作用差异。方法15只健康乳猪,2周龄,体重4.5-6.8kg,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n=5)、HTK液组(HTK组,n=5)、冷含血停搏液组(含1:1氧合血,CBC组,n=5)。所有动物经升主动脉、上、下腔静脉插管建立CPB模型,HTK组和CBC组降温至鼻咽温30℃,阻断升主动脉,降温至鼻咽温25℃,低流量CPB,主动脉阻断2h后开放,复温至直肠温35℃以上停机。术中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体温、血气变化,阻断前、开放后分别取冠状静脉窦血测定血氧、乳酸含量,CPB前、停机后2h分别采颈内静脉血测定血清cTnT、cTnI、CK-MB含量。停机后2h取冠脉血管和左室心肌标本,分别检测组织匀浆eNOS、VEGF和iNOS、TNF-α、IL-1β、ATP含量;TUNEL法检测心肌组织细胞凋亡情况,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组织病理损伤情况,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改变和线粒体损伤情况。结果主动脉开放后HTK组正常心律恢复时间较CBC组明显延长(p<0.01),血钠水平较CBC组明显降低(p<0.05),但HTK组异体血用量较CBC组明显减少(p<0.01)。开放后动脉和冠状静脉窦血氧、乳酸含量差在HTK组和CBC组间均无显着差异(p>0.05)。停机后2h,血清cTnT、cTnI、 CK-MB含量在叁组间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冠脉血管eNOS、VEGF和心肌组织iNOS、TNF-α、IL-1β含量在三组间比较也无明显差异(p>0.05)。HTK组心肌组织病理损伤评分与CBC组无显着差异(p>0.05),但HTK组TUNEL阳性细胞数较CBC组明显增多(p=0.037),电镜下线粒体损伤评分HTK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和CBC组(p=0.01和p=0.045);HTK组心肌组织ATP酶含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7)。结论1、与1:1冷氧合血停搏液相比,HTK液在心肌代谢、心肌损伤标记物的释放、冠脉内皮激活和早期炎性反应、组织病理学损伤方面均无明显差异,但TUNEL标记的心肌细胞凋亡增多,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显示线粒体损伤更重,心肌ATP酶含量有减少趋势,提示HTK液对阻断时间在2h的未成熟心脏,其心肌保护作用处于临界状态。2、HTK液明显减少体外循环预充血量和异体血使用量,从节约血源和减少异体血输入的意义上而言,对阻断时间在2h以下的未成熟心脏,HTK液可以作为含血停搏液的良好替代品。3、HTK液的使用要注意正常心律恢复延迟和引起低钠血症的问题。第二部分含依布硒啉HTK液对在体未成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背景与目的改良HTK液对未成熟心肌能否有更好的保护作用尚无报道。与含血停搏液相比,HTK液存在抗氧化能力不足,依布硒啉(Ebselen)是目前公认具有模拟谷胱甘肽氧化酶作用最好的药物之一,能在体内发挥线粒体靶向的抗氧化功效,添加Ebselen的HTK液对在体未成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利用乳猪深低温低流量CPB模型,探讨含依布硒啉HTK液对在体未成熟心肌的保护效果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5只健康乳猪,2周龄,体重4.5-6.1kg,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n=5)、HTK液组(HTK组,n=5)、HTK+E液组(含lOnMEbselen, HTK+E组,n=5)。全部动物经升主动脉、上、下腔静脉插管建立CPB模型,HTK和HTK+E组降温至鼻咽温30℃,阻断升主动脉,降温至鼻咽温25℃,低流量CPB,主动脉阻断2h后开放,复温至直肠温35℃以上停机。术中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体温、血气变化。停机后2h取左室心肌标本,检测组织匀浆MDA、SOD、Mn-SOD、ATP含量;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改变和线粒体损伤情况;WB检测心肌线粒体细胞色素C、Bax、Bcl-2蛋白的表达,并检测心肌组织HSP72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心肌组织HSP72mRNA的表达。结果血流动力学、体温、血气变化在HTK+E组和HTK组间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两组的异体血用量也无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停机后2hHTK组心肌组织ATP酶含量明显降低(p=0.011), MDA含量明显升高(p=0.038);与HTK组比较,HTK+E组SOD和Mn-SOD含量均明显升高(p=0.021和p=0.020),TUNEL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p=0.045),心肌线粒体细胞色素C的释放明显减少(p=0.010)。HTK组Bcl-2/Bax比值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28),但HTK+E组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p>0.05)。HTK+E组HSP72蛋白和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HTK组(p=0.039和p=0.035),HSP72蛋白和Mn-SOD的表达量有显着正相关关系(r=O.581,p=0.023)。电镜下HTK+E组线粒体损伤评分明显低于HTK组(p=0.047)。结论1、含依布硒啉的HTK液能较HTK液减轻心肌的氧化应激,更好地保护心肌线粒体结构,减少心肌细胞色素C的释放,防止早期凋亡信号事件发生,并能诱导未成熟心肌HSP72蛋白表达,增强心肌的抗氧化损伤能力,从而减少心肌细胞凋亡。2、含依布硒啉的HTK液心肌保护作用优于HTK液,在预充血量和异体血用量上与HTK液相同,可以较HTK液更好地替代含血停搏液,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第叁部分HTK液对小儿复杂先心病手术中心律、血钠的影响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研究背景与目的成人心脏手术中应用HTK液后引起开放后心脏传导阻滞并增加室颤发生率,HTK液引起的血钠波动与新生儿心脏手术后癫痫有关也有报道,但HTK液对小儿先心病手术中心律、血钠和血浆渗透压变化的影响尚无文献报道。本研究观察应用HTK液后心律(率)恢复情况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同时对病例进行回顾分析,探讨HTK液引起的术中血钠、血浆渗透压的变化对术后脑并发症是否有影响。方法第一组病例:2012年6月-12月,有169例先心病患儿在CPB下行择期复杂心脏畸形矫治或根治术,采用HTK液作为心脏停搏液,观察主动脉开放后心脏复苏情况,记录心脏传导阻滞发生情况和正常心律(率)恢复时间,与围术期有关因素作相关性分析,并分析术后使用起搏器的影响因素。第二组病例:2012年2月-12月,有322例先心病矫治或根治手术患儿术中采用HTK液作为心脏停搏液,记录围术期血钠、血浆渗透压变化情况,以年龄、性别、体重、手术类型、术中预充量、HTK灌注量、复跳后是否室颤、是否有区域性脑灌注、脑灌注时间、最低鼻咽温、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血钠变化>15mmol/L、最高血钠、最低血钠、最高血Glu、最低血Glu、术后是否带起搏器、24h累积胸液量、呼吸机支持时间、ICU停留时间作为影响因素,分析术后出现脑并发症(烦躁/躁动、抽搐)的危险因素。结果第一组病例:>3岁患儿开放后心脏传导阻滞和室颤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3岁患儿(57.1%vs.34.7%, p=0.045;78.6%vs.95.1%, p=0.037);在≤3岁患儿中,正常心律(率)恢复时间与患儿术前心胸比正相关(r=0.274,p=0.010),与ACC、CPB时间正相关(r=0.183, p=0.045; r=0.205, p=0.025),与开放时鼻咽温负相关(r=-0.189,p=0.038),与术后24h米力农用量、ICU停留时间正相关(r=0.187,p=0.041; r=0.214, p=0.019).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正常心律(率)恢复时间和心脏传导阻滞均不是术后使用起搏器的影响因素。但在某些手术类型(TAPVC矫治、主动脉弓离断矫治、主肺动脉窗修补、肺动脉起源异常矫治、TECD矫治等手术)患儿中,发生心脏传导阻滞者ICU停留时间明显延长(p=0.021)。第二组病例:术中发生低钠血症有220例(71.9%),其中≤125mmol/L为13例(4.2%),≤130mmol/L为55例(18%),<135mmol/L为152例(49.7%)。>3岁患儿严重低钠的发生率明显高于≤3岁患儿(p=0.001)。与转机前比较,主动脉阻断后早期血钠即明显下降(p=0.000),转流期间血钠呈偏低状态,停机后有215例(70.3%)恢复至正常血钠水平。入PICU和术后12h血钠均显着高于转机前水平(p=0.000),术后12h血钠>146mmol/L有119例(38.9%),其中≥150mmol/L有31例(10.1%)。血浆渗透压的变化与血钠基本一致,但转流前、转流期间和停机后血浆渗透压均低于正常值水平,入PICU后逐渐恢复至正常值范围。术后癫痫发作有3例(0.9%),无明显原因的烦躁/躁动有55例(18%),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12h血钠值是患儿出现脑并发症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术后12h血钠值在瓣膜成形、TECD矫治、DORV矫治、肺动脉闭锁根治等手术患儿中预测脑并发症的发生有一定价值。结论1、>3岁患儿心脏自动复跳率低于≤3岁患儿;≤3y患儿中,心/胸比大、阻断时间和CPB时间长、开放时鼻咽温低的患儿心律(率)恢复时间易延长,并与术后早期米力农用量增加、ICU停留时间延长有一定相关性,但是否有因果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提示在手术操作允许的情况下,提早复温,提高开放温度,有利于患儿术后早期恢复。2、HTK液引起的心脏传导阻滞和心律(率)恢复时间延长均不是术后使用起搏器的影响因素,但在某些手术类型(如TAPVC矫治、主动脉弓离断矫治、肺动脉起源异常矫治、TECD矫治等手术)的患儿,发生心脏传导阻滞者ICU停留时间明显延长,HTK液是否为这部分患儿ICU时间延长的独立风险因素有待进一步研究。3、HTK液引起不同程度的低钠血症,可加重血浆低渗状态,>3岁患儿严重低钠血症的发生率高于≤3岁患儿,积极预防可以减少严重低钠的发生。术后早期的高钠血症是患儿术后癫痫发作、烦躁/躁动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术后12h血钠值在瓣膜成形、TECD矫治等手术患儿中预测脑并发症的发生有一定价值。

佚名[3]2003年在《中华麻醉学杂志2003年第23卷主题词索引》文中指出说明:(l)本索引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2)在汉字相同的情况下,按数字、英文字母、希文字母顺序先后排列。(3)缩略词及未译出的原文按英文字母顺序排在各(字母)部之首。(4)文题、作者后括号内数字为期号,最后为起页。 A边缘系统异丙酚对海马锥体神经元钠

佚名[4]2005年在《中华麻醉学杂志2005年第25卷主题词索引》文中指出说明:(1)本索引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2)在汉字相同的情况下,按数字、英文字母、希文字母顺序先后排列。(3)缩略词及未译出的原文按英文字母顺序排在各(字母)部之首。(4)文题、作者后括号内数字为期号,最后为起页。 A ATP酶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患者红细胞的保护作用 (李李沈金美林慧等)(2):102 阿曲库铵顺式阿曲库铵对手术患儿的肌松作用(上官王宁连庆泉陈小玲等)(5):395 阿替洛尔阿替洛尔对冠心病患者围术期心肌缺血的影响(杨沛景桂霞张义长等)(4):313

李树森[5]2004年在《冷血浆停搏液对幼兔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保护机制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心肌持续性缺血可导致组织损伤和细胞死亡,尽管早期再灌注对组织非常重要,但再灌注后血液循环中白细胞附壁、聚积、渗出血管而浸润心肌,导致心肌细胞坏死,加之补体激活以及活性氧的产生,致使缺血性心肌损伤更为严重,即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心脏直视手术时冠状动脉血运被阻断,心肌处于缺血乏氧状态;当手术结束心肌恢复正常血运时又导致心肌新的损伤——再灌注损伤。如何最大限度地减轻心肌MI/RI一直是心脏外科至关重要的课题。自1955年Melrose创用高钾停搏液以来,以高钾为主要成分的各种改良心肌保护液不断研制出来,明显改善了心肌保护的效果,提高了心脏手术的成功率。随着心脏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先天性心脏病手术趋向幼龄化和复杂化。把适合于成熟心肌保护的停搏液直接应用于未成熟心肌保护是不合适的,缺乏理论和实验依据。近年来,未成熟心肌保护已成为心肌保护研究的热点之一。本研究采用幼兔离体缺血/再灌注心脏模型,通过检测冠脉流出液中CK-MB、LD_1/LD_2和ATP及心肌组织中MDA、SOD和GSH-PX的含量,心肌细胞中TNF蛋白、TNF mRNA和Bcl-2 mRNA表达的变化,以及心肌细胞凋亡情况,来探讨冷血浆停搏液对未成熟心肌的保护作用和机制,为冷血浆停搏液对未成熟心肌保护的临床研究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实验材料1.实验动物与分组14~26日龄新西兰大耳白兔,体重350~580g,32只,雌雄不拘(清洁级,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动物实验室提供)。随机抽取4只作为正常对照组,余28只随机均分为冷血浆(P)组和冷晶体(C)组。2.主要仪器上海产恒温水泵,德国产DIAX900匀浆机,德国产超声粉碎机,DUPONT SUPER T-21型离心机,JUNG-CM1800型切片机,PTC-100PCR扩增仪,KODAK ID型凝胶成像系统分析仪。3.主要试剂MDA、SOD和GSH-PX检测试剂盒由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免疫组化试剂盒购自北京中山生物工程公司;原位杂交试剂盒购自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PCR检测试剂盒购自TaKaRa公司;引物由北京奥科生物工程公司提供。实验方法1.离体心脏制备与标本收集肌肉注射‘846'麻醉剂0.3ml/kg,耳缘静脉注入肝素400u/kg抗凝,正中开胸摘取心脏,立即侵入4℃的盐水中,主动脉插管,连接Langendorff灌注装置,用37℃的K-H液灌注,灌注压为60 cmH_2O(5.88kPa),灌注10分钟后收集10分钟的冠脉流出液。正常对照组立即终止灌注,取右室心肌作检测用。P组和C组降温同时开始分别灌注冷血浆停搏液或冷晶体停搏液(4℃)20ml/kg,灌注压为60 cmH_2O(5.88kPa)。低温(10℃)停搏30分钟后,开始复温并再灌注37℃K-H液,10分钟后收集冠脉流出液,实验结束时取右室心肌作检测用。2.冷血浆停搏液的制备清洁级健康成熟新西兰大耳白兔,麻醉后解剖颈内动脉,穿入20号套管针放血,所收集血液经沉淀法分离血浆,与St.Thomas停搏液按4;1比例配成血浆停搏液,加钾至St.Thomas停搏液钾浓度后冷藏备用。3.检测指标及方法灌注停搏液至心脏机械停搏时间、心脏停搏前、后工作心的复跳时间、心率、冠脉流量、心肌含水量;用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检测冠脉流出液CK-MB和LD_1/LD_2含量;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冠脉流出液ATP含量;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黄嘌呤氧化酶法和二硫代二硝基苯甲酸法分别检测心肌组织中MDA、SOD和GSH-PX;采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TUNEL法和RT-PCR方法分别检测心肌组织中TNF蛋白、TNF mRNA和Bcl-2 mRNA表达及细胞凋亡发生情况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s表示,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灌注冷血浆停搏液和冷晶体停搏液至心脏机械停搏时间分别为13.9±2.2秒和14.1±2.0秒,差异无显着性(P>0.05)。2.P组复跳时间、心率、冠脉流量和心肌含水量分别为31.8±5.9秒、128.9±5.2 bpm、5.1±0.2 ml/min和72%±2%,C组为40.1±4.8秒、120.3±3.7 bpm、3.3±0.5 ml/min和77%±14%,差异显着(P<0.05)。3.P组冠脉流出液中CK-MB、LD_1/LD_2和ATP含量分别为55.64±7.27 IU/L、0.86±0.04和0.94±0.17 umol/L,C组分别为88.93±3.27 IU/L、1.10±0.10和1.71±0.34 umol/L,差异显着(P<0.01或P<0.05)。4.P组心肌MDA和GSH-PX含量分别为0.18±0.03 nmol/mgprot和27.34±3.03 NU/mgprot,C组分别为0.27±0.05 nmol/mgprot和16.74±1.12 NU/mgprot,差异均非常显着(P<0.01);P组心肌SOD含量为114.15±12.57 NU/mgprot,C组为104.01±13.87 NU/mgprot,差异不显着(P>0.05)。5.在无缺血/再灌注的未成熟心肌组织中没有TNF蛋白和TNF mRNA表达,染色呈阴性;但是,在经历缺血/再灌注的实验组,心肌组织中TNF蛋白和TNF mRNA表达明显,P组染色呈弱阳性或阳性,而C组呈强阳性或阳性。6.在元缺血/再灌注的对照组心肌组织中没有看到凋亡细胞;在经历缺血/再灌注的实验组,出现少量心肌细胞凋亡。7.缺血/再灌注损伤可以使心肌组织中Bcl-2 mRNA表达减弱;对照组心肌组织中Bcl-2 mRNA相对含量为0.921±0.015,P组为0.712±0.021,C组为0.504±0.028,差异显着(P<0.01或P<0.05)。讨论自1955年Melrose创用高钾停搏液以来,心肌保护研究已有四十余年历史。特别是在七十年代中期,以ST.Thomas液为主要代表的化学停搏液应用于临床,使心脏外科手术效果得到了明显改善。这些停搏液是在成年动物实验的基础上研制出来的,许多资料表明,停搏液对发育成熟的心脏可提供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但对发育中的婴幼儿心脏保护作用缺少深入的研究。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减状或根治手术中,由于心肌保护不当导致左心功能不全是术后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研究发现未成熟心肌与成熟心肌在结构、功能及代谢等方面均存在着差异,采用相似的心肌保护方法是不合适的。1.冷血浆停搏液对幼兔心肌保护的可行性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未成熟心肌保护的研究并不多,一些学者认为,单纯低温对未成熟心肌的保护可获得良好的效果;但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为了减少心肌能量消耗,应使心肌快速停跳于舒张期。对未成熟心肌保护也应该用停搏液。良好的心脏停搏液能立即诱发心肌停搏于舒张期,减少能量需求、避免缺血性电、机械活动做功致能量耗竭;局部降温进一步减少能量需求并可预防电、机械活动再生;维持细胞酸碱平衡和膜的稳定性,创造低温代谢条件;提供能量,保持高渗透压,减轻心肌水肿。低温能降低心肌耗氧量;28℃时心肌耗氧量可减少39%,22℃时减少50%。冷血浆停搏液以血浆作为载体,加钾、降温构成一种新的心肌保护液,可提供丰富的代谢底物,具有较高胶体渗透压,酸硷缓冲能力大于晶体液,灌注中可减轻心肌细胞水肿,有清除氧自由基功能,使手术期间心肌处于低耗能、低损伤状态,有助于对心肌细胞形态及功能的维护。2.冷血浆停搏液对幼兔心肌酶和能量代谢的影响未成熟心肌高能磷酸化酶缺乏,高能磷酸盐含量高,糖原分解和无氧酵解能力强,更多地依赖葡萄糖或糖原的有氧分解和无氧酵解供给能量。未成熟心肌细胞中含有许多糖原颗粒,在应激情况下,无氧酵解能力较强,产生能量较多。另外,未成熟心肌收缩所消耗能量较少,耐受酸中毒能力较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可出现细胞膜通透性与膜完整性的改变,再灌注后心肌酶的大量漏出即为这种改变的表现之一。急性心肌梗死时CK-MB阳性检出率达100%,特异性为92%~100%。正常情况下血清LDH酶谱排列为LD_2>LD_1>LD_3>LD_4>LD_5。心肌损伤时,主要释放LD_1,其次为LD_2,此时血清中LD_1将显着增加,并可在血清总LDH活力尚未发生改变时出现异常。因此,CK-MB和LD_1/LD_2是高灵敏度的诊断心肌缺血损伤的生化指标。心脏功能状态、心肌保护好坏与ATP水平密切相关,而能量的供需平衡又与氧的利用率不可分离。心肌缺血过程是一个缺氧、缺能量底物引起能量代谢改变的过程。由于未成熟心脏体积小、室壁薄、表面积/体积比值大,局部降温就能快速达到均匀低温状态,从而迅速降低心肌代谢并诱导心脏停搏而保护心肌,在未成熟心肌保护中,低温仍然是一个重要的保护措施。心肌细胞膜上的Na~+/H~+交换系统对于维持心肌细胞内pH值和细胞容积起重要的作用。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又起着介导作用。因此,它同时具有心肌细胞的保护与损害作用。冷血浆停搏液对未成熟心肌保护的机制是通过其提供丰富的能量底物,较强的酸碱缓冲能力,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对抗缺血/再灌注对未成熟心肌的损伤。3.冷血浆停搏液对氧自由基的影响MDA是脂质过氧化反应的终产物。因此,MDA不仅反映脂质过氧化程度,也间接反映OFR生成量和心肌细胞损伤程度。GSH-PX在细胞内能清除有害的过氧化物代谢产物,阻断脂质过氧化链锁反应。SOD是一种金属蛋白酶,是体内非常重要的OFR清除剂,它可以使缺血/再灌注后产生的OFR转变为H_2O_2,再与GSH-PX作用转变为H_2O。SOD是机体防御新陈代谢及其它生命活动中OFR损伤和破坏的抗氧化酶。GSH-PX在细胞浆中直接参与清除H_2O_2,易受OFR攻击而失活。缺血后产生的OFR大量消耗SOD和GSH-PX,使其含量下降,发生OFR损伤。SOD和GSH-PX具有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保护细胞膜结构和功能完整的作用。冷血浆停搏液可使离体缺血/再灌注幼兔心肌组织中MDA含量下降,SOD和GSH-PX含量增高,阻断脂质过氧化链锁反应,维持了细胞膜结构的完整性,实现其心肌保护的作用。其机制为冷血浆停搏液可促使K~+通道开放,细胞膜超极化,从而抑制了Ca~(2+)的内流,其结果减少了Ca~(2+)对蛋白酶和磷脂酶的激活。SOD含量变化和冷晶体组相比较元统计学差异可能与未成熟心肌钙调节系统尚未完全成熟有关,还可能与实验心肌停搏的时间有关。4.冷血浆停搏液对缺血/再灌注介导的细胞凋亡的影响近年来的研究证明,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一种肯定的、机制复杂的病理改变过程,其中包括氧自由基损伤、ATP酶水解、Ca~(2+)超载和细胞凋亡等。1994年Gottlieb首先在兔心脏上发现再灌注损伤促进心肌细胞凋亡发生。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细胞死亡的形式除了坏死外,还有凋亡(主要发生在再灌注期间,发生机制与Ca~(2+)超载有关),且凋亡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组成部分。心肌组织内巨噬细胞,是TNF的主要来源,心肌细胞本身也产生TNF。局部心肌产生的TNF可能是影响心肌功能的一个重要因素。TNF作为一个促炎症的细胞因子,与细胞凋亡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起重要作用。TNF可导致缺血后心肌功能不良,其主要机制是抑制心肌收缩功能(通过对心肌收缩力的直接影响)和诱导心肌细胞发生细胞凋亡。TNF可以激活鞘磷脂信号传导途径,导致细胞内具有信号传导作用的鞘氨醇产生。在心肌细胞中,由于鞘氨醇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细胞凋亡介导因子,因此认为TNF触发细胞凋亡与TNF介导鞘氨醇产生有关。TNF也可以通过TNF受体1(TNF receptor 1,TNFR_1)引起心肌细胞凋亡。Bcl-2基因位于人18q21染色体位点上,其表达程度与抑制由于钙超载、氧自由基、兴奋性氨基酸等所致的细胞凋亡发生有关。其表达产物Bcl-2蛋白在细胞中主要定位于线粒体外膜、内质网膜和核周膜,可抑制细胞的死亡,有人认为它抑制的可能是细胞凋亡的共同下游通道。Bcl-2在各种正常细胞的激发和发育过程中表达,而在成熟的或走向凋亡的细胞中不表达或低表达。Bcl-2没有促进或增强细胞生长和增生作用。但大量研究表明它能延长细胞寿命,阻止或降低由射线、自由基、化学药物等引起的细胞凋亡,对氧化损伤造成的细胞凋亡具有肯定的抑制作用。TNF和Bcl-2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发生细胞凋亡中重要影响因素。抑制和阻断TNF受体信号传导的瀑布式激活作用和增强Bcl-2基因表达是防止或减少心脏缺血后细胞凋亡的重要途径,在预防和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结果表明;在无缺血/再灌注的正常未成熟心肌组织中没有TNFmRNA和TNF蛋白表达,在经历缺血/再灌注的实验组心肌组织中TNFmRNA和TNF蛋白表达阳性,提示即使在无血液循环存在的情况下,缺血/再灌注也可以激发心肌细胞产生TNF。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的研究将TNF表达主要定位于心肌细胞,说明心肌细胞是影响心肌功能的TNF的重要来源。冷血浆停搏液可抑制TNF在心肌细胞内的表达,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其抗氧化作用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或抑制氧自由基活性,降低了氧自由基对P38促有丝分裂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MAPK)和核因子Kappa B(Nuclear factorκB,NFκB)的激活作用,从而减少了心肌TNF的产生。TUNEL染色可以反映缺血后再灌注过程中细胞凋亡的发生几率。本研究中TUNEL染色阳性的凋亡细胞数比较少。一种可能是TUNEL阳性细胞百分率在离体模型比在体实验低许多;另一个可能是缺血/再灌注时间短的原因(本研究70分钟)。本研究中未延长再灌注时间,是因为在离体模型长时间的缺血和/或再灌注可以导致心脏发生心律失常和器官之间的更大变异。本研究的结果对缺血/再灌注未成熟心肌保护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本研究采用的模型可以为在实验室对未成熟心肌保护机制进行研究和检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案提供一个便捷的途径。结论1.冷血浆停搏液具有使幼兔心脏快速停搏于舒张期的作用。2.与冷晶体停搏液相比冷血浆停搏液可明显提高幼兔心率及冠脉流量的恢复率,减轻心肌水肿。3.冷血浆停搏液可使幼兔缺血/再灌注心肌酶和ATP漏出减少。4.冷血浆停搏液可使幼兔缺血/再灌注心肌组织OFR生成减少,抗氧化能力增强。5.在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冷血浆停搏液能抑制TNF蛋白和TNF mR-NA在心肌内的表达,上调Bcl-2 mRNA在心肌内的表达,从而抑制或延缓未成熟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

姜克新[6]2008年在《冷血浆停搏液对幼兔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心脏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文中提出前言心肌持续性缺血可导致组织损伤和细胞死亡,尽管早期再灌注对组织非常重要,但再灌注后血液循环中白细胞附壁、聚积、渗出血管而浸润心肌,导致心肌细胞坏死,加之补体激活以及活性氧的产生,致使缺血性心肌损伤更为严重,即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心脏直视手术时冠状动脉血运被阻断,心肌处于缺血乏氧状态;当手术结束心肌恢复正常血运时又导致心肌新的损伤——再灌注损伤。如何最大限度地减轻心肌MI/RI一直是临床至关重要的课题。自1955年Melrose创用高钾停搏液以来,以高钾为主要成分的各种改良心肌保护液不断研制出来,明显改善了心肌保护的效果,提高了心脏手术的成功率。随着心脏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先天性心脏病手术趋向幼龄化和复杂化。把适合于成熟心肌保护的停搏液直接应用于未成熟心肌保护是不合适的,缺乏理论和实验依据。近年来,未成熟心肌保护已成为心肌保护研究的热点之一。本研究中,由影像诊断和实验室基础研究两方面进行。首先应用高频超声检测幼兔的心功能的基本状态,以说明幼兔作为未成熟心肌的动物模型,其心肌的顺应性减低;然后采用幼兔离体缺血/再灌注心脏模型,测定其心肌的含水量以及心脏的冠脉储备功能;最后通过检测心肌细胞中TNF蛋白、TNF mRNA和Bcl-2蛋白表达的变化,以及心肌细胞凋亡情况,来探讨冷血浆停搏液对未成熟心肌的心脏功能的影响及其产生的机制,为冷血浆停搏液对未成熟心肌保护的临床研究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方法论文一:选择14~26日龄日本大耳白兔,体重350~580g,20只,雌雄不拘(清洁级,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动物实验室提供)。腹腔内注射10%水合氯醛3ml/kg全身麻醉幼兔后,幼兔胸部备皮,仰卧位固定,对幼兔进行超声检查。于胸骨旁左心室长轴二维图像,在腱索水平将M型取样线垂直于室间隔和左心室后壁获得M型超声心动图,根据ASE推荐法测定舒张末期及收缩末期左心室内径(EDD、ESD)及室间隔(IVS)和后壁厚度(LVPW)。应用Teichholtz公式法计算左心室射血分数(EF%)及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于心尖四腔观,将取样容积置于二尖瓣瓣尖获得二尖瓣多普勒血流流速曲线(E,A)并计算E/A;用DTI-PW测定二尖瓣前后叶瓣环运动速度,获得二尖瓣瓣环舒张早期速度(Ea)和舒张晚期速度(Aa)并计算Ea/Aa。于心尖五腔心切面将取样容积放在二尖瓣与左室流出道之间描记多普勒频谱图,测量射血时间(ET),二尖瓣口血流A峰终止处至下一心动周期二尖瓣口血流E峰开始处的时间间隔(a),a-ET=等容收缩时间(ICT)+等容舒张时间(IRT),利用公式Tei=(ICT+IRT)/ET=(a-ET)/ET计算出Tei指数。论文二:离体心脏制备与标本收集:腹腔注射10%水合氯醛3ml/kg,耳缘静脉注入肝素150U/kg抗凝,正中开胸摘取心脏,立即浸入4℃的盐水中,主动脉插管,连接Langendorff灌注装置,用37℃的K-H液灌注,灌注压为60cm H_2O(5.88kPa),灌注10分钟后收集10分钟的冠脉流出液。正常对照组立即终止灌注,取右室心肌作检测用。P组和B组降温同时开始分别灌注冷血浆停搏液或冷血停搏液(4℃)15ml/kg,灌注压为60cm H_2O(5.88kPa)。低温(10℃)停搏30分钟后,开始复温并再灌注37℃K-H液,10分钟后收集冠脉流出液,实验结束时取右室心肌作检测用。测定灌注停搏液至心脏机械停搏时间、心脏停搏前、后工作心的复跳时间、心率、冠脉流量、心肌含水量。论文叁:采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TUNEL法和RT-PCR方法检测心肌组织中TNF蛋白、TNF mRNA和Bcl-2蛋白表达及细胞凋亡发生情况。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步骤操作。结果论文一1、M型超声检测的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值72.2±3.5%,短轴缩短率正常值37.5±3.0%。2、多普勒超声检测的心功能指标:二尖瓣血流频谱舒张早期峰值流速58.5±6.4cm/s,舒张晚期峰值流速72.6±5.7cm/s,二者之比0.81±0.07;二尖瓣环舒张早期速度6.8±1.5cm/s,舒张晚期速度8.5±2.3cm/s,二者之比0.84±0.24;Tei指数0.31±0.05。论文二1、灌注冷血浆停搏液和冷血停搏液至心脏机械停搏时间分别为40.5±2.2秒和80.0±2.0秒,差异显着(P<0.01)。2、P组复跳时间、心率、冠脉流量和心肌含水量分别为46.4±8.7秒、142.4±22.7 bpm、12.3±2.4 ml/min和73%±5%,B组为88.6±10.2秒、122.8±14.7 bpm、6.4±2.2ml/min和82%±14%,差异显着(P<0.05):P组与B组复跳后心率恢复率及冠脉流量的恢复率比较,均具有显着差异(P<0.05)。论文叁1、在无缺血/再灌注的未成熟心肌组织中没有TNF蛋白和TNF mRNA表达,染色呈阴性;但是,在经历缺血/再灌注的实验组,心肌组织中TNF蛋白和TNFmRNA表达明显,P组染色呈弱阳性或阳性,而B组呈强阳性或阳性。2、在无缺血/再灌注的对照组心肌组织中没有看到凋亡细胞;在经历缺血/再灌注的实验组,出现少量心肌细胞凋亡。3、缺血/再灌注损伤可以使心肌组织中Bcl-2 mRNA表达减弱;对照组心肌组织中Bcl-2蛋白相对含量为0.921±0.015,P组为0.712±0.021,B组为0.504±0.028,差异显着(P<0.01或P<0.05)。结论1、幼兔的心功能示心肌顺应性低,舒张功能减低,收缩功能正常。2、冷血浆停搏液具有可使幼兔心脏快速停搏于舒张期的作用。3、与冷血停搏液相比,冷血浆停搏液可明显提高幼兔心率及冠脉流量的恢复率,减轻心肌水肿。4、在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冷血浆停搏液能抑制TNF蛋白和TNF mRNA在心肌内的表达,上调Bcl-2蛋白在心肌内的表达,从而抑制或延缓未成熟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

林俊豪[7]2011年在《HTK液和冷血停搏液对婴幼儿心脏直视手术中心肌保护效果的对比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比较HTK液(hiatidine-ketoglutarate-tryptophan, HTK)I和冷血停搏液两种心肌保护液,在低体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CHD)手术中的心肌保护效果。研究方法:4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重≤10kg)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冷血停搏液(X组,血与晶体灌注液4:1,25m1/kg,每30分钟复灌)和HTK液(H组,40m1/kg,6min灌注完毕,无需复灌),每组20例。观察心脏复跳情况,阻断前、停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 CPB)后12h、24h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肌酸激酶同工酶(MB isoenzyme of creatine kinase, CK-MB)、肌钙蛋白I(Treponin I, cTnI)、正性肌力药物(多巴胺dopamine, DA)的使用、呼吸机辅助时间及ICU (intensive care unit, ICU)停留时间。结果:1.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体重、疾病种类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两组患儿的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自动复跳率(两组分别为94.74%、89.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两组患儿术后呼吸机支持时间、ICU停留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正性肌力药多巴胺(dopamine, DA)用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其使用时间HTK液组明显短于冷血停搏液组(P<0.05)。4.术后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NTI)的变化HTK液组小于冷血停搏液组(P<0.05)。结论:1.HTK液作为一种细胞内液型心脏停搏液,具有良好的心肌保护效果,可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利于心脏复跳后早期心功能的恢复。2.与冷血停搏液相比,HTK液正性肌力药多巴胺使用时间较短,且术后早期心肌酶释放较少,能更有效地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对于婴幼儿未成熟心肌,具有更好的心肌保护效果。

陈春玲[8]2015年在《围术期在体全心脏心肌保护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一目的:探讨建立双体外循环(Double-bypass)模型,实施在体心脏缺血预处理(IPC)与缺氧预处理(HPC)的安全性、可行性;以及双体外循环模型实施在体心脏IPC/HPC的效果及临床应用转化的可能性。方法:1)10只健康比格犬用于建立体外循环(CPB),Double-bypass及Double-bypass下实施IPC/HPC模型,分别观察HR,MAP,CVP,血气分析检测指标以及能否顺利停机,评价模型建立是否成功。2)18只比格犬按随机数字表分为3组:①对照组(C组):建立Double-bypass,不实施任何预处理;②IPC组:建立Double-bypass,实施IPC;③建立Double-bypass,实施HPC,然后各组均CPB转流1小时,再灌注2小时。分别检测血流动力学和心肌动力学指标(HR、MAP、CVP、LVESP、LVEDP、+dp/dtmax、-dp/dtmax),心肌损伤指标(cTnI)和凋亡心肌细胞检测,心肌组织ATP含量,以及电镜观察心肌病理结构。结果:1)Double-bypass犬模型建立成功,Double-bypas能够用于实施在体全心脏的IPC和HPC。2)与C组比较,Double-bypass犬模型实施IPC和HPC明显降低再灌注引起的左室收缩功能下降(P<0.05)。HPC组和IPC组血清cTnI水平也较C组更低(P<0.001),心肌细胞凋亡比率也更低(13.69%,10.02%vs.18.49%,分别P<0.001)。HPC比IPC对心肌细胞结构保护更好,凋亡更少,并且只有HPC组明显减少了心肌细胞ATP的消耗(ATPReperfusion/Baseline<0.05)。结论:双体外循环环路实施在体心脏IPC/HPC是可行的,有效的,能更好地保护左室收缩功能,减少心肌结构损伤,HPC比IPC能更好地保存心肌ATP。研究二目的:探讨改变非去极化心脏停搏液-腺苷利多卡因(AL)停搏液的载液和提高氧含量后,自主研发出新型高张氧醋酸林格氏液为载液的腺苷利多卡停搏液(ALHA),能否进一步提高AL停搏液对缺血再灌注心肌和冠脉内皮的保护效果。方法:20只比格犬随机分为5组:①高钾停搏液(K)组;②0.9%氯化钠为载液的腺苷利多卡因停搏液(SAL)组;③醋酸林格氏液为载液的腺苷利多卡因停搏液(AAL)组;④高张氧0.9%氯化钠为载液的腺苷利多卡因停搏液(HSAL)组,⑤高张氧醋酸林格氏液为载液的腺苷利多卡因停搏液(HAAL)组,各组分别灌注不同停搏液,观察高钾停搏液与HAAL停搏液对冠脉内皮NO、ET、CEC冠脉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以及不同停搏液对血流动力学和心肌动力学(同上),心肌损伤指标(cTnI)和心肌细胞凋亡,心肌组织ATP含量,以及电镜结构的影响。结果:1)T3时K组血浆中NO含量较AAL组明显减少,ET水平明显升高,CEC数目明显增多(P<0.05)。K组冠脉血管舒张最大百分比低于AL组(9.13±8.24%VS 68.52±11.32%,P<0.01)。电镜结果提示,K组冠脉内皮细胞结构损伤较AAL组更严重。2)复跳后HAAL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低于SAL组(50.0%vs.0%,P=0.021);HAAL组心肌ATP含量明显高于SAL组(29.48±4.08 vs.21.80±3.63,P=0.019);并且在T2时HAAL组冠状静脉窦乳酸含量明显低于SAL组(2.74±0.29 vs.3.35±0.31,P=0.006)。结论:与K组高钾停搏液比较,ALHA停搏液能更好地保护冠脉内皮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改变AL停搏液的载液同时提高氧含量,能明显降低复跳后心率失常的发生率,增加缺血心肌细胞的ATP含量,但没有明显提高左室收缩舒张功能。

王伟[9]2011年在《自体冷血心脏停搏液对婴幼儿体外循环心肌MMP-2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心肌保护是减轻心内直视手术中心肌缺血缺氧与再灌注损伤的措施和方法。婴幼儿心肌保护方法的探讨始终是临床及科研关注的热点,本课题通过自体冷血心脏停搏液对婴幼儿心肌缺血-再灌注时MMP-2影响,探索适宜于婴幼儿心肌保护的方法。方法:选择体外循环下行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婴幼儿6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30例,采用自体冷血心脏停搏液灌注。对照组30例,采用晶体心脏停搏液灌注。在主动脉阻断前即刻及主动脉开放后第1分钟、第5分钟分别抽取冠状静脉窦回流血及周围静脉回流血各1m1,用ELISA法测定样品中MMP-2浓度。术后监测心脏指数(CI)、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及正性肌力药物依赖情况。结果:同组主动脉开放后与主动脉阻断前比较,MMP-2浓度明显升高(P<0.05);术前2组之间比较,MMP-2浓度差异无显着性(P>0.05);主动脉开放后第1min、5min,自体冷血心脏停搏液组MMP-2浓度较晶体心脏停搏液组MMP-2浓度明显降低(P<0.05)。自体冷血心脏停搏液组术后监测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低于晶体心脏停搏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性肌力药物使用情况,自体冷血停搏液组对正性肌力药物依赖情况明显低于晶体停搏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12、24、48h,2组心脏指数(CI)逐步升高,但自体冷血心脏停搏液组较晶体心脏停搏液组,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体外循环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心肌MMP-2浓度明显升高;自体冷血心脏停搏液可降低婴幼儿体外循环心肌缺血与再灌注早期MMP-2的释放,对婴幼儿心肌有保护作用。

刘国锋[10]2014年在《左旋卡尼汀心脏停搏液对心内直视术下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左旋卡尼汀心脏停搏液对心内直视术下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外科病区,择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20),分别为左旋卡尼汀心脏停搏液A组(术中予St.Thomas Ⅱ号冷晶体心脏停搏液加入左旋卡尼汀6g/L),左旋卡尼汀心脏停搏液B组(术中予St.Thomas Ⅱ号冷晶体心脏停搏液加入左旋卡尼汀12g/L), St.Thomas Ⅱ号冷晶体停搏液C组。A、B、C叁组病人均于阻断升主动脉后即刻从升主动脉根部顺行灌注心脏停搏液20ml/kg。分别记录:主动脉开放后心脏复跳情况,包括自动复跳后心律,是否电除颤及自动复跳率;麻醉诱导后5min(T0,基础状态)、主动脉开放后30min(T1)、6h(T2)及12h(T3)时点采集右颈内静脉血测定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丙二醛MDA的释放,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术前1d和术后7d作心脏彩超了解患者的心脏指数(C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心脏自动复跳率A,B组明显高于C组(P0.05);A,B组主动脉开放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及电除颤的例数明显少于C组(P0.05)。A,B组各时点的cTnI、MDA的浓度和CK-MB的活性比C组降低,SOD的活性比C组升高(P0.05)。A,B组术后7d的患者的心脏指数(C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高于C组(P0.05)。A组和B组比较,B组指标优于A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左旋卡尼汀作为心脏停搏液的辅助成分对心内直视术下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有保护作用,能有效减轻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利于左心收缩功能的恢复,且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存在剂量依赖关系。

参考文献:

[1]. 红细胞停搏液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D]. 李晨蔚. 苏州大学. 2003

[2]. HTK液对在体未成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应用研究[D]. 陈燕.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3

[3]. 中华麻醉学杂志2003年第23卷主题词索引[J]. 佚名. 中华麻醉学杂志. 2003

[4]. 中华麻醉学杂志2005年第25卷主题词索引[J]. 佚名. 中华麻醉学杂志. 2005

[5]. 冷血浆停搏液对幼兔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保护机制的实验研究[D]. 李树森. 中国医科大学. 2004

[6]. 冷血浆停搏液对幼兔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心脏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D]. 姜克新. 中国医科大学. 2008

[7]. HTK液和冷血停搏液对婴幼儿心脏直视手术中心肌保护效果的对比研究[D]. 林俊豪. 山东大学. 2011

[8]. 围术期在体全心脏心肌保护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实验研究[D]. 陈春玲. 新疆医科大学. 2015

[9]. 自体冷血心脏停搏液对婴幼儿体外循环心肌MMP-2影响[D]. 王伟. 遵义医学院. 2011

[10]. 左旋卡尼汀心脏停搏液对心内直视术下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D]. 刘国锋. 广西医科大学. 2014

标签:;  ;  ;  ;  ;  ;  ;  ;  ;  

红细胞停搏液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