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神经内科门诊患者就诊时的心理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朱晓萍[1](2021)在《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发展:一项行动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基于行动地当前脑卒中患者健康管理问题日趋凸显,而医院-社区-家庭的连续性照护方案尚不完善的现状,运用行动研究方法,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形成计划、实施计划、方案评价等五个阶段,从多角度探索行动地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并在临床应用中不断修正和优化,探讨该模式实施后的效果,为规范脑卒中护理实践提供参考和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以行动研究为框架,按照行动研究“诊断、计划、实施、评价、反思”的螺旋循环过程以两轮行动循环的方式,优化并修订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第一阶段,诊断阶段:通过临床实践现状调查了解脑卒中患者疾病照护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了解患者及照顾者的疾病照护需求。第二阶段,计划阶段:研究者通过文献研究、理论研究、行动研究小组头脑风暴的方法,初步构建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第三阶段,行动阶段:研究者选择脑卒中中心及神经内科实施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采用参与式观察法、焦点小组访谈方法收集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意见和建议,结合研究者以及行动小组的反思、讨论共同对方案进行优化和修订;第四阶段,评价阶段: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11月~12月实施修订后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68名脑卒中患者及其照顾者,与2017年11月~12月未实施该个案管理模式的68名脑卒中患者及其照顾者进行前后对比,通过对患者层面(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不良预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健康教育知晓率、出院满意度等)、照顾者层面(照顾者照护能力评价指标、生活质量评价指标)、医护层面(医师、护士、社区护士满意度、对个案管理模式的认知与接受度)以及医疗卫生资源利用度层面(回诊次数、门诊访问次数、急诊访问次数、再次住院次数、平均住院天数)等相关数据的前后对比,采用描述性统计、正态性检验、方差齐性检验、t检验、秩和检验、卡方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等方法比较干预前后1、3、6个月数据的差异性,评价个案管理实践模式对患者、照顾者、医护以及医疗系统的影响和作用,并为第二轮行动循环的开展提出建议和意见。第五阶段,反思阶段,回顾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应用研究,通过对行动小组成员、个案管理师及参与本阶段研究的脑卒中患者进行访谈,从患者、家庭照顾者、医护实践者、护理专业及卫生资源利用层面反思行动研究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第二轮行动循环则根据第一轮行动循环的研究结果进行第二轮的计划、实施、评价和反思。【研究结果】1、第一轮行动研究结果:临床现状调研发现脑卒中患者及其照顾者存在较高照顾需求,包括疾病照护知识与技能需求、连续性照护管理需求、社会支持需求;医院脑卒中患者连续性照护管理目前仅局限于院外随访阶段,阻滞因素多而复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脑卒中患者的连续性照护管理认知欠缺,医院社区的联动、引导是重要解决途径。文献回顾发现脑卒中患者自我健康管理欠佳、早期康复训练缺乏规范性、家庭照护者照护压力较大、院外连续性照护存在脱节现象、以护理为主导的多学科协作等保障机制不健全、对个案管理模式中关键要素与环节质量把控有待提升;基于理论研究、文献研究以及行动小组头脑风暴,依据指导照护模式,初步构建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通过初步实施以及评价阶段不断优化方案,最终形成由专职个案管理师主导、兼职个案管理师辅助,包含医师、康复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药剂师等多重角色的学科协作团队,实施包括评估、监测、支持、提供教育、自我管理、沟通与协调的从入院到出院,再到社区、家庭等全程疾病照护管理流程。脑卒中个案管理实施后,在患者层面,显着改善患者疾病照护结局,患者的疾病康复指标,如血压、血脂、血糖控制等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不良预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等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照顾者层面,显着提高照顾者照顾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干预组照顾者照顾能力量表各维度得分及总分远优于对照组(p<0.001),改善趋势亦优于对照组(p<0.01),同时其生活质量测评指标总体健康状况(GHQ-28)亦显着改善,干预组GHQ-28各维度以及总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01),改善趋势除严重抑郁维度外亦优于对照组(p<0.05);在医护层面,干预组医院医护对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认知程度、接受程度及满意度皆优于对照组(p<0.05);在医疗卫生资源利用度方面,干预组患者回诊次数、门诊访问次数、急诊访问次数、再次住院次数、平均住院天数等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2、第二轮行动研究结果:针对第一轮行动研究的反思之处,如患者渴望上门医疗服务、纸质版宣教材料略显不足、护士自身专业知识水平及技能不足、护理人力资源的短缺以及社区参与管理不足等维度进行优化和整改,形成最终版的脑卒中个案管理模式,着重于卒中宣教材料《脑卒中防治ABC》制定、增加社区上门服务、增加Hcy疾病指标收集、护士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及人力资源激励政策等方面的修订。第二轮行动研究结果与第一轮行动研究相比,社区参与力度提高,社区医生、护士对个案管理模式的满意度、认知程度及接受程度皆显着提升(p<0.05)。社区上门医疗服务给患者及照顾者带来便捷,使其从中体验到更多关怀和照顾,个案管理护士专科水平和社会认可度亦大幅提升。【研究结论】脑卒中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患者及其照顾者对疾病照护知识与技能、连续性照护管理及社会支持等方面存在持续需求;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是以个案管理护士为主导的脑卒中多学科照护模式,为患者提供个体化、连续性的疾病照护和管理,使患者及其照顾者及时获取疾病诊疗及照护信息、有效促进患者各项功能的康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疾病康复过程及结局,促进脑卒中患者的整体康复;在照顾者层面提高其照顾能力、改善其健康状况,亦起到积极作用;在医疗卫生系统层面可有效改善医患、护患关系、减轻医疗负担、提高医疗卫生资源利用度、完善健康服务体系,优化卫生服务模式;在护理专业层面使护士深刻感受到自身责任感和价值感、促进其专业学习和提升,最终促进护理专业的发展。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拓展脑卒中护理服务范围,使连续性护理服务有效延伸,为脑卒中患者持续、动态的治疗、护理和康复提供可靠专业支持和照护,丰富临床护理实践范畴。
陆海霞[2](2021)在《心理护理干预在消化内科门诊护理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在消化内科门诊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在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44例消化内科门诊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实验组(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方法)和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每组均为72例。分析两组护理前后的焦虑情绪评分以及总满意率。结果两组消化内科门诊患者护理前焦虑情绪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消化内科门诊患者的焦虑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消化内科门诊患者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在消化内科门诊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显着,一方面能够显着降低焦虑情绪评分,另外一方面能够显着提高患者总满意率。
潘宏亮[3](2020)在《综合医院门诊部科室候诊空间人性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生活水平的提升与人口的不断增长,社会大众对于医疗资源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医院建设力度,为了尽快弥补医疗资源短缺的问题,我国早期医院建筑多以满足较大数量的就诊需求为首要目标,普遍遵循以效率为先导的设计策略,医院空间的人性化设计未能得到充分重视,较难满足就诊患者身心全方位的需求。当前,我国医院正处于全面贯彻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复合型医学模式的阶段,人们对医院建筑的要求不再限于单一的医疗救助功能,更希望获得舒适的诊疗环境,对于医院建筑的人性化设计需求也日益增加。本论文以医院候诊患者的需求作为切入点,以综合医院为研究对象,根据门诊部科室类型及对应患者人群的需求差异,对其科室候诊空间的平面布局、室内设计、设施选型进行了人性化设计探究。论文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章,对医院候诊空间及人性化设计的相关研究和发展背景进行分析,界定研究的概念和范围,并阐述研究方法与框架;第二章,对人性化设计理念和综合医院门诊部科室候诊空间概况进行梳理,并对综合医院门诊部的科室种类与患者需求展开分析,归纳主要患者类型,总结基于患者需求的门诊部科室类型;第三章,选取国内多家综合医院进行实地调研与采访调研,以绘制平面、拍摄照片、采访候诊人群等方式整理总结既有综合医院存在的共通性问题;并联系前期理论研究,根据患者差异划分多种典型科室,分析各类科室患者的需求差异,同时与调研结合,总结各类典型科室的特殊性问题;第四章,将理论研究与调研成果相结合,尝试提出综合医院门诊部科室候诊空间在平面布局、室内设计、设施选型方面的人性化设计策略,以及针对各类典型科室候诊空间提出人性化设计要点;第五章,以深圳市坪山区人民医院作为实践项目,引入研究得出人性化设计方法,对其门诊部科室候诊空间的初步设计方案在平面布局上进行了修改与优化,验证本论文研究的结论。医院不是治疗的机器。通过此文,以期抛砖引玉,吸引更多学者投身医院建筑的人性化设计研究,为未来医院建筑设计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借鉴。
孟艳君[4](2020)在《住院患者心理体验量表的研制与初步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拟研制与初步应用住院患者心理体验量表-1(筛查焦虑、抑郁情绪和自杀风险)和住院患者心理体验量表-2(筛查偏执型、情绪不稳定型和表演型人格倾向),以期为护理人员了解非精神科住院患者心理问题的发生情况并有针对性地为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服务提供参考依据,促进和谐护患关系的发展。方法:1.住院患者心理体验量表-1和住院患者心理体验量表-2的研制首先是编制量表初稿,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咨询,依据《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并参考相关量表建立量表条目池,形成40个和32个条目的量表初稿。其次是量表的定性评价,选取20位专家采用Delphi法分别进行2轮专家咨询评定条目,形成37个和30个条目的预调查量表。最后是量表的定量评价,分别选取160例、450例和600例综合医院住院患者进行预调查、正式调查和量表的考评。采用经典测量理论和项目反应理论筛选条目,采用克朗巴赫a系数、重测信度、标准关联效度、结构效度考评量表,形成各12个条目的终量表。2.住院患者心理体验量表的初步应用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以住院患者心理体验量表-1和住院患者心理体验量表-2为调查工具,对综合医院非精神科住院患者1080例进行调查,分析患者情绪体验和人格倾向的检出情况。结果:1.住院患者心理体验量表-1研制的结果住院患者心理体验量表-1(Inpatient Psychological Experience Questionnaire-1,IPEQ-1)终量表用于筛查情绪体验中的焦虑、抑郁情绪和自杀风险,共有12个条目,其中每方面含4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每项0分4分(0代表“完全没有”、1代表“偶尔”、2代表“一部分时间”、3代表“大部分时间”、4代表“全部时间”),总分0分48分,总分越高,不良情绪的程度越重。总分的P25分值(12分)作为筛查的分界值。总分≤11分,表示无不良情绪;12分16分,表示有轻度不良情绪;17分21分,表示有中度不良情绪;总分≥22分,表示有重度不良情绪。总量表的克朗巴赫a系数为0.91,3个因子的克朗巴赫a系数分别为0.85、0.86、0.83,表明量表的内部一致性非常可信。总量表的重测信度系数为0.95,3个因子分别为0.94、0.91、0.86,表明量表有较好的稳定性。量表的各方面与效标之间在0.01水平(双侧)上显着相关,表明量表的标准关联效度比较理想。各条目的因子载荷均>0.50(P<0.05),拟合优度统计量基本达到标准,表明量表的结构效度比较理想。量表的完成率为91.17%,平均完成时间为3.19±3.09分钟,具有可行性。2.住院患者心理体验量表-2研制的结果住院患者心理体验量表-2(Inpatient Psychological Experience Questionnaire-2,IPEQ-2)终量表用于筛查人格倾向中的偏执型、情绪不稳定型和表演型人格倾向,共12个条目,其中每方面含4个条目。采用两分类评分法,每项1分、0分(1代表“是”,0代表“否”),总分0分12分,总分越高,越可能具有某种或某几种类型人格障碍倾向的特点;各类型人格倾向得分0分4分,反映具有某一类型人格障碍倾向的可能性。依据《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诊断要点,三种人格倾向分别以各得分≥3分作为筛查的分界值。总量表的克朗巴赫a系数为0.78,3个因子的克朗巴赫a系数分别为0.60、0.64、0.63,表明量表的内部一致性可信。总量表的重测信度系数为0.87,3个因子分别为0.81、0.79、0.82,表明量表有较好的稳定性。量表的各方面与效标之间在0.01水平(双侧)上显着相关,表明量表的标准关联效度比较理想。3个条目P01、H01和H04因子载荷没有达到但接近参照标准,其他条目的因子载荷均>0.50;所估计的参数均P<0.05;拟合优度统计量基本达到标准,表明量表的结构效度比较理想。量表的完成率为87.17%,平均完成时间为3.71±3.39分钟,具有可行性。3.住院患者心理体验量表初步应用的结果(1)住院患者心理体验量表-1评估检出情况1)非精神科住院患者不良情绪总体检出率为23.81%,表明综合医院住院患者中合并不良情绪的患者较多。2)不良情绪普遍存在于临床各科室住院患者中,检出率排在前5位的科室是:血液内科(44.12%)、肿瘤科(41.76%)、神经内科(38.24%)、呼吸内科(30.43%)、神经外科(30.38%),提示内科系统慢性疾病患者不良情绪的发生率较外科系统急性疾病患者更高。3)≥60岁患者不良情绪检出率(32.24%)、离异/分居/丧偶患者不良情绪检出率(55.10%)更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住院患者心理体验量表-2评估检出情况1)非精神科住院患者具有一种或多种人格倾向的总体检出率为25.29%,其中偏执型人格倾向10.89%,情绪不稳定型人格倾向11.87%,表演型人格倾向9.05%。共病偏执型和情绪不稳定型人格倾向检出率为1.95%,共病偏执型和表演型人格倾向2.63%,共病情绪不稳定型和表演型人格倾向2.82%,共病偏执型、情绪不稳定型和表演型人格倾向0.88%。2)偏执型人格倾向检出率排在前5位的科室是:肿瘤科(15.18%)、泌尿外科(12.50%)、神经外科(11.61%)、神经内科(8.93%)、呼吸内科(8.04%)。情绪不稳定型人格倾向检出率排在前5位的科室是:内分泌科(11.48%)、神经外科(9.84%)、神经内科(9.02%)、泌尿外科(9.02%)、心血管内科(8.20%)。表演型人格倾向检出率排在前5位的科室是:神经外科(17.20%)、肿瘤科(12.90%)、神经内科(10.75%)、心血管内科(9.68%)、内分泌科(8.60%)。结果提示,三种人格倾向检出率内科系统较多。3)离异/分居/丧偶患者偏执型人格倾向检出率(24.49%)更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住院患者情绪体验与人格倾向的相关情况1)住院患者不良情绪与偏执型、情绪不稳定型、表演型人格倾向共病的检出率分别为5.36%、5.56%、3.22%。2)住院患者情绪体验得分与三种人格倾向得分、人格倾向总分之间均呈显着正相关(P<0.01)。结论:1.研制的住院患者心理体验量表-1和住院患者心理体验量表-2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其应用具有可行性,可以作为综合医院非精神科住院患者情绪体验和人格倾向的有效评估工具。2.综合医院非精神科住院患者不良情绪检出率较高,应予以重视。内科、60岁及以上患者、离异/分居/丧偶患者更易出现不良情绪,应重点关注。3.综合医院非精神科住院患者具有一种或多种人格倾向的总体检出率较高,存在一定程度的共病,需引起足够的关注。内科人格倾向检出率较高。离异/分居/丧偶患者更可能具有偏执型人格倾向,需重点关注。4.综合医院非精神科住院患者不良情绪与偏执型、情绪不稳定型、表演型人格倾向存在共病;患者的情绪体验与三种人格倾向关系密切。护理人员可以此为参考制订患者个体化的心理护理服务方案。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5](2019)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落实为基层减负措施改进继续医学教育有关工作的通知》文中认为发布时间:2019-09-10来源:科技教育司国卫办科教函﹝2019﹞70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为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卫生健康系统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措施的通知》(国卫办函[2019]134号)精神,破除形式主义顽疾,推进继续医学教育供给侧改革,缓解工学矛盾,切实为基层减负,现就改进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提出如下具体措施。
崔秀华[6](2019)在《内科门诊病人的心理特征分析及相关护理措施》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内科门诊病人的心理特征分析并给予相关护理措施,探讨人性化心理护理对门诊病人护理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来我院内科门诊治疗的1000名病人作为研究组,对照组选取2018年1月前来我院内科门诊治疗的内科病人,对照组给予普通护理措施,研究组依据患者的心理情况采取人性化护理,比较两者护理后的疗效。结果通过心理护理干预的研究组病人其抑郁和焦虑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病人,差异显着,且(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对门诊病人进行心理干预能够明显降低其抑郁和焦虑评分,改善其焦虑状况,提高门诊的护理和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使用。
范月[7](2019)在《脑卒中护理专科门诊要素的构建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使用科学严谨的调查工具和调查方法,构建具体的脑卒中护理专科门诊内容要素,为出院后的患者提供连续、优质、贴心的延续护理服务,同时进行面向未入院人群的脑卒中健康筛查工作;也为国内其他脑卒中护理专科门诊的构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荆州市某三甲医院2018年1月——2018年5月神经内科即将出院的220名脑卒中患者,对其进行出院后需求问卷调查,了解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的实际需求;2、头脑风暴小组成员结合患者出院后的实际需求,应用头脑风暴法将患者需求调查结果进行分类总结,整理出脑卒中护理专科门诊服务条目;再由头脑风暴小组成员合议出脑卒中护理专科门诊的诊室开设地点时间布局、门诊工作人员的资质等门诊其他项开设内容,合并后确定了脑卒中护理专科门诊内容要素的初稿。3、应用德尔菲专家法,通过两轮的专家咨询反馈,最终确定本土化的脑卒中护理专科门诊内容要素架构;4、调查得出的结果均使用SPSS 22.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在患者出院后的需求方面,健康教育护理需求、康复指导护理需求和生活护理需求排在前三名;2、脑卒中护理专科门诊内容要素构建的调查表经过了两轮专家咨询,其中问卷的回收率均为100%,专家的权威程度系数值为0.89,第一轮各条目均分>4.33,协调系数为0.156,变异系数0.05-0.22;第二轮各条目均分>4.33,协调系数为0.279,变异系数0.05-0.20。两轮的满分率在0.22-0.91,P值均为0.00。3、构建了包括脑卒中护理专科门诊的位置、开诊时间和具体诊室布局、脑卒中护理专科门诊工作人员的构成、资质和职责、脑卒中护理专科门诊的具体服务条目三个维度共25项条目的基于患者需求的脑卒中护理专科门诊内容要素的最终版。结论:构建了脑卒中护理专科门诊的具体内容要素,通过计算专家的积极系数、权威程度等方面,证明此项研究的专家积极性高、代表性好、重要性高,结果可以采纳。
刘小楠[8](2018)在《基于目标导向的医院就诊辅助系统交互界面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移动医疗APP在近几年兴起,和医院就诊服务形成一定的配合关系,人们逐渐开始摆脱过去的低效就诊模式,就诊体验也得到了一定提升。但目前对该领域的研究过于注重功能上的堆砌而忽视了细节把控和用户的心理体验,没有解决用户在就诊行为中的诸多问题,就诊中的不良体验依然普遍存在。笔者以此为研究背景,对目标导向理论进行研究并深入拓展,对用户的就诊能力不足行为做出补偿性研究,构建基于行为预测和心理需求的用户目标,得出在医院就诊辅助系统界面设计中,规划就诊路线、规避就诊障碍、补充就诊信息的交互设计方法以及相应的可视化设计方法。⑴本课题首先对行为辅助的目标导向理论及其研究现状进行深入理解分析,结合目前市场上的就诊辅助APP产品特点提出:在目标导向的用户分析中,重点分析用户行为能力的不足和对应的心理,将对能力不足的补偿作为用户需求,然后从能力补偿方式中实现更高层次的用户体验。⑵通过问卷及访谈的方法对用户调研,按照健康缺失的层次将用户进行分类,将用户分为了基础外在健康缺失、基础内在生理健康缺失、深度外在健康缺失、深度内在生理健康缺失、心理健康缺失这五类,并加入了就诊陪同者这个特殊类。得出用户的求助心理后对典型用户的就诊求助情境进行构建,得出以个人能力补偿为目标的就诊辅助需求,以及这类需求产生的就诊辅助系统必要性。⑶提出:基于病情与心理的联动反馈方式、针对性和阶段性的视觉表现、基于预诊断对策的交互模式、为后续专业治疗提供指示与保障四个就诊辅助系统界面设计要素,然后基于环境与需求的平衡性做出了用户就诊辅助体验需求分析并确定了界面设计任务。⑷对就诊用户与辅助系统界面的交互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由就诊心理到交互行为合理化、依据生理特征做出交互通道选择、适度进行交互反馈的交互设计要素。构建了界面交互模型,并得出就诊路线规划、就诊障碍规避、就诊信息补充的交互模式。最后得出:基于生理与心理尺度的色彩语义应用、对存在理解障碍的信息图形化表达、诊断反馈可视化三方面的就诊辅助系统界面可视化设计方法。⑸以二级医院的就诊服务现状为实际设计背景,构建了就诊辅助系统界面的设计目标,设计了界面的信息架构、界面原型以及最终视觉效果。
陈瑶,杨晓蓉,付梅[9](2015)在《优质护理在神经内科门诊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神经内科门诊优质护理对脑血管疾病康复期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2011年1月-2月结束住院治疗后门诊随访的100例首发脑血管疾病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和优质护理(干预组),两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优质护理,主要包括采取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康复指导、家庭干预以及定期电话随访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随访1年后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35例完全恢复,11例部分恢复,4例未恢复;对照组22例完全恢复,13例部分恢复,15例未恢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51,P=0.003)。干预组40例对护理满意度,8例较满意,2例不满意;对照组28例满意,12例较满意,10例不满意;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50,P=0.006)。干预组复发8例(16.0%),对照组复发20例(40.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143,P=0.008)。结论优质护理在神经内科门诊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中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秦秀丽,刘小平[10](2002)在《神经内科门诊患者就诊时的心理护理》文中研究指明
二、神经内科门诊患者就诊时的心理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神经内科门诊患者就诊时的心理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发展:一项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研究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动因与背景 |
(一)脑卒中防治是慢病管理系统突出的公共健康问题 |
(二)临床实践凸显脑卒中照护模式变革需求 |
(三)个案管理是实现脑卒中连续性照护服务的可行模式 |
二、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二章 研究方案与设计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理论依据---指导照护模式 |
三、研究目的 |
四、方法的选择---行动研究 |
(一)行动研究的起源与概述 |
(二)行动研究的概念与应用 |
(三)行动研究的步骤 |
(四)本研究与行动研究的契合性分析 |
(五)行动研究场所的选择 |
五、研究内容 |
六、资料收集与分析方法 |
(一)资料收集方法 |
(二)资料分析方法 |
七、质量控制措施 |
八、人权保护措施 |
九、技术路线 |
第三章 第一轮行动研究 |
一、诊断阶段---问题的确认 |
(一)田野研究---行动地临床现状调研 |
(二)患者及家庭照顾者的居家照护体验 |
(三)医护人员的知情者访谈 |
(四)讨论 |
(五)小结 |
二、计划阶段---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初步构建 |
(一)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构建原则 |
(二)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文献回顾 |
(三)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构建的理论转化 |
(四)成立行动研究小组 |
(五)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初步构建 |
三、行动阶段---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实施与修订 |
(一)制定行动计划 |
(二)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初步实施与修订 |
四、评价阶段---脑卒中患者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应用评价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评价指标与工具 |
(四)干预措施 |
(五)资料收集方法 |
(六)资料分析方法 |
(七)质量控制措施 |
(八)研究结果 |
(九)讨论 |
(十)小结 |
五、反思阶段---第一轮行动研究的实施总结和反思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四)资料收集及分析方法 |
(五)研究结果 |
(六)讨论 |
(七)小结 |
第四章 第二轮行动研究 |
一、计划阶段---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完善与修订 |
(一)制定行动计划 |
(二)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讨论修订 |
二、行动阶段---修订版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应用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结果 |
(五)小结 |
三、评价阶段---第二轮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应用评价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四)资料收集及分析方法 |
(五)质量控制措施 |
(六)研究结果 |
(七)讨论 |
(八)小结 |
四、反思阶段---第二轮行动研究的实施总结和反思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四)资料收集及分析方法 |
(五)研究结果 |
(六)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成果 |
二、研究结论 |
三、研究的创新性 |
四、研究的局限性 |
五、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附录 |
综述 积极老龄化视阈下老年脑卒中患者居家健康管理模式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2)心理护理干预在消化内科门诊护理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消化内科门诊患者护理前后负面心理情绪评分比较 |
2.2 两组消化内科门诊患者的总满意率比较 |
3 讨论 |
(3)综合医院门诊部科室候诊空间人性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疗空间提出了新要求 |
1.1.2 综合医院门诊部科室候诊空间具有特殊性 |
1.1.3 既有综合医院门诊部科室候诊空间设计存在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
1.3.1 研究范围 |
1.3.2 概念界定 |
1.4 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的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综合医院门诊部科室候诊空间人性化设计基础研究 |
2.1 人性化设计基本理念 |
2.1.1 人性化设计的概念 |
2.1.2 人性化设计相关理论 |
2.1.3 人性化设计与医院建筑的关联 |
2.2 综合医院门诊部科室候诊空间概况 |
2.2.1 门诊部科室候诊空间概述 |
2.2.2 门诊部科室候诊空间设计现状 |
2.2.3 科室候诊空间人性化设计不足 |
2.3 门诊部科室候诊空间患者需求分析 |
2.3.1 患者需求概述 |
2.3.2 患者需求层次分析 |
2.3.3 患者需求差异分析 |
2.4 基于患者需求的门诊部科室类型分析 |
2.4.1 综合医院门诊部科室概况 |
2.4.2 综合医院门诊部科室组成 |
2.4.3 基于患者需求的科室类型划分 |
第3章 综合医院门诊部科室候诊空间样本实证分析 |
3.1 调研样本总述 |
3.1.1 实地调研类案例总述 |
3.1.2 采访调研类案例总述 |
3.2 科室候诊空间共通性问题分析 |
3.2.1 等候区域问题 |
3.2.2 廊道区域问题 |
3.2.3 导引标识问题 |
3.2.4 服务设施问题 |
3.2.5 感官氛围问题 |
3.3 典型科室候诊空间问题分析 |
3.3.1 以儿童患者为主的科室 |
3.3.2 以妇女患者为主的科室 |
3.3.3 以老年患者为主的科室 |
3.3.4 病症或诊疗需求特殊的科室 |
3.4 科室候诊空间问题总结 |
3.4.1 候诊空间整体布局“生搬硬套” |
3.4.2 室内设计未能结合患者特征 |
3.4.3 设施选型忽视实际需求 |
第4章 综合医院门诊部科室候诊空间人性化设计策略研究 |
4.1 综合医院门诊部科室候诊空间人性化设计原则 |
4.1.1 实用化 |
4.1.2 精细化 |
4.1.3 场所化 |
4.1.4 智能化 |
4.2 综合医院门诊部科室候诊空间人性化设计策略 |
4.2.1 科室候诊空间平面布局人性化策略 |
4.2.2 科室候诊空间室内设计人性化策略 |
4.2.3 科室候诊空间设施选型人性化策略 |
4.3 针对不同类型门诊部科室的候诊空间人性化设计要点 |
4.3.1 针对以儿童患者为主科室的候诊空间人性化设计要点 |
4.3.2 针对以妇女患者为主科室的候诊空间人性化设计要点 |
4.3.3 针对以老年患者为主科室的候诊空间人性化设计要点 |
4.3.4 病征或诊疗需求特殊科室的候诊空间人性化设计要点 |
第5章 实践运用——深圳市坪山区人民医院设计 |
5.1 项目概况 |
5.1.1 项目区位 |
5.1.2 场地分析 |
5.1.3 功能定位 |
5.2 门诊部的设计概况 |
5.2.1 门诊部功能划分 |
5.2.2 门诊部流线组织 |
5.2.3 门诊部景观设计 |
5.3 科室候诊空间人性化设计分析 |
5.3.1 门诊部科室候诊空间初步设计概述 |
5.3.2 科室候诊空间初步设计问题分析 |
5.3.3 科室候诊空间平面布局修改与深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指导教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 |
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附录 A:综合医院门诊部科室候诊空间使用者采访调查表 |
附录 B:图表目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4)住院患者心理体验量表的研制与初步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与研究概述 |
1 研究背景 |
1.1 医患关系的困境 |
1.2 医患关系的促进 |
1.3 大健康时代的人文护理 |
1.4 研究问题的提出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情绪的评估及应用 |
2.2 人格的评估及应用 |
2.3 总结与启示 |
3 研究内容 |
4 研究目的 |
5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二部分 住院患者心理体验量表-1(IPEQ-1)的研制 |
第一章 IPEQ-1 量表初稿的编制 |
1 量表的编制原则 |
2 量表的编制步骤 |
2.1 设立研究小组 |
2.2 量表的理论依据和方面 |
2.3 建立条目池 |
2.4 设计可操作性条目 |
第二章 IPEQ-1 量表的定性评价 |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专家一般资料 |
2.2 专家权威程度 |
2.3 专家积极系数 |
2.4 专家意见集中程度 |
2.5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 |
2.6 条目修订 |
3 讨论 |
3.1 专家咨询结果的可靠性 |
3.2 IPEQ-1 量表编制的合理性 |
第三章 IPEQ-1 量表的定量评价 |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样本量的确定 |
1.3 方法 |
2 结果 |
2.1 一般资料 |
2.2 预调查结果 |
2.3 正式调查结果 |
2.4 量表考评结果 |
2.5 量表可行性分析结果 |
3 讨论 |
第三部分 住院患者心理体验量表-2(IPEQ-2)的研制 |
第一章 IPEQ-2 量表初稿的编制 |
1 量表的理论依据和方面 |
2 建立条目池 |
3 设计可操作性条目 |
第二章 IPEQ-2 量表的定性评价 |
1 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2.1 专家一般资料 |
2.2 专家权威程度 |
2.3 专家积极系数 |
2.4 专家意见集中程度 |
2.5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 |
2.6 条目修订 |
3 讨论 |
3.1 专家咨询结果的可靠性 |
3.2 IPEQ-2 量表编制的合理性 |
第三章 IPEQ-2 量表的定量评价 |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样本量的确定 |
1.3 方法 |
2 结果 |
2.1 一般资料 |
2.2 预调查结果 |
2.3 正式调查结果 |
2.4 量表考评结果 |
2.5 量表可行性分析结果 |
3 讨论 |
第四部分 住院患者心理体验量表的初步应用 |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样本含量的估计 |
1.3 方法 |
2 结果 |
2.1 住院患者一般资料 |
2.2 住院患者IPEQ-1 量表评估检出情况 |
2.3 住院患者IPEQ-2 量表评估检出情况 |
2.4 住院患者情绪体验与人格倾向的相关分析 |
3 讨论 |
3.1 住院患者情绪体验评估情况 |
3.2 住院患者人格倾向评估情况 |
3.3 住院患者情绪体验与人格倾向的相关情况 |
全文总结 |
1 研究结论 |
2 研究创新点 |
3 研究局限性 |
4 研究成果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落实为基层减负措施改进继续医学教育有关工作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一、落实“放管服”改革,充分发挥远程继续医学教育作用 |
二、以需求为导向,提高继续医学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 |
三、坚持继承创新,改革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 |
四、加强规范管理,切实改进继续医学教育工作 |
(6)内科门诊病人的心理特征分析及相关护理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护理方法 |
1.2.1 内科门诊病人常见心理特征 |
1.2.2 内科门诊患者的心理护理 |
1.3 评估标准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7)脑卒中护理专科门诊要素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脑卒中概述 |
1.2 脑卒中护理专科门诊发展概述 |
1.3 本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4 本研究的创新点 |
1.5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脑卒中患者出院后需求调查与分析 |
2.1 调查对象及调查方法 |
2.2 脑卒中患者出院后需求调查结果 |
2.3 脑卒中患者出院后需求调查分析 |
第3章 应用头脑风暴法进行脑卒中护理专科门诊内容要素的初步转化 |
3.1 头脑风暴法概述 |
3.2 转化小组成员资质 |
3.3 转化后门诊内容要素的初步设置 |
第4章 应用德尔菲法进行脑卒中护理专科门诊内容要素的最终确立 |
4.1 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概述 |
4.2 确定咨询专家 |
4.3 统计学方法 |
4.4 专家咨询的过程及结果 |
4.5 专家咨询的结果可靠性分析 |
第5章 讨论 |
5.1 脑卒中护理专科门诊内容要素的具体分析 |
5.2 开设脑卒中专科护理门诊的必要性 |
5.3 基于患者需求构建脑卒中护理专科门诊内容要素的意义 |
5.4 基于患者需求构建门诊内容要素的科学性 |
5.5 基于患者需求构建脑卒中专科护理门诊的适用性 |
第6章 结语 |
6.1 结论 |
6.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国内外脑卒中护理发展现状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 |
附件二 |
附件三 |
附件四 |
附件五 |
个人简介 |
(8)基于目标导向的医院就诊辅助系统交互界面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医院就诊服务质量的发展趋势 |
1.1.2 移动医疗APP与就诊服务质量的相关性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就诊辅助类APP的产品现状 |
1.2.2 目标导向理论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 |
1.5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就诊辅助系统界面设计理论 |
2.1 针对用户行为引导与辅助的界面设计方法 |
2.2 行为与心理辅助系统的构建理论 |
2.3 用户与辅助系统的目标导向设计 |
2.3.1 辅助系统的目标导向理论构成 |
2.3.2 辅助系统的目标作用 |
2.4 具有辅助需求的用户分析方法 |
第三章 健康缺失人群的行为与需求分析 |
3.1 健康缺失状态分析 |
3.1.1 以缺失程度为依据的健康状态层级划分 |
3.1.2 用户的自我健康状态认知 |
3.1.3 由生理到心理的用户就诊状态分析 |
3.2 处于健康缺失状态的用户行为分析 |
3.2.1 健康状态对就诊行为的影响 |
3.2.2 从自我健康认知出发的行为组织预测 |
3.2.3 就诊行为的求助心理 |
3.3 求助心理与就诊辅助需求的相关性探索 |
3.3.1 健康缺失状态下的求助情境 |
3.3.2 用户视角下的就诊辅助手段与个人行为关联性 |
3.3.3 以个人能力补偿为目标的就诊辅助需求 |
3.3.4 用户需求产生的就诊辅助系统必要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目标导向的就诊辅助系统界面设计要素与任务分析 |
4.1 就诊辅助系统界面设计要素探索 |
4.1.1 针对性和阶段性的视觉表现 |
4.1.2 基于预诊断对策的交互模式 |
4.1.3 基于病情与心理的联动反馈方式 |
4.1.4 为后续专业治疗提供指示与保障 |
4.2 主观需求与客观环境平衡性的探索与界面设计任务分析 |
4.2.1 用户主观需求的即时性和非即时性 |
4.2.2 客观就诊环境对辅助系统交互框架决策的影响 |
4.2.3 基于平衡原则的就诊辅助体验分析与界面设计任务确定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就诊辅助系统界面的交互模式探索与设计 |
5.1 就诊用户与辅助系统界面的交互分析与设计要素 |
5.1.1 由就诊心理到交互行为的合理化 |
5.1.2 依据就诊用户的生理特征做出交互通道选择 |
5.1.3 适度向就诊用户进行反馈 |
5.2 就诊辅助系统界面的交互模型构建与交互模式设计 |
5.2.1 构建就诊辅助系统界面的交互模型 |
5.2.2 就诊路线规划的交互模式 |
5.2.3 就诊障碍规避的交互模式 |
5.2.4 就诊信息补充的交互模式 |
5.3 就诊用户与辅助系统界面的交互可视化设计 |
5.3.1 基于不同心理与生理尺度的色彩语义应用 |
5.3.2 对存在理解障碍的信息图形化表达 |
5.3.3 诊断反馈的可视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医院就诊辅助系统的界面设计实践 |
6.1 设计构想 |
6.1.1 设计背景 |
6.1.2 目标构建 |
6.2 就诊辅助系统的界面设计 |
6.2.1 界面信息架构 |
6.2.2 界面原型设计 |
6.2.3 界面视觉设计整合 |
6.2.4 设计分析评价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对医院就诊辅助类APP的态度与偏好调查问卷 |
附录 B 访谈记录 |
致谢 |
(9)优质护理在神经内科门诊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
1.1一般资料 |
1.2方法 |
1.3效果评估指标 |
1.4质量控制 |
1.5统计学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10)神经内科门诊患者就诊时的心理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就诊原因 见表1 |
1.3 问卷内容 |
1.3.1 候诊时的心理状态 |
1.3.2 就诊时的心理状态 |
2 结果 |
3 讨论 |
四、神经内科门诊患者就诊时的心理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发展:一项行动研究[D]. 朱晓萍.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
- [2]心理护理干预在消化内科门诊护理中的作用[J]. 陆海霞. 心理月刊, 2021(01)
- [3]综合医院门诊部科室候诊空间人性化设计研究[D]. 潘宏亮. 深圳大学, 2020(01)
- [4]住院患者心理体验量表的研制与初步应用[D]. 孟艳君. 山西医科大学, 2020(10)
- [5]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落实为基层减负措施改进继续医学教育有关工作的通知[J].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继续医学教育, 2019(12)
- [6]内科门诊病人的心理特征分析及相关护理措施[J]. 崔秀华.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41)
- [7]脑卒中护理专科门诊要素的构建研究[D]. 范月. 长江大学, 2019(11)
- [8]基于目标导向的医院就诊辅助系统交互界面设计研究[D]. 刘小楠.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6)
- [9]优质护理在神经内科门诊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 陈瑶,杨晓蓉,付梅. 华西医学, 2015(11)
- [10]神经内科门诊患者就诊时的心理护理[J]. 秦秀丽,刘小平. 张家口医学院学报, 20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