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作英孙怡卢红阳冯儒(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6)
【摘要】目的观察肛痒宁膏治疗肛周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肛周瘙痒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选用肛痒宁膏外涂于患处,每天两次,两次用药间隔时间大于6小时;对照组选用派瑞松乳膏,用法同治疗组。治疗20d后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积分和主要症状情况,评价临床综合疗效。结果两组在治疗前后SCORAD评分瘙痒程度、浸润肥厚、苔癣样变方面,各项积分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痊愈率和显效率为32.5%和42.5%,对照组痊愈率和显效率为10.0%和17.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痒宁膏治疗肛周瘙痒较派瑞松乳膏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瘙痒症状及皮肤浸润肥厚、苔癣样变,疗效可靠。
【关键词】肛痒宁膏肛周瘙痒派瑞松乳膏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A【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5-0034-02
肛周瘙痒症是肛门周围皮肤及会阴部原因不明的顽固性瘙痒。临床西药副作用大,中草药外用熏洗坐浴的方法疗效虽然可靠,但应用较为不便。笔者对我院2013年1~6月,在肛痒宁膏的临床应用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80例均为2013年1~6月在我院肛肠科门诊就诊的病人,按就诊时间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肛痒宁膏)和对照组(派瑞松)。治疗组40例,男性16例,女性24例,平均(37.23±2.13)岁;对照组40例,女性26例,男性14例,平均(36.98±2.52)岁。两组在性别、年龄、治疗前临床症状积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依据2004年发布的《中医肛肠病学》中关于肛周瘙痒病症诊断标准:①发生于肛门周围皮肤,以瘙痒为主要症状;②皮肤常呈灰白色或淡白色浸渍,肛门皱襞肥厚,辐射状皲裂,又是出现湿疹样改变,可以继发抓痕、血痂,甚至苔癣化,色素沉着;③特发性肛周瘙痒症,无原发性皮疹,常因饮食及精神因素诱发和加重。
1.3临床症状计分方法采用4级积分法。
①瘙痒
分数症状体征
0无瘙痒
1偶尔瘙痒,不用药未影响工作、学习、生活
2阵发性瘙痒,时轻时重,影响睡眠、工作、学习、生活,需用药
3剧烈瘙痒,严重影响睡眠、工作、学习、生活
②浸润肥厚
分数浸润肥厚面积
0无浸润肥厚
1小于肛周皮肤1/4
2大于肛周面积的1/4,但小于1/2
3大于肛周面积的1/2
③苔癣样变
分数症状体征
0无皮损或仅遗留色素沉着
1轻度,丘疹、抓痕结痂、苔藓化倾向
2中度,皮损苔藓化,伴鳞屑角化
3严重,明显苔藓样变,伴鳞屑角化及色素沉着皮损部位增粗肥厚
1.4治疗方法
治疗组:肛痒宁膏,由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制剂室生产。方用苦参、白鲜皮、地肤子、黄柏、青黛、冰片、蛇床子、蟾皮、雄黄、甘草。将肛痒宁膏薄敷于患处,轻揉片刻,每天两次,两次用药间隔时间大于6小时,嘱患者观察药物起效时间。
对照组:选用派瑞松乳膏,由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使用方法同治疗组。
治疗期间嘱患者忌食鱼、虾、蟹等热毒之品及禁饮酒;洗浴时忌强碱性肥皂和开水烫洗,宜温水清洗。两组患者均治疗20d,于治疗后(20±2)d随访一次,观察疗效,记录症状评分,计算疗效指数和不良反应。
2结果
2.1疗效评定标准临床症状积分分值改善率=(治疗前分值﹣治疗后分值)/治疗前分值×100%。痊愈:积分下降指数为100%;显效:积分下降指数为60~99%;好转:积分下降指数为20~59%;无效:积分下降指数<20%。
2.2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间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临床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经治疗20d后治疗组痊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1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分,-x±s)
临床症状治疗组(n=40例)对照组(n=40例)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
瘙痒程度2.61±0.530.70±0.642.63±0.521.41±0.62
浸润肥厚2.16±0.631.01±0.452.14±0.431.39±0.54
苔癣样变2.24±0.620.69±0.582.19±0.691.31±0.66
表2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n,%)
组别组别n痊愈显效有效无效
治疗组4013(32.5)17(42.5)10(25.0)0(0.0)
对照组404(10.0)7(17.5)15(37.5)14(35.0)
3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未出现过敏、皮肤萎缩、继发感染等不良反应;对照组一例复发加重。
4讨论
肛周瘙痒有广义和狭义的两种概念,广义的指肛门皮肤发痒,常需挠抓的症状;狭义的指肛管、肛门周围皮肤及会阴部皮肤瘙痒而无任何原发性损害的顽固瘙痒证。
本病《诸病源候论》在中称之“风痒”,《五十二病方》中称之为“朐痒”,后世医术称“肛门痒”。中医认为肛门发痒的原因与风邪关系最为密切,但有外感风热、风湿与血虚生风之别,现代医学认为肛周瘙痒发生原因有全身性原因与局部性因素两个方面。全身性原因有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肝肾疾病、血液病、胃肠道疾病、寄生虫及药物等;局部性因素主要有肛门皮肤疾病,如湿疹、皮炎、癣及肛门直肠病,如痣、肛瘘、肛裂、直肠脱垂等。
祖国医学认为肛周瘙痒的原因与风邪最为密切,或外感风湿,或血虚生风。所以我们在临床上对肛周瘙痒证的治疗,在排除全身疾病及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采用中药外治。此方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杀虫止痒,抗炎抗过敏等疗效,对人体肛门混合菌及多种致病菌均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对外阴瘙痒症及男性阴囊湿疹等均获得满意疗效。该药有清湿热作用,能够促使肛门部位血液循环,是腰围U渗透导入,因此药物的治疗作用也更为明显,达到快捷治愈的目的。
方中重用苦参,取其苦寒清热燥湿,杀虫止痒。《本草正义》:“苦参,大苦大寒,退热泄降,荡涤湿火,其功效与芩、连、龙胆皆相近,而苦参之苦愈甚,其燥尤烈,故能杀湿热所生之虫,较之芩、连力量益烈”,为治疗湿热病及皮肤瘙痒之要药,用为君药。白鲜皮、地肤子性苦寒,相须为用,达到祛风清热燥湿,杀虫止痒作用。《药性赋》中“地肤子利膀胱,可洗皮肤之风”。两药助苦参清热燥湿,又能祛风止痒,是为臣药。黄柏、冰片、青黛清热解毒,燥湿泻火,助君药燥湿之力。蛇床子、蟾衣、雄黄既可助君药杀虫止痒、解毒,又因其性温可反佐以上诸苦寒之药,防止其伤及肾阳。上述六味药均为佐药。甘草既可调解诸药又能缓解药物毒性,为使药。全方寒温并用,共奏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杀虫止痒之效。
肛门周围皮肤瘙痒证用派瑞松乳膏,因其内含激素,使用后症状得到缓解,随之复发,瘙痒症状加重。中药膏剂外擦,优点在于无激素复发样作用,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参考文献
[1]原丽琼.中医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4):567-568.
[2]孙亚峰.中药坐浴治疗肛周湿疹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3,28(4):734-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