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号化论文_李瑞

导读:本文包含了记号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记号,汉字,部首,说文,会意,形体,指示。

记号化论文文献综述

李瑞[1](2016)在《从“?”看汉字的记号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字建立在语言的基础上,同时它也是最重要的一种交际工具。如今在要求高效率的社会里,汉字趋简化已经成为了不可逆的方向。在汉字简化的过程中出现的一批既不能表音,又不能表意的符号,我们称之为记号。本文将通过对现代汉字中的"?"记号的探讨与研究,来认识汉字的记号化。(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6年19期)

马君花[2](2014)在《消失的部首字——从《说文》到现代汉字记号化进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说文解字》到现代汉字,部首字数量由540部减少到201部。本文系统考察了《说文解字》部首字消失的情况,发现在汉字简化过程中,由于部首合并、混形、变异以及从属字消失等原因,导致大量部首字消失,从而导致汉字进一步记号化。(本文来源于《图书馆理论与实践》期刊2014年12期)

马君花[3](2014)在《会意字记号化成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其意义是通过字形表达出来的。现代汉字教学中,我们因无法确知今形与今义之间的意义联系,从而不能正确解读其形、义之间的联系。形义联系脱节导致了汉字记号化问题,《说文解字》中的许多会意字便存在此问题,这主要是由于词的古义和本义不被人理解所致。(本文来源于《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6期)

陈拥军[4](2014)在《汉字构形理据的历史演变与汉字的记号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早期阶段,汉字是象形的,构形理据为物象。随着汉字的发展,汉字构形的理据转换为词的音义。汉字形体的演变,尤其是隶变之后,以物象为基础的汉字不再象形,构形理据消失,这些象形字就成了记号字。以词的音义为构形理据的汉字,由于形体的变化、词的音义的变化以及字用的变化等方面的原因,构形理据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变成了记号字、半记号字,汉字呈现记号化的趋势。汉字记号化的趋势需要我们对汉字性质、汉字结构理论等方面,有新的思考。(本文来源于《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2期)

陈建裕[5](2008)在《汉字形体演变的记号化与非记号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汉字形体演变存在记号化的一面,也存在非记号化的一面,汉字形体演变记号化与非记号化的辩证发展关系对汉字的整理、改革、现代汉字教学等有启发意义。(本文来源于《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8年04期)

楼兰[6](2007)在《“现代汉字学学科建设高级研讨会”专辑(叁) 现代3500常用字中的记号字及半记号字调查——兼论现代汉字记号化的成因及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意符、音符、记号是汉字具有的叁种结构符号,记号不同于意符和音符,它和它所记录的词义没有任何音义联系,只有区别字形和字义的作用。汉字记号化是汉字系统的一种发展趋势。在现代汉字中记号字和半记号字占有较大的比例,反映出现代汉字记号化程度的加深,这里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汉字简化的原因。汉字记号化,对汉字性质的认识、汉字认知和汉字教学都有重要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7年04期)

董治刚[7](2006)在《汉字记号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造字之初,“因义构形”,形义关系非常密切。古文字阶段的汉字保持了汉字的象物性,它的构意主要依靠形符体现,古文字中的意义信息非常明显;今文字阶段的汉字虽然失去了古汉字的象物性,但汉字所表示的意义却被继承了下来,因此,意符体现了构意信息。汉字在发展中也发展了自己的音符系统,用来帮助识记,拉近了汉字与汉语的关系。 汉字从形成过程的开始就吸收了一些和所表示的对象没有内在联系的硬性规定的记号,在发展过程中,一些意符和音符又不断地失去表音和表意的功能,变成和整字没有音义联系的记号,记号部件和记号字不断增加,因此,汉字的发展表现出记号化的倾向。 本文针对记号的概念以及记号和意符、音符的界限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着力探讨了记号在古文字阶段和今文字阶段的产生和发展,力图从记号部件和记号字不断增加的事实中揭示出汉字记号化的倾向。(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期刊2006-05-01)

冯玉涛[8](2004)在《记号、记号的使用与汉字的记号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一 引言1986年,裘锡圭先生的《文字学概要》提出汉字构成的记号理论。他说:“各种文字的字符,大体上可以归纳成叁大类,即意符、音符和记号。跟文字所代表的词在意义上有联系的字符是意符,在语音上有联系的是音符,在语音和意义上都没有联系的是记号。拼音文字只(本文来源于《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04年03期)

徐伟勤[9](2004)在《汉字部首演变与记号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汉字的性质、特点是汉字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也是现代汉字研究所关注的问题。当前学术界对现代汉字的认识还存在严重分歧,汉字认识还有待加强。部首是汉字形体的一部分,本文试图通过对部首演变的考察,探讨这一现象背后所反映汉字的特点,从而论证记号化是汉字的重要特性。 文章首先回顾了近现代以来对汉字的评价。在中国古代社会里,汉字享有崇高的地位,受到图腾式的崇拜。随着时代的发展,学者们对汉字重新进行评价,经过近代的切音字运动、汉字改革运动,现在已有了较为科学、辩证的结论。但是美化汉字、汉字优越的观点也时有出现,对汉字的表意性、汉字的难易等问题一直争论不休,当前针对汉字的认识问题,有相当一部分文章仍然感想多于科学,感情多于科学,汉字还有待于科学的认识。 字形是汉字的本体,对汉字的研究必须以字形为中心,而且必须在个体考证的基础上探讨其总体规律。部首是字形的一部分,是东汉许慎编纂《说文解字》时创制的。《说文》540部是以小篆形体为依据总结出来的,部首与字形相对应的部件是完全一致的,与字义也有一定联系,《说文》的部首绝大多数是意符为主的形旁。汉字隶变、楷化以后,形体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汉字的意符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从字形本身辨认意符带来了困难,所以顺应汉字楷化后的事实,对部首进行调整是很有必要的,部首的演变反过来也反映了汉字特点和性质的变化。《汉语大字典》是汉字楷书单字的汇编,以楷书为字头,并收列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等,力求对汉字的形体源流演变作历史的全面反映,被认为是目前为止大型汉语字典中质量最高的。本文选取了《说文》部首与《汉语大字典》部首相对照,主要通过考察《说文》部内字的重新归部,对部首的归并、分化情况作以初步分析,从部首的归并、分化变异、混同和新增部首4个方面对部首的演变情况作以归纳。在此基础上,对部首演变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部首演变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汉字形义关系的疏离,单纯观照陌生的汉字形体时常无法完成由字形到字义的正确转换,汉字的据义归部难以贯彻;二是汉字形体的演变,古文字通过转变、偏旁化、讹变之后,形体变化很大,只能据形归部,与此相适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汉字部首演变与记号化应,部首发生了变化。 记号是指与整字在读音、意义上没有联系以及表义不确定的字符。从部首的演变可以看出,部首由意符为主变为以记号为主,部首演变的结果造成部首的记号化,这一结果是汉字记号化的反映,记号化是汉字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必须全面地、辩证地看待汉字,汉字有优点,也有缺点,过度美化汉字,把汉字凌驾于其他文字之上是错误的,汉字“见形知义”、汉字优越论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汉字繁难应成为我们的共识,如何改进汉字,使之更好地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要求,是我们巫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04-04-26)

记号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从《说文解字》到现代汉字,部首字数量由540部减少到201部。本文系统考察了《说文解字》部首字消失的情况,发现在汉字简化过程中,由于部首合并、混形、变异以及从属字消失等原因,导致大量部首字消失,从而导致汉字进一步记号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记号化论文参考文献

[1].李瑞.从“?”看汉字的记号化[J].北方文学.2016

[2].马君花.消失的部首字——从《说文》到现代汉字记号化进程的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4

[3].马君花.会意字记号化成因研究[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

[4].陈拥军.汉字构形理据的历史演变与汉字的记号化[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

[5].陈建裕.汉字形体演变的记号化与非记号化[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6].楼兰.“现代汉字学学科建设高级研讨会”专辑(叁)现代3500常用字中的记号字及半记号字调查——兼论现代汉字记号化的成因及影响[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7].董治刚.汉字记号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

[8].冯玉涛.记号、记号的使用与汉字的记号化[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

[9].徐伟勤.汉字部首演变与记号化[D].山东师范大学.2004

论文知识图

几何图形的“记号化”和“符号...形F记号化、语言化的过黄金分割确定立面比例(图片来源:崔...聚类结果表达逻辑推理的规范形式手拎袋应用

标签:;  ;  ;  ;  ;  ;  ;  

记号化论文_李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