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通勤交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通勤距离,交通方式链,适应性,时耗可接受度
通勤交通论文文献综述
吴娇蓉,余淼,周冠宇[1](2019)在《通勤交通方式链适应性评价与优化导向》一文中研究指出从通勤者视角,将通勤距离分为长、中、短3组,采用统一的出行时耗可接受度评价标准,从门到门行程速度、广义成本、可靠性、满意度和选择比例分别分析不同通勤距离分组下各方式链的行程速度、可靠性、广义成本与满意度相关性,基于相关性分析结果建立适应性好的方式链判断标准.根据这一判断原则,挑选出通勤距离分组下适应性好的方式链类型,以适应性好的方式链所具有的特征指标为参照对象、公共交通优先发展为约束条件,提出通勤距离长、中、短分组中各交通方式链优化导向,为通勤交通服务质量的改善提供决策参考.(本文来源于《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周翔,陈小鸿[2](2018)在《城市建成环境对上海通勤交通成本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上海的通勤交通成本逐步增高,并受建成环境的影响产生空间不稳定性。基于交通小区(TAZ)空间单元进行不同尺度的缓冲区分析,得到建成环境"5Ds"特征因子、7项指标。考虑空间自相关性,运用基于GIS的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全面分析密度、混合度、街区设计、公共交通邻近性、目的地可达性等维度对居民和岗位通勤距离、时间的影响。研究表明,通勤时间是受城市建成环境影响更为敏感的通勤成本指标,目的地可达性和土地使用混合度是影响最为广泛、显着的维度,轨道交通站点密度则是交通相关因子中影响最为显着的指标,且表现出时空距离限定特征;常规公交站点密度对上海通勤成本的影响很微弱。基于模型参数估计结果,可针对局部区域选取有效的策略组合。(本文来源于《创新驱动与智慧发展——2018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论文集》期刊2018-10-17)
周福,李晓庆,张平升,李炳林[3](2018)在《基于多元数据的组团新区职住及通勤交通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更好适应大城市扩张和新城镇的发展,不少新城新区采用组团式的空间布局模式。组团内部住宅区、公共服务设施、产业区平衡发展可以有效避免交通拥堵、人口膨胀这类"大城市病"的出现。通过多元数据融合,综合分析组团新区居民职住空间关系和通勤交通特征对城市职住平衡改善、交通系统优化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本文以湖南湘江新区为例,利用手机信令、轨道刷卡、道路流量、出租车GPS等多元化数据,分析新区居住岗位分布、组团间通勤出行特征、交通设施与通勤OD关联性等,进而对新区职住空间和交通发展提出建议,以期为湘江新区通勤交通改善、其他城市开展交通大数据分析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创新驱动与智慧发展——2018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论文集》期刊2018-10-17)
殷巍,张蕴琦[4](2018)在《基于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法的通勤交通方式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居民通勤交通方式的选择受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基于多重线性回归方法研究通勤交通方式的影响因素。以大连市为例,通过对居民的个人属性、社会属性、心理偏好等信息开展调查,利用SPSS软件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所选因素对居民选择通勤的交通方式均有一定影响,其中满意度对通勤交通方式的选择尤为重要。最后,根据大连市的交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结合对现状居民出行交通方式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应对措施。本研究对未来城市的交通发展,以及制定相关针对性措施能够提供必要的理论借鉴。(本文来源于《交通科技与经济》期刊2018年04期)
满洲,赵荣钦,袁盈超,冯德显,杨青林[5](2018)在《城市居住区周边土地混合度对居民通勤交通碳排放的影响——以南京市江宁区典型居住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低碳城市发展模式和都市空间结构是当前城市规划的重要实践内容之一。结合对南京市江宁区典型居住区的调研数据,文章初步分析了城市居住区周边土地混合度对通勤交通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1)城市中心区土地混合度与通勤交通碳排放呈高度负相关;(2)在通勤交通碳排放中,私家车通勤碳排放占主导地位;(3)不同小区居民通勤交通碳排放呈现明显差别,城市中心区居民低碳排通勤交通方式特征显着,而城郊居民通勤方式呈现高碳排特征;(4)城市中心区土地混合度与低碳出行比例呈高度正相关。未来,应适当提高各城市功能区土地混合度,改善居民的通勤结构,进而减少通勤交通产生的碳排放,构建低碳城市。(本文来源于《人文地理》期刊2018年01期)
王继峰,焦朋朋,卞长志,朱晨冉[6](2017)在《大伦敦职住空间关系及通勤交通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超大城市的职住空间关系和庞大的通勤交通需求是构建高效综合交通系统面临的严峻挑战。以大伦敦地区为例,面对中心区人口增速回归和就业密度攀升,职住空间分布圈层化、走廊化的发展趋势,大伦敦构建了多模式、多层次的综合交通体系来应对日益增长的通勤压力,可为我国超大城市提供经验借鉴。(本文来源于《综合运输》期刊2017年07期)
吴娇蓉,王佐灵,韩金彤[7](2017)在《基于综合H+T指数租房人群缩短通勤交通时间策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住房与交通可支付能力指数(housing and transportation affordability index)简称H+T指数。为了便于讨论住房成本与交通成本之间的互动关系,选择工作1-3年的租房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提出综合H+T指数计算方法,研究适合国内大城市租房群体的住房与通勤交通可支付能力指数取值,得出住房成本、交通经济成本、交通时间成本叁个组成部分推荐值。以此为规划约束目标,深入分析两种策略对不同收入租房人群通勤交通出行时间缩短和住房选择调整的可能性。两种策略为(1)重新选择房源,缩短工作地点和居住地点的距离,缩短通勤出行时间,以增加住房成本为代价;(2)住房不变,选择更快的交通工具,缩短通勤出行时间,同时交通经济成本有所上升。(本文来源于《2017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论文集》期刊2017-06-09)
杜影[8](2017)在《基于感知成本分析低收入人群通勤交通方式》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通过南京、湖州、抚顺的调查数据,构建低收入人群出行感知成本数据库,分析低收入人群的出行特征,确定影响低收入人群通勤交通方式选择的相关因素。将影响低收入人群通勤出行方式选择的相关因素作为自变量,选择步行或自行车交通、公共交通、非绿色交通作为选择肢,构建低收入人群通勤交通方式选择MNL模型。通过模型标定,得出性别、驾照、家庭交通工具情况、公共汽车换乘次数公共交通可靠性、居住—工作位置、出行时耗、货币成本敏感度对低收入人群通勤出行有显着影响。(本文来源于《2017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论文集》期刊2017-06-09)
刘敏[9](2016)在《城市通勤交通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勤交通在城市交通出行中占据首当其冲的地位,是组成城市交通出行的基础。良好的通勤交通模式有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在交通规划过程中,若能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促使大部分通勤交通控制在短距离的出行范围内,将大大减轻城市交通的负担,进而改善整个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因此,本文将城市通勤交通作为研究对象,探索通勤交通在城市空间的分布特点,并针对其特点提出相应优化策略。论文将城市发展和居民个人出行心理两个方面作为分析视角,以城市居民通勤出行行为调查为基础,建立居民通勤出行方式选择的双层巢式Logit模型(NL模型),同时分析其通勤交通特性以及居民职住选择行为与通勤交通发展趋势之间的动态影响机理,为论文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其次,在明确职住平衡内涵的基础上,提出“城市最优通勤距离”这一概念,并阐述其计算方法,以此作为城市通勤分区划分依据。同时,根据城市通勤交通“压力一状态一响应”(PSR)评价框架,构建通勤交通状态的综合评价体系,提出一套全面的通勤交通评价指标,明确各指标的计算方法与评价阂值,运用区间层次分析法(I-AHP)建立综合评价模型,为城市通勤交通优化提供依据。最后,通过案例研究,总结归纳城市通勤交通优化改善策略。以宜兴市作为实例研究对象,用实践支撑论文的理论研究,验证论文提出的研究方法与技术的可操作性及实用性。(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6-05-27)
赵绍满[10](2016)在《大数据时代职住分布与通勤交通互动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交通问题变得日益严峻,尤其是通勤交通造成的交通拥堵问题。城市居民居住就业的空间分离是产生通勤交通的根源,探究通勤交通和职住空间分布之间的互动关系,对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重庆主城区为研究对象,以大数据和传统数据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大数据研究互动关系的表现形式,通过传统数据分析互动关系的内在影响,通过统计回归分析方法,分析、研究职住分布与通勤交通的互动关系。首先,查阅国内外关于职住分布与通勤交通相关关系的研究文献,并进行归纳总结,为论文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二,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分析研究了职住分布和通勤交通的互动机理和影响因素,为后文统计回归分析梳理思路。第叁,以大数据分析的方法,通过互联网数据挖掘和移动互联网终端数据,分析重庆主城区职住空间分布现状和通勤交通现状,得出组团层面的职住比率,并简要分析相互关系。第四,构建3个衡量职住平衡程度的指数,通过分析职住平衡指数、居民平均通勤时间、人口密度、居民收入水平、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文化设施密度、土地利用强度、学校密度、步行及自行车分担比率等因素相互关系,以居民平均通勤时间为因变量,其他因素作为自变量,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得出职住分布对通勤交通的影响情况。第五,通过文献综述、数据调查论证和理论分析叁方面研究通勤交通对职住分布的影响情况。本研究通过分析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人口空间分布情况,以大数据的方法得到城市居民实际职住比率,深入分析职住分布与通勤交通的相互关系,对于促进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的协调发展和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重庆交通大学》期刊2016-04-15)
通勤交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伴随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上海的通勤交通成本逐步增高,并受建成环境的影响产生空间不稳定性。基于交通小区(TAZ)空间单元进行不同尺度的缓冲区分析,得到建成环境"5Ds"特征因子、7项指标。考虑空间自相关性,运用基于GIS的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全面分析密度、混合度、街区设计、公共交通邻近性、目的地可达性等维度对居民和岗位通勤距离、时间的影响。研究表明,通勤时间是受城市建成环境影响更为敏感的通勤成本指标,目的地可达性和土地使用混合度是影响最为广泛、显着的维度,轨道交通站点密度则是交通相关因子中影响最为显着的指标,且表现出时空距离限定特征;常规公交站点密度对上海通勤成本的影响很微弱。基于模型参数估计结果,可针对局部区域选取有效的策略组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通勤交通论文参考文献
[1].吴娇蓉,余淼,周冠宇.通勤交通方式链适应性评价与优化导向[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周翔,陈小鸿.城市建成环境对上海通勤交通成本的影响[C].创新驱动与智慧发展——2018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论文集.2018
[3].周福,李晓庆,张平升,李炳林.基于多元数据的组团新区职住及通勤交通分析[C].创新驱动与智慧发展——2018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论文集.2018
[4].殷巍,张蕴琦.基于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法的通勤交通方式影响因素分析[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8
[5].满洲,赵荣钦,袁盈超,冯德显,杨青林.城市居住区周边土地混合度对居民通勤交通碳排放的影响——以南京市江宁区典型居住区为例[J].人文地理.2018
[6].王继峰,焦朋朋,卞长志,朱晨冉.大伦敦职住空间关系及通勤交通研究[J].综合运输.2017
[7].吴娇蓉,王佐灵,韩金彤.基于综合H+T指数租房人群缩短通勤交通时间策略分析[C].2017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论文集.2017
[8].杜影.基于感知成本分析低收入人群通勤交通方式[C].2017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论文集.2017
[9].刘敏.城市通勤交通优化研究[D].东南大学.2016
[10].赵绍满.大数据时代职住分布与通勤交通互动关系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