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浑善达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绿色长城,浑善达克沙地,京津风沙源,生态畜牧业,草畜平衡,防沙治沙,林业建设,禁牧,生态建设,公益林
浑善达克论文文献综述
全媒体,徐存莉[1](2020)在《为了构筑起祖国北疆万里绿色长城》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沙中找绿 到绿中找沙往日沙地今日有水有草,在正蓝旗浑善达克沙地随处可以看到这一景致,水草丰美,景观奇特,风光秀丽。这里被称作“塞外江南”,当地人也称它为“花园沙漠”。浑善达克沙地是我国五大沙地中距首都北京最近的一块沙地,直线距离180公(本文来源于《锡林郭勒日报(汉)》期刊2020-01-12)
代钦[2](2019)在《遵循自然规律 科学系统推进浑善达克沙地生态修复治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锡林郭勒11月23日电 11月21日,自治区副主席李秉荣深入锡林郭勒盟正蓝旗,调研浑善达克沙地生态综合治理。李秉荣来到内蒙古顺鑫鑫源牧业公司、金沙湾饲草料公司,了解畜牧业集中集聚集约发展和种养加一体化发展情况,鼓励企业在发展生产、保护生态和带(本文来源于《内蒙古日报(汉)》期刊2019-11-24)
詹瑾,李玉霖,韩丹,杨红玲[3](2019)在《放牧对浑善达克沙地丘间低地植被群落及土壤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放牧对丘间低地植被群落及土壤的影响,分析了浑善达克沙地丘间低地在重度和轻度放牧下植被的地上生物量、物种重要值、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impson生态优势度指数及0~10 cm土壤中黏粒、粉粒、砂粒、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结果表明:(1)植被地上生物量、土壤黏粒、粉粒、砂粒、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在不同放牧程度下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在不同放牧程度下差异不显着(P>0.05),Simpson生态优势度指数在不同放牧程度下差异显着(P<0.05)。(2)放牧区植被以禾本科为主,禾本科植被地上生物量占整个植被群落的54.88%~57.76%;重度放牧区植被地上生物量为63.59 g·m~(-2),比轻度放牧区低26.61%。(3)羊草(Leymus chinensis)和狗尾草(Setaria viridis)是放牧区的优势种,其重要值依次为14.16%(重度放牧区)和19.10%(轻度放牧区)、13.40%(重度放牧区)和15.42%(轻度放牧区),重度放牧下雾滨藜(Bassia dasyphylla)、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和猪毛蒿(Artemisia scoparia)的重要值较显着高于轻度放牧区,而羊草则低于轻度放牧区。(4)重度放牧加剧了土壤沙漠化,使砂粒含量增加,草地生产力下降,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降低。(本文来源于《中国沙漠》期刊2019年06期)
张志永,朱媛君,时忠杰,杨晓晖[4](2019)在《浑善达克沙地榆树疏林植被和土壤的空间分异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榆树(Ulmus pumila)疏林是分布在浑善达克沙地上的天然植被类型,也是沙地植被演替的顶级群落,在维持区域生态稳定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深入研究榆树疏林植被和土壤的空间分异特征对于深化认识榆树疏林中的植物共生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以浑善达克沙地榆树疏林为研究对象,在东部、南部、西部和北部4个区域,采用改进的Whittaker取样法开展植被调查和样品取样,分析了榆树疏林植被的空间分布特征,同时探讨了影响植被分布的环境因子。结果表明,(1)榆树的种群密度在东部区域最高(270.00 plant·hm~(-2)),在南部区域最低(116.67 plant·hm~(-2)),北部和西部区域居中(分别为198.33plant·hm~(-2)和141.67plant·hm~(-2)),这与该区域内的年均温度呈现出一致的空间分布规律。(2)榆树的种群密度分别与胸径、树高、冠幅呈现相反的空间分布规律,随着榆树个体的生长,种群密度逐渐降低,存在"自疏"现象。(3)灌木的群落密度与榆树的种群密度之间呈现出显着的负相关关系(P<0.05),表明榆树种群与灌木群落在空间上存在不同的分布区域。(4)土壤理化性质与榆树种群和灌木群落的各项指标之间未呈现出显着的相关关系(P>0.05),而与草本群落的部分指标呈现显着的相关关系(P<0.05)。土壤对草本植物空间分布的影响较大,而对本木植物(包括乔木和灌木)空间分布的影响较弱。研究结果可为浑善达克沙地榆树疏林的保护和恢复提供理论支持。(本文来源于《生态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武洁,史明昌,丁国栋[5](2019)在《浑善达克沙地正蓝旗沙漠化时空格局》一文中研究指出浑善达克沙地沙漠化的发展严重危害生态环境、阻碍经济可持续发展,沙漠化的治理刻不容缓。本文以浑善达克腹地正蓝旗为研究区,利用1985—2015年的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及气象与社会经济数据,以归一化植被指数为参数指标构建沙漠化指数,采用指数分级、Theil-Sen趋势度分析及Mann-Kendall检验方法,对其沙漠化时空演变过程进行精准分析并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法分析时空尺度上气象对于沙漠化驱动作用的时空差异性。结果表明:1)近30年研究区沙漠化有所扩张且程度加重,在此过程中1985—1989年沙漠化开始扩张程度加重;1989—2000年沙漠化继续扩张但程度减轻; 2000—2004年沙漠化收缩程度减轻; 2004—2015年沙漠化再次发展,程度加重。2)近30年正蓝旗沙漠化以非显着变化趋势为主,面积占比69. 92%,显着变化趋势中上升趋势面积18. 46%,主要位于东部,下降趋势面积11. 62%,主要位于西部。3)近30年正蓝旗沙漠化变化是气候和人类活动尤其是畜牧业迭加的结果,其中人类活动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气候的影响次之,且两者的迭加效应存在时空差异。(本文来源于《中国水土保持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刘美萍,宁小莉,张雪峰,乌云塔娜[6](2019)在《全球变化下的浑善达克沙地演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1982年、1992年、2002年、2011年、2017年的Landsat TM和Landsat OLI遥感影像与1986—2016年研究区社会经济数据以及1956—2017年研究区气象资料,通过实地考察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浑善达克沙地沙漠化过程及演化机制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过去35年来,浑善达克沙地经历了较为强烈的沙漠化发展,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浑善达克沙地发生了严重的沙漠化,沙漠化土地面积由3.69万km~2增长到3.83万km~2,特别是极重度和轻度沙漠化土地面积,分别增长了1倍多和减少了48.6%。之后,沙漠化趋势出现大幅逆转,2017年沙漠化土地面积降至3.6万km~2。这是气候变化和人为加速过程彼此迭加并相互反馈的结果,各地的土地荒漠化发展程度也存在一定地域差异,整体为西部严重于东部,与沙区暖干化趋势相一致。(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8期)
赵莹,李宁,于漪[7](2019)在《浑善达克沙地范围地下水位下降原因分析及对策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分析了浑善达克沙地范围地下水流变化及下降原因,并提出建议措施。(本文来源于《内蒙古水利》期刊2019年09期)
胡云锋,张云芝[8](2019)在《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南缘~(137)Cs、~(210)Pb_(ex)复合示踪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风蚀是导致土地退化、荒漠化以及大气扬尘、风沙天气的重要原因。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南缘是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两屏叁带"的重要部分,科学估算本地区土壤风蚀强度及其变化,是地区生态安全和生态建设成效评估的重要内容。选择浑善达克沙地南缘的正蓝旗为研究区,运用~(137)Cs、~(210)Pb_(ex)复合示踪技术,对研究区土壤侵蚀速率及其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内~(137)Cs本底值为2123.5±163.94 Bq·m~(-2),~(210)Pb_(ex)本底值为8112±1787.62Bq·m~(-2)。②基于~(137)Cs同位素示踪分析,研究区侵蚀模数为-483.99~740.31 t·km~(-2)·a~(-1);基于~(210)Pb_(ex)同位素示踪分析,研究区侵蚀模数为-441.53~797.98 t·km~(-2)·a~(-1)。③与20世纪20-70年代相比,20世纪70年代以来土壤侵蚀与堆积速率明显降低,研究区风沙活动明显减弱,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改善。综合~(137)Cs和~(210)Pb_(ex)的多同位素复合示踪技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侵蚀研究中具有较大的潜力。(本文来源于《地理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于漪,白明照,赵莹[9](2019)在《锡林郭勒盟浑善达克沙地范围用水情况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分析了浑善达克沙地现状用水情况及用水水平,并就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提出建议。(本文来源于《内蒙古水利》期刊2019年08期)
张志永,时忠杰,杨晓晖,刘艳书,张晓[10](2019)在《浑善达克沙地榆树疏林中木本植物空间格局及种内和种间关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相邻网格法对浑善达克沙地榆树(Ulmus pumila Linn.)疏林中的木本植物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采用点格局分析和成对关联函数g(r)研究不同尺度上单一种类的空间格局以及种类间的空间关联性,并采用完全空间随机零模型和异质性泊松过程零模型对空间格局和空间关联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该榆树疏林中主要乔木种类为榆树,主要灌木种类为耧斗菜叶绣线菊(Spiraea aquilegifolia Pall.)和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 Lam.);其中,成年榆树(DBH≥20 cm)和榆树幼苗(无胸径)的数量均较多,但榆树幼树(DBH<5 cm)的数量严重不足,甚至缺失,因而,该榆树种群为衰退型种群。点格局分析及零模型检验结果表明:不同龄级榆树以及主要灌木种类在小尺度上呈现显着的聚集分布特征,但聚集尺度存在差异,其中主要灌木种类的聚集尺度更大;且随着空间尺度的增加,聚集程度逐渐下降并表现出随机分布的趋势。不同龄级榆树以及主要灌木种类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也具有较强的尺度依赖性,不同龄级榆树在小尺度上呈现显着的正向作用关系;榆树分别与耧斗菜叶绣线菊和小叶锦鸡儿在所有尺度(0~50 m)上总体呈现相互独立的作用关系,榆树与耧斗菜叶绣线菊和小叶锦鸡儿各自占据不同的空间位置,未产生直接的种间竞争。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浑善达克沙地榆树疏林中,木本植物的空间分布特征明显受生境异质性的影响,未来如果气候干旱加重,榆树的数量可能持续减少,而小叶锦鸡儿等灌木种类的数量则可能持续增加,以榆树为主导的疏林草地类型可能将逐步退化为以灌丛为主导的疏林草地类型。(本文来源于《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浑善达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报锡林郭勒11月23日电 11月21日,自治区副主席李秉荣深入锡林郭勒盟正蓝旗,调研浑善达克沙地生态综合治理。李秉荣来到内蒙古顺鑫鑫源牧业公司、金沙湾饲草料公司,了解畜牧业集中集聚集约发展和种养加一体化发展情况,鼓励企业在发展生产、保护生态和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浑善达克论文参考文献
[1].全媒体,徐存莉.为了构筑起祖国北疆万里绿色长城[N].锡林郭勒日报(汉).2020
[2].代钦.遵循自然规律科学系统推进浑善达克沙地生态修复治理[N].内蒙古日报(汉).2019
[3].詹瑾,李玉霖,韩丹,杨红玲.放牧对浑善达克沙地丘间低地植被群落及土壤的影响[J].中国沙漠.2019
[4].张志永,朱媛君,时忠杰,杨晓晖.浑善达克沙地榆树疏林植被和土壤的空间分异特征[J].生态环境学报.2019
[5].武洁,史明昌,丁国栋.浑善达克沙地正蓝旗沙漠化时空格局[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9
[6].刘美萍,宁小莉,张雪峰,乌云塔娜.全球变化下的浑善达克沙地演化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9
[7].赵莹,李宁,于漪.浑善达克沙地范围地下水位下降原因分析及对策浅析[J].内蒙古水利.2019
[8].胡云锋,张云芝.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南缘~(137)Cs、~(210)Pb_(ex)复合示踪研究[J].地理学报.2019
[9].于漪,白明照,赵莹.锡林郭勒盟浑善达克沙地范围用水情况及分析[J].内蒙古水利.2019
[10].张志永,时忠杰,杨晓晖,刘艳书,张晓.浑善达克沙地榆树疏林中木本植物空间格局及种内和种间关系分析[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19
标签:绿色长城; 浑善达克沙地; 京津风沙源; 生态畜牧业; 草畜平衡; 防沙治沙; 林业建设; 禁牧; 生态建设; 公益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