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吸附能力论文_李亚男,李贵中,陈振宏

导读:本文包含了煤吸附能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孔隙,表面积,体积,特征,能力,甲烷,量子。

煤吸附能力论文文献综述

李亚男,李贵中,陈振宏[1](2016)在《煤储层孔隙特征及比表面积对煤吸附能力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选取煤层气开发区代表性煤样,运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进行实验测试,研究煤中矿物含量及孔隙发育情况;通过图像分析,表征不同组分煤岩孔隙结构特征和发育程度,为煤层气的勘探开发提供理论支持。同时,还对研究区内的比表面积和吸附气含量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本文来源于《中国煤层气》期刊2016年01期)

赵兴龙,汤达祯,许浩,陶树,陈贞龙[2](2010)在《煤变质作用对煤吸附能力的控制作用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深入研究煤变质作用对煤吸附能力的影响,通过煤岩组分测定、镜质组反射率测定、低温液氮吸附实验、等温吸附实验和工业分析等手段,探讨了镜质组反射率、镜质组含量、固定碳和BET比表面积与兰氏体积的关系,并分析了煤变质作用程度对固定碳、镜质组含量和BET比表面积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阐明了煤变质作用对煤吸附能力控制作用的实质。结果表明,煤的兰氏体积与镜质组反射率、固定碳和镜质组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与BET比表面积呈负相关关系;固定碳和镜质组含量随煤变质程度的增高不断增高,BET比表面积随煤变质程度的增高而减小;煤变质作用对吸附能力控制作用的实质是,煤变质作用改变了煤的化学成分和结构,使得煤中亲水性化学成分不断减少,亲甲烷性化学成分不断增多。(本文来源于《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2010年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0-09-01)

降文萍[3](2009)在《煤阶对煤吸附能力影响的微观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计算了单个苯环、以及分别添加了羧基、醛基、羟基、甲基和亚甲基后的煤结构单元与甲烷分子的吸附作用能。通过计算,发现煤中含氧官能团会降低煤结构与甲烷的吸附作用,从而降低了煤对甲烷的吸附能力;而煤中脂肪侧链则会增大煤结构与甲烷的吸附作用,从而提高了煤对甲烷的吸附能力。利用煤结构化学、煤吸附理论知识以及本次量子化学计算结果,综合分析了煤吸附甲烷的langmuir体积随煤阶的变化规律,并从微观的角度很好的解释了煤吸附能力(langmuir体积)随煤阶的增加而变化的实验现象。(本文来源于《中国煤层气》期刊2009年02期)

钟玲文,张慧,员争荣,雷崇利[4](2002)在《煤的比表面积 孔体积及其对煤吸附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液氮温度下 ,通过测试煤样在气体饱和蒸气压力范围内对N2 的吸附过程及吸附量 ,用BET和BJH理论模型计算出煤的孔体积和孔表面积。同时 ,对煤样进行等温吸附CH4试验。根据试验结果 ,探讨了煤的孔体积、孔比表面积及与孔类型的关系 ,及其对煤吸附能力的影响 ,即煤对CH4的吸附能力与总孔体积、总孔比表面积、微孔比表面积呈正相关。(本文来源于《煤田地质与勘探》期刊2002年03期)

煤吸附能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深入研究煤变质作用对煤吸附能力的影响,通过煤岩组分测定、镜质组反射率测定、低温液氮吸附实验、等温吸附实验和工业分析等手段,探讨了镜质组反射率、镜质组含量、固定碳和BET比表面积与兰氏体积的关系,并分析了煤变质作用程度对固定碳、镜质组含量和BET比表面积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阐明了煤变质作用对煤吸附能力控制作用的实质。结果表明,煤的兰氏体积与镜质组反射率、固定碳和镜质组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与BET比表面积呈负相关关系;固定碳和镜质组含量随煤变质程度的增高不断增高,BET比表面积随煤变质程度的增高而减小;煤变质作用对吸附能力控制作用的实质是,煤变质作用改变了煤的化学成分和结构,使得煤中亲水性化学成分不断减少,亲甲烷性化学成分不断增多。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煤吸附能力论文参考文献

[1].李亚男,李贵中,陈振宏.煤储层孔隙特征及比表面积对煤吸附能力影响的研究[J].中国煤层气.2016

[2].赵兴龙,汤达祯,许浩,陶树,陈贞龙.煤变质作用对煤吸附能力的控制作用机理[C].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2010年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

[3].降文萍.煤阶对煤吸附能力影响的微观机理研究[J].中国煤层气.2009

[4].钟玲文,张慧,员争荣,雷崇利.煤的比表面积孔体积及其对煤吸附能力的影响[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2

论文知识图

红阳煤田煤的吸附能力与煤级的关系红阳煤田煤的镜质组和矿物质含量对煤...林盛矿区煤样的低温氮吸附曲线红阳矿煤样等温吸附曲线图煤系不同岩性盖层烃浓度封闭模式示意...平衡水煤样煤阶与吸附能力关系

标签:;  ;  ;  ;  ;  ;  ;  

煤吸附能力论文_李亚男,李贵中,陈振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