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温泉论文-许志超,刘回民,蔡丹,郑明珠,刘景圣

长白山温泉论文-许志超,刘回民,蔡丹,郑明珠,刘景圣

导读:本文包含了长白山温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温菌,正交试验,培养条件,优化

长白山温泉论文文献综述

许志超,刘回民,蔡丹,郑明珠,刘景圣[1](2013)在《一株长白山温泉高温菌培养条件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从长白山温泉泥样中分离出的高温菌的培养条件进行研究,考察培养温度、培养基起始pH、装液量、摇床转速对其生长情况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确定该菌株的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为65℃、起始pH 6.5、装液量45mL/100mL、摇床转速为150r/min,在此条件下菌株的生物量OD600是1.369,活菌数为2.1×108cfu/mL。(本文来源于《中国食物与营养》期刊2013年08期)

刘景圣,许志超,刘回民,蔡丹,郑明珠[2](2013)在《一株长白山温泉高温菌的分离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从长白山温泉泥样中分离纯化一株高温菌T1,检测其生理生化特性。结果表明:菌株T1为革兰氏阳性杆菌,无鞭毛,内生芽孢,最适生长温度65℃,pH6.5,分别能以葡萄糖、麦芽糖等作为唯一碳源生长;其16S rRNA基因序列与Geo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的同源性为99%,二者G+C含量相差7.5%,初步鉴定菌株T1可能是Geobacillus属的一个新种。(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13年21期)

许志超[3](2013)在《一株长白山温泉高温菌的分离鉴定及培养条件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温菌,又称嗜热菌,是一种能在高温环境中生存的微生物。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腾冲热海、长白山温泉等地热资源丰富的地区,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和研究价值。大量研究证实了高温菌在食品工业、生物技术领域、污水处理以及矿石脱硫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为了发挥和利用高温菌的优势,为其产酶和酶学性质等方面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以长白山温泉泥样为样品,采用微生物分离手段从长白山温泉泥样中分离得到一株高温菌(命名为T1),通过开展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对T1进行鉴定,并对该菌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主要的试验结果如下:1.从长白山温泉的泥样中,分离筛选出一株无鞭毛、内生芽孢的革兰氏阳性杆菌,并将其命名为T1;T1的生长温度范围是40-80℃,最适生长温度为65℃;T1的生长pH范围是5.0-8.0,最适起始pH为6.5;T1的NaCl可以抑制菌株生长,最高耐盐量为3g/L。T1可以利用葡萄糖、麦芽糖、果糖、蔗糖以及可溶性淀粉等多种碳源生长,而不能利用纤维二糖;T1的甲基红试验呈阳性,吲哚试验呈阴性,V.P试验呈阳性,接触酶试验呈阴性,淀粉水解试验呈阳性。经过16S rDNA序列分析与系统发育树分析,T1与family Bacillaceae1(芽孢杆菌科)genus Geobacillus属各种之间的同源性最高,与Geo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达到98.3%;T1的DNA的G+Cmol%为44.4%。将T1初步鉴定为一株新菌。2.通过正交试验对T1的基础培养基的氮源、碳源和硫源进行了优化,试验最终确定的T1最优培养基为:酵母浸粉4g/L,胰蛋白胨含量为2g/L,葡萄糖3g/L,硫粉5g/L,硫酸铵1.3g/L,磷酸二氢钾0.28g/L,七水硫酸镁0.25g/L,二水氯化钙0.07g/L,四水氯化锰1.8mg/L,七水硫酸锌0.22mg/L,二水硫酸铜0.05mg/L,氯化钴0.01mg/L。培养基优化后的活菌数为1.5×106cfu/mL。3.通过正交试验对T1的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T1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为65℃,起始pH为6.5,装液量为45mL/100mL,摇床转速为150r/min,培养条件优后的活菌数为2.1×108cfu/mL。(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大学》期刊2013-06-01)

徐华南[4](2011)在《抚松新城10年建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徐华南) 5日,从相关部门了解到,白山市抚松县抚松新城将上我省首条磁悬浮列车线路。   据白山市委书记李伟介绍,抚松新城将完全按照北欧的风格来建设,在抚松新城的南区到北区共计14公里线路上进行“低速磁悬浮”,项目 建设造价每公里在(本文来源于《长春日报》期刊2011-01-07)

李坚 本报,张丽[5](2008)在《“神泉”喷涌奏欢歌》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祖国东北边陲的长白山腹地崇山峻岭间,有一所新兴的康复疗养胜地、旅游度假乐园,这就是吉林省煤矿职工长白山温泉疗养院。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火山喷发、亘古的地壳运动,在距中国人参之乡抚松县城西南50里的汤河岸边留下了一个近5平方里的火山口。地质学(本文来源于《长白山日报》期刊2008-11-26)

刘东来,蔡锦刚,姚天羽,王艳平,孔庆阳[6](2008)在《长白山温泉无氧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长白山温泉中嗜热微生物进行分离鉴定,并了解其生理生化特性。【方法】采用橄榄油富集培养基,稀释平板涂布法对长白山温泉样品进行分离得到一株嗜热菌CBS-5;在电子和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菌体形态和芽孢;应用生理生化试验、16SrDNA序列分析以及(G+C)mol%含量等方法对菌株特性进行鉴定。【结果】菌株CBS-5为革兰氏阳性菌,无鞭毛,产端生芽孢,最适生长温度为65℃,最适pH7.7左右,能以蔗糖、麦芽糖和乳糖等作为唯一碳源生长,具有酯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对卡那霉素、红霉素和硫酸新霉素等抗生素均无抗性。Tm法测定该菌的(G+C)mol%含量为41.9%。脂肪酸成分分析表明在CBS-5中iso-15:0的含量最高,为24.20%,与无氧芽孢杆菌属成员一致。以该菌的16SrDNA序列为基础构建了系统发育树;16SrDNA序列同源性比对表明该菌与无氧芽孢杆菌属各种之间的同源性在95.1%-98.5%之间。【结论】菌株CBS-5(=JCM15484)是一株嗜热无氧芽孢杆菌,具有产酶活性,对于研究和开发化工、食品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业用酶具有重要价值。(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报》期刊2008年10期)

蔡锦刚[7](2008)在《长白山温泉嗜热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及新型嗜热脂肪酶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嗜热微生物特殊的生理生化特征和嗜热酶独特的生物稳定性和催化活性得到科学研究者的关注,推动了酶学和酶工程理论的发展,为酶的工业应用奠定了基础。地球上地热高温环境蕴藏着大量的嗜热微生物资源,30年来已经有超过80个新属150种嗜热菌被分离鉴定。中国是世界上地热环境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然而对于具有“温泉之最”之称的长白山温泉的研究却几乎为空白。长白山独特的火山地质地貌及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它是一个非常原始的生态系统,众多的高温温泉蕴藏着丰富的嗜热微生物和基因资源。本论文以长白山温泉为考察对象,分离鉴定长白山温泉嗜热微生物,克隆、表达嗜热脂肪酶基因,并系统研究新型嗜热脂肪酶性质。根据长白山温泉多发性特点,采集不同温度温泉区的土样和水样,利用选择性嗜热菌培养基富集培养样品;通过传统的平板分离,结合梯度稀释的方法成功分离9株不同嗜热程度的嗜热菌。16S rRNA序列同源性比对和系统发育学分析表明它们分属于两个嗜热细菌科中的叁个属。对其中的两株潜在新种进行了系统的多相分类学鉴定,结果表明它们是Fervidobacterium属中的新种,,因此建议将菌株CBS-1~T和CBS-4~T归于超嗜热细菌Fervidobacterium属中的两个新种,分别推荐命名为Fervidobacterium changbaicun和Fervidobacterium tianchisum,标准菌株CBS-1~T (=DSM17883~T=JCM13353~T),CBS-4~T (=JCM14752T)。以F. changbaicum CBS-1基因组为模板,以设计的系列保守脂肪酶氧离子洞和丝氨酸活性部位区域的核苷酸作为引物,随机组合进行PCR;通过Genome walking和巢式PCR后进行序列组装,成功地获得了嗜热脂肪酶基因CF7F。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它与已知存在的脂肪酶基因的同源性低于30%,与脂解酶家族V的成员具有相对高的相似性。该脂肪酶是第一个来自超嗜热微生物的脂肪酶。对重组酶进行了系统的酶学性质表征及稳定性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该脂肪酶的最适温度为78℃,最适pH为7.8,具有高热稳定性,广泛的pH耐受性以及较宽的底物谱,该酶为超嗜热细菌科Thermotogaceae中的第一个被系统表征的脂肪酶,其高稳定性和广谱底物的催化特性表明它是一个具有工业应用潜力的新型嗜热脂肪酶。(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08-04-01)

张恒荣,刘国明,郭峰,张超凡[8](2008)在《长白山温泉水化学资料变化形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长白山火山监测站2000-2005年的水化学观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自2001年以来各测项观测值包括温泉水水温在逐年增高,表明长白山火山为正进入一个新的活跃阶段。(本文来源于《东北地震研究》期刊2008年01期)

王艳平[9](2007)在《长白山温泉嗜热菌的分离培养及多相分类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根据长白山温泉群的环境及地质特点,利用传统可培养微生物的平板分离法结合高度稀释法,通过高温菌选择培养基从温泉水-泥混合样品中分离得到了8株不同嗜热程度的嗜热菌,分别命名为CBS-2 - CBS-9。通过16S rRNA全序列比对及亲近种群的系统发育学分析,发现新分离的8株嗜热微生物分属于两个嗜热菌科中的叁个嗜热菌属,其中2株为潜在的新物种。我们对其中的CBS-4进行了系统的多相分类学鉴定,基因型、表型及化学分类学分析结果显示CBS-4与Fervidobacterium属中已知种相比具有非常明显的分类学特征;DNA杂交结果表明CBS-4的基因组DNA与Fervidobacterium属中其他种之间的同源性很低,证明它们在种的水平上不具相关性;我们建议将CBS-4归为Fervidobacterium属中一个独立的新种,推荐命名为Fervidobacterium tianchisum。标准菌株为CBS-4~T (=JCM14752~T)。(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07-06-01)

张恒荣,刘国明,郭峰,张超凡[10](2005)在《长白山温泉水化学资料变化形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长白山天池火山是一座历史上曾发生过灾害性大喷发的近代活火山,正引起国内外火山专家的密切关注和各级政府的高度警觉。刘若新等火山学家的积极努力和“九五”期间中国近代火山研究项目的实施,为长白山天池火山监测与研究打开了新的局面。前人对长白山聚龙泉及其周围地区温泉进行了各方面的研究。上官志冠(1996)从地下水(气)地球化学角度进行了火山活动的研究,王春鹤(1990)从矿泉水资源开发利用角度进行了研究。近年来长白山天池火山区火山地震不断,而且震级越来越大。气体地球化学证据显示,深部地幔来源气体组分的含量明显呈增加的趋势。(本文来源于《火山作用与地球层圈演化——全国第四次火山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5-10-01)

长白山温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从长白山温泉泥样中分离纯化一株高温菌T1,检测其生理生化特性。结果表明:菌株T1为革兰氏阳性杆菌,无鞭毛,内生芽孢,最适生长温度65℃,pH6.5,分别能以葡萄糖、麦芽糖等作为唯一碳源生长;其16S rRNA基因序列与Geo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的同源性为99%,二者G+C含量相差7.5%,初步鉴定菌株T1可能是Geobacillus属的一个新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长白山温泉论文参考文献

[1].许志超,刘回民,蔡丹,郑明珠,刘景圣.一株长白山温泉高温菌培养条件的优化[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3

[2].刘景圣,许志超,刘回民,蔡丹,郑明珠.一株长白山温泉高温菌的分离鉴定[J].食品科学.2013

[3].许志超.一株长白山温泉高温菌的分离鉴定及培养条件优化[D].吉林农业大学.2013

[4].徐华南.抚松新城10年建成[N].长春日报.2011

[5].李坚 本报,张丽.“神泉”喷涌奏欢歌[N].长白山日报.2008

[6].刘东来,蔡锦刚,姚天羽,王艳平,孔庆阳.长白山温泉无氧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J].微生物学报.2008

[7].蔡锦刚.长白山温泉嗜热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及新型嗜热脂肪酶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08

[8].张恒荣,刘国明,郭峰,张超凡.长白山温泉水化学资料变化形态分析[J].东北地震研究.2008

[9].王艳平.长白山温泉嗜热菌的分离培养及多相分类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7

[10].张恒荣,刘国明,郭峰,张超凡.长白山温泉水化学资料变化形态分析[C].火山作用与地球层圈演化——全国第四次火山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05

标签:;  ;  ;  ;  

长白山温泉论文-许志超,刘回民,蔡丹,郑明珠,刘景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