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高脂血症性脂肪肝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脂肪肝,高脂血症,酒精性,辛伐他汀,胶囊,药疗法,胆酸。
高脂血症性脂肪肝论文文献综述
明浩,石拓,王钏,叶勇,雍雪莲[1](2019)在《痰瘀通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痰瘀通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合并高脂血症(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93例NAFLD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对照组58例,分别给予痰瘀通胶囊和易善复胶囊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肝脏B超、肝功能、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下降(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超声声像、血脂异常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肝功能明显改善(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流变显着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痰瘀通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高脂血症(痰瘀互结证)有较好疗效,具有护肝、降脂、改善血流变等作用。(本文来源于《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尹秀丽[2](2019)在《熊去氧胆酸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某院收治的74例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例数均为37例。对照组在保肝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熊去氧胆酸口服治疗。试验组则在保肝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熊去氧胆酸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检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总胆固醇(TC)、叁酰甘油(TG)等血脂指标及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γ-GT)等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并观察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59%,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68%,试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TC、TG等血脂指标和ALT、AST、γ-GT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C、TG、ALT、AST、γ-GT等各项血脂和肝功能异常指标均有所下降(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TC、TG、ALT、AST、γ-GT等各项血脂和肝功能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熊去氧胆酸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效果显着,能更有效改善患者的高脂血症状态,改善肝功能。(本文来源于《中国疗养医学》期刊2019年09期)
张惠[3](2019)在《阿托伐他汀治疗伴高脂血症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效果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伴高脂血症的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治疗阿托伐他汀药物的应用,总结阿托伐他汀疗效,评估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确诊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参照先后入院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肝爽颗粒治疗,观察组实施肝爽颗粒+阿托伐他汀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肝功能数值均降低,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加显着,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各项血脂指标数据均降低,观察组数值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1例并发症,占比5.0%;对照组出现8例并发症,占比40.0%。观察组不良反应较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x2=4.50)。结论伴高脂血症的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治疗阶段,选择阿托伐他汀+肝爽颗粒,具备显着的疗效,治疗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22期)
吴娜,高翔,韩玲,叶之华,倪颖[4](2018)在《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性脂肪肝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参考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的方法,计算机检索11个数据库中有关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性脂肪肝的临床随机对照文献。根据纳入标准,经过两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提取资料和交叉核对后,采用Jadad评分标准评价文献质量,Meta分析采用软件Rev Man 5.3进行,对发表偏倚情况进行漏斗图分析。并对入选的14个RCT方剂中中药出现频次进行统计。结果:最终纳入14篇文献,总计1351例患者。从临床总有效率、改善患者ALT、TC指标方面来看,中医组及中西医联合用药组疗效均优于西医治疗,但中医组治疗TC的敏感性分析发现中医组与西医组之间无差异。在不良反应分析方面,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性脂肪肝的安全性较高。从中药频次统计来看,山楂、泽泻两味药出现频次最高。结论:中医治疗较单纯西医疗效更显着安全,而中西联合用药可能较单纯中药疗效更好,且山楂、泽泻配伍运用更能增强降脂作用。但受纳入文献数量质量影响,尚需进行更为严格的RCT以提供充分证据支持临床应用。(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期刊2018年01期)
耿瑞丽,杨朝菊,冯一民,赵晓云[5](2016)在《非酒精性脂肪肝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基因甲基化水平与高脂血症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检测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外周血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α)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水平与高脂血症的相关性。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收集对照组(N)60例、高脂血症组(NT)62例和NAFLD合并高脂血症组(TT)65例的临床资料,测定血清中总胆固醇(TCH)、甘油叁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使用以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法,检测外周血PPARα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并分析其与血脂水平等临床资料的关系。结果实验三组性别和年龄相匹配。NT组和TT组TCH和TG均显着高于N组,TT组TG较NT组明显上升,而两组TCH含量无明显差异;TT组PPARα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明显高于N组及NT组(X~2=5.05、4.13,P均<0.05),后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该基因的甲基化率与TG有相关性(t=2.38,P<0.05),而与患者年龄、身高、体质量、体重指数、TCH、HDL-C和LDL-C无相关性(t=1.04、1.12、1.56、0.08、1.93、0.98、0.72,均P>0.05)。结论 NAFLD患者PPARα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率明显增加,与高甘油叁酯血症呈正相关,是NAFLD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本文来源于《营养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曹大中,李卫东,梁燕[6](2016)在《辛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性脂肪肝治疗临床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94例高脂血症性脂肪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辛伐他汀治疗,对照组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肝功指标变化情况,并监测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叁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指标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着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51%)显着低于对照组(17.02%),组间差异P<0.05。结论: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性脂肪肝临床疗效可靠,调脂效果理想,且有助于改善患者肝功能,不良反应风险较低,应推广使用该疗法。(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医药》期刊2016年04期)
王健[7](2016)在《从痰瘀理论辨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合并高脂血症》一文中研究指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合并高脂血症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疾病,痰瘀理论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上运用痰瘀理论辨治NAFLD合并高脂血症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从痰瘀理论分析NAFLD的根本病机及在痰瘀理论指导下的治疗。(本文来源于《亚太传统医药》期刊2016年07期)
何治军,王孟仙,宁敏曼[8](2016)在《强肝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比较强肝胶囊与水飞蓟宾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12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服用水飞蓟宾胶囊,观察组62例,服用强肝胶囊,两组治疗时间均为24周,治疗前后行肝/脾CT检测,测定体重指数,检测肝功能、血脂及瘦素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甘油叁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体重指数(BMI)、肝/脾CT比值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脂联素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谷草转氨酶(AST)差异不显着。结论:强肝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高脂血症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本文来源于《海南医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14期)
王艳苹,姚田岭,张云,于兵[9](2015)在《强肝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强肝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高脂血症的的临床疗效。方法 128例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强肝胶囊治疗,对照组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统计分析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血脂指标及肝/脾CT比值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强肝胶囊组ALT、AST、γ-GT、TG、TC、肝/脾CT比值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多烯磷脂酰胆碱组ALT、肝/脾CT值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强肝胶囊能较快的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有平稳降酶、有效降脂、恢复肝脏功能及逆转肝脂肪变的多重功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牡丹江医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刘园,贺鹍鹏,强艳,刘贺荣,陈楠[10](2015)在《某体检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现状及其与高脂血症、肝功能异常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某体检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流行现状,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与高脂血症及肝功能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4月-10月至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在职职工5415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一般情况调查、现场体格检查、肝脏B超检查以及总胆固醇(TC)、甘油叁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等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该人群NAFLD患病率为12.41%,男性患病率17.09%,女性5.01%,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χ2=172.54,P<0.01);NAFLD组高脂血症患病率为83.78%,男性患病率均明显高于女性(χ2=16.21,P<0.01)。以年龄分组后,男女性NAFLD患病率随年龄增加均呈上升趋势,50岁~达高峰,20岁~50岁各年龄组中,男性患病率均高于女性(χ2=17.831,92.737,59.813,6.534,P均<0.01)。高脂血症者患NAFLD的风险是血脂正常者的4.499倍(95%CI:3.636~5.566);高AST者患NAFLD及高脂血症的风险是AST正常者的2.563倍、2.584倍(95%CI:1.932~3.399、1.947~3.428);高ALT者患NAFLD及高脂血症的风险是ALT正常者的3.205倍、3.930倍(95%CI:2.671~3.846、3.270~4.723)。NAFLD合并腹性肥胖、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的患病率与AST、ALT异常率分别为71.13%、30.06%、55.06%、83.78%、10.57%和32.44%,显着高于正常人群(P均<0.01)。结论该人群NAFLD患病率处于我国人群患病率的低水平,NAFLD患者的高脂血症患病率高,NAFLD与高脂血症患者高AST、ALT的异常率高,即高脂血症显着增加了NAFLD的患病风险,高AST、高ALT可增加NAFLD及高脂血症的患病风险。(本文来源于《宁夏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高脂血症性脂肪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某院收治的74例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例数均为37例。对照组在保肝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熊去氧胆酸口服治疗。试验组则在保肝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熊去氧胆酸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检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总胆固醇(TC)、叁酰甘油(TG)等血脂指标及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γ-GT)等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并观察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59%,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68%,试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TC、TG等血脂指标和ALT、AST、γ-GT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C、TG、ALT、AST、γ-GT等各项血脂和肝功能异常指标均有所下降(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TC、TG、ALT、AST、γ-GT等各项血脂和肝功能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熊去氧胆酸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效果显着,能更有效改善患者的高脂血症状态,改善肝功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脂血症性脂肪肝论文参考文献
[1].明浩,石拓,王钏,叶勇,雍雪莲.痰瘀通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
[2].尹秀丽.熊去氧胆酸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研究[J].中国疗养医学.2019
[3].张惠.阿托伐他汀治疗伴高脂血症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效果评估[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
[4].吴娜,高翔,韩玲,叶之华,倪颖.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性脂肪肝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8
[5].耿瑞丽,杨朝菊,冯一民,赵晓云.非酒精性脂肪肝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基因甲基化水平与高脂血症的相关性研究[J].营养学报.2016
[6].曹大中,李卫东,梁燕.辛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性脂肪肝治疗临床探讨[J].黑龙江医药.2016
[7].王健.从痰瘀理论辨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合并高脂血症[J].亚太传统医药.2016
[8].何治军,王孟仙,宁敏曼.强肝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
[9].王艳苹,姚田岭,张云,于兵.强肝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5
[10].刘园,贺鹍鹏,强艳,刘贺荣,陈楠.某体检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现状及其与高脂血症、肝功能异常的关系[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