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出血性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患者血管性痴呆MR评价

非出血性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患者血管性痴呆MR评价

陈建铭(广西灵山县人民医院MR室广西灵山535400)

【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48-0236-01

【摘要】对非出血性血管性痴呆的两方面影像学表现,包括脑体积的萎缩和反映白质脱髓鞘等神经退行性改变的白质高信号(WMH)进行定量测量。并研究存在不同程度非出血性脑血管病基础的患者的各方面危险因素初始状态对脑萎缩和WMH的进展加速的影响程度,这些危险因素包括:年龄、传统意义的血管病危险因素、脑萎缩、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以及WHM的病变程度。

【关键词】非出血性脑血管危险因素血管性痴呆

随着人口老龄化,血管性痴呆(VD)发病率逐年增多,已成为当今老年医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VD是引起老年期痴呆的第二病因,在痴呆中占10%~50%[1]。VD是一个综合征,不是一个单一的疾病,不同的血管病理变化均可引起VD症状,包括大、小动脉病变,弥漫性缺血性白质病变,心脏脱落栓子的栓塞,血流动力学改变,出血,血液学因素和遗传性疾病等[2]。目前的VD诊断标准不能发现非痴呆的认知障碍及促进VD的防治。用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概念可以涵盖所有与血管危险因素和脑血管病变有关的各种程度的认知障碍,促进早期识别和早期干预[3]。虽然对VD来说,还没有具诊断意义的特征性的脑CT或MRI检查结果,但如CT或MRI检查无脑血管病(CVD)发现,则基本上否定VD的诊断,并成为AD和VD鉴别的有力依据。作为考虑诊断VD的依据,脑影像学检查显示的局部解剖结构的损害及严重度至少达到一定的标准。尽管脑损害的体积与痴呆的关系不肯定,但可能存在累加效应。VD以非出血性VD为最常见的类型,本文对我院2010年到2011年期间进行的一项有关抗凝类药物疗效评价的多中心研究,选取了200例由神经内科医师诊断为非出血性VD的患者参与,以提高MR对本病的认识。

1材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和分组依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3版(DSM-Ⅲ-R)标准,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BMSE),Hachinski缺血量表,非出血性VD痴呆200例,男101例,女99例,男年龄50~78岁,平均68.4岁。MMSE10~23分,Hachinski缺血指数>7分,女年龄49~79岁,平均68.3岁。MMSE11~22分,Hachinski缺血指数>8分。无脑出血及其他神经精神疾病史。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文化程度相匹配。

1.2本次研究所用样本来源于2010年到2011年期间进行的一项有关抗凝类药物疗效评价的多中心研究。选取了200例由神经内科医师诊断为非出血性VD的患者参与。在研究开始阶段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收缩压、血糖、血脂、烟酒嗜好以及有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病史等情况被严格记录,并进行了MMSE评分和NIH中风评分。每位患者在实验的开始和结束分别在西门子0.35磁共振扫描仪上完成了一次头颅MR检查。

1.3对两次图像中的灰质白质梗塞体积进行了定量测量在WMH的测量方面,使用自制软件进行半自动定量测量。在脑萎缩测量方面,本次研究使用了一种全自动的脑结构图像萎缩率标准化评价软件SIENA(Structuralevaluationusingnormalizationofatrophy,来源于www.fmrib.ox.ac.uk/fsl)对参与者一年多的脑萎缩程度进行了客观测量。

2结果

使用SIENA软件测量200例患者体积变化率的平均值-0.73±0.82%(范围-3.2%到0.76%)。为了评价初始变量对脑萎缩的加速作用,使用多元回归方程进行分析。年龄、灰质梗塞、白质梗塞是影响萎缩的危险因素(校正后R2=2.82,P=0.000)。初始WMH体积、灰质梗塞、白质梗塞是引起WMH增加的危险因素(校正后R2=0.389,P=0.002)。

3结论

在研究中我们把非出血性VD两方面表现,脑体积萎缩和脑白质改变分别进行定量测量,并分别将两组数据—脑体积变化率和WMH增加量与各方面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脑萎缩、WMH增加是反映非出血性VD认知功能的关键指标,揭示了大脑认知功能的关键参量,本文200例非出血性VD患者中,在非出血性血管性病变基础上脑体积缩小及WMH增加反映了大脑神经细胞功能衰退。我们发现,在非出血性VD危险因素的患者血管性痴呆除了受年龄影响,更受脑血管病变本身直接影响作用,脑萎缩、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为老年VD的高危因素。同时,反映非出血性血管痴呆两个指标脑萎缩、WMH受脑血管病变程度以及初始脑萎缩、WMH影响,说明脑萎缩、WMH增长可能存在其自身规则,并受脑血管病影响而出现加速表现。尽早发现、尽早干预可降低VD的发生率和致残率,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TatemiciTK,DesmondDW,MayeuxR,etal.Dementiaafterstroke:Baselinefrequency,risk,andclinicalfeaturesinahospitalizedcohort.Neurology,1992,42:1185.

[2]ErkinjuntliT,HachinskiVC.Rethinkingvasculardementia.CerebrovascularDisease,1993,3:3.

[3]唐素霞,顾玲.血管性痴呆的诊断和治疗进展.淮海医药,2007,25(1):92-93.

标签:;  ;  ;  

非出血性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患者血管性痴呆MR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