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环氧树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石墨,纳米,强度,复合体,薄层。
环氧树脂论文文献综述
张淑洁,伏立松,王瑞,赵学成,杨兆薇[1](2019)在《管道修复用涤纶-苎麻非织造物/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厚度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管状涤纶-苎麻非织造物/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厚度大小对管道修复后的介质过流能力、内衬材料强度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根据曼宁方程和复合材料管道设计原则建立了厚度、过流能力及强度的计算公式。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涤纶-苎麻非织造物的制备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选取混杂比、纤网定量、针刺密度3个因素,依据回归分析方程来确定各制备工艺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涤纶-苎麻混杂非织造物的厚度和强度为响应值作响应面和等高线图,得出涤纶-苎麻非织造物制备的最优工艺条件(混杂比为0.8,纤网定量为600g/m~2,针刺密度为300needle/cm~2)。在该工艺下,涤纶-苎麻非织造物的厚度为4.14mm,纵向拉伸强度为2.81MPa,横向拉伸强度为1.72MPa,接近理论值,表明响应曲面法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结合涤纶-苎麻非织造物/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厚度、强度来验证厚度、过流能力及强度等计算公式的合理性,发现满足管道修复后过流能力的前提下,较薄的涤纶-苎麻非织造物/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强度能达到翻衬修复排水或排污管道工作压力的需求。(本文来源于《复合材料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许建军,杨开雄,李志坚,于晓燕,张庆新[2](2019)在《导热绝缘环氧树脂/ZnO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双酚F环氧树脂为基体,以ZnO为导热填料,制备了EP导热绝缘复合材料。用硅烷偶联剂KH-570对氧化锌进行了改性,并研究了改性后的ZnO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电绝缘性能以及导热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填料含量的增加,力学性能出现先降低后增大的现象,并在ZnO含量为15wt%时性能最好;介电性能略有改变但仍然维持了聚合物材料所具有的低介电常数和低介电损耗的特点;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呈增加趋势,表明ZnO有效改善了树脂的导热性能。(本文来源于《胶体与聚合物》期刊2019年04期)
韩亚芳,吴迪,孔海望,陈林聪[3](2019)在《改性环氧树脂薄层在道路抗滑养护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现有高速公路路面抗滑性能下降问题,研发了改性环氧树脂薄层铺装材料,并对施工项目的黏结强度、摩擦系数、构造深度及交通事故统计进行5年的跟踪研究。结果表明,其黏结强度呈"先下降后稳定"的趋势,最终稳定在1.10MPa左右,且破坏形式均为混凝土破坏;通车5年后,改性环氧树脂薄层罩面的构造深度稳定在1.00mm左右,干燥和潮湿状态下摆值分别在70,60左右,仍然满足摩擦系数在潮湿状态大于45的要求。此外,采用改性环氧树脂薄层改造后的隧道,路面抗滑性能得到明显提高,交通事故率明显下降。(本文来源于《交通科技》期刊2019年06期)
庄群,张飞,杜兆芳,姜华[4](2019)在《改性芳纶与环氧树脂复合体的制备及其防刺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升芳纶织物的防穿刺效果,采用氧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技术改性的芳纶1414织物与环氧树脂复合制备环氧芳纶复合体。分析了等离子体处理对织物功能改性的影响,研究了环氧树脂涂覆织物后复合体的防刺性能。结果表明:采用氧等离子体处理,在处理功率为600 W、处理18 min时,织物表面纤维刻蚀明显,含氧基团增多,润湿性提高,但织物拉伸强度有所下降;当环氧树脂涂覆在等离子体改性后的芳纶织物上,树脂中环氧基团与芳纶中含氧活性基团键合牢固,复合体黏结强度较好,拉伸强度较未经处理的芳纶织物增加了7.89%,复合体防穿刺效果较普通芳纶1414织物提升显着,且多层组合结构的防刺效果更优异。(本文来源于《纺织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闫双双,李媛媛,田慕琴,任鸿秋,雷志鹏[5](2019)在《不同填料浓度下环氧树脂基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中电树枝生长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纳米填料不同质量分数下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中电树枝的引发、生长特性以及结构特征,采用无局放升压变压器和实时显微观测装置,在工频电压20 kV下进行电树枝的引发和培育实验,纳米二氧化硅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5%、1%和2.5%。研究发现,纳米二氧化硅在质量分数为0.5%时,电树枝的引发时间明显延长,生长速率显着下降;质量分数在1%时,环氧树脂抗电树枝生长能力达到最佳,并且电树枝结构多为复杂的丛-枝状型,与纯环氧树脂相比,电树枝主干颜色要浅,发展机理也有较大差异;质量分数为2.5%时,电树枝生长速率较1%加快,形状为复杂的枝-丛状。最后从纳米颗粒与环氧树脂基体形成的界面区出发,分析纳米颗粒抑制电树枝生长的机理。(本文来源于《高电压技术》期刊2019年12期)
江民文,尹晨辉,李胜,李晓丽[6](2019)在《环叁磷腈-DOPO大分子阻燃剂的合成及阻燃环氧树脂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取代反应、缩合反应和加成反应等合成了一种无机-有机杂化大分子阻燃剂——六-[4-(N-苯基氨基-DOPO-次甲基)苯氧基]环叁磷腈(DOPO-PCP),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1H和~(31)P核磁共振波谱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将DOPO-PCP用于环氧树脂(DGEBA)阻燃,得到环氧树脂阻燃固化物,通过极限氧指数(LOI)、垂直燃烧测试(UL-94)、热重分析与锥形量热(Cone)测试等对阻燃环氧树脂固化物的热稳定性及燃烧性能进行分析;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Mapping观察并分析了燃烧碳层的形貌与元素分布.研究结果表明,产物的结构符合设计的DOPO-PCP分子结构;当DOPO-PCP在DGEBA中添加量(质量分数)达12. 2%时,磷含量为1. 3%,制得的阻燃环氧树脂固化物垂直燃烧测试通过UL-94 V-0级,LOI值为36. 2%; Cone测试结果表明,DOPO-PCP的添加有效降低了DGEBA燃烧时热量与烟气的释放,且在高温下碳残余量显着增加.研究表明DOPO-PCP兼具气相和凝固相阻燃机理,对DGEBA有良好的阻燃性能.(本文来源于《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江铁,关弘路,陈向荣,邹宏亮[7](2019)在《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电气性能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因其优异的电气性能而成为当前研究热点,纳米颗粒与聚合物基质形成的界面区域被认为是决定复合材料性能的关键。从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模型出发,综述了国内外关于环氧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导率、击穿强度、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等介电特性及其对应机理的研究,分析了当前研究的不足与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未来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浙江电力》期刊2019年11期)
于思荣,孙伟松,唐梦龙,王先,纪志康[8](2019)在《石墨烯的改性及其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硅烷偶联剂KH560为表面活性剂对石墨烯进行表面改性,以改性石墨烯为增强体,环氧树脂为基体制备了改性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研究了改性石墨烯含量、载荷对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KH560成功嫁接至石墨烯表面;改性石墨烯降低了环氧树脂的磨损量和摩擦系数,且改性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磨损量和摩擦系数随改性石墨烯含量增加均减小,当载荷为150 N、改性石墨烯含量为0.5%时,复合材料的磨损量和摩擦系数分别降低了44.9%和17.4%;随着载荷增加,改性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磨损量和摩擦系数均减小;低载荷下,纯环氧树脂及改性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磨损形式主要为疲劳磨损,改性石墨烯能抑制微裂纹的产生及扩展;载荷增加后,纯环氧树脂及改性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磨损形式主要为磨粒磨损,且复合材料磨损表面的犁沟相对较少。(本文来源于《功能材料》期刊2019年11期)
罗琴琴,孙玉林,吕乐[9](2019)在《改性二氧化钛/DPPA阻燃环氧树脂的制备及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3-氨丙基叁乙氧基硅烷(APTS)对亲水性纳米二氧化钛(TiO_2)进行表面改性,用FT-IR和TG对改性TiO_2结构进行表征。然后将不同量的改性二氧化钛与固定量的5,10-二氢-磷杂吖嗪-10-氧化物(DPPA)进行复配,添加到环氧预聚物中制备阻燃环氧树脂,对环氧树脂的阻燃、力学和热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APTS对TiO_2改性成功。2.5%(质量分数)DPPA与0.05%(质量分数)改性TiO_2构成的复配阻燃剂,能使环氧树脂的阻燃级别达到UL-94 V-0级,LOI值由24.2%提高至28.8%。该阻燃环氧树脂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分别为86.52和116.75 MPa,与未加阻燃剂的环氧树脂相比,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分别提高了6.66和8.25 MPa。且其初始降解温度(T_(5%))和玻璃化转变温度(T_g)分别高达364.3和162.0℃,所制备阻燃环氧树脂材料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本文来源于《功能材料》期刊2019年11期)
陈龙,刘慧,陈磊,张一术[10](2019)在《形状记忆石墨烯/环氧树脂制备工艺研究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对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中应用的深入研究,形状记忆石墨烯/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展现出了潜在的发展前景。在一些特定的应用环境中,由于对所需材料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为了充分满足各个应用领域的需求,有必要找到一种能改善复合材料应用性能的增强材料。研究发现,石墨烯以其独特的优势,作为形状记忆环氧树脂理想的改性增强材料之一,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通过介绍形状记忆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原理,阐述了石墨烯改性形状记忆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及形状记忆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性能变化,重点叙述了形状记忆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形状记忆性能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提出了尚需解决的问题,并展望了形状记忆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发展前景。(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期刊2019年S2期)
环氧树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双酚F环氧树脂为基体,以ZnO为导热填料,制备了EP导热绝缘复合材料。用硅烷偶联剂KH-570对氧化锌进行了改性,并研究了改性后的ZnO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电绝缘性能以及导热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填料含量的增加,力学性能出现先降低后增大的现象,并在ZnO含量为15wt%时性能最好;介电性能略有改变但仍然维持了聚合物材料所具有的低介电常数和低介电损耗的特点;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呈增加趋势,表明ZnO有效改善了树脂的导热性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环氧树脂论文参考文献
[1].张淑洁,伏立松,王瑞,赵学成,杨兆薇.管道修复用涤纶-苎麻非织造物/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厚度设计[J].复合材料学报.2019
[2].许建军,杨开雄,李志坚,于晓燕,张庆新.导热绝缘环氧树脂/ZnO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J].胶体与聚合物.2019
[3].韩亚芳,吴迪,孔海望,陈林聪.改性环氧树脂薄层在道路抗滑养护中的应用研究[J].交通科技.2019
[4].庄群,张飞,杜兆芳,姜华.改性芳纶与环氧树脂复合体的制备及其防刺性能[J].纺织学报.2019
[5].闫双双,李媛媛,田慕琴,任鸿秋,雷志鹏.不同填料浓度下环氧树脂基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中电树枝生长特性[J].高电压技术.2019
[6].江民文,尹晨辉,李胜,李晓丽.环叁磷腈-DOPO大分子阻燃剂的合成及阻燃环氧树脂性能[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9
[7].江铁,关弘路,陈向荣,邹宏亮.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电气性能研究综述[J].浙江电力.2019
[8].于思荣,孙伟松,唐梦龙,王先,纪志康.石墨烯的改性及其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J].功能材料.2019
[9].罗琴琴,孙玉林,吕乐.改性二氧化钛/DPPA阻燃环氧树脂的制备及性能[J].功能材料.2019
[10].陈龙,刘慧,陈磊,张一术.形状记忆石墨烯/环氧树脂制备工艺研究及应用[J].机械设计.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