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使用圆筒炒锅蒸炒菜籽是降低菜油色泽的有效途径(论文文献综述)
闫军[1](2016)在《长柄扁桃油制备方法及油品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我国植物油消费位居世界第一,60%依赖进口,急需提供新型食用油品种。长柄扁桃具有良好防沙治沙能力,附加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大。本论文主要以不同产地的长柄扁桃种仁为原料,对生产长柄扁桃油的原料预处理方法、油脂提取方法、理化特性、营养成分等进行研究,并研究了长柄扁桃油的氧化稳定性、货架期及烹饪稳定性,为长柄扁桃食用油的开发和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对其加工工艺、储存和食用方法具有指导意义。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1)比较分析了四个产地(陕西榆林、内蒙阿拉善、内蒙包头、河北承德)长柄扁桃种仁的千粒重与纯仁率,测定其一般成分和苦杏仁苷含量;分析长柄扁桃种仁油的脂肪酸、甘三酯、多酚、生育酚和植物甾醇的种类及含量。结果表明:长柄扁桃种仁中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约占总量的70%左右,苦杏仁苷含量约3%左右。长柄扁桃种仁可作为加工食用油、蛋白粉和医药中间体苦杏仁苷的原料,但是长柄扁桃蛋白粉须脱掉苦杏仁苷才可作为食用蛋白粉。长柄扁桃油中油酸和亚油酸含量丰富,二者之和高达95%以上,营养成分种类多,富含多酚、生育酚和植物甾醇等。(2)采用微波(M)、烘炒(R)、湿蒸(S)和烘炒+湿蒸(RS)四种前处理方法对长柄扁桃种仁进行预处理,与未经过处理的长柄扁桃种仁(RW)做对比。压榨制油,对其出油率、色泽、理化指标、营养成分、苯并芘进行测定,并对其氧化稳定性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四种蒸炒方法均会影响长柄扁桃油脂的理化性质和营养成分,但均未检出苯并芘;与RW长柄扁桃油脂肪酸组成相比,经过蒸炒处理的长柄扁桃油的油酸含量高,亚油酸含量低,导致氧化稳定能力(Cox)值比RW小,氧化稳定性系数(OSI)值比RW大;在65℃烘箱储存期间,五种长柄扁桃油酸值、过氧化值、共轭二烯酸值、硫代巴比妥酸值均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多酚、生育酚等营养成分都降低,但降低速率并不相同,苯并芘含量在储存期结束后,经过R和RS处理后的长柄扁桃油未超过国家标准的限定值10μg/kg,RW、S、M这三种制备的长柄扁桃油已超过限定值。蒸炒方法中RS制备的长柄扁桃油品质更好,氧化稳定性更高。(3)采用液压压榨法(CP)、水酶法(AEE)、索氏抽提法(SE)和超临界CO2萃取法(SFE)四种方法考察陕西榆林和内蒙包头两个产地长柄扁桃油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同一提油方法,两产地产长柄扁桃油各有优势;同一产地,不同提取方法中,SFE最优,它保留了最大量的多酚、生育酚和植物甾醇,荧光特性形象直观地展示了SFE的优越性,其它三种方法中,根据营养成分的含量大小区分,AEE>SE>CP。(4)研究液压压榨法(CP)和超临界C02萃取法(SFE)两种提取方法对长柄扁桃油稳定性及货架期的影响。利用烘箱储存试验,测定两种长柄扁桃油在65、50、40、30、20℃下过氧化值(POV)的变化;通过油脂氧化酸败法测定长柄扁桃油与其他油(橄榄油、茶油、菜籽油)的诱导时间的差异。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的长柄扁桃油(SFEO)营养成分含量高于压榨法提取的长柄扁桃油(CPO);两种长柄扁桃油的氧化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但SFEO的氧化速度要低于CPO的氧化速度;其他三种油脂的氧化稳定性均低于长柄扁桃油。CPO和SFEO氧化均遵循一级化学反应,通过外推法得出CPO和SFEO在30℃的货架期分别为84d和90d,均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无明显差异。(5)研究长柄扁桃油的烹饪稳定性,并与菜籽油作对比,探究长柄扁桃油和菜籽油分别在100、130、160、180和210℃温度条件下高温烹饪不同时间后理化特性、营养成分和有害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长柄扁桃油的烹饪稳定性远高于菜籽油,适合作为一种高品质烹饪食用油。随着烹饪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两种油的酸价和茴香胺值均增加,过氧化值先增加后降低;PUFA含量和生育酚总量均显着下降;两种油均产生有害物质反式脂肪酸、苯并芘和极性物质,但长柄扁桃油较菜籽油不易产生有害物质,其产生有害物质的温度和时间均高于菜籽油,且产生有害物质的含量远低于菜籽油。
李文林[2](2016)在《油茶籽低温压榨制油与吸附精炼技术及设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油茶籽的加工主要采用预榨浸出工艺,由于高温热榨和化学精炼,存在产品品质低、能耗和炼耗高等问题,影响了油茶的加工效益。低温压榨和吸附精炼技术具有产品品质高、能耗和炼耗低等优点,近年来成为油料加工领域研究热点之一。本文针对油茶籽加工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研究了油茶青果和油茶籽的物化特性,设计研制了油茶青果脱壳机、油茶籽脱壳机,通过对双螺旋榨油机喂料输送段油料运动和受力分析研究,研制了低残油低温压榨设备,通过研究制备的研制碱性微晶纤维素固体脱酸剂,研究了最优的吸附脱酸和脱胶工艺条件,建立了油茶籽低温压榨吸附精炼新工艺,并对新工艺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价。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了油茶青果的物化特性,采用挤压碾搓的方式及振动筛分离原理设计了油茶青果脱壳机。油茶青果辊筒转速是影响脱壳率的主要因素。其适宜的脱壳工艺条件为含水量40-60%,辊筒转速120-180r/min,在此条件下,油茶青果脱壳率≥92%。2、研究了油茶籽的物化特性,采用挤压和碾磨原理以及风筛复合分离原理设计研制了油茶籽脱壳机。油茶籽含水量和辊筒线速度是影响脱壳分离效果的主要因素。适宜的脱壳工艺条件为油茶籽含水量5-20%,辊筒线速度8.90-10.00 m·s-1,在此工艺条件下,油茶籽脱壳率≥98.5%,仁中含壳≤4%、壳中含仁≤1%。3、研究了双螺旋榨油机喂料输送段油料运动和受力分析,建立喂料输送段油料的体积输送率和产量的计算公式;建立了轴向压应力微分方程,导出了轴向压应力计算公式eklzzss0(28)。通过对双螺旋榨油机喂料输送段的理论分析,发现了消除油料在喂料输送段产生滑膛的有效途径,为全面改善双螺旋榨油机压榨工艺性能和机械性能提供了依据。4、采用榨螺和榨圈联合压榨油料的原理,通过设计计算主机械传动系统、扭矩分配器、榨螺和榨圈结构,提高了压缩比,增长榨笼长度,增加长径比,设置防滑槽和挡料圈,改进了出饼机构,研制了YZZX20X2型和YZZX12X2型两种双螺旋榨油机。考察油茶籽含水率和脱壳率对压榨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原料含水8.0%,仁中含壳率8.0%,榨膛温度70℃,一次低温压榨残油为4.0%,显着优于现有同类设备8%的结果。5、研究了钠基蒙脱石(Na-MT)对茶籽油磷脂的吸附工艺和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脱磷操作过程中Na-MT添加量对脱磷率有显着影响,而搅拌速率对脱磷效果的影响不大;正交实验结果表明脱磷的最优工艺参数为:Na-MT添加量1.2%,处理时间25min,脱胶温度30℃。6、制备并表征了固体脱酸剂碱性微晶纤维素,考察了碱性微晶纤维素(AMC)对低温压榨茶籽油中游离脂肪酸的吸附效果,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得出最优的脱酸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碱化之后的微晶纤维素氢键作用力减弱、结晶度降低、化学反应性增加、吸附性能增强。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最佳脱酸工艺参数为:在脱酸时间为2h,脱酸剂添加量为2.5%,脱酸温度为45℃的条件下,AMC脱酸效果最好,此工艺条件下茶籽油的酸价降低了3.15 mg KOH/g。7、通过对30 t/d油茶籽低温压榨吸附精炼新工艺和传统工艺进行生产比较,新工艺电耗为240kwh/t,较传统工艺的320kwh/t,降低25.0%;新工艺煤耗为0.10 t/t,较传统工艺的0.35 t/t,降低71.43%;精炼新工艺的精炼油得率为97.1%,较传统工艺的91.0%,提高6.1%。生产实践证明,油茶籽低温压榨吸附精炼新工艺和传统预榨浸出工艺相比优势明显,不仅减少了设备投入,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张东东[3](2016)在《炒香型油脂生产中多环芳烃的控制》文中提出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种类繁多,是广泛存在与大气、河水、食品及动植物体内的一大类环境有机污染物,根据分子中苯环数目不同,可将PAHs分为两大类:轻质多环芳烃(LPAHs)和重质多环芳烃(HPAHs)。为对PAHs的污染情况进行全面的控制监测,欧盟对食用油脂中Ba P的含量作出不得超过2μg/kg限量的同时,也对四种PAHs(苯并[a]蒽、?、苯并[a]荧蒽和苯并[a]芘,即PAH4)的总量作出了规定,PAH4总量不得超过10μg/kg。为对植物油脂中PAHs的形成及脱除进行系统的研究,本文首先在GB/T 23213—2008《植物油中多环芳烃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的基础上,对油脂中PAHs的检测方法进行优化,对植物油料和食用植物油中的PAHs进行检测分析研究;接着研究油籽焙炒条件对炒香型油脂中PAHs含量的影响,确定了炒籽过程的控制技术;其次在保证炒香型油脂风味及维生素E(VE)、甾醇营养成分的同时,研究高效脱除其PAHs的工艺技术;炒香型油脂多采用“预榨-浸出”制取工艺,由于预榨饼中PAHs在浸出溶剂(己烷)中的优良溶解性,浸出毛油中含有较高浓度的PAHs,同时因浸出毛油中的残留溶剂和溶解更多的色素,浸出毛油必须采取吸附脱色、水蒸气蒸馏脱臭等精炼工艺,因此最后研究了对压榨饼浸出油脂进行吸附脱色、水蒸气蒸馏脱臭,在高效脱除其中PAHs的同时,对其反式脂肪酸(TFA)、VE含量等进行研究。为炒香型油脂和非香型油脂中多环芳烃的控制和脱除,为食用油品质安全的提升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1)对GB/T 23213—2008进行优化,建立了一种分离效果好,检出低,有机溶剂消耗小的同位素稀释法定量法检测食用油脂和植物油料中16种PAHs的GC—MS方法。16种目标物在1100μg/kg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90.9999,检出限为0.060.17μg/kg,定量限为0.180.56μg/kg。16种目标化合物在2、5、10μg/kg加标水平下的回收率在84.26%115.3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0.12%10.36%之间(n=6)。对21份植物油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Ba P含量为0.2424.69μg/kg,PAH4含量为1.11112.72μg/kg,依据GB 2716—2005的限量标准,Ba P总合格率为85.71%,依据欧盟No 835/2011限量标准,Ba P和PAH4总合格率为76.20%、71.43%;浓香型油脂中Ba P和PAH4污染较普通油脂严重;对16份植物油料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Ba P、PAH4、HPAHs、LPAHs、PAH16的含量为0.102.50、1.3719.39、1.2411.26、108.19402.55、112.80413.71μg/kg,Ba P、PAH4、PAH16含量普遍较低,HPAHs和LPAHs对PAH16总量的贡献率为0.46%4.5%、95.5099.54%,LPAHs中的Nph和Phe污染最为严重,对PAH16总量的贡献率达到14.92%55.77%、18.31%44.11%。(2)通过对葵花籽仁和油菜籽进行焙炒实验,研究焙炒条件对炒香型油中PAHs的影响。发现:随着焙炒温度的增加、焙炒时间的延长,葵花籽仁和菜籽中Bap、PAH4含量都呈现上升的趋势,焙炒条件对葵花籽仁中PAHs含量的影响要大于菜籽。综合欧盟对Ba P和PAH4的限量规定,以及焙炒油料的色泽、风味及理化指标的变化,建议葵花籽仁和菜籽的合理焙炒温度不超过160℃,葵花籽仁的焙炒时间不超过30 min,菜籽的焙炒时间不超过40 min。在160℃下,对葵花籽仁和菜籽连续焙炒30 min,发现,葵花籽仁中Bap、PAH4的含量分别从原料的0.15、2.79μg/kg增加至0.64、4.64μg/kg,菜籽中Bap、PAH4的含量分别从原料的0.15、5.80μg/kg增加至0.78、8.30μg/kg,Bap和PAH4含量均未超过欧盟限量,LPAHs的含量要远大于HPAHs。(3)分析比较了不同吸附剂对浓香葵花籽油风味、脂肪酸组成、VE、甾醇含量的影响以及对PAHs的脱除效果。结果表明,吸附剂对PAHs的脱除效果大小依次为Norit活性炭>WY活性炭>活性白土;白土不仅使浓香葵花籽油香味损失严重,还会使油脂染上白土异味;白土对VE及甾醇的保留效果最好,Norit活性炭保留效果最差;吸附试验对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几乎没有影响。能对浓香葵花籽油中PAHs高效脱除同时又能较好保留其香味和营养成分的最优吸附条件为:Norit活性炭用量为油重0.3%,吸附时间25 min,吸附温度110℃。此时葵花籽油中Ba P、PAH4、HPAHs、LPAHs及PAH16的脱除率分别达到99.57%、95.25%、97.14%、80.64%及82.62%,VE损失率为22.08%,甾醇损失率为32.92%,风味得分为8.17(满分10)。若仅考虑Ba P和PAH4达到欧盟的限量指标,选取Norit活性炭用量0.05%即能达到要求,此时Ba P、PAH4残留量为0.37、5.12μg/kg,VE损失率为7.31%,损失率为11.63%,风味得分为8.50。(4)研究了混合吸附剂(活性白土+WY活性炭)对浸出葵花籽油中PAHs及色泽的脱除效果,综合考虑Ba P、PAH4、HPAHs、LPAHs、PAH16的脱除效果及脱色率,最佳工艺条件为:混合吸附剂用量为油重的3%+1%,吸附温度110℃,吸附时间35 min,此时各指标的残留量分别为0.02、2.09、0.83、42.18、43.01μg/kg,脱除率达到99.88%、95.49%、97.63%、83.63%、85.71%及79.43%,罗维朋比色Y值15,R值0.1,色泽达到了一级油的指标;若仅考虑Ba P和PAH4的残留量达到欧盟的限量,当使用2%活性白土+0.2%WY活性炭作为混合吸附剂,就可以满足要求,此时Ba P和PAH4的含量为0.15、2.25μg/kg,油脂色泽为Y15,R1.2,达到了一级油的标准。(5)研究了水蒸气蒸馏脱臭对浸出葵花籽油中PAHs脱除、TFA生成和营养成分损失的影响。随着脱臭温度的升高及脱除时间的增加,PAHs的脱除率越高,葵花籽油中TFA的含量的升高同时,VE的含量也随之降低。在260℃、120 min条件下,葵花籽油中Ba P、PAH4、HPAHs、LPAHs、PAH16的含量下降到1.21、8.28、16.62、23.83、40.44μg/kg,脱除率分别为89.64%、86.36%、69.94%、92.39%、89.02%,水蒸气蒸馏脱臭对LPAHs的脱除程度远大于HPAHs;此时葵花籽油中TFA含量为3.25%,VE损失率为35.01%。260℃脱臭60 min就能使葵花籽油中的Ba P降到国标水平,但要降到欧盟水平需延长脱臭时间到120 min,此时TFA含量大增,VE含量大减。
张明山[4](2014)在《明代农具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分析了明代农业经济状态、农业制度、农业科技、农学和人文思想等与明代农具发展有关的农业状况,为明代农具设计研究提供背景资料,从而分析明代农具设计独特的特点。通过对明代农具设计与农事应用、明代农具设计与手工业两方面的研究,探究农具设计与农业各生产环节之间的联系。首先,明代农具设计与农事应用方面,以农作物(主要指粮食作物)耕种先后环节为序,选取各环节中典型性农具作为分析的切入点,研究耕垦农事、播种农事、田间农事、收获农事、加工农事五个生产环节对农具设计的不同需求,不同的农事需求产生不同的农具设计创意,农具设计创意改良农业生产状态;其次,明代农具设计与手工业方面,根据手工业行业的不同,选取各行业中代表性农具作为研究的突破口,研究大农业及农具设计对手工百业,如织造业、烧造业、髹造业、木作业、皮作业与畜牧业、纸作业六大行业的深刻影响,发达的明代大农业和先进的农具影响着同时期所有手工业的材料、工艺、形态等设计条件与设计手段。大农耕经济孕育下的明代农具设计,具有创新性、实用性、适人性及普惠性的特点,体现了中国设计传统的最突出特点,使用方面的因人而异、条件方面的因地制宜、成本方面的因陋就简、事理方面的因势利导。
曹芳[5](2014)在《湖南高新创投集团盈成油脂项目投资决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投资决策是指投资者为了实现其预期的投资目标,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通过一定的程序对投资的必要性、投资目标、投资规模、投资方向、投资结构、投资成本与收益等经济活动中重要问题所进行的分析、判断和方案选择。创业投资作为一门新兴行业,尚未形成成熟的系统理论和体系,本文根据相关决策理论和价值投资理论,运用SWOT等分析方法,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对投资决策主体湖南高新创业投资集团进行分析,对投资项目盈成油脂项目的投资价值、安全边际、风险控制和收益预测等进行研究。首先总结和归纳企业投资决策的理论基础;然后阐述投资决策控制系统的构建问题,提出应充分考虑投资退出机制的建立是在投资决策之初就应该考虑投资退出问题,根据不同的退出渠道,设计不同的投资组合;最后探讨投资决策程序问题。本文总结和归纳了创投机构投资决策的理论基础,用管理学理论探讨了创投公司投资决策方法和程序问题。这些成果对创业投资项目科学决策和创业投资机构投资决策的体系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推广意义。
郭贵生[6](2010)在《油菜籽破壳分选技术与设备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油菜籽壳(皮)中含有植酸、单宁、色素、芥子碱等有碍物质。传统的制油工艺采用带壳压榨,既降低油的质量、加重毛油色泽,造成精炼困难,也使菜籽饼粕的品质变差,影响进一步开发利用。所以油菜籽脱壳制油新工艺备受关注,其中,破壳(脱皮)、分选技术与设备的开发,成为新工艺的关键。本论文在研究了油菜籽基本物理力学特性的基础上,分析了油菜籽破壳的基本原理;设计试制了破壳机,并进行了破壳性能试验,分析了油菜籽含水率,转速等因素对破壳率、粉末率的影响;根据破壳油菜籽的物料组成及特性,分析了破壳油菜籽分选原理,设计试制了分选样机;采用二次正交旋转试验对影响分选机性能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喂入量、前风道风速、后风道风速等因素与性能指标—壳中含仁率和仁中含壳率的关系。取得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白菜型、芥菜型和甘蓝型油菜籽的体积形状系数分别为0.493、0.468和0.513,接近0.5238球形的体积形状系数;三种油菜籽的粒径分布分别服从正态分布X~N(1.49,0.14832)、X~N(1.25,0.14832)和X~N(1.589,0.24172)。(2)单粒油菜籽在挤压过程的受力与变形关系具有明显的双峰特征,且第一次峰值具有脆性物料的特性;随着油菜籽粒径的增加,两个屈服点和破裂点的力值增加;随着油菜籽含水率的增加,屈服点的力值减小,第一屈服点的变形量减小,第二变屈服点的变形量增加;随着变形加载速度的增加,屈服点的力值增加。(3)随着油菜籽粒径增加,剪切力增加而剪切强度减小;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剪切力和剪切强度均减小;随着剪切速度的增加,剪切力和剪切强度均增加。(4)两次撞击的油菜籽破壳方法,能够实现对油菜籽进行破壳加工,其脱壳率大于75%,粉末率小于5%。(5)给出了油菜籽颗粒在离心甩盘加速作用下的运动学及动力学方程;提出了油菜籽破裂所需功为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所需功之和,得出了油菜籽破壳所需功的计算方程。(6)随着油菜籽含水率的增加,破壳率和粉末率均降低;随着破壳机喂入量的增加,破壳率和粉末率减少。(7)增加破壳机离心甩盘的转速,能增大破壳率,同时粉未率也增大,壳、仁分选的难度增加。(8)在破壳机离心甩盘下方安装复脱打板,能提高脱壳机的脱壳性能,但打板数量不应太多,应以两个为宜;复脱打板安装位置和高度最佳值分别为:15cm、5cm。(9)依据利用气流、振动和筛选相结合的原理设计了破壳油菜籽分选机,采用筛面前后段筛孔直径不等的方法,能够对破壳油菜籽进行有效分选。(10)给出了破壳油菜籽分选机的喂入量、前吸风道和后风道风速对分选性能指标影响的回归方程;影响壳中含仁率的主次因素为:前吸风道风速、后吸风道风速、喂入量;影响仁中含壳率的主次因素为:前风道风速、喂入量、后风道风速。(11)破壳油菜籽分选机操作参数的最佳组合为:喂入量:650~750kg/h、前风道风速:1.5m/s、后风道风速:5.14m/s。(12)喂入量、前风道风速、后风道风速对壳中含仁率和仁中含壳率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特别是后风道风速与前两者的交互作用明显。本论文的创新之处:(1)提出了两次撞击的油菜籽破壳原理;(2)提出利用气流,振动和筛选相结合的破壳油菜籽分选原理,且筛面采用前后段筛孔直径不同的方法能有效的对破壳油菜籽进行分选;(3)提出了油菜籽破裂所需的功计算方法;(4)建立了喂入量、前吸风道和后风道风速和壳中含仁率、仁中含壳率的回归模型。
李少华[7](2009)在《油菜籽全含油膨化机理与设备研究》文中指出油菜籽是我国优质的油脂和蛋白资源,但传统的蒸炒预榨工艺存在长时、高温的作用降低了菜籽粕蛋白质量和油脂品质的问题,本课题创造性运用挤压膨化技术,研究油菜籽膨化预榨浸出制油新工艺。通过对油菜籽的微观结构和油脂在油菜籽细胞中的存在状态分析,研究不同预处理方式(轧胚、蒸炒、膨化)对入榨料胚及榨油效果的影响,以此为基础探讨油菜籽全含油膨化机理,并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结合响应面分析法对油菜籽全含油膨化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以探求挤压膨化操作参数对膨化预榨饼残油的影响规律。通过加大压缩比、增加螺旋长径比等方法,设计油菜籽全含油膨化机,并成功应用于油菜籽膨化预榨制油生产线中,旨在寻找符合我国国情的油菜籽加工新技术。本课题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发现,油菜籽细胞经挤压膨化处理后,在挤压、揉搓、剪切等机械作用、湿热作用及出料末端的膨爆作用下,油料细胞受到明显破坏,脂滴由微小状态聚集成大油滴并充分外漏,同时脂滴和蛋白的结合程度明显降低,细胞内部孔隙度显着性增大,这都利于油脂快速从膨化料中进行压榨制取,从而有利于降低预榨饼残油,为油菜籽膨化预榨制油新工艺提供理论支持。2、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表明,喂料速度和物料水分含量对膨化预榨饼残油含量均具有极显着影响,模孔直径对膨化预榨饼的残油含量具有显着性影响而膨化温度则影响不显着。通过频数分析,得到优化工艺参数范围为:模孔直径9.3-10 mm,膨化温度95.3-98℃,喂料速度33.6-35.1 t/hr,物料水分含量8.8%-9.5%,在此参数范围内膨化预榨饼的残油含量有95%的可能性小于13.5%。3、设计并研制出了油菜籽全含油膨化机并进行了整机性能试验:(1)确定了油菜籽全含油膨化机螺杆的长径比为17.77:1;(2)确定了进料段、压缩段、调质段、出料段不同螺旋的长度与导程;(3)确定了模板的孔数为39个,模孔直径为(?)10mm。4、通过对油菜籽膨化预榨新工艺和传统蒸炒工艺中各工序对物料品质影响研究发现:(1)膨化预榨新工艺中从原料到预榨饼,物料的赖氨酸损失率为34.61%,膨化处理工艺环节的赖氨酸损失率为5.94%,与传统工艺的49.04%和20.79%相比,分别明显减少14.43%和14.95%;(2)膨化预榨新工艺从原料到预榨饼,物料的氮溶解指数(NSI)降低15.3%,与传统工艺的22.4%相比,明显降低7.1%;(3)与传统工艺相比,经新工艺制取的膨化预榨毛油含磷量从500 ppm以上显着性降低到150 ppm以下。5、通过对800 t/d油菜籽全含油膨化预榨制油新工艺生产线和传统工艺进行生产比较,新工艺气耗为157.10t/d,较传统工艺的202.73t/d,降低22.51%;新工艺电耗为9922.6 kW-h/d,较传统工艺的11044.3 kW-h/d,降低10.16%;新工艺的毛油得率为98.18%,较传统工艺的97.68%,提高0.5%。
解铁民[8](2008)在《干法挤压膨化菜籽油脂及粕品质的试验研究》文中提出挤压膨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二十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应用于植物油脂加工工业,现在国外已把挤压膨化机作为油脂浸出厂中的标准设备。与传统的制油工艺相比,它具有提高浸出设备的生产能力、加快油脂浸出速度、降低能耗等优点。目前,在菜籽制油工业中应用的挤压膨化机都属于湿式高含油油料挤压膨化机。由于在处理过程中喷入了大量的水蒸汽,因此在膨化处理后还需进行适当的烘干加工,增加了工艺流程,造成能源的浪费。申德超教授研制出了干式高含油油料挤压膨化机,简化了工艺、减少设备投资、降低加工成本。本试验将此干式高含油油料挤压膨化机应用于菜籽的挤压膨化加工中,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套筒温度进行调整,添加模孔长度作为试验影响因素,对菜籽挤压膨化浸油预处理工艺进行研究,以榨笼段出油率和粕残油率等为考察指标寻找挤压膨化参数的合理组合。通过二次旋转正交回归设计,研究模孔长度、模孔直径、套筒温度、螺杆转速、水分对挤压菜籽工艺中挤压机生产性能及功耗产量进行研究,同时对菜籽挤压油和菜籽饼粕的品质进行分析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①在菜籽挤压膨化浸油预处理工艺方面:干法挤压膨化菜籽制油,当水分降低到6%以下时,会产生不出油并且“闷车”的现象发生。发现腔体内的物料呈现硬度极大类似于塑料状的形态。分析原因是在低水分的原料中的蛋白质在热和高压下的作用下,分子间的疏水集团瞬间形成胶联,而油脂分子被锁在网状的空间内不能流出。所以,出现不出油及“闷车”现象的发生。通过验证试验证明,干法挤压膨化可以将粕残油率降低到1%以下。运用模糊综合判定法对其进行综合评定,利用响应面构建数学模型,用神经网络对得到的评定值进行预测,为保证粕残油率低、高出油率,当模孔长度x1=50mm,模孔直径x2=6mm,套筒温度x3=125℃,螺杆转速x4=25rpm,物料水分x5=6.3%时,有最大值综合评定值为1.697。②对挤压油油脂品质方面的研究有如下结果:通过挤压膨化制得的挤压油与传统工艺制得压榨油进行比较,在过氧化值和酸价两项影响油脂重要品质的指标上都远低于传统压榨油,并且过氧化值远低于国家三级油标准,酸价达到或接近国家三级油标准:对烟点进行测定发现烟点值高于传统压榨油的烟点,同时一些烟点测定值高于二级油205℃的国家标准(GB1536-2004)。对膨化挤压油的磷脂进行测定,其范围为0.01%~0.08%,测得传统工艺压榨油样品中磷脂含量为0.217%,可以看出膨化挤压油中磷脂要远低于传统工艺压榨油脂。通过罗维朋比色计对油脂色泽的测定可以看到,挤压膨化得到的油脂的色泽为黄32~32.2,红29~3.0,色泽比国家三级油标准黄35,红4.0浅,可以节省部分脱色费用,同时和传统工艺生产的压榨油相比较,可以看到色泽浅,油脂清亮透明。③对油脂中脂肪酸总量进行研究有如下结果:可以建立单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等脂肪酸总含量变化的方程。对不饱和脂肪酸而言,模孔长度对其影响的因子最小,套筒温度对其影响非常重要,在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和亚油酸总量中影响大小为第一位,而在亚麻酸总量中占第二位,其影响因子都在1.8以上,而模孔直径的影响因子的变化较大。同为18个碳原子的油酸、亚油酸、亚麻酸,所含不饱和键的数目不同,其变化规律是不同样的,这可能是其化学稳定性不同造成的。由于我们使用的是低芥酸品种的菜籽,对于人们感兴趣的芥酸含量的变化,我们进行回归分析后,并没有发现其中的变化规律,其变化范围在0.16%~0.98%之间。④对浸出粕中抗营养因子和蛋白质的氮可溶性指数(NSI)的研究得到的结果如下:通过干法挤压膨化菜籽制油,挤压加工对浸出粕中单宁和植酸的降解有一定影响;对可溶性蛋白质来说挤压对其影响较大,测定值变化范围在33.21%~54.32%之间。
马传国[9](2005)在《油料预处理加工机械设备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文中指出油料预处理是油脂加工过程中重要的一道工序,油料预处理机械设备是制油设备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适应我国油料加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根据我国油料预处理加工机械设备的实际,对油料烘干、色选、破碎、软化、挤压膨化、轧坯、蒸炒和榨油等中国油料预处理加工机械设备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了全面评述,并提出今后油料预处理加工机械设备必须走机电一体化和自动化的道路,以智能化的采集、控制装置及设备为前端,利用可靠性的工业控制计算机,构成具有先进监控管理能力的虚拟化仪表系统,应用网络技术实现关键主机的远程监控和维护。
陈刚[10](2003)在《中国油菜饼粕质量特征、影响因素和加工技术评价研究》文中认为在我国油菜/双低油菜的主产区长江流域选择湖北、安徽、贵州产量居于前列的17个县区采集菜籽粕样品112份,菜籽饼样品111份。同时,采集10个品种的国产双低菜籽、34份混杂商品菜籽以及在三种典型油菜籽加工工艺下主要加工流程的样品35份。本研究以上述样品为试验材料,以化学分析为主要手段研究了当前我国菜籽饼粕的主要质量特征,分析了影响其质量的主要因素。同时,采用体外酶解透析技术和真代谢能体系对我国主要菜籽加工工艺和脱皮冷榨新工艺进行了评价。结果如下: 1.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国产菜籽饼、国产菜籽粕粗脂肪含量分别为9.31±2.69%、1.87±1.31%,与加拿大卡诺拉粕(3.59%)相比,前者显着偏高,后者略低。粗蛋白含量分别为34.5±2.98%、36.7±1.93%,与卡诺拉粕接近。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为34.45±8.44%、30.66±3.11%,国产菜籽粕中硫苷含量为79.1±44.99μmol/g。总的来看,与加拿大卡诺拉粕相比,当前国产菜籽饼粕的主要质量特征表现为:蛋白质含量与卡诺拉粕相当,但中性洗涤纤维、硫苷平均含量显着偏高、变异显着偏大。 2.分析了品种、混杂、产地、加工方式对国产菜籽饼粕粗蛋白、硫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主要双低品种油菜的粗蛋白平均含量为41.7±2.58%(脱脂干物质基础),硫苷含量为35.2±6.52μmol/g(脱脂基础),是生产饲用饼粕的优质原料,但商品菜籽中硫苷平均含量却增高到78.5±21.76μmol/g(脱脂基础),并且变异极大。这表明混杂是引起当前国产菜籽饼粕硫苷含量偏高、变异增大的主要原因。 3.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品种、混杂、产地对国产菜籽饼粕粗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影响都不显着(P>0.05)。热处理条件对国产饼粕的粗纤维含量无显着影响(P>0.05),但对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影响极显着(P<0.01)。在分别采用低温冷榨、预压浸出、液压热榨、螺旋热榨四种加工工艺生产的饼粕中,中性洗涤纤维含量(脱脂干物质基础)分别为32.0±2.31%、34.6±3.40%、47.2±3.43%、51.5±7.48%,差异极显着(P<0.01)。这说明过热处理已成为当前降低国产菜籽饼粕品质的最主要原因。进一步的分析表明,中性洗涤纤维的增加主要是由蒸炒/焙炒、压榨、脱溶环节菜籽蛋白热变性生成迈拉德产物引起的,中性洗涤纤维可作为反映国产菜籽饼粕热加工质量的适宜控制指标。 4.采用酶解透析技术评价了产地和加工方式对国产菜籽饼粕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产地差异对国产菜籽饼粕干物质、蛋白质的消化率影响不显着(P>0.05),而加工方式的差异对国产菜籽饼粕干物质、蛋白质的消化率影响极显着(P<0.01)。例如采自湖北的低温冷榨饼、预压浸出粕、焙炒热榨饼中,蛋白质消化率分别为45.13士1.91%、69.25士3.48%、52.23士11.02%。这表明采用适当热处理的预压浸出工艺最有利于生产优质饲用饼粕。 5.采用真代谢能体系对采用脱皮冷榨、低温冷榨、预压浸出、焙炒热榨工艺生产的代表性样品进行了氨基酸真利用率的测定。结果显示:焙炒热榨饼中的赖氨酸真利用率仅为51.48士5.88%,与低温冷榨(87.02士2.16%)饼、脱皮冷榨饼(93.05士0.12%)相比极显着降低(P<0.01),而预压浸出粕的赖氨酸真利用率(84.36士0.72%)与低温冷榨饼相比受到的影响不显着(P>0.05)。脱皮冷榨饼即使经过脱脂,氮校正真代谢能也高达11579.9士378.7KJ/g,显着高于不经过脱皮处理的低温冷榨饼(10323.4士357.ZKJ/g)、预压浸出粕(9922.5士37一IKJ/g)、焙炒热榨饼(10923.2士100.SKJ/g)。这表明脱皮技术对提高菜籽饼粕有效能值效果显着。
二、使用圆筒炒锅蒸炒菜籽是降低菜油色泽的有效途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使用圆筒炒锅蒸炒菜籽是降低菜油色泽的有效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长柄扁桃油制备方法及油品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长柄扁桃简介 |
1.1.1 长柄扁桃概况 |
1.1.2 长柄扁桃成分及产品开发 |
1.2 蒸炒方法对植物油品质的影响 |
1.3 提取方法对植物油品质的影响 |
1.3.1 压榨法 |
1.3.2 浸出法 |
1.3.4 超临界CO_2萃取法 |
1.3.5 水酶法 |
1.3.6 水代法 |
1.3.7 反胶束提取法 |
1.4 植物油成分研究 |
1.4.1 脂肪酸 |
1.4.2 磷脂 |
1.4.3 多酚 |
1.4.4 生育酚 |
1.4.5 植物甾醇 |
1.5 植物油氧化稳定性与货架期寿命 |
1.5.1 评价油脂氧化稳定性的方法 |
1.5.2 油脂货架寿命的预测 |
1.6 研究目的与主要研究内容 |
1.6.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不同产地长柄扁桃种仁成分分析及油脂特性 |
2.1 前言 |
2.2 实验方法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与耗材 |
2.2.3 千粒重和纯仁率测定方法 |
2.2.4 一般成分分析方法 |
2.2.5 苦杏仁苷测定方法 |
2.2.6 长柄扁桃油的制备 |
2.2.7 旨肪酸组成分析方法 |
2.2.8 甘三酯组成分析方法 |
2.2.9 多酚测定方法 |
2.2.10 生育酚测定方法 |
2.2.11 植物甾醇测定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千粒重及纯仁率 |
2.3.2 一般成分分析 |
2.3.3 苦杏仁苷 |
2.3.4 脂肪酸组成 |
2.3.5 甘三酯组成 |
2.3.6 多酚 |
2.3.7 生育酚 |
2.3.8 植物甾醇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蒸炒方法对长柄扁桃油品质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与耗材 |
3.2.3 种仁前处理 |
3.2.4 种仁制油 |
3.2.5 出油率的测定 |
3.2.6 理化指标及营养成分的测定 |
3.2.7 苯并芘的测定 |
3.2.8 油脂储存前后品质变化的测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蒸炒条件对油脂出油率的影响 |
3.3.2 蒸炒条件与油脂色泽的关系 |
3.3.3 理化指标和营养成分 |
3.3.4 脂肪酸组成 |
3.3.5 甘三酯组成 |
3.3.6 烘箱储存指标测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提取方法对长柄扁桃油品质的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耗材 |
4.2.3 水酶法(AEE) |
4.2.4 液压压榨法(CP) |
4.2.5 超临界CO_2萃取法(SFE) |
4.2.6 索氏抽提法(SE) |
4.2.7 理化性质测定方法 |
4.2.8 脂肪酸分析方法 |
4.2.9 磷脂含量分析 |
4.2.10 微量营养成分分析方法 |
4.2.11 荧光特性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出油率和理化指标 |
4.3.2 磷脂含量 |
4.3.3 脂肪酸组成 |
4.3.4 甘三酯组成 |
4.3.5 多酚含量 |
4.3.6 生育酚含量 |
4.3.7 植物甾醇含量 |
4.3.8 荧光特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长柄扁桃油氧化稳定性及货架期预测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材料 |
5.2.2 仪器与耗材 |
5.2.3 长柄扁桃油的提取 |
5.2.4 长柄扁桃油品质指标和营养成分测定 |
5.2.5 烘箱法(Schaal法) |
5.2.6 氧化酸败仪法(Rancimat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理化指标测定及营养成分分析 |
5.3.2 脂肪酸组成分析 |
5.3.3 温度对长柄扁桃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
5.3.4 长柄扁桃油氧化动力学研究 |
5.3.5 长柄扁桃油与其他油的氧化稳定性比较 |
5.3.6 长柄扁桃油货架寿命的预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长柄扁桃油烹饪稳定性研究 |
6.1 前言 |
6.2 实验方法 |
6.2.1 材料 |
6.2.2 仪器与耗材 |
6.2.3 油脂理化特性测定 |
6.2.4 油脂营养成分测定 |
6.2.5 油脂中有害物质的测定 |
6.2.6 油脂烹饪稳定性试验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长柄扁桃油和菜籽油的理化特性 |
6.3.2 长柄扁桃油和菜籽油营养成分的变化 |
6.3.3 长柄扁桃油和菜籽油有害物质的变化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油茶籽低温压榨制油与吸附精炼技术及设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油茶概述 |
1.1.1 油茶的生物学特性 |
1.1.2 我国油茶生产现状 |
1.1.3 我国油茶加工现状 |
1.2 油茶加工技术的发展状况 |
1.2.1 油茶青果脱壳技术研究进展 |
1.2.2 油茶籽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
1.3 立题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目的意义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油茶青果脱壳技术与设备研究 |
2.1 引言 |
2.2 油茶青果脱壳机的研制 |
2.2.1 油茶青果的生物学特征 |
2.2.2 结构特点 |
2.2.3 工作原理 |
2.3 油茶青果脱壳工艺技术的研究 |
2.3.1 实验材料 |
2.3.2 研究方法 |
2.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4 结论 |
第三章 油茶籽脱壳技术与设备研究 |
3.1 引言 |
3.2 油茶籽脱壳机的研制 |
3.2.1 油茶籽的生物学特征 |
3.2.2 结构特点 |
3.2.3 工作原理 |
3.3 油茶籽脱壳工艺技术的研究 |
3.3.1 实验材料 |
3.3.2 研究方法 |
3.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 结论 |
第四章 双螺旋榨油机油料运动和受力分析研究 |
4.1 引言 |
4.2 喂料输送段油料运动与受力分析 |
4.2.1 散粒体摩擦输送的基本假设 |
4.2.2 散粒体的运动分析及计算 |
4.2.3 散粒体的受力分析 |
4.3 喂料输送段轴向压应力公式的应用 |
4.3.1 试验结果 |
4.3.2 公式核算 |
4.4 关于散粒体摩擦输送中有关因素的讨论 |
4.5 关于解决油料滑膛问题的讨论 |
4.6 结论 |
第五章 油茶籽低残油低温压榨技术与设备研究 |
5.1 引言 |
5.2 设计方案 |
5.3 主要结构设计 |
5.3.1 主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计算 |
5.3.2 扭矩分配器设计计算 |
5.3.3 榨螺和榨圈的设计计算 |
5.4 油茶低温压榨工艺技术的研究 |
5.4.1 实验材料 |
5.4.2 研究方法 |
5.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5 结论 |
第六章 茶籽油物理吸附脱胶工艺研究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实验材料 |
6.2.2 实验仪器 |
6.2.3 实验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磷脂含量测定标准曲线 |
6.3.2 固体脱胶单因素试验 |
6.3.3 脱胶正交试验 |
6.3.4 最优脱胶工艺试验 |
6.4 结论 |
第七章 茶籽油物理吸附脱酸工艺研究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实验材料 |
7.2.2 实验仪器 |
7.2.3 实验方法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AMC结构表征 |
7.3.2 单因素实验 |
7.3.3 正交实验 |
7.3.4 茶籽油质量分析 |
7.4 结论 |
第八章 油茶籽低温压榨吸附精炼制油工艺综合评价 |
8.1 引言 |
8.2 油茶籽低温压榨吸附精炼制油工艺评价 |
8.2.1 工艺流程 |
8.2.2 工艺说明 |
8.2.3 工艺参数 |
8.3 产品品质评价 |
8.4 经济评价 |
8.4.1 综合能耗比较 |
8.4.2 成品得率比较 |
8.4.3 销售产值比较 |
8.5 结论 |
第九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炒香型油脂生产中多环芳烃的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多环芳烃综述 |
1.1.1 多环芳烃分类及性质 |
1.1.2 多环芳烃的毒性及危害 |
1.1.3 油脂中多环芳烃的来源 |
1.1.4 油脂中多环芳烃的检测方法和限量标准 |
1.2 炒香型油脂及其多环芳烃的污染情况 |
1.2.1 炒香型油脂及生产工艺 |
1.2.2 炒香型油脂的风味与营养 |
1.2.3 炒香型油脂的多环芳烃的风险 |
1.3 油脂中多环芳烃的控制 |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5 课题研究的内容 |
2 食用油脂及植物油料中多环芳烃的检测分析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和试剂 |
2.2.2 试验仪器 |
2.2.3 分析方法 |
2.2.4 色谱—质谱条件 |
2.3 结果和讨论 |
2.3.1 色谱柱的选择 |
2.3.2 样品前处理条件的优化 |
2.3.3 线性方程、相关系数、检测限及定量限 |
2.3.4 方法准确度与精密度 |
2.3.5 不同检测方式对多环芳烃测定结果对比研究 |
2.3.6 食用油脂中多环芳烃检测分析及含量范围 |
2.3.7 植物油料中多环芳烃检测分析及含量范围 |
2.4 结论 |
3 基于多环芳烃控制的适度炒籽技术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仪器 |
3.2.3 试验方法 |
3.3 结果和讨论 |
3.3.1 焙炒原料中16种多环芳烃的含量 |
3.3.2 焙炒温度和时间对油料中Bap含量的影响 |
3.3.3 焙炒温度和时间对PAH4含量的影响 |
3.3.4 焙炒温度和时间对其它PAHs组分含量的影响 |
3.4 结论 |
4 浓香葵花籽油中多环芳烃的吸附脱除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和试剂 |
4.2.2 试验仪器 |
4.2.3 试验方法 |
4.3 结果和讨论 |
4.3.1 吸附剂对浓香葵花籽油中PAHs脱除效果的研究 |
4.3.2 吸附剂对浓香葵花籽油中脂肪酸、VE、甾醇、风味影响的研究 |
4.3.3 吸附温度对浓香葵花籽油中PAHs脱除效果的研究 |
4.3.4 吸附时间对浓香葵花籽油中PAHs脱除效果的研究 |
4.3.5 正交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
4.4 结论 |
5 浸出葵花籽油中多环芳烃的吸附脱除及脱色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材料和试剂 |
5.2.2 试验仪器 |
5.2.3 试验方法 |
5.3 结果和讨论 |
5.3.1 分光光度计法测定葵花籽油色泽及脱色率的计算 |
5.3.2 活性白土对浸出葵花籽油中PAHs脱除效果的研究 |
5.3.3 WY活性炭对浸出葵花籽油中PAHs脱除效果的研究 |
5.3.4 混合吸附剂对浸出葵花籽油中PAHs及色泽脱除效果的研究 |
5.3.5 吸附温度对浸出葵花籽油中PAHs及色泽脱除效果的研究 |
5.3.6 吸附时间对浸出葵花籽油中PAHs脱除效果的研究 |
5.3.7 正交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
5.4 结论 |
6 蒸馏脱臭对浸出葵花籽油中多环芳烃脱除效果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试验材料和试剂 |
6.2.2 试验仪器 |
6.2.3 试验方法 |
6.3 结果和讨论 |
6.3.1 脱臭温度对浸出葵花籽油中PAHs脱除效果的研究 |
6.3.2 脱臭温度对浸出葵花籽油TFA及VE含量的影响 |
6.3.3 脱臭时间对浸出葵花籽油中PAHs脱除效果的研究 |
6.3.4 脱臭时间对浸出葵花籽油中TFA及VE含量的研究 |
6.4 结论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明代农具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与意义 |
1. 研究对象与主题 |
2. 研究的意义 |
二.研究对象相关概念的界定 |
1. 关于农具的界定 |
2. 关于时期和地域的界定 |
3. 关于案例采选范畴的界定 |
三.论题的研究现状与回顾 |
1. 古代文献 |
2. 现代着作 |
3. 论文 |
四.研究框架与方法 |
1. 研究框架 |
2.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明代农业状况与农具设计 |
第一节 明代农业经济状态 |
1. 明代农业经济的规模 |
2. 明代农作物常规品种 |
3. 明代南北社会农业经济特点分析 |
4. 明代农业在明代经济社会所占重要比重 |
第二节 明代农业制度与生产方式 |
1. 明代朝廷官府的农业政策 |
2. 明代农业经济的赋税制度 |
3. 明代乡村自耕农生产状态 |
4. 明代乡村佃户生产状态 |
5. 明代乡村雇佣生产状态 |
第三节 明代农业科技与农具设计 |
1. 明代水利与农业排灌 |
2. 明代历法与农时 |
3. 明代漕运、车船建造与农产品物流 |
4. 明代冶铁与铁制农具普及 |
5. 明代机械与农事动能来源 |
第四节 明代农学与人文思想 |
1. 明代文化精英的“重农”思想 |
2. 明代统治者的“重农”言论 |
3. 《农政全书》、《便民图纂》、《农说》、《天工开物》与明代农学研究 |
第二章 明代农具设计与农事应用 |
第一节 耕垦农事与农具 |
1. 垦荒类农事与农具设计特点 |
2. 粗耕类农事与农具设计特点 |
3. 耘作类农事与农具设计特点 |
第二节 播种农事与农具 |
1. 选种技术与农具设计特点 |
2. 育秧技术与农具设计特点 |
3. 播种技术类农具设计特点 |
第三节 田间农事与农具 |
1. 排灌类农事与农具设计特点 |
2. 培植类农事与农具设计特点 |
3. 除害类农事与农具设计特点 |
第四节 收获农事与农具 |
1. 采割类农事与农具设计特点 |
2. 运输类农事与农具设计特点 |
3. 仓储类农事与农具设计特点 |
第五节 加工农事与农具 |
1. 脱粒类农事与农具设计特点 |
2. 粉碎类农事与农具设计特点 |
3. 大型加工机械农具设计特点 |
4. 小型加工手持农具设计特点 |
第三章 明代农具设计与手工业 |
第一节 明代织造业与农具设计 |
1. 桑农生产与农具设计 |
2. 麻农生产与农具设计 |
3. 棉农生产与农具设计 |
4. 毛织生产与农具设计 |
5. 农家纺织器具设计 |
6. 农家刺绣器具设计 |
7. 农家印染器具设计 |
第二节 明代烧造业与农具设计 |
1. 农家酿造与农具设计 |
2. 农家制茶与农具设计 |
3. 农家汲水与农具设计 |
4. 农家烹饪与农具设计 |
5. 农家焙烤与农具设计 |
6. 农家储物与农具设计 |
7. 农家砖瓦与农具设计 |
第三节 明代髹造业与农具设计 |
1. 漆农种植与农具设计 |
2. 漆农采割与农具设计 |
3. 漆农熬制与农具设计 |
4. 漆农坯制与农具设计 |
第四节 明代木作业与农具设计 |
1. 明代建筑大木作与机械农具设计 |
2. 明代家具细木作与手持农具设计 |
3. 竹农、林农种植与编结农具设计 |
第五节 明代皮作业与畜牧业农具设计 |
1. 围栏与牧场类农具设计 |
2. 畜棚类农具设计 |
3. 禽舍类农具设计 |
4. 农家皮革硝制类用具设计 |
5. 乡村出行类用具设计 |
第六节 明代纸作业与农具设计 |
1. 原料种植类农具设计 |
2. 浸泡类用具设计 |
3. 抄纸类用具设计 |
第四章 明代农具设计特点与研究价值 |
第一节 明代农具设计的创新特点 |
1. 明代创新农具是明代大农业的重要动力之一 |
2. 明代创新农具是对古代农具体系改良革新的产物 |
3. 明代创新农具是明代科技进步的产物 |
第二节 明代农具设计的实用性特点 |
1. 功能简明 |
2. 材料简单 |
3. 构造简洁 |
4. 制作简易 |
5. 使用简便 |
第三节 明代农具设计的适人性特点 |
1. 劳作负载的体感与农具适人设计 |
2. 附着接触的肤感与农具适人设计 |
3. 尺度把持的手感与农具适人设计 |
4. 操作辨识的视觉与农具适人设计 |
第四节 明代农具设计的普惠性特点 |
1. 明代农具的“南北分宗”与融合 |
2. 明代农具对少数民族与周边外民族的影响 |
3. 明代农具是传统农具设计的“巅峰之作” |
4. 明代农具对现代设计的启迪价值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一.学术论文 |
二.编着 |
(5)湖南高新创投集团盈成油脂项目投资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1.2.1 西蒙的决策理论 |
1.2.2 价值投资理论 |
1.2.3 SWOT 分析法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第2章 湖南高新创业投资集团投资决策体系分析 |
2.1 湖南高新创投集团概况 |
2.2 湖南高新创投投资决策主体分析 |
2.2.1 投资决策主体的一般要求 |
2.2.2 本文中的投资决策主体 |
2.3 湖南高新创投投资决策原则分析 |
2.3.1 资产流动性原则 |
2.3.2 资产安全性原则 |
2.3.3 资产收益性原则 |
2.4 湖南高新创投投资决策方法分析 |
2.4.1 投资决策程序分析 |
2.4.2 投资决策方法分析 |
第3章 湖南高新创投盈成油脂项目投资价值分析 |
3.1 湖南高新创投盈成油脂项目基本概况 |
3.2 湖南高新创投盈成油脂项目宏观环境分析 |
3.2.1 政治与法律环境 |
3.2.2 经济环境 |
3.2.3 社会环境 |
3.2.4 技术环境 |
3.3 湖南高新创投盈成油脂项目产品与技术 |
3.3.1 产品业务 |
3.3.2 生产和工艺 |
3.4 湖南高新创投盈成油脂项目组织建设 |
3.4.1 组织结构 |
3.4.2 人力资源 |
3.5 湖南高新创投盈成油脂项目营销推广 |
3.5.1 市场营销对策 |
3.5.2 市场营销模式 |
3.6 湖南高新创投盈成油脂项目财务分析 |
第4章 湖南高新创投盈成油脂项目风险与效益分析 |
4.1 湖南高新创投盈成油脂项目风险分析 |
4.1.1 竞争风险 |
4.1.2 成长空间风险 |
4.1.3 融资风险 |
4.1.4 人力资源风险 |
4.1.5 品牌营销风险 |
4.2 湖南高新创投盈成油脂项目风险防范对策 |
4.2.1 风险防范对策的制定 |
4.2.2 风险防范对策的实施 |
4.3 湖南高新创投盈成油脂投资收益分析 |
4.3.1 经济效益分析 |
4.3.2 社会效益分析 |
4.4 湖南高新创投盈成油脂投资方案选择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油菜籽破壳分选技术与设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油菜籽生产 |
1.2 油菜籽脱壳的意义 |
1.2.1 提高菜油的品质 |
1.2.2 提高油菜饼粕蛋白的利用率 |
1.2.3 扩大菜籽种壳的综合利用 |
1.3 国内外油菜籽脱壳技术的研究动态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2.1 油菜籽物理力学特性的研究 |
1.4.2.2 油菜籽破壳方法研究与破壳机试制 |
1.4.2.3 油菜籽破壳机性能试验研究 |
1.4.2.4 破壳油菜籽分选机的设计与运动参数分析 |
1.4.2.5 破壳油菜籽分选机性能试验研究 |
1.5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1.6 目标和预期结果 |
第二章 油菜籽的物料特性研究 |
2.1 油菜籽的生物学特性 |
2.1.1 油菜籽的类型、形态和结构 |
2.1.2 油菜籽的生化组成 |
2.2 油菜籽的物理力学特性研究 |
2.2.1 油菜籽的形状和尺寸 |
2.2.1.1 油菜籽的形状 |
2.2.1.2 油菜籽的粒径 |
2.2.1.3 油菜籽颗粒粒径分布函数 |
2.2.2 油菜籽的挤压力-变形特性 |
2.2.2.1 油菜籽的挤压力-变形曲线 |
2.2.2.2 油菜籽的粒径对挤压力-变形屈服点和破裂点的影响 |
2.2.2.3 油菜籽粒径对屈服点Y1 和Y2 处变形量的影响 |
2.2.2.4 含水率对油菜籽屈服点的影响 |
2.2.2.5 压缩速度对挤压力—变形曲线屈服点Y1 和Y3 的影响 |
2.2.3 油菜籽剪切变形特性研究 |
2.2.3.1 试验装置及方法 |
2.2.3.2 油菜籽剪切曲线 |
2.2.3.3 粒径对剪切力和剪切强度的影响 |
2.2.3.4 含水率对剪切力和剪切强度的影响 |
2.2.3.5 剪切速度对剪切力和剪切强度的影响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油菜籽破壳机结构设计与破壳机理分析 |
3.1 油菜籽破壳方法 |
3.1.1 湿法破壳 |
3.1.1.1 水浸压碎法 |
3.1.1.2 电击法 |
3.1.1.3 真空法 |
3.1.2 干法破壳 |
3.1.2.1 剪切式破壳 |
3.1.2.2 搓碾破壳 |
3.1.2.3 挤压破壳 |
3.1.2.4 撞击破壳 |
3.1.2.5 能量法破壳 |
3.1.2.6 复合法破壳 |
3.1.2.7 搓撕法破壳 |
3.1.2.8 压力膨胀法破壳 |
3.1.2.9 超声波法破壳 |
3.2 影响油菜籽破壳的因素 |
3.2.1 油菜籽壳的性质 |
3.2.2 油菜籽壳的状态 |
3.2.3 油菜籽壳的粒度 |
3.2.4 破壳能力 |
3.3 破壳方法比较 |
3.4 油菜籽破壳装置设计 |
3.4.1 方案的确定 |
3.4.2 工作原理及主要零部件 |
3.5 主要零部件的设计 |
3.5.1 喂入量调节装置 |
3.5.2 甩盘结构设计 |
3.6 油菜籽的运动及力学分析 |
3.6.1 喂料机构设计 |
3.6.2 油菜籽在甩盘流道的运动分析 |
3.6.3 油菜籽与齿板撞击运动分析 |
3.6.4 油菜籽颗粒与复脱打板的撞击 |
3.7 油菜籽破壳机理分析 |
3.7.1 油菜籽的破坏、破碎和粉碎 |
3.7.2 裂纹及其扩展条件 |
3.7.3 被粉碎物料的基本物性 |
3.7.3.1 物料强度 |
3.7.3.2 强度随加荷速度而变化 |
3.7.3.3 易碎性 |
3.7.4 粉碎的三种假说 |
3.7.4.1 雷廷智假说 |
3.7.4.2 基尔壳切夫假说 |
3.7.4.3 邦德假说 |
3.7.5 油菜籽破壳所需功的计算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油菜籽破壳机性能试验研究 |
4.1 试验材料、设备及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设备 |
4.1.3 试验方法 |
4.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2.1 油菜籽含水率对破壳率和粉末率的影响 |
4.2.2 喂入量对破壳率和粉末率的影响 |
4.2.3 甩盘转速对破壳率和粉末率的影响 |
4.2.4 复脱打板数对破壳率和粉末率的影响 |
4.2.5 复脱打板位置对破壳率和粉末率的影响 |
4.2.6 复脱打板高度对破壳率和粉末率的影响 |
4.2.7 齿圈的齿距对破壳率和粉末率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破壳油菜籽分选机结构设计与运动参数分析 |
5.1 破壳油菜籽的物料特性 |
5.1.1 破壳油菜籽的组分 |
5.1.2 破壳油菜籽各组分的空气动力学特性 |
5.1.3 破壳油菜籽混和物的物理特性 |
5.2 常见分选方法比较 |
5.2.1 几何特性分选 |
5.2.2 空气动力学特性分选 |
5.2.3 重力特性分选 |
5.2.4 表面特性分选 |
5.2.5 电特性特性分选 |
5.3 破壳油菜籽分选机基本原理的确定 |
5.3.1 总体方案的确定 |
5.3.2 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 |
5.4 振动筛的结构及运动分析 |
5.4.1 振动筛的结构分析 |
5.4.2 筛面上物料的运动分析 |
5.5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破壳油菜籽分选机的性能试验研究 |
6.1 试验材料、设备及方法 |
6.1.1 试验材料及设备 |
6.1.2 实验方法 |
6.1.3 试验设计 |
6.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6.2.1 回归模型的检验与建立 |
6.2.2 主效应分析 |
6.2.3 单因素效应分析 |
6.2.4 双因素效应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油菜籽破壳分选机中试及结果分析 |
7.1 中试公司概况 |
7.2 设备中试过程及结果 |
7.3 脱壳油菜籽饼粕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希望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油菜籽全含油膨化机理与设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
1.1.1 世界菜籽油状况 |
1.1.2 我国菜籽油状况 |
1.1.3 菜籽粕的需求 |
1.2 油菜籽制油技术的发展状况 |
1.2.1 油菜籽传统制油工艺 |
1.2.2 油菜籽制油新工艺的研究进展 |
1.2.3 我国油菜籽加工设备状况 |
1.3 存在问题 |
1.4 本课题研究意义和内容 |
1.4.1 本课题研究意义 |
1.4.2 本课题目标 |
1.4.3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膨化处理对油菜籽微观结构的影响研究 |
2.1 引言 |
2.2 油菜籽微观结构和油脂在细胞中的存在状态 |
2.2.1 油菜籽的形态和结构 |
2.2.2 油菜籽的细胞结构 |
2.2.3 油脂在油料中的存在状态 |
2.3 不同预处理方式对油菜籽细胞作用的试验研究 |
2.3.1 试验材料 |
2.3.2 试验仪器与设备 |
2.3.3 试验方法 |
2.3.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油菜籽全含油膨化工艺的试验研究 |
3.1 前言 |
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仪器与设备 |
3.2.3 油菜籽膨化预榨工艺 |
3.2.4 试验方法 |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1 单因素试验结果分析 |
3.3.2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油菜籽全含油膨化设备的研究与设计 |
4.1 前言 |
4.2 设计依据 |
4.3 技术方案 |
4.4 主要结构设计 |
4.4.1 螺旋外径的确定 |
4.4.2 机筒的结构 |
4.4.3 螺旋结构 |
4.4.4 螺杆长径比的确定 |
4.4.5 出料模板 |
4.4.6 传动结构 |
4.4.7 轴承箱 |
4.4.8 动力控制系统 |
4.5 主要参数的计算 |
4.5.1 全含油挤压膨化机主轴强度 |
4.5.2 油菜籽全含油膨化机V带传动设计 |
4.5.3 油菜籽全含油挤压膨化机螺旋输送能力的计算 |
4.6 整机性能试验 |
4.6.1 试验目的与内容 |
4.6.2 试验装置及仪器 |
4.6.3 试验前的准备 |
4.6.4 试验方法 |
4.6.5 试验数据记录整理 |
4.6.6 试验结果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油菜籽全含油膨化对产品品质影响的试验研究 |
5.1 前言 |
5.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材料 |
5.2.2 试验仪器与设备 |
5.2.3 试验方法 |
5.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3.1 预榨毛油色泽与含磷量对比分析 |
5.3.2 各工序物料NSI值的对比分析 |
5.3.3 各工序物料赖氨酸含量的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油菜籽全含油膨化预榨制油工艺的综合分析评价 |
6.1 前言 |
6.2 油菜籽全含油膨化预榨制油工艺评价 |
6.2.1 工艺流程设计 |
6.2.2 工艺说明 |
6.2.3 油菜籽全含油膨化预榨制油工艺与传统工艺的对比分析 |
6.3 产品品质评价 |
6.4 经济评价 |
6.4.1 综合能耗比较 |
6.4.2 成品得率比较 |
6.4.3 销售产值比较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干法挤压膨化菜籽油脂及粕品质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菜籽油在植物油中的地位 |
1.1.2 菜籽和菜籽油的化学特性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传统制油工艺 |
1.2.2 菜籽现代制油工艺 |
1.2.3 挤压膨化浸出制油工艺的优点 |
1.2.4 高含油料挤压膨化设备的研究现状 |
1.2.5 低温制油的意义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菜籽挤压膨化浸油预处理工艺的试验研究 |
1.3.2 挤压膨化预处理工艺对菜籽挤压油的品质的影响 |
1.3.3 挤压膨化预处理工艺对菜籽饼粕质量的影响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原料 |
2.2 试验设备与仪器 |
2.2.1 试验设备 |
2.2.2 试验仪器 |
2.3 试验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物料粒度及套筒温度的确定 |
3.2 菜籽直接挤压膨化试验 |
3.2.1 不同挤压参数对粕残油率的影响 |
3.2.2 不同挤压参数对膨化物含油率的影响 |
3.2.3 挤压膨化对榨笼出油率的影响关系 |
3.2.4 最佳挤压参数的确定 |
3.2.5 小结 |
3.3 挤压参数对生产率和单位功耗产量的影响 |
3.3.1 挤压参数对生产率的影响关系 |
3.3.2 挤压参数对单位功耗产量的影响 |
3.3.3 小结 |
3.4 菜籽挤压油品质的研究 |
3.4.1 不同挤压参数对挤压油碘价的影响 |
3.4.2 不同挤压参数对挤压油过氧化值的影响 |
3.4.3 不同挤压参数对油脂酸价的影响 |
3.4.4 挤压油其它指标的测定 |
3.4.5 与传统工艺制得的油脂的比较 |
3.4.6 小结 |
3.5 不同挤压参数对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
3.5.1 不同挤压参数对单不饱和脂肪酸总量的影响 |
3.5.2 不同挤压参数与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的关系 |
3.5.3 不同挤压参数对油脂中棕榈酸总量的影响 |
3.5.4 不同挤压参数对挤压油中油酸总含量的影响 |
3.5.5 不同挤压参数对挤压油中亚油酸总量的影响 |
3.5.6 不同挤压参数对挤压油中亚麻酸含量的影响 |
3.5.7 小结 |
3.6 不同挤压参数对浸出粕的影响 |
3.6.1 不同挤压参数对浸出粕中单宁含量的影响关系 |
3.6.2 不同挤压参数对植酸含量的影响关系 |
3.6.3 不同挤压参数对氮水溶性指数(NSI)的影响 |
3.6.4 小结 |
4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发表文章 |
(9)油料预处理加工机械设备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烘干设备 |
1.1 现状 |
1.2 特点 |
1.3 发展趋势 |
2 色选设备 |
2.1 现状 |
2.2 特点 |
2.3 发展趋势 |
3 破碎机械 |
3.1 现状 |
3.2 特点 |
3.3 发展趋势 |
4 软化设备 |
4.1 现状 |
4.2 特点 |
4.3 发展趋势 |
5 轧坯设备 |
5.1 现状 |
5.2 特点 |
5.3 发展趋势 |
6 挤压膨化设备 |
6.1 现状 |
6.2 特点 |
6.3 发展趋势 |
7 蒸炒设备 |
7.1 现状 |
7.2 特点 |
7.3 发展趋势 |
8 榨油设备 |
8.1 现状 |
8.2 特点 |
8.3 发展趋势 |
9 结束语 |
(10)中国油菜饼粕质量特征、影响因素和加工技术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我国的油菜生产 |
2 我国的油菜籽加工及其对饼粕质量的影响 |
2.1 加工工艺类型及其特点 |
2.2 加工对饼粕质量的影响 |
3 菜籽饼粕的营养、抗营养和/或毒性成分及限制利用因素 |
3.1 菜籽饼粕中的营养成分 |
3.2 菜籽饼粕中的抗营养和/或毒性成分 |
3.3 限制国产菜籽饼粕利用的主要因素 |
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
1 国产菜籽饼粕的质量特征分析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结果与分析 |
1.2.1 主要营养成分组成特点 |
1.2.2 主要抗营养和/或毒性成分组成特点 |
1.3 讨论 |
1.3.1 样品的来源及其代表性 |
1.3.2 国产菜籽饼粕的主要质量特征与其质量标准的制定 |
2 国产菜籽饼粕品质差异影响因素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试验1: 品种和混杂的影响分析 |
试验2: 产地和加工工艺的影响分析 |
试验3: 加工过程的影响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品种双低油菜主要成分组成 |
2.2.2 纯种双低菜籽和混杂商品菜籽的硫苷含量与组成 |
2.2.3 产地和加工工艺不同的菜籽饼粕的主要化学成分组成 |
2.2.4 菜籽饼粕主要成分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 |
2.3 讨论 |
2.3.1 混杂对硫苷的影响及硫苷分级标准值的确定 |
2.3.2 选用中性洗涤纤维作为加工质量控制指标的依据 |
2.3.3 饼粕蛋白质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提高途径 |
3 国产菜籽饼粕加工技术评价 |
3.1 材料与方法 |
试验1: 体外酶解透析方法评价菜籽饼粕加工技术 |
试验2: 真代谢能体系评价菜籽饼粕加工技术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菜籽饼粕样品体外酶解评价结果 |
3.2.2 菜籽饼粕真代谢能值和氨基酸有效性的评价结果 |
3.3 讨论 |
3.3.1 用体外酶解透析方法来评价菜籽饼粕加工技术 |
3.3.2 用真代谢能体系评价菜籽饼粕加工技术 |
4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农业行业标准《饲料用菜籽粕》报批稿 |
四、使用圆筒炒锅蒸炒菜籽是降低菜油色泽的有效途径(论文参考文献)
- [1]长柄扁桃油制备方法及油品质研究[D]. 闫军. 西北大学, 2016(01)
- [2]油茶籽低温压榨制油与吸附精炼技术及设备研究[D]. 李文林.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01)
- [3]炒香型油脂生产中多环芳烃的控制[D]. 张东东. 河南工业大学, 2016(08)
- [4]明代农具设计研究[D]. 张明山. 南京艺术学院, 2014(02)
- [5]湖南高新创投集团盈成油脂项目投资决策研究[D]. 曹芳. 湖南大学, 2014(09)
- [6]油菜籽破壳分选技术与设备的研究[D]. 郭贵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10)
- [7]油菜籽全含油膨化机理与设备研究[D]. 李少华.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2009(05)
- [8]干法挤压膨化菜籽油脂及粕品质的试验研究[D]. 解铁民. 东北农业大学, 2008(03)
- [9]油料预处理加工机械设备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 马传国. 中国油脂, 2005(04)
- [10]中国油菜饼粕质量特征、影响因素和加工技术评价研究[D]. 陈刚. 华中农业大学, 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