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根尖发育生物学及VA菌根研究

荔枝根尖发育生物学及VA菌根研究

一、荔枝根尖发育生物学与VA菌根调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邓英毅[1](2009)在《GA3诱导枇杷无核机理研究》文中认为枇杷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但枇杷果实中的种子大而多,约占整个果实的30%左右,极大地降低了枇杷果实的可食率,因此影响了其食用价值和商品价值。如何减少枇杷的种子数量,尽可能达到无核,是枇杷生产和育种研究中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目前获得无核枇杷主要有两条途径:第一条是自身为无核品种。这主要是通过自然筛选、二倍体与四倍体杂交和人工诱导等方式产生三倍体无核枇杷。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三倍体枇杷新品种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得到检验和示范推广。但是无论是人工杂交获得的三倍体还是自然选育的三倍体,在生产实践中,都还必不可少的要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才可以获得具有商品价值的果实。第二条途径是有核品种的无核化诱导处理,也就是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诱导枇杷单性结实。目前最为成功的是用GA3来诱导无核果实。这方面的研究虽然很多,但主要集中在诱导剂量、诱导时期以及GA3对枇杷果实发育、果实的经济性状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等方面。在GA3诱导枇杷无核机理的研究方面,至今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因此,为了解释GA3诱导枇杷无核的生殖生物学和生理学机理,在重庆以早熟品种“壁黄早”和中熟品种“大五星”为材料,通过用不同浓度的GA3在花蕾期处理花穗,分别就GA3对枇杷雌雄蕊器官的生长发育动态的影响、对花粉生活力和发芽力的影响、对胚胎发育的影响、对枇杷果实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及对花蕾或者果实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等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GA3处理对枇杷雌雄蕊器官的生长发育没有影响。GA3没有改变花器官的外形;不影响花药发育进程和花药细胞学特征,花药都能正常发育,形成正常成熟的花粉粒。枇杷花药的发育过程可以分为造孢细胞期、小孢子母细胞期、四分体期、单核小孢子期、花粉粒成熟期。2.GA3花前处理枇杷并没有降低花粉的生活力和发芽率。500-750mg/L GA3处理能显着提高花粉发芽率和花粉管生长长度。培养基中添加5-200 mg/L的GA3对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有促进作用,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生长长度随添加GA3浓度的提高而呈上升趋势。但是,当GA3浓度高于200mg/L时则降低花粉的萌发率和花粉管的生长长度。3.枇杷的胚珠属于倒生胚珠,在雌蕊发育早期,由胚珠原基发育成珠心、珠柄、珠被等各部分。大孢子母细胞分裂形成功能大孢子,进而形成二核、四核、八核胚囊。中央细胞受精后形成初生胚乳核,先于合子进行分裂。枇杷的胚乳属于核型胚乳。受精的卵细胞形成合子,再进一步发育成原胚。正常枇杷胚胎发育经历球形胚、心形胚、子叶胚等各个时期。4.GA3影响枇杷的胚胎发育,诱导产生无核枇杷。用500mg/L GA3处理枇杷花穗后,处理植株的胚囊内仍有正常的卵器、助细胞和中央极核细胞;受精的卵细胞还能形成合子,再进一步发育成原胚,但合子细胞分裂只停留在原胚阶段,胚体细胞松散形状不规则;由于胚乳和珠心发育异常并逐渐退化解体消失,最后胚也逐步退化解体;内外珠被虽在胚胎发育的早期阶段能正常发育,但是发育后期受阻,内外珠被之间的部分细胞退化,因此,GA3处理后的枇杷果实只是形成具有内外两层薄珠被、胚和胚乳完全退化的疵籽。GA3处理后的枇杷无核的生殖生理学机理在于珠心和胚乳发育异常并逐步退化,最终造成胚败育。5.GA3处理对ZT含量的变化趋势没有影响但能显着提高果实在1月上旬至2月上旬的ZT含量。无论是处理还是未处理的枇杷,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ZT的含量有两次高峰:花前的11月中旬和次年1月上旬。6.用GA3处理过的和未处理的果实中IAA含量的变化趋势在1月下旬前和2月中旬后基本相似。但是,在1月下旬至2月中旬,未用GA3处理花穗的果实中的IAA含量突然急剧升高,而用GA3处理过的则持续下降。GA3处理能显着降低1月中旬前(球形胚阶段)的IAA含量。7.GA3影响ABA含量的变化趋势并能显着降低果实内的ABA含量。未处理的枇杷果实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ABA含量出现三次高峰:花后谢花期的11月下旬、第二次生理落果期的1月底和4月中下旬。8.在1月上旬前,经GA3处理花穗和未处理的果实中的ZT/ABA比值的变化趋势相似但变幅较小。但是经GA3处理过花穗的在次年的1月中下旬以后急剧上升,在3月中下旬达到最高值,然后急剧下降;而未经花前用GA3处理过花穗的从次年的1月中下旬以后至采收则持续下降,但变幅较小。9.在次年的2月中旬前,经GA3处理花穗和未处理的果实中的IAA/ABA比值的变化趋势基本相似但变幅不大。但是,花前用GA3处理过花穗的在2月中旬以后急剧上升。在3月中下旬达到最高值,此后至采收期又急剧下降,而未处理的在2月中旬以后持续下降且变幅较小。10.GA3处理的胚胎败育与果实内源激素变化密切相关:ZT和IAA的增加和ABA的降低有助于枇杷授粉受精、细胞的早期分裂和分化,子房中IAA和ABA含量的大幅度增加与初生胚乳核、合子分裂、胚乳和胚胎的正常发育之间密切相关,ZT、IAA和ABA含量之间的平衡有利坐果、果实生长和胚胎的正常发育。花前GA3处理枇杷能显着降低1月中旬前的IAA和ABA含量,从而导致胚乳和胚发育受阻,使其中途停止发育或者退化消失,最终产生无核。ABA在果实发育中并不只是一种抑制激素,ABA对胚胎的发育也非常重要,一定水平的ABA可以促进胚乳和胚的正常发育,GA3处理后的枇杷果实的ABA含量下降也是造成胚乳和胚胎退化解体的关键因素之一。11.无论是早熟品种“壁黄早”还是中熟品种“大五星”,在重庆地区GA3处理和不处理果实的生长发育过程大致都可分为3个时期:(1)开花坐果和幼果滞长期(11月中下旬至2月上旬),此期单果重、单果日增重、果实纵径、横径变化较少:(2)幼果细胞迅速分裂期(2月中下旬至3月上中旬),此期单果重、单果日增重、果实纵径和横径变化较大;(3)细胞迅速膨大期和果实成熟期(3月下旬至采果前),此期单果重、单果日增重、果实纵径、横径急剧增加。12.GA3处理能够提高第一个和第二个果实生长发育时期的单果重、果实纵径和横径,增加花穗主轴和第一支轴以及花梗的长度,提高坐果率。13.GA3处理枇杷花穗能诱导枇杷单性结实,获得具有商品性大小的无核果。无核果率高达100%;无核果的果形指数、可食率、VC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都较对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果肉厚。但是,无核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等都较未处理的低;无核果的果实成熟期被推迟。

侯晓强[2](2007)在《石斛属植物菌根生物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石斛为我国名贵中药材,石斛属多种植物均用作商品石斛药材。石斛来源植物复杂,通常以茎的结构特征作为鉴定依据,但茎的结构特征有限,很难区分所有的种类,这就要求有更多的形态特征来辅助鉴定,而根的解剖特点可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之一。目前,石斛药材的需求量的不断增加,而石斛属植物生境较为独特,自然繁殖率低,人工栽培难以大面积推广,导致天然石斛无序采集,自然资源锐减,部分石斛种濒临灭绝。石斛属植物具有兰科植物典型的菌根特征,在自然条件下生长的石斛种子萌发、植株营养生长、生殖生长均需要与菌根真菌共生。本文系统地研究了石斛属植物根和菌根的解剖学结构特征,对石斛属植物的内生真菌进行了分离培养,研究了石斛属植物内生真菌对金钗石斛和铁皮石斛的作用,并对能够促进金钗石斛苗生长的内生真菌进行了分类鉴定。对中国石斛属34种植物42个材料根的解剖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石斛属植物根的结构为典型的单子叶植物根的结构,其从外到内依次为根被、外皮层、皮层、内皮层、中柱鞘、维管束和髓。首次发现了长距石斛、美花石斛和细茎石斛根的外皮层通道细胞外侧,有纤维体(Tilosome)结构的存在。提出了根解剖结构特征如根被最内层细胞的V型加厚、外皮层通道细胞外侧的纤维体、外皮层细胞的加厚方式、内皮层细胞的形状及髓的类型可以作为属下种间的鉴别主要特征;同时指出根被的层数、细胞的形状受石斛生长环境的影响较大,不易作为分类鉴定的特征;根被的形状与石斛的附生习性具有相关性,在根系附着基质的一侧,根被变窄,细胞受到挤压,细胞层数也略少于暴露的一侧。比较野生金钗石斛与人工栽培的壮苗和弱苗、野生铁皮石斛与人工栽培的壮苗和弱苗根的解剖结构发现,野生石斛与人工栽培的壮苗和弱苗在结构上的差异仅体现在根被的层数、厚度,维管束的数量上的变化,其结果为野生石斛高于人工栽培石斛,人工栽培的壮苗高于弱苗。首次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石斛属25种植物根的解剖结构特征转化的数据进行分析,基于根的解剖结构特征建立了石斛属植物种间的系统发育树。该系统发育树将25种石斛划分为4个类群,这与中国植物志描述的石斛属植物属下组的划分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根据GeneBank数据中已知石斛属植物的rDNA ITS序列,对本实验中石斛属的19种石斛植物构建了分子系统发育树,考察了石斛属植物种间的分子亲缘关系。比较基于根的解剖结构特征的种间亲缘关系和分子亲缘关系,发现二者不具有相关性;分子亲缘关系与石斛属植物属下组的划分也存在分歧。通过对石斛属34种植物42个材料的菌根解剖结构的系统研究,发现菌根的主要特征为真菌从根被最外层细胞或根毛侵入根被组织,主要以菌丝的形式在根被组织中扩展,但仅观察到金钗石斛根中的真菌充满某一根被细胞的现象。菌根真菌从外皮层通道细胞进入皮层组织,在通道细胞中既可以菌丝形式直接穿过,也可围绕细胞核形成菌丝圈或菌丝团结构:皮层细胞中还可观察到有菌根真菌形成的疏松的菌丝团、衰败的菌丝团及二者共存的现象,菌丝团的形成是兰科植物菌根形成的典型特征。在一些皮层细胞中,疏松的菌丝团围绕着衰败的菌丝团存在。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菌丝团在皮层中的分布位置与石斛属植物附生习性相关,根系附着基质一侧的皮层细胞中菌丝团密度较高。菌丝团主要在皮层中间的细胞中形成,而皮层最内侧1~2层细胞中,菌丝团没有分布或数量很少。菌根真菌一般不侵入内皮层和中柱,只有大苞鞘石斛和铁皮石斛的内皮层通道细胞和中柱鞘通道细胞中有菌丝团的存在,该现象在石斛属正常生长着的植物菌根研究中尚为首次发现。石斛属植物根的皮层中,菌根真菌的定殖率为0~80%,其中黑毛石斛高达70%~80%;而长距石斛等的皮层中没有菌根真菌的定殖。野生石斛、人工栽培的壮苗和弱苗的菌根结构存在差异,弱苗的皮层细胞中没有菌丝团结构或者仅存在衰败的菌丝团,其真菌的定殖率也低于野生石斛和人工栽培的壮苗。首次对石斛属34种植物42个材料中的内生真菌进行了系统分离和培养,共分离得到1313个内生真菌菌株,不同的植物其内生真菌的数量不同,内生真菌侵染率、分离率也不同。石斛中内生真菌的总侵染率分布在25.7%~61.1%:内生真菌分离率为0.29~1.18。石斛属植物内生真菌具有多样性特征,多样性指数分布在1.75-4.33之间。根据内生真菌的培养特征,可将山现频率高的菌株划分为10个形态类群,不同形态类群的菌株在石斛属植物中的分布不同,发生频度也存在差异。完成了本实验所得1313株内生真菌对石斛苗生长影响的筛选工作。筛选出了36个对金钗石斛苗有促生长作用的菌株、8个对铁皮石斛苗有促生长作用的菌株;对接种活性菌株的石斛苗根进行了侵染检测,发现内生真菌均可以侵入石斛苗根的根被组织,部分真菌可以穿过外皮层通道细胞进入皮层组织,其中菌株22-R-4和G08-R-17可以在石斛苗皮层中形成菌丝团结构。这些有促生长作用的真菌一般不能侵染石斛苗根的维管束,而能够侵染维管束的真菌不利于石斛苗的生长。内生真菌还能够影响石斛苗的化学成分含量。在琼脂培养基上,接种菌株22-R-4的金钗石斛苗总生物碱含量高于未接种组,接菌的铁皮石斛苗总多糖含量与未接种组相差不大。但在木屑支持物上,接种菌株22-R-4降低了金钗石斛苗总生物碱含量,也降低了铁皮石斛苗总多糖含量。免疫组织化学定位研究发现,接种菌株22-R-4的金钗石斛苗其根尖和茎尖IAA含量分别高于未接菌苗根尖和茎尖IAA的含量。对有促进金钗石斛苗生长的36个内生真菌进行了形态观察,其中18个菌株能够产生孢子,17个菌株鉴定到了种,分别属于14个属。对其余不产孢的18个菌株进行了rDNA ITS序列测定,并与GeneBank中序列相似性较高的已知菌株进行了比较分析,确定了序列相似性高的9个菌株的分类地位。

晏姝,陈红跃,何淑琼,康敏明,彭桂香[3](2007)在《不同大气污染区林地土壤化学和微生物特性》文中研究指明以2种污染区和对照区的不同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土壤样本的化学特性和微生物数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气体污染物引起附近林地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含量下降,台湾相思林在污染环境下改良土壤化学性质极为明显。污染区的3种微生物数量均显着低于对照,土壤细菌数量总体上呈现荔枝林地>台湾相思林地>马尾松林地>尾叶桉林地>裸地。土壤化学特性与土壤微生物量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有效养分含量越高越适合微生物的生长。综合各林地土壤化学和微生物特性的分析可看出,台湾相思和荔枝在大气污染的地区是较为理想的造林树种。

杨晓红,罗安才,李道高,邓英毅,王容春,朱邦松,周春华,姜国金[4](2002)在《荔枝根尖发育生物学与VA菌根调查研究》文中指出新鲜荔枝 (LitchichinensisSonn .)种子播种 ,1 0天左右萌发 ,胚根先突破种皮 ,胚芽随后从种子中伸出 ;胚根白色 ,直径 1 0~ 2 0 μm ,荔枝根尖有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 4个分区 ,成熟区上有根毛。初生结构由外至内依次可分为 :表皮、皮层和中柱三大部分 ;根尖后部有许多侧根性质的瘤状根 ,皮层肥厚 ,和维管束一道与根尖的皮层和维管束有机相连。荔枝播种 3 0天后的根尖和成年结果树根尖 2~ 3cm长根段以及瘤状根上都观察到了AM真菌菌丝侵染 ,但侵染率低 ,土壤中的AM真菌孢子密度也低。认为提高土壤中的AM真菌孢子数量和荔枝根系的菌根感染率 ,将是提高荔枝果实产量和质量的有效生物途径之一。

二、荔枝根尖发育生物学与VA菌根调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荔枝根尖发育生物学与VA菌根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GA3诱导枇杷无核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枇杷的起源与分布
    1.2 枇杷的营养、药用和经济价值
    1.3 枇杷生产发展状况
        1.3.1 世界枇杷的生产概况
        1.3.2 中国枇杷的分布、产业的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
        1.3.3 国外枇杷生产状况
    1.4 园艺植物单性结实的研究进展
        1.4.1 单性结实类型
        1.4.2 植物生长调节剂诱导无核果产生的生理基础
    1.5 植物生长调节剂诱导无核果在果树上的应用
    1.6 果树无核的胚胎学机理研究现状
        1.6.1 雄性不育
        1.6.2 雌性器官不育
        1.6.3 授粉受精不良
        1.6.4 胚早期或中途败育
    1.7 无核枇杷的研究进展
        1.7.1 枇杷花和果实的生长发育特点
        1.7.2 无核果实的优点
        1.7.3 无核枇杷的研究现状
第二章 引言
    2.1 立论依据及研究意义
    2.2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3.1 GA_3诱导枇杷无核的组织解剖学研究
        3.1.1 试验时间和地点
        3.1.2 试验材料
        3.1.3 试剂
        3.1.4 田间试验设计和处理方法
        3.1.5 采样
        3.1.6 枇杷的花和子房构造观察和显微制片
    3.2 GA_3处理对枇杷花粉生活力和发芽率的影响
        3.2.1 花粉生活力鉴定
        3.2.2 GA_3对枇杷花粉发芽率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
    3.3 GA_3处理对枇杷内源激素水平的影响
        3.3.1 试验时间和地点
        3.3.2 试验材料
        3.3.3 试剂
        3.3.4 田间试验设计和处理方法
        3.3.5 内源激素的分离、提取和测定方法
    3.4 GA_3处理对枇杷果实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
        3.4.1 试验时间、地点和试验材料
        3.4.2 田间试验设计和处理方法
        3.4.3 取样方法
        3.4.4 测定方法
    3.5 统计分析方法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4.1 GA_3处理诱导枇杷无核的组织解剖学研究
        4.1.1 枇杷花和子房构造
        4.1.2 GA_3处理对枇杷的花药结构和花粉粒的形成和发育的影响
        4.1.3 枇杷正常的胚胎发育
        4.1.4 GA_3处理对枇杷胚胎发育的影响
    4.2 GA_3处理对花粉育性和花粉发芽率的影响
        4.2.1 GA_3处理对花粉生活力的影响
        4.2.2 GA_3处理对枇杷花粉发芽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及其花粉发芽试验
        4.2.3 贮藏对花粉发芽率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
    4.3 GA_3处理对枇杷果实内源激素水平的影响
        4.3.1 GA_3处理对枇杷果实ZT水平的影响
        4.3.2 GA_3处理对枇杷果实IAA水平的影响
        4.3.3 GA_3处理对枇杷果实ABA水平的影响
        4.3.4 GA_3处理对枇杷果实CPPU水平的影响
        4.3.5 GA_3处理对枇杷果实ZT/ABA比值的影响
        4.3.6 GA_3处理对枇杷果实IAA/ABA比值的影响
        4.3.7 GA_3处理对枇杷果实(ZT+IAA)/ABA比值的影响
    4.4 GA_3处理对枇杷果实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
        4.4.1 GA_3处理对枇杷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
        4.4.2 GA_3处理对枇杷果实纵横经和果形指数的影响
        4.4.3 GA_3处理对枇杷果实品质的影响
        4.4.4 GA_3处理对枇杷花穗生长的影响
        4.4.5 GA_3处理对果实成熟期的影响
    图版部分
第五章 讨论
    5.1 枇杷的花粉育性及其花粉萌发
        5.1.1 GA_3处理对枇杷花粉育性和花粉萌发的影响
        5.1.2 环境条件对枇杷花粉育性和花粉萌发的影响
    5.2 GA_3诱导枇杷无核的组织解剖学机理研究
    5.3 枇杷果实的生长发育过程
    5.4 GA_3处理对枇杷果实内源激素与胚胎发育的影响
        5.4.1 枇杷果实内源激素与胚胎发育
        5.4.2 枇杷果实内源激素与果实的生长发育
        5.4.3 GA_3处理对花和果实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5.4.4 GA_3诱导枇杷无核的胚胎发育与内源激素的关系
    5.5 GA_3处理对枇杷果实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
        5.5.1 GA_3处理对枇杷果实的生长发育的影响
        5.5.2 GA_3对枇杷无核果的诱导和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5.5.3 GA_3处理对枇杷果实成熟期的影响
        5.5.4 GA_3诱导枇杷无核的处理浓度的选择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语表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情况
致谢

(2)石斛属植物菌根生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资源调查及其与宿主关系的研究进展
    第一节 药用植物内生真资源调查研究方法和研究进展
    第二节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样品的采集和保存
    第三节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侵染检测和形态观察
    第四节 药用植物与内生真菌的识别及其研究方法
    第五节 药用植物与内生真菌共生关系形成过程
    第六节 影响药用植物与内生真菌共生关系形成的因素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兰科石斛属植物根的解剖学结构特征
    第一节 石斛属植物材料的获得
    第二节 石斛属植物根的解剖学结构特征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石斛属植物根的解剖结构特征与分子系统进化的关系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兰科石斛属植物菌根的解剖学结构
    一、材料和方法
    二、结果
    三、分析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石斛属植物内生真菌的分离
    一、材料和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三、讨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石斛属植物内生真菌对石斛苗的作用
    第一节 石斛属植物内生真菌对金钗石斛苗作用的初步研究
        参考文献
    第二节 内生真菌对金钗石斛苗促生长作用的验证
        参考文献
    第三节 内生真菌对金钗石斛苗的侵染检测
        参考文献
    第四节 内生真菌对铁皮石斛苗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五节 内生真菌接种铁皮石斛苗的侵染检测
    第六节 菌株22-R-4对石斛苗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七节 菌株22-R-4对金钗石斛苗组织内IAA分布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对金钗石斛苗有促生长作用内生真菌的鉴定
    第一节 内生真菌的形态鉴定
        参考文献
    第二节 菌株22-R-4子实体的诱导
        参考文献
    第三节 对金钗石斛苗有促生长作用内生真菌的分子鉴定
        参考文献
主要结论
作者简介
致谢

(3)不同大气污染区林地土壤化学和微生物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地区概况
2 材料与方法
    2.1 采样点布设与样品采集
    2.2 测定方法
        2.2.1 土壤化学特性的测定
        2.2.2 土壤微生物量的测定
3 结果与讨论
    3.1 不同污染区林木根区土壤化学特性比较
    3.2 不同污染区林木根区土壤的微生物数量比较
        3.2.1 土壤细菌数量比较
        3.2.2 土壤真菌数量比较
        3.2.3 土壤放线菌数量比较
    3.3 土壤化学特性与土壤微生物量的相关性分析
4 结论

(4)荔枝根尖发育生物学与VA菌根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2.1 根系的发育及形态
    2.2 根的初生结构
    2.3 根的分支
    2.4 瘤状根
    2.5 根的共生现象——VA菌根的形成
    2.6 泸州荔枝园中AM真菌孢子数量调查
3 讨论
    3.1 荔枝根系的生理生态特性
    3.2 VA菌根的生理生态作用

四、荔枝根尖发育生物学与VA菌根调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GA3诱导枇杷无核机理研究[D]. 邓英毅. 西南大学, 2009(03)
  • [2]石斛属植物菌根生物学研究[D]. 侯晓强.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7(07)
  • [3]不同大气污染区林地土壤化学和微生物特性[J]. 晏姝,陈红跃,何淑琼,康敏明,彭桂香.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7(02)
  • [4]荔枝根尖发育生物学与VA菌根调查研究[J]. 杨晓红,罗安才,李道高,邓英毅,王容春,朱邦松,周春华,姜国金. 西南园艺, 2002(S1)

标签:;  ;  ;  ;  ;  

荔枝根尖发育生物学及VA菌根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