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萝卜种质资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冬春萝卜,表型性状,耐抽薹性,生理生化特性
萝卜种质资源论文文献综述
姚南[1](2019)在《耐抽薹萝卜种质资源筛选及抽薹机理研究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萝卜的先期抽薹现象是影响其冬春生产的主要因素,本试验在基于对73份萝卜材料进行表型性状与耐抽薹性的关系分析和田间耐抽薹性评价的基础上,筛选出耐抽薹的种质,并对耐抽薹性与田间农艺性状以及抽薹前后的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同时研究了萝卜抽薹开花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以期为萝卜耐抽薹种质资源创新、新品种选育以及耐抽薹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萝卜种质资源耐抽薹性的鉴定以及与表型性状的关系。基于8个耐抽薹性指标,分别用聚类分析和隶属函数法鉴定73份萝卜材料的耐抽薹性。结果表明,聚类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分别将萝卜材料的耐抽薹强弱属性分类成3类和5类,初步筛选出最不耐抽薹的种质新西兰短叶13号和最耐抽薹材料韩国大根。而贵州大学农学院自育的W2(14)-18-3、HY15-2-2-1、W3(14)-13-4、XHT13-1-1-1四个萝卜材料则属于耐抽薹的种质材料,可以媲美韩国大根。不同萝卜材料的表型性状与耐抽薹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萝卜植株的叶型、叶形、叶色、叶缘、叶裂刻、根长、根粗以及根重与耐抽薹性呈极显着正相关。肉质根的光滑度、上部皮色、下部皮色、肉色以及根型类别与耐抽薹性呈极显着负相关。叶脉色与耐抽薹性呈显着负相关,叶尖性状、叶面刺毛、叶长、叶宽、肉质根侧根分布情况与耐抽薹性无显着相关性。萝卜耐抽薹性与表型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根粗、根重、叶形、叶缘、根长这5种表型性状与耐抽薹性的关联度排在19个表型性状的前5位,因此,这5种表型性状与萝卜的耐抽薹性相关性最高。2.萝卜耐抽薹性与生理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本试验分析了20份易抽薹和耐抽薹萝卜材料抽薹前后的生理指标,包括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大部分萝卜材料的可溶性糖含量在抽薹后显着上升,在显蕾期及以后达到最高,之后随着抽薹过程逐渐下降,在抽薹5cm以上达到最低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趋势差别不大,但是SOD活性的最高水平处在不同的抽薹时期。20个萝卜品种POD活性水平在抽薹前后均表现出先升高,在抽薹1-2cm时达到最高,后随着抽薹过程的进行而逐渐降低,到抽薹5cm以上后恢复到抽薹前的水平。所有材料的CAT活性在抽薹后均出现显着的下降。这些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与萝卜抽薹过程紧密相关,总体上在抽薹前呈逐渐升高、抽薹后处于较低水平的趋势。3.萝卜抽薹开花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为了了解萝卜抽薹的分子机理,本试验利荧光定量qRT-PCR检测了几个与抽薹开花相关的基因在不同组织不同时期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耐抽薹和晚开花性状与FLC1.1、FLC1.2两个开花抑制基因的表达呈正相关,耐抽薹材料韩国大根的FLC1.1基因表达量显着高于易抽薹材料新西兰短叶13号,随着萝卜进入花芽分化期和显蕾期,FLC1.1呈低水平表达;在叁个不同时期不同组织中,耐抽薹材料韩国大根的FLC1.2基因表达水平均显着高于易抽薹材料新西兰短叶13号,且随着花芽的出现也呈现下降趋势。VRN1和VRN2两个开花正调控基因的表达与开花抽薹性状呈正相关,VRN1和VRN2的表达水平在花芽未分化期的茎尖和根中高表达,且在花芽分化期VRN1和VRN2的表达水平在新西兰短叶13号中略高于韩国大根;而在显蕾期,新西兰短叶13号的叶中显着高于韩国大根。SOC1基因可能在花芽分化早期与开花呈正相关,随时间推移,其表达量在叁个时期均呈下降趋势,只在花芽未分化期新西兰短叶13号的茎尖中显着高于韩国大根,在叶片中则韩国大根略高于新西兰短叶13号;而在花芽分化期,SOC1基因在韩国大根中的表达水平在根和茎尖中高于新西兰短叶13号;在显蕾期,在韩国大根的叶和茎尖中的SOC1基因表达高于新西兰短叶13号。(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9-03-01)
张平平[2](2018)在《浙江省萝卜种质资源收集、提纯和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萝卜(Raphanus sativus L.)为十字花科异花授粉一二年生植物,肉质膨大且根营养丰富,是我省重要的大宗蔬菜作物。地方品种对该地区的自然条件有高度适应性,基因型丰富,是育种重要的原始材料。本研究共收集到萝卜地方品种34份,开展田间试验,进行农艺性状调查、品质性状分析等研究。对‘笕桥缨红萝卜’、‘兰溪小萝卜’、‘一刀种萝卜’、‘上虞湖田萝卜’等进行初步鉴定评价和对‘细颈圆红萝卜’品种进行繁殖更新。研究结果以期为萝卜种质资源保护和育种研究工作奠定基础。1.农艺性状统计分析表明,浙江地方萝卜品种农艺性状变异系数较大(叶脉色为66.28%、根形为68.34%、根表面侧根为91.03%、根辣味为130.63%),遗传多样性好;各农艺性状之间存在极显着相关(p<0.01),叶型与叶形、叶长与株高、侧根与根光滑度等间发现高度相关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855、0.826和0.822。2.对肉质根进行质构仪穿刺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根皮色的肉质根质地相差较大,其中根皮破裂深度为紫色萝卜(4.84mm)>红色萝卜(3.92mm)>白色萝卜(3.85mm)>粉红色色萝卜(3.35mm)>绿色萝卜(2.70mm);肉质根质地与根部性状达到显着相关水平(p<0.05),如根皮硬度与皮厚相关系数r为-0.307。3.对肉质根进行营养品质(鲜样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干样可溶性固形物、干样可溶性糖、干样蛋白质)和硫苷的测量,结果表明品质性状的变异也较大,如维生素C含量变化最大9.89 mg/100g~47.06 mg/100g,变异系数为45.96%;共检测到七种硫苷,总硫苷变化范围为5.3200mg/g DM~29.3700mg/g DM;各营养品质和各硫苷组分含量与根部性状有极显着相关性(p<0.01),如干样蛋白质与上皮色、鲜样可溶性固形物与根长、1-甲氧基吲哚甲基硫苷与下皮色、吲哚甲基硫苷与根肉色、5-甲基亚磺酰戊基硫苷与根苦味等,相关系数r分别为0.533、-0.467、0.819、0.567和0.474。4.根据农艺性状观察以及文献调查,初步筛选出21份浙江地方品种;对上述4个鉴定和1个繁殖地方品种初步评价发现,所收集的材料中均存在叶型、根形和根皮色有性状分离和混杂现象。通过单株选择法进行了提纯和繁育,保持了原有种性和特点。(本文来源于《浙江农林大学》期刊2018-03-05)
闫志国,李宝军,马玲玲,杨晓东[3](2018)在《潍县萝卜种质资源分布及存在问题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潍县萝卜是山东潍坊的地方名特产,栽培用种以自家留种为主。经调研,潍坊市潍县萝卜生产地主要集中在寒亭区和潍城区,以"二大缨"品种为主,秋延迟拱棚栽培是当前潍县萝卜生产的主要种植模式。但目前潍县萝卜生产中存在栽培用种质量差、重茬病害逐年加重、栽培技术不规范、贮存技术落后等问题。(本文来源于《中国果菜》期刊2018年02期)
张平平,吴建国,陈迈,童未名,臧运祥[4](2017)在《浙江地方萝卜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开展地方种质资源的研究和促进萝卜的品质育种,以浙江省17个萝卜地方品种为试材,调查其农艺性状和测定肉质根营养品质性状,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这17个萝卜农艺性状变异大,类型丰富;肉质根品质性状较好,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变异系数不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异系数为26.34%,为3个性状中最大;农艺性状间以及品质性状与农艺性状间存在显着的相关性。Q型聚类分析发现,这17份浙江萝卜地方品种可分为典型的叁大类,各类间差异明显。(本文来源于《长江蔬菜》期刊2017年22期)
杨好慧,原玉香,张晓辉,魏小春,邱杨[5](2017)在《萝卜种质资源对根肿病抗性的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根肿病是由芸薹根肿菌引起的一种危害十字花科蔬菜作物的世界性病害。中国是十字花科作物的主要种植区,根肿病危害日益严重。萝卜作为重要的十字花科作物,在中国广泛种植。近年来,在云南、四川、湖北、河南以及东北地区,萝卜根肿病发生逐渐增多,个别地区甚至爆发根肿病。目前根肿病的防治措施有物理或化学等,而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是培育抗根肿病品种,基础就是对种质资源根肿病抗性的鉴定与评价。目前,国内、外关于萝卜抗根肿病材料筛选的报道较少。因此,十分有必要开展萝卜种质资源对根肿病抗性的鉴定与评价。从国家蔬菜种质资源中期库中保存的萝卜种质资源中选出404份代表性种质,采用芸薹根肿菌中国优势生理小种(4号小种)为菌源,通过芽期和苗期相结合的接种鉴定方法,进行抗源筛选。试验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所所区实验农场的地面硬化隔离区进行,加盖防虫网。所有材料设置3个重复,每重复10株。在芽期和苗期进行接种。从接种后20 d开始,每隔7 d观察对照的发病情况。当对照充分发病后,开始进行调查,并进行数据分析。通过春、秋两季对404份种质进行根肿病抗性鉴定,共获得免疫材料17份,高抗材料5份。病情指数分布在0~97.04之间。对免疫材料进行重复接种鉴定,材料抗性稳定,无任何发病症状。这些抗源主要来源于中国的华东、华中、西南、西北地区以及东亚和欧洲国家。该研究为今后的萝卜抗根肿病研究工作鉴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园艺学会2017年论文摘要集》期刊2017-10-19)
杨好慧,邱杨,宋江萍,张晓辉,王鸿娜[6](2017)在《萝卜种质资源对芜菁花叶病毒的抗性鉴定与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病毒病是危害萝卜作物的主要病害之一,芜菁花叶病毒(TuMV)作为萝卜病毒病的主要毒源,给萝卜生产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由于缺乏精准鉴定,萝卜育种中缺乏稳定可靠的抗TuMV材料。本研究就国家蔬菜种质资源中期库提供的来自中国25个省份125个县市和其他3个国家的150份代表性萝卜种质资源对TuMV的抗性进行了苗期鉴定和ELISA检测,筛选出23份抗病材料,其中1份表现免疫。这些材料对萝卜抗病毒病基因定位和新品种培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植物遗传资源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张钦,陈正刚,崔宏浩,林海波,朱青[7](2016)在《贵州旱地绿肥肥田萝卜种质资源筛选与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以10份肥田萝卜品种作为材料,通过3年的田间试验对各品种农艺性状的观测,从基本信息统计、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对其种质资源进行筛选评价。通过基本统计各农艺性状发现,小区鲜草干重变异最大,变异系数为44.1%,生育期和叶长变异最小,变异系数分别为2.1%和2.0%。主成分分析发现,排在前3位的肥田萝卜为438肥田萝卜、447肥田萝卜、445肥田萝卜。运用聚类分析可将10份肥田萝卜品种分为四类:第一类包括1份材料,第二类包括1份材料,第叁类包括3份材料,第四类包括5份材料。(本文来源于《种子》期刊2016年02期)
邱杨,李锡香,李清霞[8](2016)在《利用SSR标记构建萝卜种质资源分子身份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保护我国特有的优异萝卜资源,促进资源的有效区分和合理利用,保障我国萝卜产业发展,目前需积极开展萝卜种质资源的特异性鉴定和种质识别技术研究。研究基于SSR分子标记、信息处理和图像处理技术,筛选出22对SSR引物对75份来源和特征不同的代表性萝卜种质进行鉴定,共扩增出153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87条,平均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55.49%,平均每对引物可扩增出6.95条带(本文来源于《中国园艺文摘》期刊2016年01期)
吕晓菡,王世恒,陶梅[9](2015)在《国外黑萝卜种质资源的引种鉴定及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筛选出适合杭州地区的萝卜育种材料,为后续萝卜育种工作做好铺垫,以本地品种一点红为对照,调查从国外引进的8份黑萝卜材料的植物学性状、商品性、产量等指标,对引进材料进行适应性研究和综合评价鉴定,确定其用途。结果表明,8份材料中391633的商品性、田间抗病性及产量均较突出,特别是其肉质根颜色深红,口感好,不易抽薹,可直接作为小型深色春萝卜品种的亲本,也可作为培育水果萝卜新品种的种质材料。(本文来源于《长江蔬菜》期刊2015年02期)
付康军[10](2014)在《水果萝卜种质资源评价及品质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果萝卜(Raphanus sativus L.)具有特殊的药用功效和丰富的营养,可以和水果一样能够鲜食,日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中国萝卜种质资源十分丰富,但评价深度不足,利用程度不高,致使萝卜品种选育工作迟缓,优质的水果萝卜资源缺乏,日本和韩国的萝卜品种正在占据中国市场,有效评价国内水果萝卜种质资源能够加速优质水果萝卜资源的选育,保证中国萝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本试验以全国各地搜集的80份水果萝卜种质资源为供试材料,通过农艺性状调查、营养指标测定、风味品质感官鉴定、质构指标分析、硫代葡萄糖苷测定,对水果萝卜种质资源进行评价和品质特性分析,旨在为水果萝卜种质资源有效利用和新品种改良提供依据和参考。主要结果如下:1.研究发现水果萝卜种质资源农艺性状差异较大,水果萝卜总体特征是:致密、脆嫩、辛辣味低、无苦味、味甜、表面较光滑。2.对80份水果萝卜种质资源的叶形、根形等35个农艺性状进行Q型聚类分析,可分为两类,第Ⅰ类含一份材料(编号为40),第Ⅱ类分为5个亚类;根据35个农艺性状进行R型聚类分成8组,对每组进行相关性分析挑选出16个代表性状,对试验材料进行R-Q型聚类分析,分为两类,第Ⅰ类含一份材料(编号为40),第Ⅱ类分为8个亚类,Q型聚类与R-Q型聚类分类结果相似。3.80份水果萝卜材料营养品质(干物质、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可溶性糖)与农艺性状(根肉色、根皮色、根长、根宽、根重)有显着性相关性。主要表现为:根肉色与干物质、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呈显着性正相关,根皮色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极显着性负相关。4.通过水果萝卜风味品质鉴评,从80份材料中筛选出10份综合风味品质较好的材料,主要特点是:脆嫩、辛辣味低、无苦味、味甜。5.利用质构仪对45份水果萝卜材料进行质构分析,结果表明:水果萝卜质地结构不均匀,质构仪分析结果数据与感官评定结果(根肉色、下皮色、根质地)有显着性相关性,绿皮类水果萝卜质地较为致密,白皮白肉类、红皮白肉类水果萝卜质地较为疏松,根皮比根肉质地致密。6.53份水果萝卜材料不同品种间硫苷含量差异较大,供试材料中均检测到六种硫代葡萄糖苷。其中4-甲基硫代-3丁烯基硫苷和吲哚-3-甲基硫苷是主要成分,相对含量范围分别为68.51%~92.63%和1.51%~25.77%。这两种硫苷的相对含量与肉质根风味品质感官评定结果(根辣味、根苦味、根甜味)具有显着性相关性。(本文来源于《浙江农林大学》期刊2014-05-30)
萝卜种质资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萝卜(Raphanus sativus L.)为十字花科异花授粉一二年生植物,肉质膨大且根营养丰富,是我省重要的大宗蔬菜作物。地方品种对该地区的自然条件有高度适应性,基因型丰富,是育种重要的原始材料。本研究共收集到萝卜地方品种34份,开展田间试验,进行农艺性状调查、品质性状分析等研究。对‘笕桥缨红萝卜’、‘兰溪小萝卜’、‘一刀种萝卜’、‘上虞湖田萝卜’等进行初步鉴定评价和对‘细颈圆红萝卜’品种进行繁殖更新。研究结果以期为萝卜种质资源保护和育种研究工作奠定基础。1.农艺性状统计分析表明,浙江地方萝卜品种农艺性状变异系数较大(叶脉色为66.28%、根形为68.34%、根表面侧根为91.03%、根辣味为130.63%),遗传多样性好;各农艺性状之间存在极显着相关(p<0.01),叶型与叶形、叶长与株高、侧根与根光滑度等间发现高度相关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855、0.826和0.822。2.对肉质根进行质构仪穿刺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根皮色的肉质根质地相差较大,其中根皮破裂深度为紫色萝卜(4.84mm)>红色萝卜(3.92mm)>白色萝卜(3.85mm)>粉红色色萝卜(3.35mm)>绿色萝卜(2.70mm);肉质根质地与根部性状达到显着相关水平(p<0.05),如根皮硬度与皮厚相关系数r为-0.307。3.对肉质根进行营养品质(鲜样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干样可溶性固形物、干样可溶性糖、干样蛋白质)和硫苷的测量,结果表明品质性状的变异也较大,如维生素C含量变化最大9.89 mg/100g~47.06 mg/100g,变异系数为45.96%;共检测到七种硫苷,总硫苷变化范围为5.3200mg/g DM~29.3700mg/g DM;各营养品质和各硫苷组分含量与根部性状有极显着相关性(p<0.01),如干样蛋白质与上皮色、鲜样可溶性固形物与根长、1-甲氧基吲哚甲基硫苷与下皮色、吲哚甲基硫苷与根肉色、5-甲基亚磺酰戊基硫苷与根苦味等,相关系数r分别为0.533、-0.467、0.819、0.567和0.474。4.根据农艺性状观察以及文献调查,初步筛选出21份浙江地方品种;对上述4个鉴定和1个繁殖地方品种初步评价发现,所收集的材料中均存在叶型、根形和根皮色有性状分离和混杂现象。通过单株选择法进行了提纯和繁育,保持了原有种性和特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萝卜种质资源论文参考文献
[1].姚南.耐抽薹萝卜种质资源筛选及抽薹机理研究初探[D].贵州大学.2019
[2].张平平.浙江省萝卜种质资源收集、提纯和鉴定[D].浙江农林大学.2018
[3].闫志国,李宝军,马玲玲,杨晓东.潍县萝卜种质资源分布及存在问题浅析[J].中国果菜.2018
[4].张平平,吴建国,陈迈,童未名,臧运祥.浙江地方萝卜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研究[J].长江蔬菜.2017
[5].杨好慧,原玉香,张晓辉,魏小春,邱杨.萝卜种质资源对根肿病抗性的鉴定[C].中国园艺学会2017年论文摘要集.2017
[6].杨好慧,邱杨,宋江萍,张晓辉,王鸿娜.萝卜种质资源对芜菁花叶病毒的抗性鉴定与评价[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7
[7].张钦,陈正刚,崔宏浩,林海波,朱青.贵州旱地绿肥肥田萝卜种质资源筛选与评价[J].种子.2016
[8].邱杨,李锡香,李清霞.利用SSR标记构建萝卜种质资源分子身份证[J].中国园艺文摘.2016
[9].吕晓菡,王世恒,陶梅.国外黑萝卜种质资源的引种鉴定及评价[J].长江蔬菜.2015
[10].付康军.水果萝卜种质资源评价及品质特性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