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书英[1]2003年在《急性心肌梗死及模拟心肌缺血对心室肌细胞离子通道活性的影响》文中指出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肌缺血发作时可发生各种心律失常,特别是室性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发生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临床电生理研究发现,急性冠脉堵塞后,缺血和梗死区心肌内部、缺血和梗死区与周围供血正常或相对正常的心肌之间存在电生理的不均一性即电生理的异质性,容易形成折返和后除极,在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和维持上起着关键作用,但缺血相关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细胞分子学机制尚未见系统研究。国外有学者应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方法研究了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离子通道的变化,但缺乏系统全面的研究,尤其是冠脉急性闭塞的最初24小时内缺血区心肌细胞离子通道的变化如何尚未见文献报道。国内自90年代开始利用膜片钳技术进行了电生理学和电药理学研究,但关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离子通道的变化,尚无相关的研究报道。心室中层细胞及心室跨壁电生理异质性是近年来心脏电生理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但跨壁电生理异质性的细胞分子学基础尚未完全明了,而急性缺血对心室肌跨壁离子通道异质性的影响尤其是对心室中层细胞的影响则罕有研究报道。膜片钳技术是当今国际公认的细胞电生理研究的前沿技术,它的发明使直接研究细胞膜的离子通道电流特性成为现实。本课题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旨在研究兔急性冠脉结扎1小时的缺血区及急性心肌梗死1周后的梗死区心外膜心室肌细胞快钠通道电流(INa)、L型钙通道电流(ICa-L)和瞬间外向钾电流(Ito)活性的变化,探讨离子通道电流的这些变化在急性冠脉结扎及急性心肌梗死后发生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意义。另外,本研究还利用膜片钳技术,直接测定了左室游离壁叁层心肌细胞即心外膜层(Epicardium, Epi)、心室中层(Midmyocardium, M)和心内膜层(Endocardium, Endo)心肌细胞的INa和Ito活性,并通过改变细胞外灌流液的成分(即无葡萄糖、加乳酸钠、<WP=5>降低pH值和充以氮气)以模拟急性心肌缺血缺氧,系统观察了模拟心肌缺血30分钟内不同时间点(10分钟,20分钟和30分钟)这两种通道电流特性的变化,目的在于了解心室跨壁电生理异质性的细胞学基础及其急性心肌缺血对心室跨壁电生理异质性影响的离子通道机制,以期为缺血相关的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的实验动物均为健康的新西兰大耳白兔,体重1.5~2.0kg,雌雄不限,购自华北制药集团实验动物中心,检疫合格。本研究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 急性心肌梗死对心室肌细胞钠电流活性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健康新西兰大白兔22只,随机抽取12只兔用于建立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5只兔作为假手术对照组,另外5只兔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开胸结扎兔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建立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1小时(冠脉结扎1小时组,6只兔)或1周(心肌梗死1周组,6只兔)后处死动物。假手术对照组(5只兔)开胸后仅分离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并穿线,但不结扎血管。正常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利用胶原酶酶解法分离结扎冠脉供血区(即缺血或梗死区)心外膜层单个心室肌细胞,制备成单细胞悬液。冠脉结扎1小时和急性心肌梗死1周组细胞来源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供血的左心室前壁缺血区或梗死区(梗死及周边2 mm)部位,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对照组细胞则取自正常对照组兔与缺血或梗死区相对应部位的心室肌。以常规方法进行细胞封接形成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模式,记录兔冠脉结扎1小时的缺血区及心肌梗死1周后的心外膜梗死区心肌细胞INa电流,包括INa电流密度-电压关系曲线(I-V曲线)、稳态失活曲线及失活后再恢复曲线,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电流记录的刺激程序由pulse+ pulsefit 8.53软件控制,通道信号经EPC-9膜片钳放大器放大,通过Ag/AgCl电极丝和填充电极内液的玻璃微电极导入细胞,产生的电流信号经EPC-9放大器转换,由pulse+ pulsefit软件采集保存。应用SPSS 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首先进行组间均衡性检验,两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成组资料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以P<0.05为有显着性差异的标准。结果:①冠脉结扎1小时组、急性心肌梗死1周组与对照组相比,<WP=6>INa I-V曲线上移,但INa电压依赖性不变,即冠脉结扎和急性心肌梗死对心肌细胞钠电流的激活电位、峰值电位、反转电位及I-V曲线的形态轨迹均无显着影响。叁组细胞的INa均在-50mV激活,-20mV达峰值,+50mV时反转。INa峰值电流密度(-20mV)对照组为-12.23±3.33pA/pF(n=12 cells),冠脉结扎1小时组和心肌梗死1周组较对照组显着下降,分别为-5.35±2.43pA/pF(n=10 cells)和-6.81±2.62 pA/pF(n=14 cells),较对照组分别平均下降了55.98%和44.00%,P<0.001和P<0.01;与急性心肌梗死1周组相比,冠脉结扎1小时组INa峰值电流密度下降更明显,P<0.05。②冠脉结扎1小时组、急性心肌梗死1周组与对照组相比,INa稳态失活曲线明显左移(即向超极化方向移动),以冠脉结扎1小时组左移更加明显。半数最大失活电压(V0.5)对照组为-76.2±5.3mV(n=10 cells),冠脉结扎1小时组为-100.0±5.6mV(n=8 cells),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着的差异,P<0.001;急
李东娜[2]2013年在《快律宁对急性缺血性心律失常模型及心室肌细胞钾通道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快律宁(KLN)对犬冠脉结扎所致缺血性室性心律失常以及对豚鼠心室肌细胞钾通道的影响,评价KLN对急性缺血性心律失常的作用,初步探讨KLN抗心律失常的可能的离子机制。方法1.Beagle犬经适应性饲养5天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生理盐水)、实验组(KLN0.7695g/kg)、阳性对照组(普罗帕酮50mg/kg)。采用犬冠状动脉两步结扎法复制快速性心律失常模型。冠脉结扎后约13小时,室性心律失常情况较稳定,此时灌胃给药,以多导生理信号采集分析系统分别记录给药前及给药后30min、60min、90min、120min、180min和240min的心电图变化。2.采用Langendorff灌流装置消化分离单个豚鼠心室肌细胞,以全细胞膜片钳方式记录给药前后细胞延迟整流钾电流(IK)、内向整流钾电流(IK1)波形,观察通道电流的变化。结果1. KLN对急性缺血性心律失常的影响:①室性早搏(PVC):实验组在给药后30~240min内显着减少PVC次数,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与阳性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LN对PVC的抑制率最高达54.31±17.2%。②室性心动过速(VT):实验组在给药后30~240min皆显着减少VT时间,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与阳性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LN对VT时间的抑制率最高达60.42±31.63%。2. KLN对豚鼠心室肌细胞钾通道的影响:①IK:低、中、高剂量KLN(2.5mg/ml、5mg/ml、10mg/ml)作用5min后均可使IK及其尾电流(IK,tail)的电流幅度降低,电流密度-电压关系曲线下移;KLN能显着抑制IKs及IKs, tial(P<0.01或P<0.05),作用呈剂量依赖性;envelope of tails test测得,低、中、高剂量KLN均可显着降低IK,tail电流(P<0.01),使电流密度-时间关系曲线下移,作用呈剂量依赖性。②IK1:低剂量KLN对IK1无明显作用(P>0.05),中、高剂量KLN可显着降低IK1内向电流(P<0.01);高剂量KLN对IK1外向电流有抑制作用(P<0.05)。结论1. KLN有一定的抗急性缺血性心律失常的作用,在给药后30-240min内可持续作用,120-180min左右作用较强。2. KLN对IK具有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高剂量KLN可抑制IK1内、外向电流,这可能是其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的机制之一。
王蓓[3]2010年在《乌拉地尔对大鼠心室肌细胞快钠离子通道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心律失常在心血管系统疾病中较常见,轻者可无任何症状,重者影响患者血流动力学,且多与其他心血管疾病同时存在,而恶性心律失常是猝死的常见原因,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目前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大部分都具有致心律失常作用,且CAST实验证实某些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可增加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率。交感-肾上腺素系统激活在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心律失常也不例外,但长期以来,β肾上腺素受体(β-AR)阻滞剂由于其在心血管方面的有益作用而受到了广泛关注,α肾上腺素受体(α-AR)阻滞剂的作用却被忽略了。其实α-AR阻滞剂在治疗高血压及心力衰竭方面有其独到的优势。并且早在1953年,Leimdorfer首先报道了α-AR阻滞剂酚妥拉明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最近的动物实验也表明α和β肾上腺素系统在心律失常的发生过程中起协同作用,但具体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交感-儿茶酚胺系统在急性心肌缺血早期心律失常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急性心肌缺血时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及儿茶酚胺释放明显增加,交感神经切除可明显降低心肌缺血早期恶性心律失常如室速(VT),室颤(VF)发生率,但β-AR阻滞剂并不能有效降低心肌缺血早期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α受体激动在心肌缺血早期具有重要的致心律失常作用,但是其致心律失常的具体作用机制不清。离子通道是心肌电信号传导的基础,心律失常的发生与离子通道有密切的关系。本实验的目的就是酶解法分离大鼠心室肌细胞,应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方法,研究心肌细胞快钠离子通道电流(INa)活性的变化及乌拉地尔对其的影响,从而探讨其是否有抗心律失常作用。方法:1实验动物SD大鼠40只,雌雄不拘,体重150-250g之间,由河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2细胞分离利用酶解(胶原酶I,Gibco公司)的方法分离心室肌细胞。3细胞的选取选取结构清晰,横纹明显,呈长杆状的细胞,这样的细胞容易封接和破膜。4分组及给药方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乌拉地尔低浓度组(5×10~(-5)mmol/L)及乌拉地尔高浓度组(5×10~(-4)mmol/L),每组15个细胞,分别用含有不同浓度乌拉地尔的细胞外液灌流细胞,流速为2ml/min,大约3-5分钟。5电流记录应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方法,记录乌拉地尔高浓度(5×10~(-4)mmol/L)及低浓度(5×10~(-5)mmol/L)作用下心室肌细胞INa活性的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电流记录的刺激程序由pulse+pulsefit软件控制,通道信号经EPC-9膜片钳放大器放大,通过Ag-AgCl电极丝和填充电极内液的微电极导入细胞,产生的电流信号经EPC-9转换,为pulse+pulsefit软件采集、分析。6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成组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内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乌拉地尔对心室肌细胞INa I–V曲线的影响观察对照组、乌拉地尔低浓度组、高浓度组叁组细胞INa的I–V曲线,均在–70 mV激活,–40 mV达峰值,+50 mV时反转。应用乌拉地尔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I–V曲线上移,以乌拉地尔高浓度组(5×10~(-4)mmol/L)上升更明显。但INa电压依赖性不变,对激活电位、峰值电位、反转电位及I-V曲线的形态轨迹均无影响。INa峰值电流密度(–40 mV)的比较显示:对照组为-48.74±2.66pA/pF(n=10cells),乌拉地尔低浓度组(5×10~(-5)mmol/L)为-29.86±1.37 pA/pF (n=10cells),峰值电流密度较对照组降低(P<0.05);乌拉地尔高浓度组(5×10~(-4)mmol/L)INa峰值电流密度为-14.44±8.21pA/pF(n=10cells),该组INa峰值电流密度的下降更明显,较对照组降低(P<0.05)。乌拉地尔高浓度组(5×10~(-4)mmol/L)INa峰值电流密度比低浓度组(5×10~(-5mmol/L)高(P<0.05)。2乌拉地尔对心室肌细胞INa稳态失活曲线的影响INa电压依赖性稳态失活曲线,乌拉地尔高浓度组(5×10~(-4)mmol/L)、乌拉地尔低浓度组(5×10~(-5)mmol/L)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失活曲线明显左移(即向超极化方向移动),以乌拉地尔高浓度组(5×10~(-4)mmol/L)左移更加明显。最大半数失活电压(V0.5)对照组为–76.41±2.84mV(n=10cells),乌拉地尔低浓度组(5×10~(-5)mmol/L)V0.5为–96.04±1.85 mV(n=10cells),与对照组和乌拉地尔高浓度组(5×10~(-4)mmol/L)比较均相差显着, (P<0.05) ;乌拉地尔高浓度组( 5×10 - 4)mmol/L )为–109.12±1.58mV(n=10cells),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着的差异(P<0.05)。3乌拉地尔对心室肌细胞INa失活后再恢复曲线的影响叁组细胞INa失活后再恢复过程,当两个脉冲间隔时间为25ms时,对照组INa恢复79.64%,乌拉地尔低浓度组(5×10~(-5)mmol/L)恢复53.27%,而乌拉地尔高浓度组(5×10~(-4)mmol/L)仅恢复43.50%,而当两个脉冲间隔时间为85ms时,对照组恢复99.82%,而乌拉地尔低浓度组(5×10~(-5mmol/L)恢复80.00%,乌拉地尔高浓度组(5×10~(-4mmol/L)仅恢复69.91%,当两个脉冲间隔时间为145ms时,对照组INa恢复100%,乌拉地尔低浓度组(5×10~(-5)mmol/L)恢复90.90%,乌拉地尔高浓度组(5×10~(-4mmol/L)恢复86.90%。说明乌拉地尔高浓度组(5×10~(-4)mmol/L)和低浓度组(5×10-5)mmol/L)INa再恢复明显减慢,再恢复时程延长,和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别(P<0.05)。结论:1本研究通过研究不同浓度选择性α1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乌拉地尔对正常大鼠心室肌细胞干预后,其对快钠离子通道(INa)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乌拉地尔干预后心室肌细胞发生了一系列心电学方面的变化,如INa电流活性降低,膜电位降低、动作电位0位相上升速度下降、动作电位时程及心室有效不应期延长,减慢传导,终止折返,说明乌拉地尔可能通过其对INa通道的影响起到一定的抗心律失常作用。2不同浓度的乌拉地尔对INa的作用不同,高浓度的乌拉地尔对INa的抑制作用更明显,说明乌拉地尔的药理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3心律失常的形成机制并不是单一的,各离子通道的作用也不是孤立的,所以乌拉地尔是否有抗心律失常作用及其具体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鲁洋[4]2010年在《恶性心律失常危险因素的研究及艾司洛尔对心室肌细胞电生理的作用》文中提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是起心脏性猝死和交感风暴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直接导致心脏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防及治疗直接关系到心脏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其防治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日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因此本研究从临床和基础两方面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及其发生时的离子通道改变进行研究。本研究的临床部分对可做为恶性心律失常预测指标的几个危险因素做一比较。过去常用的指标有QT离散度、心率变异性、T波电交替、窦性心率震荡、心室晚电位。QT离散度计算比较繁琐,人为误差比较大,因此其对恶性心律失常的预测有局限性;心率变异性可通过24小时动态心电获得,但周期较长,而且在佩戴24小时动态心电时比较容易受干扰,所以结果准确性不高;T波电交替的结果需在运动负荷试验中获得,对于严重的心脏病患者此项检查有较高的风险,因此临床上很难对严重的心脏病患者行此项检查。QT离散度、心率变异性、T波电交替、窦性心率震荡由于其测量方法的局限性,其临床实用价值不大,故这几项指标作为恶性心律失常的预测指标的价值不大。近年来随着心电检测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心室晚电位这个检测值指标的重视程度逐渐加深,其在安静状态下,在行普通心电图检查的同时,利用特定的软件即可分析出结果,其结果比较客观,且容易获得,另外近年来学者们发现C反应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及脑利钠肽(BNP)也成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新的危险因素。本研究旨在对其中几个结果较容易判断,操作简单易行的指标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性做一比较,以筛选出最有效地预测因子。研究结果显示心室晚电位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性最高,是最有效的预测因子。本研究的基础实验部分首次利用膜片钳技术对恶性心律失常发生时心室肌细胞的电生理改变及艾司洛尔对恶性心律失常心室肌细胞电生理作用进行观察。近年来随着学者们对交感风暴的认知逐渐加深,在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方面,β受体阻滞剂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就以艾司洛尔最为突出,艾司洛尔是超短效β受体阻滞剂,其半衰期短,起效快,在交感风暴发生时,大剂量注射艾司洛尔能有效抑制交感风暴,其效果优于反复除颤和大量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本研究结果显示,当恶性心律失常发生时钠、钙离子大量内流,钾离子大量外流,艾司洛尔对钠、钙、钾通道都有抑制作用。恶性心律失常发生时心肌细胞离子通道的改变及艾司洛尔对这些离子通道作用的研究对于恶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及药物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当然本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有限,对于恶性心律失常的预防及发生的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从分子水平及基因水平研究。
孙任任[5]2015年在《溶血磷脂酸对大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电流的影响及其信号通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全世界每年死于此类疾病的患者高达1900万,居各种致死性疾病的首位。心肌梗死(Myocardialinfarction,MI)是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动脉搭桥术、溶栓治疗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的广泛应用,显着改善了MI病人的愈后。然而部分心肌梗死患者在恢复血流灌注后,心肌功能不仅没有恢复,反而进一步恶化,发生心肌缺血再灌注(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大量研究表明,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参与了心肌的病理损伤过程,在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和心肌肥厚等一系列心功能障碍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ROS是需氧细胞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活性氧簇,是氧分子的不完全代谢产物。正常生理情况下,机体内的氧化与抗氧化过程处于动态平衡中,但是当细胞或组织缺血缺氧时,ROS清除系统功能降低或丧失,而其生成系统功能增强,使机体内氧化物的生成超过氧化物的清除,从而导致氧化系统和抗氧化系统的失衡,机体发生氧化损伤。H2O2是活性氧的一种,能够自由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被广泛应用于模拟氧化损伤模型的制备。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是目前已知结构最简单的甘油磷脂,普遍存在于哺乳动物的体液当中,由激活的血小板释放,能够作用于G蛋白耦联受体,在体内信号转导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脂类代谢产物的蓄积与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大量的临床实验证实,许多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均伴随有LPA浓度的增加,并且LPA的浓度与心血管疾病的严重程度及愈后关系密切。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表明LPA在心肌梗死、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肌肥大等心血管系统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心肌梗死后LPA浓度大幅增加,LPA参与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肌细胞凋亡和晚期心肌重塑过程。本课题组前期的研究也发现,LPA能够增加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有报道指出,LPA对心肌不同部位细胞的电生理作用不同,这也提示我们LPA对心肌梗死后损伤和正常部位的心肌细胞也可能发挥不同作用。本课题组的前期工作观察到LPA能够增大急性分离的豚鼠心肌细胞的钙电流,延长豚鼠乳头肌动作电位时程,但是LPA对氧化损伤后心肌细胞电生理特性的影响尚未做进一步研究,并且目前尚未见相关报道。本研究以原代培养的大鼠乳鼠心室肌细胞为研究对象,探讨LPA对原代培养的正常及氧化损伤的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和L-型钙电流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为阐明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理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本研究主要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 LPA对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的影响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方法检测LPA对原代乳鼠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APD)的影响,结果显示LPA(5μmol/L、10μmol/L和20μmol/L)能够延长心室肌细胞的APD,并且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作用效果逐渐增强。氧化损伤后心室肌细胞的APD缩短;LPA作用于氧化损伤心室肌细胞2h和4h后,心室肌细胞的APD均有不同程度的延长,而LPA作用8h和24h后,APD反而缩短。2. LPA对心室肌细胞L-型钙电流的影响采用全细胞膜片钳和细胞贴附式膜片钳方法检测LPA对原代乳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电流(ICa-L)的影响,结果显示LPA能够增大心室肌细胞的ICa-L,并增加单通道的开放概率。氧化损伤后心室肌细胞的ICa-L减小,但是单通道的开放概率无明显变化。LPA作用于氧化损伤心室肌细胞2h和4h后,心室肌细胞的ICa-L增加,而LPA作用8h和24h后,ICa-L反而减小。LPA能够增大氧化损伤心室肌细胞钙通道的单通道开放概率。3. LPA对心室肌细胞CaV1.2mRNA表达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在基因水平上检测LPA对原代心室肌细胞编码L-型钙通道α1c亚基的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10μmol/L的LPA对心室肌细胞CaV1.2mRNA的表达无显着影响;氧化损伤后心室肌细胞CaV1.2mRNA的表达降低;LPA作用于氧化损伤心室肌细胞2h后,CaV1.2mRNA的表达无显着变化,LPA作用4h后,CaV1.2mRNA的表达减少,8h和24h后CaV1.2mRNA进一步减少。4. LPA对心室肌细胞CaV1.2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方法在蛋白水平上检测LPA对编码心室肌细胞L-型钙通道α1c亚基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LPA对心室肌细胞CaV1.2蛋白的表达无显着影响;氧化损伤后心室肌细胞CaV1.2蛋白的表达降低;LPA作用于氧化损伤心室肌细胞2h和4h后,CaV1.2蛋白的表达无显着变化,LPA作用8h后,CaV1.2蛋白的表达减少,24h后进一步减少。5. LPA对心室肌细胞CaN活性的影响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吸光值的方法检测LPA对心室肌细胞CaN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LPA对原代心室肌细胞的CaN活性无显着影响,氧化损伤后CaN活性增强,LPA能够进一步增加氧化损伤心室肌细胞的CaN活性。6. LPA对心室肌细胞NFAT核转位的影响采用细胞荧光染色的方法检测LPA对心室肌细胞NFAT核转位的影响。结果显示,LPA对原代心室肌细胞的NFAT核转位无影响,氧化损伤后NFAT向细胞核内转移,LPA能够进一步促进氧化损伤心室肌细胞的NFAT核转位。7. FK-506对LPA引起的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APD)和L-型钙电流(ICa-L)变化的抑制作用采用全细胞膜片钳、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了CaN特异性阻断剂FK-506对LPA处理的心室肌细胞APD、ICa-L、CaV1.2mRNA和蛋白的影响。对于氧化损伤的心室肌细胞,FK-506能够抑制LPA引起的APD、ICa-L、CaV1.2mRNA和蛋白的减小。本研究首次探讨了LPA对原代培养的正常及氧化损伤心室肌细胞的不同作用。LPA通过增大原代培养的心室肌细胞L-型钙通道的单通道开放概率,使L-型钙电流增大,动作电位时程延长;氧化损伤后,细胞内Ca2+浓度大量增加,激活了CaN-NFAT信号通路,下调L-型钙通道蛋白的表达,使L-型钙电流减小,LPA进一步增加CaN-NFAT信号通路的活性,减小L-型钙电流。LPA能够增大氧化损伤心室肌细胞钙通道的单通道开放概率,使L-型钙电流增大,但是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CaN-NFAT信号通路对L-型钙通道蛋白的调节发挥了主要作用,故LPA最终减小氧化损伤心室肌细胞的L-型钙电流和动作电位时程。
陈旭华[6]2002年在《丹参对缺血心肌细胞离子通道作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丹参系传统的活血化瘀中药,有抗心肌缺血、抗血小板、抗血栓形成、调血脂、抗氧化及抗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等作用。但是其对缺血心室肌细胞的直接作用目前尚不清楚。本实验旨在通过模拟心肌细胞的缺血环境,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丹参对缺血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AP)、L-型钙电流(ICa-L)、ATP敏感性钾电流(IK(ATP))以及瞬时外向钾电流(Ito)的影响,从而进一步阐明其对缺血心肌细胞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酶解加机械分离的方法,取得具有正常生理活性的耐钙心室肌细胞,通过N2饱和的去除葡萄糖的细胞外液灌流,另加入20mmol/L的乳酸,模拟缺血环境,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丹参对缺血心室肌细胞AP、ICa-L、IK(ATP)以及Ito的影响。 结果(1) 丹参可明显缩短正常及缺血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时程(APD),对动作电位幅值(APA)、静息膜电位(RP)以及0期最大除极速率(Vmax)均无明显影响。(2) 丹参可明显抑制正常及缺血心室肌细胞的ICa-L,并且对缺血细胞的ICa-L的抑制作用没有对正常细胞强。(3) 丹参能够增加缺血引起的IK(ATP),具有ATP敏感性钾通道的开放作用。(4) 丹参能够增加缺血心室肌细胞的Ito,促进早期复极。 结论(1) 丹参能够缩短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主要是由于对ICa-L的抑制,因此,丹参阻Ca2+内流,减轻钙超载,减少ATP的分解,降低异常物质在细胞内的堆积,对缺血心肌有保护作用。(2) 丹参能够减少缺血心室肌细胞APD的不均一性以及缓解此时出现的钙超载现象,因而可能减少因折返或自律性增高所导致的心律失常的发生。(3) 丹参具有ATP敏感性钾通道的开放作用,能够增加缺血心室肌细胞的Ito,两者的临床意义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李健[7]2004年在《豚鼠心室肌细胞膜延迟整流钾通道电流(I_k)及L型钙通道电流(I_(Ca,L))在缺血预适应过程中的变化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冠心病的防治重点在于减少不可逆的心肌缺血损伤所造成的心肌梗死、猝死等急性事件的发生。心肌缺血预适应(IP)现象是已知的心肌缺血时最强的生理性保护机制,且内在机理不完全明了,而成为研究的重点。近几年对IP的研究从心脏整体水平转向细胞水平的生理、生化等研究。在IP机理的研究中,有关离子通道的研究集中在被认为是“终末效应器”的ATP敏感性钾通道(K_(ATP)),通道电流的分析也基本限于K_(ATP),且直接报导不多。除缺血缺氧等病理情况下开放的K_(ATP)外,关于IP条件下心肌细胞膜其它生理性离子通道电流的研究尚未见直接报导。本研究应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在模拟缺血及早期缺血预适应条件下对豚鼠心室肌单细胞的延迟整流钾电流I_k(分为快速激活成分I_(kr)和缓慢激活成分I_(ks))和L型钙通道电流(I_(Ca,L))进行分析。 方法:用胶原酶Ⅰ分离出豚鼠心室肌单细胞。实验条件设定为:(1)无预适应的缺血模型:细胞经正常细胞外液灌流5min,记录正常状态离子通道电流为对照,再予模拟缺血细胞外液灌流10min,记录缺血状态离子通道电流。(2)缺血预适应模型:细胞经正常细胞外液灌流5min,记录正常状态离子通道电流为对照后,先予缺血细胞外液灌流3min,再予正常细胞外液灌流(再灌注)3min,如此重复操作2次作为缺血预适应刺激并记录离子通道电流,再予模拟缺血细胞外液灌流10min,记录预适应后的缺血状态离子通道电流。本实验共观察记录四组细胞:单纯缺血I_k组(n=14)、缺血预适应I_k组(n=10)、单纯缺血I_(Ca,L)组(n=12)和缺血预适应I_(Ca,L)组(n=11)。 结果:(1)急性缺血时I_k的变化:缺血后I_(kr)电流密度均大于缺血前正常状态,且自指令电压-20mV至最大+60mV有统计学显着性(P<0.05),将指令电压+40mV时的尾电流I_(kr,tail)也于缺血前后比较(n=9),显示缺血后的I_(kr,tail)电流密度也显着大于缺血前(P<0.05);自指令电压-20mV至最大+60mV,缺血后I_(ks)的电流密度数值有增大趋势(P=0.069~0.088),将其+40mV时的尾电流I_(ks,tail)于缺血前后比较(n=9),显示缺血后的I_(ks,tail)电流密度与缺血前无显着性差异。(2)缺血预适应过程中I_k的变化:各指令电压下,正常状态、预适应后缺血前天津医科大学博卜研究生学位论文和预适应后缺血10分钟这叁个IP时相的Ikr电流密度无显着差异,Ik,的电流密度也无显着差异,Ik,和I。的+40mV尾电流分析未见显着差异。Ikr和Ik、峰值变化趋势表现出预适应后略低于正常,缺血后又升高而接近正常。(3)缺血IOmin后,预适应组细胞个体Ikr受抑制的概率大于单纯缺血组(7/10vs3/14,确切概率P二0.035);预适应组细胞个体玩,受抑制的概率虽大于单纯缺血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显着性(7/10 vS4八4,确切概率P=0.095)。(4)急性缺血时xe、L的变化:持续缺血10min后内向Ica,:峰值电流密度由正常时的一5.72士2.ooPA·PF明显减小至一2.54士1 .19PA.PF(P<0 .001),外向稳态电流155电流密度由正常时一6.40士4.04pA. pF增大至一3.15士2.85pA.pF(P<0.05),缺血对最大激活电压(0 mV)和反转电压(巧OmV)无影响,缺血使稳态激活曲线略右移(VI/2正常状态平均一21.80mv,缺血后平均一17.35mV)。(5)缺血预适应过程中Ic。,L的变化:在IP叁个时相中,IC次L峰值电流密度于IP刺激后(一2.22士l.00PA·PF)和缺血后(一1.84士乃OPA·PF)无显着差异,二者均小于正常状态的一5.60士1.90PA·pF(均为P<0.001);叁个时相的稳态电流155无显着性差异(分别为一4.35士2.90、一4.18士2.18和一4.31士2.巧pA .PF)。叁个时相最大激活电压和反转电压无变化。预适应刺激和之后的缺血均使IC比L的稳态激活曲线略右移(V,/:在正常状态平均为一17.IOmV,经预适应刺激后一11.57mV,缺血后一13.45mV)。 结论:(1)急性持续心肌缺血使Ik增大,且以Ikr的增大为主。(2)缺血预适应的刺激抑制了持续缺血.时Ik的开放,对Ikr的抑制更为显着。(3)急性持续缺血使内向Ica,L峰值电流减小,相应外向稳态电流155增大,稳态激活曲线略右移,不影响最大激活电位和反转电位。(4)缺血预适应刺激仍使Ica,L峰值电流减小,即短暂缺血后的再灌注不能使减小的Ica,L峰值恢复,但限制了IP之后的持续缺血时Ica,!峰值进一步减低;IP刺激和之后缺血时的155均保持正常,稳态激活曲线均比正常略右移,均不影响最大激活电位和反转电位。(5)缺血预适应对Ik和IC、L的抑制可限制细胞过度的钾外流和钙内流,IP使I、s正常化有助于稳定静息膜电位,可能与持续缺血时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有关。
罗洁[8]2007年在《参附心肌电生理效应的离子通道机制及其成分基础》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参附注射液对成年豚鼠在体心室肌细胞跨膜动作电位的影响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Shenfu Injection,SFI)对成年豚鼠在体心室肌细胞跨膜动作电位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健康成年豚鼠10只,分为两组(n=5):生理盐水组(C组)和SFI组(S组)。两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SFI(15ml·kg~(-1),i.p.)处理。采用悬浮式微电极技术检测在体心室肌细胞TAP如下指标的变化:动作电位振幅(TAP amplitude,TAPA)、0期最大去极化速率(maximum velocity,V_(max))、动作电位复极10%、50%及90%时程(10%、50%、90%of action potential duration,APD10、APD50、APD90)、静息电位(rest potential,RP)、超射值(over shoot,OS)等。以配对t检验及方差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等进行统计处理。结果S组豚鼠处理后在体心室肌细胞TAPA由(76.8±5.4)mV降至(69.0±5.3)mV(P<0.05),V_(max)由(208±14)V·s~(-1)降至(189±12)V·s~(-1)(P<0.01);C组处理后TAPA由(77.1±9.2)mV变为(78.2±10.5)mV(P>0.05),V_(max)由(208±49)V·s~(-1)变为(203±40)V·s~(-1)(P>0.05)。两组组间比较时,两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APA,P<0.01;V_(max),P<0.05。而APD10、APD50、APD90、RP、OS等指标的两组组内及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FI能减小豚鼠在体心室肌细胞跨膜动作电位0期去极化幅度、减慢其速率,从而发挥相应电生理效应。第二部分参附注射液及其主要成分的快钠通道效应目的排除在体干扰因素(神经、体液等)影响下,以离体细胞为对象,以SFI主要成分作对比,从分子水平观测SFI等对心室肌细胞膜快钠通道的直接作用,探讨SFI的心肌电生理效应的离子通道机制及药效的成分基础。方法采用急性酶解法分离获取豚鼠左心室肌细胞,随机选取30个,分为5组(n=6):S、F、H、D、A组,分别给予10%SFI、10%附子有效成分(fuzi active ingredient,FZAI)、10%红参有效成分(hongshen active ingredient,HSAI)、10mmol·L~(-1)去甲乌药碱(demethylcoclaurine,DMC)、10%辅料空白对照物处理。以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在电压钳模式下观测各组处理前后胞膜快钠通道电流(I_(Na))的变化。随机选取12个细胞,分为2组(n=6):S、F组,分别以1.25%、2.5%、5%、10%、15%的浓度累积方式给予SFI或FZAI,用前述方法观测药物对I_(Na)作用的量效关系。另随机选取12个细胞,分为2组(n=6):S、F组,分别给予10%SFI或10%FZAI处理。以前述方法观测各组处理前后快钠通道动力学(失活、失活后复活)相关各预设方案下钠电流的变化,进行相应曲线拟合等处理。以t检验及单因素、重复测量ANOVA、q检验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S、F两组各自用药前后峰值电位下I_(Na)电流密度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H、D、A各组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F两组间比较及两组分别与H、D、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H、D、A各组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F组药物均浓度依赖性地降低I_(Na)电流密度,在1.25%、2.5%、5%、10%、15%的药物浓度下各抑制率两两比较:每组在10%与15%的药物浓度下抑制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其余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F组其余各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除1.25%与2.5%浓度下抑制率比较P<0.05外,其余均P<0.01)。用Hill方程拟合得:S组药物对I_(Na)电流密度的最大抑制率(E_(max))为(22.21±1.15)%,半数药效浓度(EC_(50))为(2.98±0.25)%;F组药物的E_(max)为(19.62±2.81)%,EC_(50)为(4.04±0.35)%。两组E_(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EC_(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F组用药后I_(Na)的电流-电压曲线均上移(但激活电位、峰值电位、反转电位等曲线特征无变化):两组用药前各电压水平下电流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用药前后在-40 mV、-30mV、-20 mV、-10 mV、0mV、15mV、30mV电压水平下电流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后二者P<0.05,其余P<0.01),而-50 mV、-45 mV时无统计学意义(P>0.05);F组用药前后在-45 mV、-40 mV、-30 mV、-20 mV电压水平下电流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 mV时P<0.05,其余P<0.01),而其余各电压水平下无统计学意义(P>0.05)。快钠通道动力学指标检测中,S、F组处理后较处理前通道失活曲线均左移、复活曲线均右移。拟合后特征参数各组用药前后比较:失活曲线的K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_(1/2)及复活曲线的τ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FI能直接阻滞胞膜快钠通道电流,促进通道失活,延缓其复活过程,可能是其相应电生理效应及抗快速性心律失常等心脏保护性效应的机制之一;该效应源于其中FZAI,但该成分代表性单体DMC单独应用无效,不排除单体在复方中的作用;复方SFI的效应较FZAI强,更具疗效优势。
赵临[9]2013年在《牛磺酸镁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机制及其安全性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牛磺酸镁配合物(taurine magnesium coordination compound, TMCC)对各正常细胞离子通道以及缺氧/复氧损伤所致各异常离子通道的影响,评价TMCC对Nav1.5和HERG通道电流、通道动力学以及通道蛋白的影响,以探讨其抗心律失常作用机制及是否具有“致心律失常”作用。方法:采用Langendorff逆行主动脉灌注酶溶液消化法急性分离大鼠单个心室肌细胞,制备缺氧/复氧模型。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在电压钳模式下记录低(100μmol·L-1)、中(200μmol·L-1)、高(400μmol·L-1)叁个浓度的牛磺酸镁及胺碘酮(24.24μmol·L-1)对正常及缺氧/复氧大鼠心室肌细胞INa、ICa,L、Ito、Ikl的影响。建立表达HERG和Nay1.5基因的HEK293细胞模型。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INa和Ikr,观察TMCC对INa和Ikr的影响并进行通道动力学研究。采用免疫蛋白印迹技术评价TMCC对Nav1.5通道蛋白的影响。结果:1. TMCC (100,200,400和胺碘酮显着性降低大鼠心室肌细胞INa电流密度峰值。TMCC和胺碘酮均使IN。的电流-电压曲线上移,但不改变其激活电位、峰值电位和反转电位。TMCC和胺碘酮均使INa激活曲线右移,使激活减慢。TMCC及胺碘酮对INa失活曲线的影响是使之右移,失活减慢。2. TMCC (100,200,400μmol·L-1)使大鼠心室肌细胞ICa,L电流密度发生显着性变化,其中400μmol·L-1显着升高钙电流。胺碘酮作用后的电流密度峰值显着性降低。400μmol·L-1TMCC使ICa,L的Ⅰ-Ⅴ曲线下移,100,200μmol·L-1TMCC对Ⅰ-Ⅴ曲线影响不明显,胺碘酮则使Ⅰ-Ⅴ曲线上移。TMCC使钙通道激活曲线左移,激活加快;胺碘酮使曲线右移,激活减慢。TMCC使钙通道失活曲线右移,失活减慢;胺碘酮使曲线左移,失活加快。3.TMCC (100,200,400μmol·L-1)呈剂量依赖性地降低大鼠心室肌细胞Ito峰电流密度峰值。胺碘酮也显着性的降低Ito峰电流密度。TMCC (100,200,400μmol·L-1)及胺碘酮均使Ito激活曲线右移,失活曲线左移。4. TMCC (100,200,400μol·L-1)和胺碘酮对大鼠心室肌细胞的IK1内向及外向电流峰值均无显着性影响。5.缺氧/复氧使大鼠心室肌细胞INa峰值显着性降低,Ⅰ-Ⅴ曲线上移。TMCC(200,400μmol·L-1)和胺碘酮可显着性恢复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减小的INa峰值。TMCC和胺碘酮均可使上移的Ⅰ-Ⅴ曲线下移。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缺氧/复氧使钠激活曲线右移,激活减慢,失活曲线左移,失活加快。TMCC(200,400μmol·L-1)及胺碘酮可恢复右移的失活曲线,使失活减慢,但对激活的影响无显着性差异。6.缺氧/复氧使大鼠心室肌细胞ICa,L峰值显着性增加,Ⅰ-Ⅴ曲线下移。TMCC (200,400μmol·L-1)和胺碘酮可显着性恢复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增大的ICa峰值。,LTMCC和胺碘酮均可使下移的Ⅰ-Ⅴ曲线上移。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缺氧/复氧使钙激活曲线左移,激活加快,失活曲线右移,失活减慢。TMCC(200,400μmol·L-1)和胺碘酮可恢复左移的激活曲线,使激活减慢,恢复右移的失活曲线,使失活加快。7.缺氧/复氧使大鼠心肌细胞Ito峰值显着性增加,Ⅰ-Ⅴ曲线上移。TMCC(200,400μmol·L-1)和胺碘酮可显着性恢复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增大的Ito峰值。TMCC (200,400μmol·L-1)和胺碘酮均可使上移的曲线下移。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缺氧/复氧使Ito激活曲线左移,激活加快,对失活曲线的影响无显着性差异。TMCC (200,400μmol·L-1)及胺碘酮可恢复左移的激活曲线,使激活减慢,对失活曲线的影响无显着性差异。8.缺氧/复氧能使Ik1内向电流峰值显着性降低,内向电流曲线上移,使Ik1外向电流峰值显着性降低,外向电流曲线下移。与缺氧/复氧组相比,TMCC (400μmol·L-1)和胺碘酮可显着性恢复减小的内向电流峰值。TMCC (400μmol·L-1)·和胺碘酮可显着性恢复减小的外向电流。9.在急性作用下,牛磺酸镁对Nav1.5通道的峰电流INa具有浓度和电压依赖性抑制作用,半数最大抑制浓度(IC50)为8.1±0.5μM。TMCC可以使得通道的激活曲线左移,加快通道的激活过程;使通道的失活曲线左移,加快通道的失活过程;显着减缓钠电流从失活状态的恢复速度。在各刺激频率下,给予TMCC,第100次系列脉冲刺激时钠电流并无显着性差异。孵育24小时后,牛磺酸镁并未抑制Nav1.5通道电流,也没有使激活曲线、失活曲线以及失活后恢复曲线发生变化。在10Hz刺激频率下,给予TMCC,第100次系列脉冲刺激时钠电流有显着性差异。(10,100和1000μM) TMCC均抑制Nav1.5通道蛋白,其中1000μM TMCC抑制作用的更显着。10.当TMCC为10mM,其对HERG尾电流的抑制率仅为18.43±0.12%。对浓度效应曲线进行拟合,得出半数最大抑制浓度(IC50)为16.9±1.1μM。结论:1. TMCC通过抑制钠通道的激活和失活而浓度依赖性的抑制钠电流。与胺碘酮相比对钠通道的抑制作用要弱,表明TMCC是一种对钠通道作用温和的化合物。2. TMCC对钙通道呈现双相作用,即低浓度时抑制钙内流,而高浓度则促进钙内流。高浓度的TMCC可能通过促进钙通道的激活和抑制钙通道的失活而促进钙离子内流。3. TMCC通过抑制延迟整流钾道的激活和促进失活而浓度依赖性的抑制Ito。而胺碘酮对1to的抑制作用更强。4. TMCC和胺碘酮对大鼠正常心室细胞的内向整流钾通道均无影响,表明TMCC不易出现导致心律失常的副作用。5. TMCC通过抑制钠通道的失活过程来恢复缺氧/复氧损伤引起的INa峰值减小,使上移的Ⅰ-Ⅴ曲线下移,具有浓度依赖性,但其对激活曲线无影响。6. TMCC通过促进钙通道的失活以及抑制钙通道的激活过程来恢复缺氧/复氧损伤引起的ICa,L峰值增大,使下移的Ⅰ-Ⅴ曲线上移,具有浓度依赖性。7. TMCC可通过抑制钾通道的激活过程对抗缺氧/复氧引起的Ito峰值增大,使上移的Ⅰ-Ⅴ曲线下移,且具有浓度依赖性,但其对失活曲线无影响。8. TMCC可恢复Ik1电流异常,从而抑制因缺氧/复氧诱发的Ik1电流变化,使其恢复至正常水平,其作用与胺碘酮相当。9.在急性作用时,TMCC对Navl.5通道电流具有浓度依赖性和电压依赖性的抑制,主要是通过结合到通道的激活态和失活态而发挥作用的。在慢性作用时,TMCC并未抑制Nav1.5通道电流,也不影响通道动力学,但是对Navl.5通道的作用具有一定的使用依赖性。TMCC对Nav1.5蛋白的作用是抑制合成后的蛋白转运到细胞膜上,其中高浓度的牛磺酸镁抑制蛋白表达作用更明显。10. TMCC对HERG通道电流的抑制作用不明显,说明TMCC在临床应用情况下,可能不会影响心脏复极情况。
马丽娟[10]2006年在《大豆异黄酮对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豆异黄酮(Soybean isoflavone)是大豆生长过程中形成的次级代谢产物,是大豆中重要的非营养素成分。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发现大豆异黄酮具有抗氧化、抗细胞增殖、抗肿瘤、心血管疾病防护、抗衰老、抗疲劳、缓解更年期综合症、防治骨质疏松症、糖尿病等作用。整体动物实验表明:大豆异黄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律失常以及脑缺血损伤均具有保护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论文采用BL-420E+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观测了大豆异黄酮对豚鼠乳头肌动作电位各参数的影响;利用膜片钳技术记录了大豆异黄酮对培养心室肌细胞钠通道电流、L-型钙通道电流及豚鼠心室肌细胞ATP敏感钾通道电流的作用,进一步揭示了其离子作用机制;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系统和流式细胞仪观察了大豆异黄酮对H2O2诱导的氧化损伤时心肌细胞内钙超载及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异黄酮抑制了培养心室肌细胞钠、钙通道的开放,进而使豚鼠乳头肌动作电位各参数值降低;减轻心肌细胞内钙超载,减少氧化损伤所致心肌细胞凋亡。保护缺血缺氧的组织细胞,正是近年来心血管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对其中所涉及的离子通道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探讨细胞内外的信号传导,为开发新的有效药物,并应用于临床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急性心肌梗死及模拟心肌缺血对心室肌细胞离子通道活性的影响[D]. 齐书英. 河北医科大学. 2003
[2]. 快律宁对急性缺血性心律失常模型及心室肌细胞钾通道的影响[D]. 李东娜.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3
[3]. 乌拉地尔对大鼠心室肌细胞快钠离子通道的影响[D]. 王蓓. 河北医科大学. 2010
[4]. 恶性心律失常危险因素的研究及艾司洛尔对心室肌细胞电生理的作用[D]. 鲁洋. 吉林大学. 2010
[5]. 溶血磷脂酸对大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电流的影响及其信号通路研究[D]. 孙任任. 吉林大学. 2015
[6]. 丹参对缺血心肌细胞离子通道作用的研究[D]. 陈旭华. 安徽医科大学. 2002
[7]. 豚鼠心室肌细胞膜延迟整流钾通道电流(I_k)及L型钙通道电流(I_(Ca,L))在缺血预适应过程中的变化的实验研究[D]. 李健. 天津医科大学. 2004
[8]. 参附心肌电生理效应的离子通道机制及其成分基础[D]. 罗洁. 重庆医科大学. 2007
[9]. 牛磺酸镁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机制及其安全性评价[D]. 赵临. 天津医科大学. 2013
[10]. 大豆异黄酮对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马丽娟. 吉林大学.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