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的意识论文_徐宏图

导读:本文包含了戏的意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意识,戏曲,司马相如,意识形态,聊斋志异,菲利普,徽州。

戏的意识论文文献综述

徐宏图[1](2019)在《从南戏的诞生看温州人的创新意识与审美观》一文中研究指出南戏为什么诞生在温州而不是其他地方?至今还是一个“谜”。所举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原因未能完全令人信服,有人便抓住“南”字做文章,认为“南戏”当是“南方戏曲”的简称,提出“多点论”,称南戏的诞生地,除温州外,还同时产生于“东南地区”或“江南地区”,甚(本文来源于《温州日报》期刊2019-11-20)

冀运鲁[2](2019)在《论平民意识与清代聊斋戏改编的市井趣味》一文中研究指出"聊斋戏"的改编对《聊斋志异》在下层民众中的传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聊斋志异》之所以被屡次改编为戏曲,是因为其本身的戏剧性或戏曲意趣。以聊斋戏曲改编在清代经历了叁个发展阶段,即康熙阶段独唱,乾隆时期渐有和者,清末形成改编热。聊斋戏的改编为《聊斋志异》提供了很好的改编方式和演述形态。改编者们非常注重普通民众的欣赏水平和审美口味,为适合乡村表演,他们不惜牺牲文采性,而强化其通俗性。在这种平民意识的影响下,《聊斋志异》戏曲改编也呈现出平民化特色和市井趣味。(本文来源于《齐鲁学刊》期刊2019年04期)

郝连科,王悦[3](2019)在《满族新城戏中的忧患意识》一文中研究指出忧患意识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璀璨明珠,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基本精神,忧患的对象包括天下民生、统治权力、个人宿命等方面。满族新城戏艺术是我国唯一的满族地方戏曲,是我国戏曲百花园中一枝鲜艳的艺术之花,它同样也担当着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这种传承不仅包括民族精神的传承,同时也包括对传统忧患意识的传承。我们从集体忧患意识、个体忧患意识方面,挖掘满族新城戏艺术对我国传统忧患意识的传承。居安思危、有备无患,传承忧患意识中的道德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驱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对于我们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构建全球和平与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民族丛刊》期刊2019年02期)

李侃[4](2019)在《样板戏美学、电影装置论与革命叙事——意识形态视域下电影《闪闪的红星》的诞生》一文中研究指出1974年上映的《闪闪的红星》作为红色经典影片,其鲜明的时代性、突出的政治性以及艺术的创新性,值得我们去探讨和研究。《闪闪的红星》最为显着的特征是电影文本所承载的革命意志话语和阶级斗争属性,无论是制作背景、形式技巧,还是叙事内容,无不融入了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因此,从意识形态批评视角,来重新审视和研究《闪闪的红星》,能够使我们理解影片成功的合理性以及历史文本的经典性。本文将分为叁部分,第一部分从时间维度上,梳理影片从立项到拍摄再到上映的制作背景,看领导意志的政治干预,怎样渗透在整个创作过程中;第二部分从"电影装置论"的理论角度,阐释影片在形式技巧上,表现出强烈意识形态效果的方式方法;第叁部分从叙事角度,探讨影片如何在内容层面表现意识形态的革命话语。(本文来源于《齐鲁艺苑》期刊2019年01期)

陈元贵[5](2018)在《国家意识形态整合下的乡民艺术:“戏改”背景下的徽州戏曲变迁》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50年代的戏曲改革,使徽州戏曲的艺人身份、运行保障、传承机制、价值诉求以及甄别机制各方面均发生深入变化,彰显出国家意识形态对于乡民艺术的深入整合作用。徽剧的复兴、黄梅戏剧团的成立以及目连戏的禁绝,彰显出徽州戏曲变迁独特的"地方性"。戏曲改革不仅重塑了徽州戏曲的文化身份,且影响了它在此后数十年的命运轨迹。(本文来源于《戏曲艺术》期刊2018年04期)

俞心瑶[6](2018)在《抵制遗忘和重拾历史意识:罗斯《愤怒》中对被遗忘历史的戏仿性重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关于菲利普·罗斯的文学研究中,历史书写一直以来都是一大热点。罗斯在《愤怒》中对于朝鲜战争中“被失声”的历史的重写也备受关注,其中大多数研究焦点皆在人物的身份危机和创伤回忆上。但是,学界却甚少探索罗斯在《愤怒》表现出的戏仿艺术以及叙事策略,至于其隐含的流变的历史意识更是乏人问津。因此,本文将以罗斯本人的访谈以及信件为凭借,辅以关于历史意识、后现代戏仿以及新历史主义的理论框架,通过文本分析和话语分析来探讨历史意识是如何或隐或现地体现在《愤怒》中叁个层次的戏仿性历史书写中。在故事层面上,罗斯将主人公马库斯戏仿性地塑造成了现代版的俄狄浦斯。尽管两者拥有着相似的悖谬命运和性格,但值得探讨的差异在于他们意识的缺乏。俄狄浦斯对自我身份一无所知而马库斯则缺乏对于历史的基本认识。此外,罗斯将一位古希腊的大英雄“脱冕”为一个胆小鬼,体现了他对传统战争文学中长期存在的英雄崇拜的讽刺。在话语层面上,罗斯的戏仿性重写还涵盖了自传和传统历史小说等文体。小说中前半部分主导的第一人称叙事以及广泛的纪录材料已经为自传性叙事建立了可靠性,但是这种真实性又被后文中强调的虚构性和叙事性所瓦解。同时,空间化的叙事、不可靠叙事以及作者介入质疑了传统历史学家所倡导的线性叙事、可靠叙事以及叙事的整体性。从整体上看,《愤怒》实际上是罗斯前作的戏仿,同时马库斯也是罗斯本人的戏仿形象。通过本文关于罗斯对文学经典《俄狄浦斯王》、自传和传统历史小说文体,以及自身作品和本人的多方面戏仿的探讨,体现出了罗斯自身的历史意识的流变性以及他对于失落的集体历史意识的呼唤。(本文来源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期刊2018-06-20)

管若松[7](2018)在《一出思想精深的好剧——评梆子戏《叁断胭脂案》的思想内涵和当代意识》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地方剧种在近百年来,留存下众多的优秀传统剧目,这些剧目经过不断地整理、改编和加工,又提升为与时俱进的、深受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经典剧目。《叁断胭脂案》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剧目这一。由江苏梆子剧院原创的大型传统梆子戏《叁断胭脂案》,经过20多年来的不断打磨和创新,一直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和欢迎。该剧讲述了一个极其普通的断案故事:东昌县牛医卞叁无故被杀,手上紧攥着一只绣花鞋。知县张宏仅凭这只绣花鞋(本文来源于《剧影月报》期刊2018年03期)

周欢[8](2018)在《春凝山茶待新装——浅谈传统赣南采茶戏的传承与现代意识》一文中研究指出处在振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好时期,沐浴着中国戏曲发展的春风,回顾赣南采茶戏走过的发展历程,总结赣南采茶戏传承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我们发现,和中国戏曲的发展一样,赣南采茶戏同样面临着如何适应高速发展的新时代,满足新生代观众的需求,走出地方剧种创新发展的新路子的重大课题。赣南采茶戏被誉为祖国戏曲艺术百花园中一朵靓丽的山茶花。近年来,赣南采茶戏励精图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拓宽视野,虚心学习其他艺术门类的长处,在新形势下积极探索,努力创新,创演了一批茶味浓郁,品味高端,既接地气,又具有思想性的艺术作品,不仅得到专家学者的肯定,更受到广大观众,特别(本文来源于《影剧新作》期刊2018年01期)

丁彦[9](2017)在《黄梅戏《仲夏夜之梦》:把握时代意识,致敬古典情怀》一文中研究指出新编黄梅戏抒情喜剧《仲夏夜之梦》,改编自莎士比亚的同名喜剧,在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情遐想和诙谐幽默的意蕴中,充分发挥了黄梅戏长于抒发浪漫爱情的优势,是推动传统戏曲跨文化改编并进行当代传播的有益尝试。(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7年14期)

李辉[10](2017)在《浅析元代包公戏的清官意识》一文中研究指出元杂剧中大量的包公戏蕴藏着百姓的清官情结,表现了百姓对主持正义、惩治罪恶、为民请命的清官意识的呼唤。(本文来源于《学园》期刊2017年06期)

戏的意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聊斋戏"的改编对《聊斋志异》在下层民众中的传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聊斋志异》之所以被屡次改编为戏曲,是因为其本身的戏剧性或戏曲意趣。以聊斋戏曲改编在清代经历了叁个发展阶段,即康熙阶段独唱,乾隆时期渐有和者,清末形成改编热。聊斋戏的改编为《聊斋志异》提供了很好的改编方式和演述形态。改编者们非常注重普通民众的欣赏水平和审美口味,为适合乡村表演,他们不惜牺牲文采性,而强化其通俗性。在这种平民意识的影响下,《聊斋志异》戏曲改编也呈现出平民化特色和市井趣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戏的意识论文参考文献

[1].徐宏图.从南戏的诞生看温州人的创新意识与审美观[N].温州日报.2019

[2].冀运鲁.论平民意识与清代聊斋戏改编的市井趣味[J].齐鲁学刊.2019

[3].郝连科,王悦.满族新城戏中的忧患意识[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9

[4].李侃.样板戏美学、电影装置论与革命叙事——意识形态视域下电影《闪闪的红星》的诞生[J].齐鲁艺苑.2019

[5].陈元贵.国家意识形态整合下的乡民艺术:“戏改”背景下的徽州戏曲变迁[J].戏曲艺术.2018

[6].俞心瑶.抵制遗忘和重拾历史意识:罗斯《愤怒》中对被遗忘历史的戏仿性重构[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8

[7].管若松.一出思想精深的好剧——评梆子戏《叁断胭脂案》的思想内涵和当代意识[J].剧影月报.2018

[8].周欢.春凝山茶待新装——浅谈传统赣南采茶戏的传承与现代意识[J].影剧新作.2018

[9].丁彦.黄梅戏《仲夏夜之梦》:把握时代意识,致敬古典情怀[J].戏剧之家.2017

[10].李辉.浅析元代包公戏的清官意识[J].学园.2017

论文知识图

灯戏剧团参加7.1建党节慰问演出一11艾未未《无题》摄影1994年李松松的...困住自己4.故事片《大转折》的导演构思与体现莆仙戏蝙蝠形脸谱: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09级MFA研究生王国...

标签:;  ;  ;  ;  ;  ;  ;  

戏的意识论文_徐宏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